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B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马上被降解成氨基酸C酶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发挥催化作用的D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解析:选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错;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不会马上被降解,B错;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不相同,D错。2(流程图解题)(2022山西太原月考)某同学欲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素的试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滤纸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B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从烧杯底部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2)来表示C可通过设置不同p
2、H的过氧化氢溶液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为了提高试验的精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解析:选B。由图可以看出,该试验是通过过氧化氢来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所以滤纸片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从滤纸片进入过氧化氢溶液(即t1时)酶促反应已经开头,所以应从t1算起;该图示中只有一片滤纸片,为了提高试验的精确性,应增加滤纸片的数量,测出时间后取其平均值。3.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的AB段表明,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渐渐加快 B假如温度上升10 重复试验,则图中A点的位置将下移C假如从乙点开头,往反应混合物
3、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中B点会上升D曲线BC段反应速率不变,说明随着反应浓度的增加,酶已经完全被分解了解析:选D。由图可知,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由于反应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因此,提高温度,酶的活性将下降,A点将下移。假如往反应体系中加入更多的酶,反应速率将加快,B点会上升。曲线BC段反应速率不变,是由于酶的数量有限,而不是全部被分解了。4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物质a可以是麦芽糖也可以是乳糖B图甲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其化学本质与无机催化剂相同C图乙中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温
4、度曲线曲线D图乙中若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酶浓度曲线曲线解析:选D。乳糖分解产生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图中二糖分解产生的单糖相同,物质a不行能为乳糖;b为酶,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酶在曲线对应的温度时活性较其他两个温度时强,依据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图分析,曲线温度不愿定高于其他两个温度;曲线对应的酶促反应速率高于其他两条曲线,因此其对应的酶浓度也高于其他两条曲线。5通过试验争辩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度酶的相对活性(%)10 20 30 40 a酶40659575b酶15609725c酶10255090A.由表可知a酶
5、和b酶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 Bc酶的最适温度大于40 C该试验中有两个自变量,因变量只有一个 D三种酶中较适宜高温环境的最可能是c酶 解析:选B。从表中信息可知,a酶和b酶在温度为30 时相对活性较高,故这两种酶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A正确;c酶的最适温度可能大于40 ,也可能小于40 ,B错误;该试验中温度和酶的种类均为自变量,而酶的相对活性为因变量,C正确;40 时,c酶相对活性为90%,故三种酶中较适宜高温环境的最可能是c酶,D正确。6(图表分析题)(2022江西两校联考)有些酶必需在某些特定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具有活性。下列是有关某种酶的试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下图所示。依据结果
6、推断,叙述不正确的是()试管试管试管某酶1 mL1 mL1 mLpH887温度80 40 40 反应物1 mL1 mL1 mLA甲物质可能激发该酶的活性B35分钟后试管中反应物已被消耗殆尽C该酶在80 的环境下已经失活D该酶在中性环境中的活性比在弱碱性环境中高解析:选D。加入甲物质前,该酶无活性,加入后具有活性,说明甲物质能够激活该酶,A正确;试管35分钟时反应物含量为0,说明反应物被完全反应,B正确;试管反应物含量始终未削减,说明酶变性失活,C正确;比较试管和试管可得,弱碱性条件下酶活性较高,D错误。7.在叶绿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其活性受到pH及镁离子浓度的影响,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与夜
7、晚相比,叶绿体内的pH及镁离子浓度在白天最可能发生下列哪一种变化()ApH不变,镁离子浓度不变BpH下降,镁离子浓度下降CpH下降,镁离子浓度上升DpH上升,镁离子浓度上升解析:选D。从题图曲线可看出,确定范围内叶绿体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随pH及镁离子浓度的上升而上升。白天植物光合作用旺盛,说明相关酶的催化活性较高,由此可推想白天叶绿体内的pH上升,镁离子浓度也上升。8图1表示在图2中c点对应的温度条件下,确定量的蔗糖酶的催化速率与蔗糖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限制a点催化速率的因素是酶的数量B上升温度,则b点将上移C可用斐林试剂鉴别蔗糖是否水解Dc点和d点所对应的温度条件下,
8、酶的结构相同解析:选C。a点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是蔗糖量;适当上升温度,b点向上移动,但温度升得过高,酶活性会降低,甚至小于c点所对应温度下的活性,因此b点也有可能向下移动;蔗糖是非还原糖,水解产生的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因此可用斐林试剂鉴别蔗糖是否水解。9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A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含五碳糖的结构参与DNA的构成B叶绿体中合成的ATP可为叶肉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供应能量C全部活细胞都能通过细胞呼吸生成ATPD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时产生的ATP最多解析:选C。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含五碳糖的结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
9、A的基本单位。叶绿体中合成的ATP用于C3的还原,叶肉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ATP为各项生命活动供应能量。细胞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只有不断地产生并利用能量,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是通过细胞呼吸产生的。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可以释放少量能量并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H和O2结合形成水时,产生的ATP最多。10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下单位时间内产生ATP数量的曲线是 ()解析:选B。氧浓度为0时,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当氧浓度较低时,无氧呼吸受到抑制,且有氧呼吸强度较低,所以产生的ATP较少(在确定的氧浓度范围
