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题组一 全国课标卷高考集锦
1.(2022·全国课标Ⅰ,40)某争辩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育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按肯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育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 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______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________小鼠,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细胞融合试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体系中消灭多种类型细胞的缘由是_________。
(3)杂交瘤细胞中有________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________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多次传代培育后都不能存活,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据图分析,第4次免疫后X、Y、Z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均达到16000以上,小鼠Y的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效价最高,最适合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
(2)融合体系中除了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之外,还有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自身融合产物,由于细胞膜具有流淌性,且诱导之后的细胞融合不具有特异性,故体系中会消灭多种类型的细胞。
(3)杂交瘤细胞形成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核与其骨髓瘤细胞核会融合形成一个细胞核。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和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融合后,染色体可达100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多次传代培育后,仍旧不是能无限增殖的细胞,同时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
答案 (1)4 Y Y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
(2)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 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 (3)1 100 (4)不能无限增殖
2.(2021·全国课标Ⅱ,40)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争辩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________酶和____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_______,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育形成________组织,然后经过____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育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甲与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
(3)这种杂种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经植物组织培育得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解析 (1)该新型药用植物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要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才能进行体细胞杂交,因此首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的细胞壁,然后用PEG化学诱导剂(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等)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然后接受植物组织培育技术获得杂种植株,植物组织培育的主要过程是: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形成植物体,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假如植物甲、乙是两个物种,二者不能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可育后代,缘由是甲、乙有性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特别,也就是存在着生殖隔离。但植物甲、乙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产生的后代却是可育的,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能完成正常的联会,产生正常的配子。由于甲、乙都是二倍体,因此,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的后代是异源多倍体(四倍体)。
(3)人工种子生产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等因素限制,而且可以避开后代发生性状分别等优点,因此,植物细胞工程重要的应用之一是制备人工种子,用到的核心技术是植物组织培育技术。将植物组织培育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答案 (1)纤维素 果胶 原生质体 愈伤 再分化(或分化)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者染色体联会特别,而后者染色体联会正常 (3)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
题组二 其他各省市高考选萃
3.(2022·广东理综,29)铁皮石斛是我国贵重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应用组织培育技术培育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试验流程如下。
在固体培育基上,PLBs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育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新生养分芽为外植体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诱导外植体形成PLBs的过程称________。
(2)与黑暗条件下相比,PLBs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优势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脱落酸(ABA)能提高生物碱含量,但会抑制PLBs的生长。若接受液体培育,推想添加适量的ABA可提高生物碱产量。
同学们拟开展探究试验验证该推想,在设计试验方案时探讨了以下问题:
①ABA的浓度梯度设置和添加方式:设4个ABA处理组,1个空白对比组,3次重复。因ABA受热易分解,故肯定浓度的无菌ABA母液应在各组液体培育基________后按比例加入。
②试验进程和取样:试验50 d完成,每10 d取样,将样品(PLBs)称重(g/瓶)后再测定生物碱含量。如初始(第0天)数据已知,试验过程中还需测定的样品数为________。
③依所测定数据确定适宜的ABA浓度和培育时间:当某3个样品(重复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其对应的ABA浓度为适宜浓度,对应的培育时间是适宜培育时间。
解析 (1)新生养分芽分裂力量强,全能性简洁表达;依据题干可知,PLBs类似愈伤组织,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是脱分化。(2)由图可看出与黑暗条件下相比,光照条件下PLBs重量开头增加的时间早,快速生长期经受时间长,且最终含量要高。(3)①由于ABA受热易分解,所以各组液体培育基应灭菌后,冷却,再加入不同浓度的ABA。②依据题干可知,试验50 d完成,如初始(第0天)数据已知,每10 d取样,需要取5次样;每次取样时,需要记录15个样品中的数据,取样5次共需要测定的样品数为75。③适宜的ABA浓度和培育时间应既能提高生物碱含量,又要保证PLBs的生长。由于脱落酸能提高生物碱含量,却抑制PLBs的生长,依据数学原理,最适ABA浓度和培育时间应为生物碱含量与PLBs重量乘积的最大值,本试验每个组别做了3次重复试验,因此还应当求平均值。此题不能将生物碱含量与PLBs简洁相加,由于两者数据的单位不同。
答案 (1)细胞分化程度低,简洁诱导形成PLBs 细胞的脱分化
(2)生长起始较快 快速生长时间较长 PLBs产量较高
(3)①灭菌、冷却 ②75 ③PLBs重量和生物碱含量乘积的平均值最大
4.(2021·海南卷,31)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可引起水泡性口唇炎。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抗HSV1的单克隆抗体可快速检测HSV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备抗HSV1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先给小鼠注射一种纯化的HSV1蛋白,一段时间后,若小鼠血清中抗________的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小鼠体内产生了________反应,再从小鼠的________中猎取B淋巴细胞。将该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________细胞融合,再经过筛选、检测,最终可获得所需的杂交瘤细胞,该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大量制备抗该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将该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的________________中使其增殖,再从______________中提取、纯化获得。
(3)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可精确 地识别这种HSV1蛋白,其缘由是该抗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
解析 (1)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HSV-1蛋白),当小鼠血清中抗HSV-1蛋白的抗体检测呈阳性时,就可从小鼠脾脏中猎取B淋巴细胞,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筛选和克隆化培育,最终获得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2)单克隆抗体的猎取有两条途径,一是从体外细胞培育液中提纯获得,二是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的腹腔中使其增殖,再从腹水中提取、纯化获得。(3)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纯度高等特点。
答案 (1)HSV1蛋白 体液免疫 脾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骨髓瘤 无限增殖且产生专一抗体(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腹腔 腹水 (3)纯度高 特异性强(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