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检测(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缘由是()中华文化没有像其他文化一样,因外族入侵而中断、毁灭汉字的演化和使用史书典籍的传承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ABC D解析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缘由,而是表现,故排解,依据教材可知,其他三项都是缘由,故D项入选。答案D2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鲜亮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猛烈的认同感,这主要显示了()A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
2、征C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D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分散力解析此题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故排解A项;此题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历史时间跨度,故排解B项;材料通过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材料更主要的落脚点在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所以C项片面;中华文化的内涵以及向心力,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底蕴与分散力,故答案为D项。答案D3有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千米,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千米,而当时世界上全部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始终走
3、在世界前列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A BC D解析文明主要阐明社会的进步状态,而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和产品,排解;太确定不选,入选。答案D4当今世界,布满着各种各样、错综简单的冲突和危机。作为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和标志的和合思想,能为化解冲突和危机供应有力的文化资源和有益的思想方法启迪,这意味着()A中华文化优于其他国家的文化B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公平的原则C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D中华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解析材料中“和合思想”为“化解冲突和危机”供应思想方法启迪,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故D项入选。答案D5漫画不能让中国新生代姓“西”告知我们()A传统文化是一种惰性的力气和保守的因
4、素B我国悠久的文明历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不能让中国新生代姓西C在经济全球化中要加强民族文化训练D我们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取外来文化解析漫画的主旨是强调要重视民族文化训练,故C项入选;A项错误;B、D两项说法正确,但不如C项更能表达漫画的寓意。答案C6“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A包涵性 B不平衡性C同一性 D时代性解析此题的主干意思是万事万物和平相处,不相互针对。这一名句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包涵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故选A项。答案A7上海世博会中国展馆,是集纳56个民族独特风貌的中华文化百花园。西部地区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珍宝,向世界呈现了绚烂的民族文化,
5、推动中华文化走向辉煌。这告知我们()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珍宝各民族文化的辉煌就是中华文化的辉煌中华文化既包含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呈现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明确民族文化的共性与中华文化的共性关系。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民族文化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共性,又呈现了自身的共性,故错误。答案A8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育高度的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就是要对中华文化布满自信。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在于()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比其他
6、民族文化更优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ABCD解析说法正确,但不构成中华文化自信的缘由;说法错误,各民族文化无优劣之分;中华文化自信之所以有底气,在于其自身博大精深,正确,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正确,故本题选D。答案D9(2021绵阳二诊)2022年10月11日,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无疑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天。首位中国本土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随之,国内消灭了“莫言诺奖潮”。莫言以他讲“中国故事”的作品,吸引了“世界目光”,这说明()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B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涵性C民族精神都是世界精神D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增加解析材料不涉及博大精深,A项排解;包涵性
7、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B项不符合题意;C错在“都是”;材料中,莫言以讲“中国故事”的作品,吸引“世界目光”,体现了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增加,D入选。答案D10在海峡两岸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两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呈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A B C D解析材料中的“五缘”显示出闽、台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相互交融、相互借鉴,故入选,答案为A;不符合题意。答案A11“恰克恰克”是一种维吾尔族的极具特色的民族口头语言艺术形式。它是由两人或
8、多人参与完成的互动性极强的对话性的表演活动,幽默、风趣,与相声颇为相像,具有极强的中国文化特色。这说明()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寓于中华文化之中B中华文化具有包涵性,有利于消退民族文化差异C进展民族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民族文化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民族特性解析A错误,中华文化寓于各民族文化之中;B错误,消退民族文化差异说法错误;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材料强调“恰克恰克”是维吾尔族的极具特色的民族口头语言艺术形式,又具有极强的中国文化特色,D符合题意。答案D12“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久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
9、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有坚韧的生命力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 B C D解析材料中“五千年历史”体现了;“民族文化是自己国家永久的一张王牌”,体现了,故本题选A;错误,否认了文化的进展与创新;经济打算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优秀文化有促进作用,不选。答案A13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地丰富和进展,才能保持长期不衰的活力。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当()A珍惜和疼惜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B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制造的先进文明成果C保持传统文化不失去民族精神的本色D发挥党的指导思想的“主心骨”作用解析题干主要是强
10、调必需借鉴和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可见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观点本身都是正确的,但都与题干主旨不符,应舍去。答案B14“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这说明()A自强不息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气B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C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永久立于不败之地D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周易解析B、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A项入选。答案A15“玫瑰”盖过“汤圆”,“元宵”不敌“情人”,传统文化患病尴尬。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中国的
11、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有识之士对此深表忧虑。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冷落本民族传统节日 ()A说明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以弘扬中国的文化B不利于继承、弘扬民族精神与增加民族分散力C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结果D反映了西方先进文化逐步代替中国落后文化的趋势解析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冷落本民族传统节日不利于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利于民族精神和民族分散力的增加。B正确。答案B16爱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进展需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由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
12、富,永葆生气和活力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A B C D解析本题要求回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缘由,只是表述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没有回答两者的关系,排解含的选项,C项入选。答案C172022年5月26日,“2022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沟通会”在山西太原开幕。此次沟通会吸引了全国23个省市及港澳台等地140余家文物公司及客商,参与沟通的文物艺术品达28万余件,本次沟通会将极大地促进省内外各文物市场及文化产业的进展。参与本次沟通会的文物艺术品()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利于我们了解古代中华文化的辉