10、内,随着氧浓度的增加ATP的产生量降低);当氧浓度达到确定浓度后,随着氧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渐渐增加,产生的ATP数量也渐渐增加,最终达到稳定。11(原创题)下图1表示三磷酸核苷的结构,图2表示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据图推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图1图2A图1中N表示含氮碱基,若N为鸟嘌呤,则可表示GTP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UTP、G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是直接由物质氧化获能产生的D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能产生ATP解析:选C。图1中N表示含氮碱基,若N为A,则表示ATP,若N为G,则表示GTP,若N为U,则表示UTP。由图2可知,UT
11、P和G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不是由物质氧化获能产生的,而是由ATP将高能磷酸基转移给UDP或GDP,进而生成UTP或GTP的。12关于新陈代谢与酶、ATP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酶的种类具有物种差异性,而ATP却无物种差异性B酶、ATP都与新陈代谢亲热相关,但两者的合成并无直接关系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产生ATP的场全部叶绿体、线粒体等D与激素及载体蛋白等一样,酶起到调整作用后并不失活解析:选A。酶的合成与遗传物质有关,具有物种差异性,不同生物体内的ATP是相同的,不具有物种差异性,A正确;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B错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叶绿体,C错误;酶不起调
12、整作用,只起催化作用,D错误。13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1)图1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分析回答:(1)该图可表示酶具有_。若该酶是蛋白酶,则把握其合成的直接模板主要分布在细胞的_中。(2)图2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在确定温度范围内,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是_;从图示曲线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图3和图4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图3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从图4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_。解析:(1)图1中酶与化学催化剂(无机催化剂)相比可得出酶具有高效性。把握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A,
13、主要分布在细胞的细胞质中。(2)图2中底物剩余量越多表示酶活性越低,在确定温度范围内,pH7时酶的活性比pH6时低比pH5时高,所以当pH从5上升到7时,酶活性的变化是先上升后下降。题图中三条曲线的最低点对应的温度相同,说明不同pH条件下酶的最适温度并没有转变。(3)图3中的横坐标为底物浓度,A点为饱和点,达到饱和点后的限制因素为酶的浓度和活性。答案:(1)高效性细胞质(2)先上升后下降随着pH的变化酶的最适温度不变(3)酶的浓度(数量)和活性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呈正相关14争辩证明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4、:(1)ATP结构简式是_,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细胞结构)。争辩发觉,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冲突的合理途径是_。(2)由图可知,ATP在传递信号过程中,在细胞间隙中的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终剩下的是_。(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二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假如要争辩ATP是否能在神经元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则图中的_属于无关变量,应予以排解。解析:(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为了满足ATP的
15、需要,机体内ATP和ADP之间进行着相互快速转化。(2)每个ATP分子中有一分子腺苷和三分子磷酸基团,因此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后,剩下的是腺苷。(3)要争辩ATP是否能在神经元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则ATP是自变量,神经元的变化是因变量,则图中的典型神经递质属于无关变量,应予以排解。答案:(1)APPP线粒体ATP与ADP相互快速转化(2)腺苷(3)典型神经递质15猪笼草以其分泌物消化所捕食的昆虫。为检测此分泌物的性质,有同学做了如下试验: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1 cm3瘦肉块,向甲试管中注入2 mL新颖的分泌物,向乙试管中注入2 mL清水。振荡两支试管,然后将两试管下半部浸入35
16、左右的温水中,2小时后观看发觉,甲试管内瘦肉块明显变小,乙试管内瘦肉块无明显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分泌物中可能含有_酶。(2)甲、乙两试管中,_为对比组。(3)若要验证温度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再取丙、丁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内均应加_,并将两试管分别放入_中,2小时后观看试管内瘦肉块的变化。 (4)若要验证pH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再取戊、己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所加入的成分与丙、丁试管相同,向戊、己两试管中分别加入_溶液,然后将两试管下半部放入_的温水中,2小时后观看两试管瘦肉块的变化。(5)该同学为鉴定该分泌物含蛋白质,向试管中加入1 mL双缩脲试剂A液和4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
17、荡均匀,然后加入2 mL新颖的分泌物,在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观看溶液的颜色。请指出其中两处错误:_;_。解析:(1)瘦肉的主要有机成分是蛋白质,瘦肉块变小说明瘦肉被蛋白酶分解了,因此该分泌物中可能含有蛋白酶。(2)试验目的是探究分泌物的性质,故加分泌物的甲组是试验组,不加分泌物的乙组为对比组。(3)若要验证温度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因此两支试管里加入的物质以及量应与甲试管中的相同,即都加入1 cm3瘦肉块和2 mL新颖的分泌物。甲试管为适宜温度条件,因此另外两支试管放入沸水和冰水中,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产生影响。(4)若要验证pH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则自变量是pH,因此戊、己试管内需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NaOH和HCl,营造不同的pH环境,与甲、乙试管对比即可。为防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需将试管都放入相同的温度(35 左右)环境中进行试验。(5)使用双缩脲试剂时,需先加A液和新颖分泌物,振荡后再滴加B液;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就可使用,不需要加热。答案:(1)蛋白(2)乙试管(3)1 cm3瘦肉块2 mL新颖的分泌物沸水和冰水(4)适量且等量的NaOH和HCl 35 左右 (5)不应把1 mL双缩脲试剂A液和4滴双缩脲试剂B液先混合不用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