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致讲解练:必修3.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813257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6.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致讲解练: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致讲解练: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致讲解练: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致讲解练: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致讲解练: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试列出体液、细胞内液及内环境的包含关系:图示关系中,、依次表示淋巴、组织液、血浆。(2)淋巴循环经由何处汇入血浆?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2细胞外液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血浆成分:下表所示为血浆主要成分及含量。物质名称其他物质含量90%79%约1%少量上表中为水,为蛋白质,为无机盐,上述成分中,含量上明显高于组织液和淋巴的是蛋白质。(2)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动态变化: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整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

2、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3)影响内环境成分和性质的因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2稳态的调整机制(1)贝尔纳(法)推想: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靠于神经系统的调整。(2)坎农(美)提出: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的作用及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与协调统一而实现的。(3)现代观点: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4)稳态的调整力气是有确定限度的。3生理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及功能()考情解读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体现在:(1)结合内环境组成模式图考查体液及各组分间的物质交换关系;(2)结合人体自身生理、生化指标(如血浆生

3、化检测)考查内环境成分变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做一题例1下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填标号)。(2)假如该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当患肝炎时,则B端与A端的液体相比,明显增加的物质有_等。(3)假如该图为鼻黏膜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_(填标号)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最终会使_(填标号)的通透性增加,引起鼻黏膜水肿。(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集中的模型(如下图所示,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解析

4、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和相关的模型构建。(1)图中为细胞内液、为血浆、为组织液、为淋巴、为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与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物质交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2)图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由于组织细胞代谢,B端流出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CO2、尿素,同时由于患肝炎,肝细胞通透性增大,因此谷丙转氨酶可以释放到内环境中。(3)初次进入机体的过敏原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组织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最终会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引起鼻黏膜水肿。(4)留意该概念图是依据内环境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5、来构建的。成熟红细胞将携带的氧气释放并集中到其细胞外液即血浆中,血浆中的物质可以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而组织细胞又可直接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留意实线箭头表示O2,虚线箭头表示CO2。答案(1)与、与(2)CO2、尿素、谷丙转氨酶(3)(4)如下图所示:链一串1内环境各组分间的关系2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归纳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绝大多数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或血浆3.内环境的作用由上图可以看出: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物质出入人体细胞的具体途径分

6、析(1)养分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养分物质(如水、葡萄糖、氨基酸等)血浆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组织液细胞膜细胞内(共跨7层生物膜)(2)O2进入细胞内被利用:O2肺泡血浆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组织液细胞内线粒体内(共跨11层生物膜)5内环境成分的确认(1)先确认该成分是否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细胞外液)中:凡是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的一切物质(包括水、气体分子、代谢产物、养分物质、酶、激素、递质、抗体等)均可看做内环境的成分。(2)以下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只能存在于细胞内或细胞膜上的成分:血红蛋白、糖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及核酸(DNA、RNA)等。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如消化道、呼吸道

7、、尿道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均不行看做内环境,因而其所含物质也不行看做内环境的成分。关键一点(1)血浆与血液:血浆属于内环境,但血液不行全视作内环境,由于血液中含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等)。(2)血浆蛋白与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是内环境的成分。(3)内环境中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抗原抗体反应、缓冲物质对酸碱性物质的缓冲反应、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激素与靶细胞结合等。6组织水肿成因分析(1)血浆渗透压降低:养分不良: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削减,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肾小球肾炎

8、: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蛋白透出进入原尿,从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增多。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上升,吸水造成水肿。(2)组织液渗透压上升:如代谢废物积累、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等。(3)淋巴回流受阻: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物质不能渗入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上升,组织液增多。通一类1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关于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液、b液和c液分别是组织液、淋巴和血浆Ba液、b液和c液组成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内环境Ca液、b液和c液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b液D体液包括a液、b

9、液和c液以及细胞内液解析:选Aa液位于组织细胞间隙,所以是组织液;b液位于血管,所以是血浆;c液位于淋巴管,所以是淋巴。三者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体液除了组成内环境的三种液体外,还包括细胞内液。2(2022厦门质检)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进食后由于血浆中增加了大量的养分物质,所以内环境稳态遭到了破坏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稳定不变D内环境稳态的调整机制是神经体液调整网络解析:选A进食后血浆中增加了大量的养分物质,但内环境稳态存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整机制,会使得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处于动态平衡

10、中,所以不会遭到破坏。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而不是稳定不变。内环境的调整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考点二内环境稳态及其调整机制()考情解读高考对本学问点的考查着重于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意义及调整机制,题目以选择题为主,也可通过生活实例及人体健康相关链接点与生命活动调整内容相结合命制非选择题。结合新热点材料命题仍将是今后高考对本学问点考查的主要趋势。做一题例2(2022福州质检)人体稳态的调整力气是有确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B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毁灭中暑症状C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

