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笔墨丹青 同步练习【典型例题】例1张择端之所以能画出清明上河图,主要是由于A当时的绘画题材宽敞 B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进展 D人们生活对风俗画的需要【解析】肯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对肯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清明上河图表现了清明季节,汴河两岸的景象,反映了当时手工业和商业的进展状况。【答案】C【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 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帛画,最早消灭在A春秋 B战国 C两汉 D隋唐B3凸现共性的文人画开头消灭于 A汉代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宋元B4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画家是 A顾恺之 B曹不兴 C展子虔 D吴道子A5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是 A顾恺之 B阎立本 C吴道子 D张萱
2、C6“吴带当风”是形容吴道子的画具有 A立体感强的特点 B线条粗细变化得当 C飘带舞动的画面 D体现吴地风俗A7中国画三大画科不包括 A人物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 D水墨画D8“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唐代诗人兼画家是 A张萱 B阎立本 C曹霸 D王维D9宋代山水画进展为独立的画种,主要缘由是 A宋代山水如诗如画 B统治者更观赏山水画 C文人们留意内心的修养 D人物、宗教画难以进展C二材料解析题10阅读下文赵孟頫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浙江湖州人,是元代最显赫的画家之一,也是最卓著的书法家之一,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广泛影响。这位赵宋世家的没落贵族,入元后被征召为官,后屡经升迁,成
3、为元朝“荣际五朝,名满四海”的宠幸,加上他在诗书画论上的全面才识,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了元代文人画的领袖人物。对此,史书上难免留下诸多争议。他的绘画标榜复古,提倡笔墨法趣,刻意摹唐人笔意,而轻视南宋院画末流;他的书法最佳为楷书、行书,集晋唐书法之大成,兴复王羲之、王献之书风,有“赵”体之称。元史上说他“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足见其在书史上的地位。由于其妻管道异、其子赵雍均在书画上名冠一时,元仁宗曾把他们三人的书法合装成帙,秘藏于宫中。“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原来同。”赵孟頫的这首题画诗已成为我国书画界的座右铭。多才多艺的美术家在中国美术史
4、,乃至中国文化史上,赵孟頫都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杰出人物。他的绘画,山水、人物、竹石、鸟兽,均享有盛名;此外,赵孟頫擅长诗文、考据学,精通音乐,并在篆刻艺术、鉴定古器物上皆有肯定的成就。其书法篆、隶、楷、行、草,无所不精,更为一代之冠。赵孟頫所作诗文清俊有致,记事、抒情相得益彰。松雪斋集所收四百余首诗歌,风格流转圆润,直抒胸臆,大多表达了他对祖国山川景物的宠爱和追求自由的情感,较为奔放、疏散。可以说赵孟頫的诗歌既是他冲突人生的折射,也是他文学修养的高度反映,因此倪瓒对赵氏诗作有“珊瑚玉树,自足照映清时”之誉。赵孟頫还擅长填词,除写闲情逸致之外,也有歌颂新朝的应制之作,风格和婉,格律美丽,如美女簪花
