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新课标高考生物总复习限时检测9ATP与细胞呼吸-.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815478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4.52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新课标高考生物总复习限时检测9ATP与细胞呼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新课标高考生物总复习限时检测9ATP与细胞呼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限时检测(九) ATP与细胞呼吸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 B.组成ATP的化学元素包括C、H、O、N、P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行逆 D.人在饥饿时ATP和ADP仍能达到动态平衡 【解析】 考查有关ATP的学问。ATP中的A代表腺苷。 【答案】 A 2.下列有关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B.人的成熟红细胞虽然没有线粒体但照旧能合成ATP 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D.人体在猛烈运动中,细胞ATP的合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 【解析】 一般来说,在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状况下,ATP的产生速率应当是与ADP的产生速率相等。 【答案】 D 3.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后,有关推想正确的是(  )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ADP的消耗增加 D.若d能抑制[H]被氧化成H2O,则O2的消耗削减 【解析】 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丙酮酸增加,消耗削减;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丙酮酸削减;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ADP消耗削减;若d能抑制[H]氧化成H2O,则O2的消耗削减。 【答案】 D 4.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 B.要准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 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准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D.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 【解析】 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抑制厌氧菌的生存和繁殖,A错误。 【答案】 A 5.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供糖不足时,无氧呼吸可将脂肪氧化为乳酸或酒精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导致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解析】 细胞供糖不足时,脂肪需要先转化为糖类才可经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供能,A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B错误;无氧呼吸产生的[H]用于生成乳酸或酒精,C错误。 【答案】 D 6.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他细胞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他细胞的40%,此时的花序细胞 (  ) 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 B.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他细胞 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 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解析】 耗氧速率高说明有氧呼吸强;单位质量的葡萄糖有氧分解产生的总能量在不同细胞中相同,有产热和形成ATP两个去路,ATP少说明产热多,B正确。 【答案】 B 7.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CO2释放量 O2吸取量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乙醇或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解析】 无氧条件下产生了CO2,这说明该植物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不会有乳酸,A错误;b条件下,氧气消耗的相对值为3,可计算出葡萄糖消耗的相对值为0.5,无氧呼吸产生CO2的相对值为5,可计算出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为2.5,B正确;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无氧呼吸最弱,C错误;d条件下,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CO2全部来自线粒体,D错误。 【答案】 B 8.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取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最弱 B.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1/5 C.氧浓度为c时,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解析】 由题图可以看出,当氧浓度为a时,只有CO2释放量,说明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b时,CO2释放量=8,O2吸取量=3,所以无氧呼吸释放CO2=8-3=5,消耗葡萄糖=2.5,有氧呼吸释放的CO2=3,消耗葡萄糖=0.5,B正确;氧浓度为c时,呼吸作用最弱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当氧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O2吸取量,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答案】 D 9.若将下图中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试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 B. 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状况 C.试验开头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 【解析】 经管口3取样可检测酒精,CO2的检测应将管口2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检测。 【答案】 B 10.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树根从开头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Ⅰ阶段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 B.Ⅱ阶段根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升 C.Ⅲ阶段曲线下降的缘由与Ⅰ完全相同 D.a点的有氧呼吸强度大于b点 【解析】 此题考查对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的理解和识图读图的力量。Ⅰ阶段由于氧气渐渐削减,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到a点时,有氧呼吸降低到最低,a点后,无氧呼吸渐渐增加,Ⅱ阶段根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升,到b点时,根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Ⅲ阶段曲线下降的缘由是细胞渐渐死亡,Ⅰ阶段曲线下降的缘由是氧气削减。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16分)某生物试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的有关问题,设计如下试验装置。试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 mL含酵母菌的培育液,后向气球中注入肯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30 ℃温水的烧杯中,用重物拴住,再将整个装置置于30 ℃的恒温水浴锅中。试回答: (1)为了消退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试验误差,应设计一对比试验,对比试验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验开头后,试验组一段时间内烧杯中液面没有发生变化,最可能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一段时间后液面发生变化,则变化状况是________,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上述试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应做两处调整,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争辩过程中发觉酵母菌数量先增加后下降,下降的缘由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设置的对比试验的自变量应是有无酵母菌,因此对比组是将气球中的含酵母菌的培育液换成等量的不含酵母菌的培育液。(2)试验开头时,试验组液面没有变化是由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消耗的氧气体积相等。假如液面发生变化,则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气球膨胀,液面上升。(3)若用上述试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则温度是自变量,其他变量要保持全都且适宜。由此可知上述装置应做的调整一是气球中不注入氧气,二是取若干相同装置,并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4)酵母菌的数量下降可能是由于培育液中养分物质被大量消耗,代谢产物积累和培育液pH下降等。 【答案】 (1)将气球中的含酵母菌的培育液换成等量的不含酵母菌的培育液 (2)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上升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气球膨胀 (3)①气球中不注入氧气 ②取若干相同装置,并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 (4)养分物质被大量消耗 乙醇含量过高 培育液的pH下降(任意两个均可) 12.(17分)下列甲乙两图分别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植物吸水量和气体交换示意图,依据下图曲线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的吸水过程,Ⅰ阶段吸取水分的动力可能来自于种子内具有________的物质,最终分化为两条曲线,其中表示死亡种子的是________。 (2)甲图Ⅱ阶段,活种子和死亡种子都不会有明显的水分吸取,有人认为两者在此时的生理状态相同,这一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 (3)图甲中表示胚根突破种皮的点是________(填“a”或“b”)。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表示CO2释放量变化的是_____,另一条曲线表示_________。 (5)c点以前,曲线③高于④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点以后曲线④高于③,其缘由是此时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所使用的底物可能包含肯定量的________;d点以后,两者重合表明此时种子呼吸作用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 (1)亲水 ② (2)不正确 (3)b 此后活种子吸水大量增加,可能与根的消灭有关 (4)③ O2的吸取量 (5)种子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吸取氧气,但释放二氧化碳 脂肪 有氧呼吸 13.(17分)将玉米种子置于25 ℃、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养分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作用为种子萌发供应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________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养分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_______mg·粒-1·d-1。 (4)若保持试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______,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的突破点:①正确分析坐标曲线的生物学含义:随着时间的连续,胚乳干重渐渐削减,种子的干重也渐渐削减;②两条曲线变化趋势不全都的缘由:第(3)小问提到的“胚乳的部分养分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 (1)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利用,为种子萌发供应能量。(2)由于胚乳削减的干重中有一部分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所以衡量种子的呼吸速率应以种子的干重削减量为指标。由图示曲线可以看出,在72~96 h之间,单位时间内种子的干重削减量最大,该时间段(24 h)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204.2-177.7=26.5 mg。(3)转化速率=(胚乳的削减量-种子的干重削减量)/单位时间。在72~96 h内,转化速率为(161.7-118.1)-(204.2-177.7)=17.1 mg·粒-1·d-1,96~120 h内,转化速率为(118.1-91.1)-(177.7-172.7)=22 mg·粒-1·d-1,因此最大转化速率为22 mg·粒-1·d-1。(4)黑暗条件下,萌发种子只能进行细胞呼吸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种子干重持续下降。 【答案】 (1)葡萄糖 呼吸(或生物氧化) (2)72~96 26.5 (3)22 (4)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