11、激素释放增加解析A、C、D都属于内环境正常的调整过程,可保证内环境稳态不受影响。人体稳态的调整力气有确定限度,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会使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导致中暑。答案B链一串1内环境稳态的调整机制稳态内涵内环境成分及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结构基础各个器官、系统协调全都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起调整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调整机制内环境稳态的调整是一种反馈调整,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1)血糖和氧水平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2)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正常代谢。(

12、3)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即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人体pH稳态的维持(1)稳态维持的缘由: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等。(2)维持机制: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浆时,NaHCO3和Na2HPO4等弱碱性物质与之反应,降低酸性;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浆时,H2CO3和NaH2PO4等弱酸性物质与之反应,降低碱性,从而保证了血浆pH的相对稳定。如:结果:内环境pH维持在7.357.45。关键一点(1)内环境的稳态不仅包括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理化性质的稳态,也包括内环境内一切成分(如血糖、蛋白质、无机盐、CO2、O2等)的相对稳定。(2)稳态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在确定

13、范围内的动态平衡”。(3)输液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其所供应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同。通一类3(2022龙岩质检)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使呼吸加快解析:选B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在消化道中进行,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4下面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是体液调整和免疫调整,c、d可以是体温存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整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

14、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力气是有限的解析:选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体温与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整下,通过各器官与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的。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纤维素、CO2、NaC胃蛋白酶、Ca2、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解析:选AB项中的纤维素是植物中的多糖,在血浆中没有。C项中的胃蛋白酶属于消化酶,存在于消化液中,在血浆中找不到。D项中的呼吸酶位于细胞内,在细胞内液中,不属于血浆。2(2022厦门质检)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中,不正确

15、的是()A唾液、 尿液等也属于体液B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要进行物质交换解析:选A唾液、 尿液属于外分泌液,不属于体液。3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解析:选B据题图所示,由构成,属于细胞外液。与可以相互渗透,只能向渗透,只能向渗透,则可推知为血浆,为淋巴,为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以相互渗透,为细胞内液。4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和结构的细

16、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B长期养分不良会使c液削减C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整D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可在a液中进行解析:选C由图示可知:结构和分别是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a液为血浆、b液为淋巴、c液为组织液。因此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内是血浆、外是组织液;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内是淋巴、外是组织液;长期养分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削减而渗透压降低,大量液体会渗透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只在中进行。5下图中甲、乙代表人体内的物质,代表体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则饥饿时比处胰高血糖素浓度低B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比处CO2浓

17、度高C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乙可代表乳酸D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则甲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解析:选A处为动脉端,养分物质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组织细胞。处为静脉端,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和组织细胞的分泌物进入血液。若是胰岛细胞,饥饿时,比处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高。若组织细胞为脑,比处CO2浓度高。若是骨骼肌细胞,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进入血液,乙可代表乳酸。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的运输,可作用于垂体。6下列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B温度和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代谢活动的C冬季人体内酶的活性降低,由于冬季温度偏低D内

18、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渗透压、温度和pH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解析:选B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在正常范围内有波动;人是恒温动物,冬季人体的温度基本不变,酶的活性也不会变化;内环境的稳态不仅指渗透压、温度和pH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而是指内环境的全部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如血糖含量、激素含量等,假如这些成分的含量超出正常范围,也会严峻影响人的正常生命活动。7(2022福州质检)下列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A血浆蛋白的合成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CH1N1病毒的增殖D抗原和抗体的结合解析:选D血浆蛋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H1N1病毒的

19、增殖在宿主细胞内部进行。8右图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淌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都属于内环境B若为脑细胞,处的O2浓度低于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若为骨骼肌细胞,肌糖原可以转化为葡萄糖并进入中D若为肝脏细胞, 饭后5h葡萄糖的移动方向是解析:选D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不包括细胞内液;若为脑细胞,处的O2浓度高于处,由于脑细胞会利用O2;若为骨骼肌细胞,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故不能进入中来补充血糖。9(2022厦门质检)下列关于细胞或生物体完成正常生命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AHIV病毒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新陈代谢和增殖B草履虫生活在水中,可直接与

20、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心肌细胞以内环境为媒介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在内环境中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解析:选A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而病毒必需在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新陈代谢和增殖。 10.下图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需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内的葡萄糖通过进入血液和淋巴C表示重吸取作用D表示的器官是皮肤解析选B题图是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的葡萄糖通过只能进入血液不能进入淋巴。11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