5、,高雅清丽。诗文词赋之外,赵孟頫笃于儒家经史典籍,曾对尚书进行特地争辩,收集尚书今文、古文及前人注解,编成书今古文集注,以明其复兴儒学之意。他还针对儒家礼崩乐坏的事实,专研音乐,自操“大雅”古琴,探究琴理声学,著乐原、琴原,对乐律作丁总结。惋惜这些文献今皆亡佚,仅有序言收录松雪斋集中。赵孟頫还是篆刻高手,他吸取汉魏古朴高雅质朴之风,融以当时流行的九叠篆书体多变之美,而成柔中有刚的“圆珠体”(亦称“元朱体”),以其明显的时代特色而在元初印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还涉猎篆刻印稿,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依宝章集古之古印样式钩摹了二卷本印史,对宋末元初士大夫徒以“新颖相矜”的俚俗之弊大加订正,以提倡古雅质
6、朴之风。他的印史从书法、章法、刀法、风格上收录三百四十方古印,以作范例。这种“印中求印”的争辩方法对后世编选印谱起到有益的启迪作用。在文物鉴赏上,赵孟頫因宦游南北、出入内廷,故所见甚广,三代钟鼎彝器,魏晋书法碑帖,隋唐古画,两宋砚印,寓目极多,保藏甚丰。他为古代书画文物写下了很多题跋识语,颇具功力。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头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初学书法以王羲之兰亭序、智永辑王羲之千字文为宗,后学王献之、钟繇、李邕、宋高宗等,泛览百家,而始终以二王为本,追溯东晋之风。他曾说:“右军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传于献之,超轶特甚。”对王羲之格外崇拜。
7、在赵孟頫的大力提倡下,宋代以来苏、黄、米、蔡“书札体”独领风骚的局面得到改观,王羲之不激不励、秀丽平正、蕴藉沉稳的乎和书风得到复兴。在“赵书”各体中,成就最大者当首推行草,传世最多,对后世影响也最大。他的行草直人右军之室,形聚而神逸,秀美潇洒,宛如魏晋名士,风流倜傥,传世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现藏日本高岛菊物次郎)、赤壁赋(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可窥见一斑。他的草书纵横放逸,得心应手,气韵高古,笔法精熟,却无草率之弊,于其尺牍中可见之,有与中峰明本书、与鲜于枢尺牍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等。赵孟頫的楷书作品也很精彩,其中小楷尤为世人所重,书写佛、道经卷,儒学名篇,往往首尾万言,而字字结体妍丽,落
8、笔遒劲,流畅绵延,气韵生动如一。有法华经、心经(现藏辽宁省博物馆)、道德经、洛神赋(现藏故宫博物院)等传世。赵氏的大楷则绝去唐人颜、柳顿挫之笔,而增以飞动之势与峭拔之力,风姿流淌,深得晋人灵髓,如瞻巴法师碑、仇锷墓碑铭、故总管张公墓志铭等。在赵氏所擅各体中,章草颇见特色。他主要临写皇象急就章,虽从刻帖中来,但由于其熟谙二王法度,故所作急就章(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毫无枣木之味,用笔刚劲有力;晚年所书,杂以苍茫,高雅古朴。虽然赵氏之章草与汉简章草朴拙之风不同,但从文人书法角度端详,其章草则有潇洒、精致之风,颇具创意。他所写的绝交书、酒德颂等行草书中,亦融人了很多章草笔意,成为康里子山、俞和、宋克等元
9、明书家秀逸章草流派之嚆矢。赵孟頫还擅长篆书,古朴大方,却不失高雅秀丽,将金石之味与笔墨之趣融为一体,如故总管张公墓志铭(见图3)等。其隶书法梁鹄、锤繇,肥瘦得体,平稳而蓄有灵动,伸展而富有筋骨,在六体千字文中即可领会其散朗而端庄之风韵。综观赵氏书法,始终有遒媚、秀逸之特色。他在追取古人法度中,不论师法何家,都以“中和”态度取之、变之,锺繇之质朴沉稳,羲之之蕴藉潇洒,献之之流丽恣肆,李邕之崛傲欹侧,皆能融人笔端,但华美而不乏骨力,流丽而不落甜俗,潇洒中见高雅,秀逸中吐清气。这是赵氏深厚的功力、丰富的学养、超凡脱俗的气质所致。明人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称他为“唐以后集书法之大成者”;王世贞在彝山堂笔