13、煌书写了新时期中华文化更加壮丽的篇章A B C D解析中国的文物属于古代文化的成就,而不是新时期中华文化,故不符合题意,排解含的选项,A项入选。答案A182021年3月15日,温家宝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当代中华儿女肯定要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中华文化的力气,集中表现为()A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力气B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力气C中华民族精神的力气D中华民族走向富强、强大的精神动力解析中华文化的力气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气,C入选;A、B、D只是中华文化在某一方面的表现。答案C19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全国各
14、族人民在奋斗中形成了长征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告知我们 ()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进展民族精神具有鲜亮的时代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抽象的,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根基A B C D解析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错误,民族精神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符合题意,故选A项。答案A20.2022年消灭了大量的网络新词,例如不满叫“靠”,有钱佬叫“vip”,提意见叫“拍砖”,支持叫“顶”,不宠爱叫“吐”,吃叫“撮”,舞蹈叫“蹦的”,工具叫“东东”,倒霉叫“衰”等。网络语言的消灭,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已经不适
15、应时代的进展,渐渐走向没落B很多词语不经意间已经成为我们的口头禅,说明网络语言已经被人们完全认可C汉语言应当紧跟时代的进展,应乐观跟进,对网络语言予以确定D汉语言应批判吸取网络文化,在吸纳新语言元素中获得新的进展解析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社会进展仍具有其乐观作用,故A项错误;对于网络语言我们应辩证地分析,B、C两项对网络语言的生疏片面化,排解;D项正确表达了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答案D21为迎接党的十八大成功召开,全国各地唱响红歌,深情表达对祖国、对共产党无比的宠爱和崇敬。开展“红色训练”有利于()加强革命传统训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
16、主义训练为我国经济社会进展供应智力支持A B C D解析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公平的原则,说法错误;开展“红色训练”有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进展供应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故排解;正确,A项入选。答案A22“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分散力气 解析B错误,人人践行不行能做到;“双百”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
17、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可见在他们身上折射出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故选A;C错在“指引方向”;D错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分散力气。答案A23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亮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宝。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打算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A B C D解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受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的影响,错误;错在“日趋同一”上;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24.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制造了非
18、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殊能吃苦、特殊能战斗、特殊能攻关、特殊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对载人航天精神的生疏,正确的是()A载人航天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B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C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独有的精神财宝D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进展的巅峰解析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故B项正确;A项将载人航天精神等同于中华民族精神,故错误;载人航天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宝,故C项错误;D项说法否认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进展的。答案B25“中国的和平进展:战略的选择,严峻的承诺”,作为世界其次大经济体,中国将连续坚持和平进展之路。文化学者认为,中国
19、选择走和平进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由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的吸取一切外来文化“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宠爱和平的民族禀性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A B C D解析错误,中华民族友好的吸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而不是一切外来文化;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正确,故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材料一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皇帝的乐官就到新疆“取竹”,制造出12根律管。这虽然只是古老的传奇
20、,但在新石器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已有了音乐文化的沟通。材料二夏代,曾有很多少数民族到夏王朝来表演乐舞。周朝设有特地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官吏。魏晋南北朝是各民族音乐大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消灭了很多少数民族诗歌,如敕勒歌等都是音乐史上的优秀作品。材料三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音乐体系上,分别接受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等不同的音乐体系。(1)材料一、材料二是如何说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6分)(2)结合材料三,谈谈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理解。(12分)答案(1)中华音乐文化,从公元前2000多年的原始社会开头,历经几个朝代的不断进展而连续不断,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音乐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1、,有格外多的优秀音乐作品,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2)材料三说明白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涵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缘由;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分别吸取和借鉴了其他民族音乐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坚持了兼收并蓄的原则;中华文化的包涵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沟通,增加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27光明日报载文指出,我们讲民族文化的包涵性,应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民族文化不排斥外来先进文化;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包涵性不是一个来者不拒的垃圾筐,中华文化对异族文化,就像“取其精华”的不容置疑一样,“去其糟粕”同样天经地义。(1)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包涵性。(6分)(2)中华民族文化的包涵
22、性有何乐观意义?(6分)答案(1)我国文化不排斥外来先进文化,说明中华文化能与外来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包涵性。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取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乐观成分,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涵性。中华文化的包涵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沟通,增加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28材料一中华文化的力气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气。2021年9月是我国第十个“中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某校通过演讲竞赛、办黑板报、校内广播等形式,让师生进一步理解了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
23、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材料二近两年来新时期民族精神案例抗击冰雪灾难、抗震救灾使民族精神空前迸发;奥运会成为呈现我国民族精神的又一个舞台;改革开放30多年孕育了“改革开放”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富强富强的助推力;每年9月的“中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把民族精神渗透到青少年的心中。(1)这些民族精神的共同内涵是什么?(5分)(2)当前我国应当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5分)答案(1)我国民族精神的共同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英勇、自强不息。(2)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抱负和精神支柱;必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需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制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吸取各民族的特长,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方、分化的图谋;把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二者统一于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实践;青年同学都应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