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后练习:必修2-综合复习串讲(上)-二.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811924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后练习:必修2-综合复习串讲(上)-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后练习:必修2-综合复习串讲(上)-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科:地理 专题:综合复习串讲(上) 主讲老师:田佩淮 北京地理特级老师 题1: 城市化是经济进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在城市进展过程中应实行的措施有(  ) A.进展大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带,带动区域经济进展 B.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进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展 C.严格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大力进展公共交通 D.合理规划城市路网,进展地下、地面、空中立体交通体系 E.城市空间布局以环状结构为主,以节省土地资源 题2: 读两个地区农业基本状况比较表,完成1~2题。 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2.与②地区农业相像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题3: 荷兰出口的花卉占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40%以上,这得益于  (  ) ①保鲜技术的进展  ②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 ③宽敞廉价的耕地  ④进展玻璃温室,改造自然条件 ⑤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⑥利用起伏的地势,进展花卉的立体种植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⑥ 题4: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示意图,结合所学地理学问,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两省区以_______为界,该地区水土流失严峻,请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其形成的缘由。 (2) 丙、丁两省所在地区洪涝灾难和酸雨污染都格外严峻。 ①请你简要说明形成洪涝灾难的缘由。 ②请你思考回答酸雨有哪些危害? 题5: 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__,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6: 读“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A所在地区与图2中B所在地区纬度位置大体全都,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试分析缘由。 (2)图1中C所在区域为何种农业地域类型?试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优点。 (3)图2中D所在地区为何种农业地域类型?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缘由。 题7: 2009年6月30日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进展报告(2009)》显示,2000年~2007年我国汽车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22.23%,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汽车平均增长率。报告猜测,我国汽车工业向前进展的趋势还会持续10年以上,到2022年,我国汽车生产和消费都将成为世界第—。结合“我国的汽车产业分布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汽车工业进展过程中区位因素的变化状况。 (2)今后我国将大力支持进展新能源汽车,其主要缘由是什么? (3)广州的本田汽车制造公司,是20世纪90年月初日本投资的,试分析日本当时投资首选广州的缘由。 题8: 简述井岗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题9: 2011年4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某市普查后发觉该市自1990年以来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读下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期间该市人口变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不断削减 B.外来人口不断增加 C.人口增长缓慢 D.近年诞生人口呈现下降趋势 2.该市今后人口工作的重点是( ) A.方案生育 B.大量吸纳海外移民 C.进展社会养老事业 D.遣返流淌人口 题10: 下图为“亚洲某日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天气系统是________,若该天气系统30小时后到达①地,简要说明①地在将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天气的变化趋势。 (2)试说明图中由A至B、由C至B的年降水量变化规律,并分别分析其成因。 (3)D处此季节盛行________风,主要成因是________。 (4)假如在②地沿海争辩海陆热力差异,你认为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观测争辩? 题1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于探究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新模式和深化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皖江城市带分布图”(图1)、“皖江城市带及其周边等高线示意图”(图2) (1)依据图1、图2,说出皖江城市带的分布特点。 (2)分析皖江城市带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3)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与毗邻的江苏省经济增长水平差异较大,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安徽省比江苏省经济差异大的主要缘由。 课后练习详解 题1: 答案:BCD 解析:大城市和城市群会带来很多交通和环境问题,城市环状空间结构会造成交通和环境压力;当前我国应促进城市的协调进展,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设。 题2: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表中①地区种植业比重高达86%,投入劳动力数量多,商品率仅为20%,所以应是自给自足、精耕细作为主的水稻种植业。 第2题,②地种植业和畜牧业都占较大比重,应为混合农业,故与②地区农业相像的是墨累—达令盆地,其特点是投入劳动力数量少,但商品率较高。 