10、记中称他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这都并非虚言。像赵孟頫这样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和文化修养的书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是格外罕见的。赵孟頫的绘画在绘画上,赵孟頫是有元一代的泰斗。人物、鞍马、山水、花木、竹石、禽鸟,各种题材,下笔皆成妙品。犹如学习书法一样,他学画也是在复古的精神下博采众长,而后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书法、诗文、音乐、鉴赏和考据诸方面的学养,以及奔跑南北的阅历,对他绘画风貌、艺术思想也产生深刻的影响。现分几个画种来对其绘画艺术进行分析:一、人物与鞍马图。在赵孟頫的传世绘画作品中,以人物与鞍马,或人骑图为题材的比重最大,见于著录者有百件之多。二、山水图。赵孟頫所
11、画山水,大致有仿古与创新两类,前者所写山水,大致以实景为题材;后者所写山水,大致以虚景为题材。在绘画风貌上,他的山水作品并无一费的作风与格调,而是在追求广泛的古意,追求集大成的古意,吸取多方面的艺术养分,并融入自己的创新成分。同时力图以深秀、苍润、含蓄,来转变南宋刘、李、马、夏以斧劈木皴、墨块为特征的挺拨刚健的画风。三、枯木竹石与花鸟图。赵孟頫的枯木竹石,主要是继承了北宋文同、苏轼,南宋赵孟坚等人的画法,以写竹之潇洒,石之峥嵘,枯木之奇崛,不求形似,以意韵为胜,吐露自己的清高与独立人格。他在仕元之后惭愧不已,但聊可自慰的是,在官场中他并没有与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狼狈为奸,而是保持着廉洁与正直。因
12、此赵孟頫要努力表白自己的清高,弥补仕元之憾竹子便成为他坚贞忠直的自喻。四、走兽图。在赵孟頫的传世作品中,二羊图是唯一的除画马以外的走兽图,画左自题云:“余尝画马,未尝画羊。因仲信求画,余故戏为写生,虽不能靠近古人,颇于气韵有得。”由此可知这是一件乘兴之作。若将赵孟頫传世画作按画科分类,会发觉他孜孜以求的“古意”,大致以人马、山水、花鸟、竹石依次组合了一个由古趋近的序列。即人物、鞍马、走兽,以唐人风尚为旨,往往笔线雍容,赋色高华,造型精严,意趣峻拔。山水一类则以五代宋初风尚为旨,学董源、巨然、李成、郭熙,而又面目一新,以疏秀之淡墨干皴来代替繁复的乱云皴和大面积多层次的水墨渲染,具有清爽而含蓄的文
13、人气质;萧散、平和,力却南宋幽玄熟赖风规。花鸟一类,延接五代两宋写实传统,而尽洗院体工丽纤微的积习,笔法上融汇书法意味,颜色上讲求雅淡情趣。枯木竹石一类,有两宋文人写意传统,而存庄去谐,援书入画,重视笔墨韵味。可以说,赵孟頫是个集大成的高手。在这个由古趋近的序列中,既表现为从造境到写意的过渡,也呈示着从丹青到水墨的渐变,更透露出从诗意化向书法化的移替。赵孟頫的绘画具有丰富美学技巧内涵,面对拘于形似的职业正规画,它揭示着士夫的寄兴写意精神;面对高人胜土的玩耍翰墨,它又强调着绘画本体的功力修炼;面对严酷的技术标准,它关注着简率萧散的意兴;面对缺乏规章的竞争,它召唤着传统价值的回归。从这些多元的表现
14、上,我们可以看到赵孟頫绘画艺术的完善性。其成就可称得上是空前的。一代宗师 四海扬名明人王世贞曾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放开大门。”这句话基本上客观地道出了赵盂頫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无论是争辩中国绘画史,还是争辩中国文人画史,赵孟頫都是一个不行绕开的关键人物。假如说,唐宋绘画的意趣在于以文学化造境,而元以后的绘画意趣更多地体现在书法化的写意上,那末,赵孟頫在其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假如说,元以前的文人画运动主要表现为舆论上的预备,元以后的文人画运动以其成功的实践逐步取代正规画而演为画坛的主流,那末,引发这种变化的巨擘仍是赵孟頫。作为一位变革转型时期承前启后的大家,赵孟頫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成就为
15、前人所不及:一是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二是他提出以“云仙为师”的口号,强调了画家的写实基本功与实践技巧,克服“墨戏”的陋俗。三是他提出“书画原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加。四是他提出“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的口号,以画寄意,使绘画的内在功能得到深化,涵盖更为广泛。五是他在人物、山水、花鸟、马兽诸画科皆有成就,画艺全面,并有创新。六是他的绘画兼有诗、书、印之美,相得益彰。七是他在南北一统、蒙古族人主中原的政治形势下,吸取南北绘画之长,复兴中原传统画艺,维持并连续了其进展。八是他能团结