21、能将大剂量药物快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下列对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表示正确的是()血浆组织液淋巴ABC D解析:选B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在随体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12下列有关人体稳态与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持稳态依靠于机体神经体液的调整网络B内环境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和无机盐C下丘脑不仅能分泌激素还能产生冷觉D由内环境的成分可推知某种疾病的发病风险解析:选D维持稳态依靠于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内环境渗透压大小主要来源于Na和Cl;全部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形成,包括冷觉;内环境成分的变化意味着稳态失衡,可推知某

22、种疾病的发病风险。二、非选择题13右图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内环境主要由图中的_组成(填序号);D的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填序号)。(2)与相比,成分中明显削减的物质是_。(3)的流淌受到阻碍,人体将会毁灭_现象。(4)一般状况下,健康人中葡萄糖浓度为_,能使其浓度降低的激素是_。(5)若图中C为肌细胞,则它所利用的O2直接从_中获得。(6)、中,CO2浓度最高的是_(填序号)。解析:(1)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及淋巴()组成;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2)与相比,中明显削减

23、的物质是蛋白质。(3)若淋巴回流受阻,将毁灭组织水肿现象。(4)健康人血浆葡萄糖浓度一般为0.81.2 g/L,人体唯一的降糖激素为胰岛素。(5)肌细胞所利用的O2应从组织液中获得。(6)人体CO2产生场所为线粒体。故中CO2浓度最高处应为细胞内液()。答案:(1)(2)蛋白质(3)组织水肿(4)0.81.2 g/L胰岛素(5)组织液(6)14下面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_系统,b表示_系统,c表示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系统。(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缘由是_。(3)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

24、会使血液pH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需在_的调整下进行。(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共穿过_层生物膜。解析:(1)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同时借助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呼吸系统吸入O2排出CO2,消化系统消化吸取食物从而为机体供应养分物质,泌尿系统排出细胞代谢废物。(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3)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

25、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的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进入毛细血管(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生物膜),共5层生物膜。答案:(1)呼吸消化泌尿循环(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浓度(3)降低碳酸氢钠(4)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5)515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浓度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供应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活鸡血,生理盐水,10% 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写出试验方法步骤,并预期结果。(1)方法步骤: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_;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振

26、荡摇匀,放置5 min;分别取_置于_,做成临时装片;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结果。(2)预期结果:_。解析:(1)试验步骤的第一步:分组编号,即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无机盐溶液,包括适宜浓度(0.9%)的生理盐水,高浓度的10% NaCl溶液和低浓度(无机盐浓度为0)的蒸馏水(步骤);其次步:加入试验材料,即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活鸡血细胞液,振荡摇匀,放置5 min(步骤):第三步:制作临时装片,分别取3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各1滴置于3张洁净的载玻片上(步骤):第四步:观看试验现象,用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结果(步骤)。(2)预期试验结果:生理盐水为红细

27、胞的等渗溶液,10% NaCl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红细胞的渗透压,蒸馏水的渗透压小于红细胞的渗透压,所以试验结果应为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10% NaCl溶液中的红细胞皱缩;蒸馏水中的红细胞裂开。答案:(1)生理盐水、10% NaCl溶液、蒸馏水各2 mL1滴活鸡血细胞液3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各1滴3张洁净的载玻片上(编号)(2)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10% NaCl溶液中的红细胞皱缩;蒸馏水中的红细胞裂开第一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整(教材第1节)一、神经调整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反射的含义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2

28、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1)右图是反射弧结构,请填出AE各部分名称: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它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2)图中有3个神经元。(3)上述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为ABCDE。(4)若用适宜强度的电流直接刺激E,肌肉能否收缩?这是否可称作反射?能收缩,但不行称作反射,只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方可完成反射。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即电信号)形式双向传导。(2)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的特点是外正内负,是由K外流形成的,如图中的A、C点。动作电位的特点是外负内正,是由Na内流形成

29、的,如图中的B点。(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有什么特点?图示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为BA、BC,是双向的。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结构图示:(2)兴奋传递过程:神经冲动轴突末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集中通过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3)单向传递的缘由: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三、人脑的高级功能1大脑皮层的功能体现(1)对外部世界的感知。(2)把握机体的反射活动。(3)具有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功能。2大脑皮层言语区aW区:损伤后病人不能

30、写字。bV区:损伤后病人不能看读文字。cS区:损伤后病人不能讲话。dH区:损伤后病人不能听懂话。考点一反射与反射弧()考情解读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多结合反射弧模式图命制选择题,也可结合动物生理试验考查反射弧完整性对反射活动完成的必要性,今后仍可能连续此类命题角度与方式。做一题例1(2022厦门质检)右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效应器5是指上肢的肌肉组织B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方向传递C3处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到大脑皮层把握D神经递质能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或上肢肌肉细胞解析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所以A错误。答案A 链一串1神经元的结构及分类(1)结构:一个

