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B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蚜D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解析:选C。种群包括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A项含多种物种;B项一块朽木上的真菌含多种生物;D项一个池塘中的鱼也不全是同种生物;C项是种群。2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生物个体会死亡,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转变基因库的组成解析:选C。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部分基因。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之一综合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论
2、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转变。下列可以定向转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自然选择 D迁移解析:选C。基因突变本身具有不定向性;基因重组中基因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变化了的是基因型频率,因此不会转变基因频率。种群中假如含A基因的个体比含a基因的个体更多地迁移到另一个地区,这个种群中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不会定向地转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可以定向地转变种群的基因频率。4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打算作用的是()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解析:选D。生物的变异(主要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产生的种种变异,由自然选择打算是否能够保留
3、下来,因此,我们说自然选择打算了生物进化的方向。5(2022江苏南京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把握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转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一个种群中,把握一对相对性状B与b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答案:B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A黄色黄色黄色、绿色B红眼果蝇中毁灭了白眼C猫叫综合征D无子西瓜解析:选A。现代生物进化理
4、论中的突变是广义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两个方面。A项中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B项中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C项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项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故选A。7(2022长春高一检测)某一种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的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把握,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假如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A18%、82% B36%、64%C57%、43% D92%、8%解析:选C。由基因型频率可计算基因频率。B的基因频率等于BB的基因型频率加上1/2 Bb的
5、基因型频率,即18%39%57%。由于B与b两者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所以b的基因频率为43%。8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觉T(抗锈病)对t(易感锈病)为显性,在自然状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锈病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多少()A50%和50% B50%和62.5%C62.5%和50% D50%和100%解析:选B。在感染锈病之前T的基因频率为TTTt20%60%50%,在感染锈病之后,T的基因频率为62.5%。9在欧洲的人群中,每2 500人就有一
6、个囊状纤维变性的患者,此病为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把握的疾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现有一男性携带者与一表现正常的女性婚配,其后代毁灭此病的几率是()A1/100 B49/5 000C1/50 D1/102解析:选D。设人群中正常者(AA)的几率为p2,患者(aa)的几率为q2,依据遗传平衡定律:q21/2 500,得q1/50,p49/50。该婚配女子为携带者的几率2pq/(p22pq)(249/501/50)/(249/501/50492/502)2/51。所以依据遗传规律两者婚配所生病孩的概率1/42/511/102。10(2022浙江金华高一期中)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
7、其后代中a基因的频率是()A12.5% B25%C50% D75%解析:选C。由Aa自交一代后,AA与aa所占比例相同,各占1/4,而Aa占1/2。不管连续自交多少次,AA与aa的比例都是相同的,由于Aa中基因A与基因a比例相同,所以A与a的频率均为50%。1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异均能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B太空射线能使种子发生定向变异C一个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D自然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转变解析:选D。不行遗传的变异不能供应原材料。太空射线引起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变异。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自然选择打算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会使
8、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转变。12(2022徐州调研)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A甲 B乙C丙 D甲、乙解析:选C。两种群存在明显的不同方向的变异倾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易产生新物种。13下列表格所示为某物种的遗传学测量数据。年份19431953196319731983199320032021基因B的频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10基因b的频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1)等位基因是指位于_上同一位置,把握_的基因。(2)求1943年和2021年时,杂合子的Bb基因型的频率各
9、是多少:1943年_,2021年_。(3)请说明19432021年的70年中显性基因B的频率渐渐下降的缘由: _。(4)从表中数据的变化还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导致物种基因库中_发生变化。解析:杂合子的Bb基因型的频率:1943年为10.990.990.010.011.98%,2021年为10.900.900.10.118%。基因频率的转变是特定的自然选择导致的。答案:(1)同源染色体相对性状(2)1.98%18%(3)由于环境对生物的定向选择作用,等位基因B在选择的过程中频率逐步下降,说明B基因所把握的性状对于b基因所把握的性状来讲,不是适应环境的性状,在选择的过程中渐渐
10、被淘汰(4)各基因的基因频率14寄生在某种鸟的羽毛中的羽虱大量繁殖会造成羽毛失去光泽和尾羽残缺不全,影响雄鸟的求偶繁殖。(1)若某种群中对羽虱具有抵制力的个体AA和Aa分别占20%和40%,则a的基因频率为_。(2)请猜想以后基因频率的变化规律,将该变化在下边的坐标中以曲线的形式表示出来(标明基因,绘出大致趋势)。(3)争辩者认为雄鸟能否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与雄鸟尾羽长短有关,为了验证这个观点,做了如下试验,结果如图所示。将若干只尾羽长度相像且生长状况全都的雄鸟均分成A、B、C三组,将_组雄鸟的尾羽剪短,把剪下来的尾羽用黏合剂粘在_组雄鸟的尾羽上。对_组雄鸟的尾羽不做任何处理,使其作为对比
11、。给三组雄鸟带上标志后放归野外进行观看。试验结论: _。答案:(1)60%(2)(3)ACB尾羽长的雄鸟更能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15如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打算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把握甲虫体色的基因是通过把握_进而把握生物性状。(2)在种群中毁灭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该来源为生物进化_。AA个体的毁灭将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_发生转变。(3)依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想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峻的环境中的是种群_,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_作用。解析:(1)不同基因把握合成的酶不同,即基因通过把握酶的合成来把握性状。(2)基因突变会产生等位基由于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同时也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转变。(3)依据两种群中甲虫体色的比例可知,种群所处环境受到的污染更严峻,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选择作用,体色深的个体更适于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答案:(1)酶的合成来把握代谢(2)基因突变供应原材料基因频率(3)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