16、包括高克恭、康里子山等在内的少数民族美术家,共同富强中华文化。综观赵孟頫的画迹,并结合其相关论述,可以知道,赵氏通过批判“近世”、提倡“古意”,从而确立了元代绘画艺术思维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不仅体现在绘画上,而且也广泛地渗透于诗文、书法、篆刻等领域中。历史上每遇沧桑变易之际,文化颇易失范,人们总是以史为鉴,从古代的启示中去查找医时救弊的良方,如孔子的“克己复礼”、魏晋“竹林七贤”的返朴归真、唐宋的“古文运动”等,重视传统成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赵孟頫提倡“古意”的动身点亦不例外,他引晋唐为法鉴,批判南宋险怪霸悍和琐细浓艳之风;不仅如此,作为一位士大夫画家,他还一反北宋以来文人画的墨戏态度,这是
17、格外贵重的。作为价值学原则,赵盂频既维护了文人画的人格趣味,又摈弃了文人画的玩耍态度;作为形态学原则,赵孟頫既创建文人特有的表现形式,又使之无愧于正规画的功力格法,并在绘画的各种画科中进行全面的实践,从而确立了文人画在画坛上成为正规画的地位。应当说,赵孟頫使职业正规画与业余文人画这两种原本对立或并行的绘画传统得以沟通融汇,从今,一个以文人画家为主角,以建构文人画图式为主题的绘画新时代,拉开了序幕。应当特殊指出,赵孟頫的山水画不但将钩斫和渲淡、丹青和水墨、重墨和重笔、师古和创新,乃至高逸的士夫气息与散逸的文人气息综合于一体,使“游观山水”向“抒情山水”转化;而且使造境与写意、诗意化与书法化在绘画
18、中得到调和与融洽,为“元季四大家” (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那种以诗意化、书法化来抒发隐逸之情的逸格文人画的消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述这些理论与实践,将赵孟頫推向了开元代绘画风气宗师的地位。作为一代宗师,不仅他的友人高克恭、李仲宾,妻子管道异,儿子赵雍受到他的画艺影响,而且弟子唐棣、朱德润、陈琳、商琦、王渊、姚彦卿,外孙王蒙,乃至元末黄公望、倪瓒等都在不问程度上继承发扬了赵孟頫的美学观点,使元代文入画久盛不衰,在中国绘画史上写下了绮丽奇怪的篇章。“先画后书此一纸,咫尺之间兼二美。”赵孟頫书画诗印四绝,当时就已名传中外,以至日本、印度人士都以珍藏他的作品为贵,为当时的中外文化沟通作出了贡献
19、。尽管很多人因赵孟颊的仕元而对其画艺提出非难,但是将非艺术因素作为品评画家艺术水平凹凸的做法,是不公正的。鉴于赵孟頫在美术与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的贡献。散藏在日本、美国等地的赵孟頫书画墨迹,都被人们视作珍品妥当保存。1994年10月,在赵孟頫的家乡湖州还举办了“国际赵孟頫书学研讨会”;1995年3月,“赵孟頫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湖州分二段进行,上海书画出版社和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还在上海举办了赵孟頫书画展。德清赵孟頫、管道界合葬墓得到修复,并被列为当地的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湖州市原赵孟頫的别业“莲花庄”也得到修复,还安
20、放着赵孟頫的全身铜像。在这两次国际性的学术争辩会上,中国及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新加坡等地的美术史家、学者、美术家,都对赵孟頫的美术成就表示鄙视。近年来各地还出版了赵孟頫集)、(赵孟頫画集)、赵孟頫争辩论文集)、赵孟頫国际书学争辩会论文集等。“赵氏王孙嗟宋亡,笔情墨趣寄惆怅。文人书画开风气,从今吴兴名更扬。”赵孟頫这位元代宏大的美术家,已走出国门,迈人了世界。摘自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作者:任道斌阅读材料谈谈你对赵孟頫的生疏和评价。10参考答案从略【力量测试】一选择题1战国秦汉时期我国绘画的特点内容:珍禽异兽、神仙魔怪表现手法:颜色明丽,气概宏大感观特色:浪漫奇特,不失古掘自然生动,质朴粗犷A