题3: 答案:C 解析:荷兰鲜花出口量大,一方面得益于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和花卉生产技术的进步(如进展玻璃温室等,使得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得益于保鲜技术的进展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题4: 答案:(1)界线:黄河(河流) 缘由:①地面裂开,沟谷密度大;②地表光秃暴露,缺少植被的爱护;③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④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很多物质易溶于水。 (2) (1)①水土流失严峻,河流含沙量大,河床淤积;②自然 湖泊面积削减(或答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洪力量降低;③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①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②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行政区划的相关学问。 (1)图中甲为陕西省、乙为山西省,两省区以黄河为界,该地区水土流失严峻的缘由缘由:①地面裂开,沟谷密度大;②地表光秃暴露,缺少植被的爱护;③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④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很多物质易溶于水。 (2)丙为湖南、丁为江西省,两省所在地区洪涝灾难和酸雨污染都格外严峻的缘由是①水土流失严峻,河流含沙量大,河床淤积;②自然 湖泊面积削减(或答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洪力量降低;③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酸雨危害有①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②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 题5: 答案:(1)A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A服务范围掩盖(包含)B服务范围(2)C 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 靠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各种功能分区的分布规律和缘由及读图力量。第(1)题,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位于市中心交通最便利的地方。中心商务区的服务范围大,包括整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第(2)题,低级住宅区往往分布在内城、工业区四周,常与工业区相联;高级住宅区多位于城市的外缘,常与文化区、服务区相联系。第(3)题,汽车销售店因占地面积广,常位于城市外缘,且交通便利的地方,高新技术产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关系亲密,而且环境美丽 。 题6: 答案:(1)A所在地区位于内陆,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把握,全年气候干旱,形成热带荒漠景观;B所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把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2)混合农业。①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有效地支配农事活动;③农场主可依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打算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3)季风水田农业。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丰富且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具有水稻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便于精耕细作;水稻种植历史悠久,阅历丰富。 解析:第(1)题,在纬度、地势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与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有关。 第(2)题,C处在墨累—达令河流域,为有名的混合农业区。 第(3)题,D处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 题7: 答案:(1) 由接近原料产地到接近技术发达或市场宽敞的地区。 (2) 降低能源消耗,缓解能源供应紧急的状况,保障我国的能源平安;减轻环境污染,爱护生态环境。 (3) 市场宽敞;投资环境好;基础设施好;交通便利;产业之间的协作好。 (答出四点即可) 解析:我国汽车产业的分布变化,反映了市场因素对其进展的影响,作为我国经济进展中的重要产业,国家对其进展供应了很多优待的政策。分析进展新能源汽车的缘由时,应主要从环保和能源平安的角度分析。分析某地进展汽车工业的优势时,应主要从市场、交通、工业基础、生产协作状况等方面进行。 题8: 答案:低山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类型为红壤为主。 解析: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和土壤几方面入手。 题9: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市1992年后诞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消灭负增长,但是人口总数持续增长,缘由是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2003年后诞生率又消灭小幅上升,诞生人口略有增加。 第2题,由于该市人口消灭负增长,老龄化现象严峻,因此今后人口工作的重点应当是鼓舞生育,接纳移民,进展社会养老事业;但是大量吸纳海外移民是不现实的;遣返流淌人口也是不合理的。 题10: 答案:(1)暖锋 ①地风向由东南风(偏东风)转为西南风;风力加大;天气由晴朗转为阴雨。 (2)由A至B降水渐渐削减,由于西风带来的水汽越来越少;由C至B降水也渐渐削减,由于离太平洋越来越远,受东南季风(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小。 (3)西南 此时是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偏成西南季风 (4)海陆昼夜温差、气压变化、风向变化、大气湿度变化、测算比热容等。 解析:第(1)题,甲—乙形成了锋面气旋,锋面为暖锋,①地即将经受暖锋过境。 第(2)题,二者的年降水量都呈递减趋势,分别与西风和距海远近有关。 第(3)题,西南季风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 第(4)题为开放性题,答案只要科学合理即可。 题11: 答案:(1)沿江(或长江)、平原地区。 (2)皖江城市带水陆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土地价格低;劳动力廉价等。 (3)安徽省地处内陆,相比江苏省受长三角的经济辐射影响较小;海陆交通相对落后;科技落后,缺少人才;资金缺乏;政策支持力度较小等。 解析:(1)由图1 可知,皖江城市带沿长江分布,由图2 可知,皖江城市带分布地区等高线稀疏且海拔低,为平原地形。 (2)皖江城市带主要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相邻近,水陆交通便利,产业基础较好,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廉。 (3)安徽省作为内陆省区,与江苏省相比,受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小,海陆交通、科技比江苏省落后,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也不具备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