31、神经元包括胞体、树突和轴突,如下图所示。(2)分类2反射弧五种结构的功能分析反射弧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传导的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神经中枢调整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出至效应器可有感觉但无效应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对内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应答可有感觉但无效应关键一点(1)并非全部反射弧都具有中间神经元(如膝跳反射只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2)依据神经中枢是否位于大脑皮层

32、中可将反射划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前者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是经训练获得的后天性反射,后者中枢位于皮层以下(如小脑、脑干、脊髓等),是由遗传得来的、固有的反射。(3)反射活动的进行除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外,还需要适宜的刺激。通一类1(2022厦门一模)下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B神经冲动传到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C只有兴奋时,才能合成神经递质D突触一般不含有部位的结构解析:选B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但是在反射弧上,由于突触的存在,神经冲动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从感受器传到效应器。神经冲动传到部位时,引起神

33、经递质的释放,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合成的神经递质有兴奋型和抑制型。突触有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两种类型。2右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在和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C受损时,刺激仍能引起反射活动D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解析:选A由图可推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受损时,刺激仍能引起反应,但因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活动;只有大脑皮层才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考点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考情解读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一向是高考的热点所在,考查角度多结合反射弧模型、电刺激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

34、、药物干扰等生理试验及动作电位、静息电位产生过程中离子通透问题等予以考查。做一题例2(2021福建高考)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天后进行检测。检测a:用下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试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查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AChE活性检测原理:AChE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依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组别醋酸铅溶液浓度/gL1脑组织铅含量/ggprot1

35、AChE活性/Umgprot1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s00.181.5622.70.050.291.3723.110.571.0826.921.050.7636.4请回答:(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力气的指标是_,通过该指标可知_组大鼠学习记忆力气最弱。(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_,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_变化。ACh发挥效应后在_酶的催化下水解,本试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_的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_。(4)水迷宫试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_,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

36、联系。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整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试验探究力气。(1)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可以用于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力气;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越长,说明其学习记忆力气越弱,读表可知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长短是,所以组大鼠学习记忆力气最弱。(2)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依据检测b的信息可知,乙酰胆碱酯酶(AChE)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因此,正常状况下ACh发挥效应后在乙酰胆碱酯酶的催化下水解;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越强,生成物胆碱和乙酸的量就越多,胆碱与显色剂显色越明显,因此可以

37、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胆碱的生成量,计算该酶的活性。(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脑组织铅含量越高,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越弱,ACh水解速度越慢。(4)依据检测a的信息“重复训练4天”,可以推断该试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重复训练。答案(1)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2)突触间隙电位乙酰胆碱酯胆碱(3)慢(4)重复训练突触前膜: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链一串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过程:刺激(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传递过程:(2)信号转

38、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前膜: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4)作用效果: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关键一点(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远远慢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其缘由主要与神经递质的产生、释放需要确定时间有关。(2)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即被相关酶分解。(3)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为胞吐,体现细胞膜的流淌性(此过程消耗能量),最终由突触后膜的糖蛋白识别。(4)一个神经元只能特异性地释放一种递质(或兴奋性递质或抑制性递质)3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9、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2)在神经元之间: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通一类3(2021大纲卷)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解析:选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由兴奋部位向两侧未兴奋部位双向传

40、导的;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在突触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4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E两处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表,据图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D处时将会使电表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B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C处缺乏递质受体则D处将无法得到从C处传来的信息D刺激B处时相应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ABC解析:选A刺激D处时,兴奋只能传导到E处,而不能传递到B处,因此电表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C处是突触结构,兴奋传递过程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上一个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只

41、有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将信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因此B处受到刺激后,可以向A处和C处传导。考点三人脑的高级功能()考情解读人脑的高级功能,特殊是大脑皮层言语区是新课标添加内容,相关学问在近年高考中呈现频率较高,考查角度多为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的把握作用、大脑皮层言语区(尤其是S区、H区)的功能及损伤症等,题型多为选择题。做一题例3(2011海南高考)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把握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丢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把握,意识恢复后可把握解析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中枢是脊髓。语言、记忆、思维都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进行的。意识丢失的人大脑皮层受损,因此排尿不能把握,但脊髓是正常的,仍能排尿,意识恢复后可把握排尿,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把握作用。答案D链一串1各级神经中枢功能归纳大脑皮层小脑脑干下丘脑脊髓把握机体反射、感知、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有呼吸中枢等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有体温调整、水平衡调整等中枢调整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2大脑皮层言语区功能及损伤症归纳中枢名称别名受损后的病症受损后的表现书写性语言W区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