资源描述
2021高二地理第一次段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答案填入答题卷后面的表格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在中国北方曲折流淌。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隐隐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3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等降水量线为指标划分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划分
2、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准时猎取湖泊面积变化状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A、RS技术B、GPS技术C、GIS技术D、实地考察
3、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难、生物多样性削减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4、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增加木材产量 B.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 C.增加农夫收入
5、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疼惜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疼惜农田
C.③抵抗海风、海浪和暴雨的攻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2022年“十一黄金周”,洛阳刘华一家自驾车到杭州旅游。据此回答6~7题。
6.旅途中,刘华为了准时了解自驾车的位置,所接受的便捷技术是( )
A.RS B.GIS C.RS和GIS D.GPS
7.到达杭州,刘华发觉当地很多景观与家乡不同。下列现象,能正确反映两地景观差异的是()
A.杭州民居墙体严实厚重 B.同样高度的多栋楼房,杭州的南北间距较大
C.郑州民居屋顶坡度较大 D.同样的民居,郑州正南正北方位的较多
下图为某些地区主要农作物及熟制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能正确反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状况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图中①和③两地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缘由是( )
A.生产习惯差异 B.地形差异 C.土壤差异 D.水热条件差异
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回答10—11题。
10.下图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a B.b C.c D.d
11、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A.①⑦ B.③⑦ C.②④ D.⑤⑧
绿洲是荒漠中的明珠。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绿洲分布变化及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由河流下游向河流上游移动—河流水量增加、沙漠侵袭减弱、生态环境好转
B. 由河流上游向河流下游移动—河流水量削减、沙漠侵袭严峻、生态环境恶化
C. 由河流下游向河流上游移动—河流水量削减、沙漠侵袭严峻、生态环境恶化
D. 由河流上游向河流下游移动—河流水量增加、沙漠侵袭减弱、生态环境好转
13.图中阴影所示的农业类型主要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渔业 D.畜牧业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14~15题。
14.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16~17题。
16.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
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
B.枯枝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
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
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
17.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A.非洲大陆 B.大洋洲
C.亚欧大陆 D.南美洲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视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回答18~19
18.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状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毁灭的现象是( )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削减
B.年内径流量支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及毁灭频率削减
D.夏秋季流量削减,冬春季流量增大
19.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难多发的主要人为缘由是(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整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力气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削减,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合的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读我国1825年和1958年洞庭湖面积变化图。
20.洞庭湖面积萎缩的主要人为缘由是( )
①植被破坏,导致泥沙淤积 ②围湖造田
③降水削减 ④人口激增,对土地需求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洞庭湖面积萎缩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有(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沙漠化面积扩大
C.农作物单产上升 D.旱涝灾难频率增加
2022年7月12日巴西和美国签署合作协议,美国承诺不再要求巴西偿还一笔总额为2100万美元的旧债,改为将其用于巴西热带雨林的疼惜和恢复事业。据此完成22~23题
22.人们之所以格外关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疼惜的最主要缘由是 ( )
A.它里面生活着世界上最惊异的生物 B.它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热带雨林
C.亚马孙热带雨林中的资源特殊丰富 D.亚马孙热带雨林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巨大
23.大多数环保专家认为,疼惜热带雨林是目前削减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最有效和最廉价的手段。这充分说明白热带雨林具有的全球环境效应是( )
A.维护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B.维护全球的碳氧平衡
C.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D.全球贵重的生物基因库
24.下图是我国的小麦、油莱、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全都的是( )
A.①油菜 ②水稻 ③冬小麦 ④甜菜 B.①水稻 ②甜菜 ③油菜 ④冬小麦
C.①甜菜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油菜 D.①冬小麦 ②水稻 ③甜菜 ④油菜
下图为我国部分铁路枢纽示意图,据此回答
25.按①②③④挨次,铁路枢纽依次为( )
A.包头、重庆、长春、株洲
B.济南、攀枝花、沈阳、昆明
C.兰州、武汉、哈尔滨、贵阳
D.郑州、南京、满洲里、怀化
26.从国土整治角度看,图中②④两省适宜进展的特色工业是:( )
A.稀土工业
B.石油化学工业
C.钢铁工业
D.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虚线为省区轮廓回答3题。
27.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是( )
A.贺兰山
B.阴山
C.大巴山
D.秦岭
28.下列矿产地,位于①、②两地所在省区的是( )
A.神府煤矿
B.白云鄂博稀土矿
C.平朔煤矿
D.金昌镍矿
29关于①、②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
B.①地是半干旱地区,②地是半潮湿地区
C.①地是落叶阔叶林,②地是常绿阔叶林
D.①地是中温带,②地是暖温带
读我国某地等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30、图中P点表示的城市是
A.南昌
B.武汉
C.郑州
D.重庆
31、图中B点的气温可能是
A.20℃
B.27℃
C.29℃
D.30℃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32.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缘由是:
A.受西南季风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化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化
D.多锋面、气旋活动
33.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像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34~35题。
34.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山顶2900m B.南坡海拔2200m C.南坡海拔2500m D.北坡海拔2100m
35.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缘由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由于④地:
A.海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掩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高二地理答题卷
考号 班级 姓名 分数
二、综合题
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对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 我国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山脉名称: B城市的名称: B城市所在省区名称:
B降水比AC ,(多,少)其主要缘由是: 。(5分)
(2)图中B、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 、 (2分)
分析B、R两地荒漠化毁灭差异的缘由。(2分)
(3)为了疼惜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所起的作用。(1分)
(4)B地农业发达,影响农业进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图示河段越向下游流量越小试分析缘由。(2分)
(5)分析新疆适合长绒棉生长的自然条件优势。(3分)
37.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缘由是 ;人为缘由是 。(2分)
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峻,对这一现象形成的缘由,下列推想成立的是( )(2分)
A.人口增长快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D.耕作技术落后,浇灌措施不当,毁灭次生盐渍化 E.水资源污染严峻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是 ;(1分)指出造成①、④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2分)
(3)请简述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具体措施(5分)
(4)请简述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要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具体措施(3分)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题号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A
C
B
C
D
D
B
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D
C
A
A
B
D
C
A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D
B
D
D
B
C
C
D
D
题号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C
B
B
A
B
B
D
36:1、贺兰山 银川 宁夏回族自治区 多 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 土地盐渍化 土地沙漠化 B地地处宁夏平原,Q
3、截留水分 降低风速
4、水源 气候干旱;支流少;浇灌用水多
5、(1)光照充分;无霜期长,夏季气温高,积温高;气温日较差大;有较充分的浇灌水源;沙质土壤利于棉花根系生长。(每点1分,答对3点得4分)
37、(共15分)(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猛烈(1分)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1分) 。(ABCD)(2分)(2)过度放牧、过度开垦(1分);4地:流水侵蚀作用;(1分)1地:风力侵蚀和积累作用。1分)
(3)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实行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把握人口增长。(答中5点给5分)
(4) ①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浇灌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开土壤的盐碱化;②在牧区草原,削减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③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支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疼惜。(每点1分共3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