21、 B C DA2两宋时期风俗画消灭并且日益增多,其最主要的缘由是A 画家要摆脱隋唐的画风 B 受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影响C 宋徽宗大力提倡的结果 D 商业和城市进展导致市民阶层扩大5.D3宋元明清时期的绘画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受社会环境和政治的影响,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这一主题的 A北宋画风阳刚豪放,体现了国家统一后的开阔心态 B南宋偏安,文人山水画描绘对象以江南风光为主,构图不追求对称 C元代的山水画体现了南方士人在国家统一后的舒适淋漓的心态 D明代朱耷的笔下的鱼是“瞪眼鱼”,鸟是“难过鸟”,表现明亡之后的悲情愤世C二材料解析题4阅读下文中国古代绘画史中国绘画又名国画,是现代人为区分于西洋画而对中国
22、传统绘画的泛称。它包括卷轴画、壁画、年画、版画等各种各样的门类。有时特指以中国独有的笔墨等工具材料依据长期形成的传统而创作的绘画。中国画现分为三大画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有工笔与写意两大种画法;有卷、轴、册、屏等多种装裱形制。 一、中国绘画进展概况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仅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假如从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以及东北各地的原始岩画及1986年发觉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原始地画来看,它的历史已不下5000年。以汉族为主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制造了具有鲜亮民族风格和丰富多采的形式手法,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绘画。明清以来,特殊是辛亥革命以后,随
23、着封建社会的崩溃,外来绘画艺术不断传入,丰富了中国绘画的体裁。中外艺术沟通日益频繁,使画家从中得到吸取和借鉴,中国绘画创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油画、水彩画、漫画、宣扬画等相继进展起来,特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各个画种都呈现出新的面貌。 (一)中国古代绘画 中国绘画的最早遗迹可上溯到远古的岩画和富强于新石器时代彩陶器上的装饰纹样。黄河上、中游是彩陶繁盛的地区。分布在渭水、泾水流域一带的老官台文化(距今约70008000年间)已有绘着简洁纹样的彩陶。这是迄今发觉的最早的彩陶。新石器时代的绘画,技巧上尚处于稚拙阶段,但已具有初步造型力量,对人物、鱼、鸟等外形动态亦能抓住主要特征,并表现作者的
24、信仰、愿望,用以美化生活,犹如一片绚丽的彩霞,映现了中国绘画史的黎明。 商、周时期的绘画处于进展的初期阶段。绘画应用的范围主要是壁画、章服以及青铜器、玉器、牙骨雕刻、漆木器等的纹饰。早期基本上是装饰性图案,到西周以后,开头有以表现人物活动为主的纪事性绘画作品,绘画的作者是百工。从风格上看,商代庄重奇特而缛丽,西周趋于高雅,春秋以后绘画内容渐渐更多地反映社会生活,形象活泼生动,技巧上有着巨大的飞跃。 秦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早期建立的中心集权的封建大帝国,国力强盛,疆域宽敞,丝绸之路沟通着中外艺术沟通,秦汉王朝与相邻各族也有亲密的接触,这时期的绘画更加重视绘画的政治功能和伦理教化作用。具有雄厚博大、
25、昂然向上的总的统一的时代风格,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个进展高潮。这时期的主要的绘画形式是纯绘画的宫殿壁画、地上建筑壁画、墓室壁画及与此相关的画像石、画像砖等。秦代为了宣扬秦始皇统一大业及其拥有的无上权威,而建筑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内部,绘制有很多壁画。汉代,从宫室殿堂到贵族官僚的府邸、神庙、学堂及豪强地主的宅院,几乎无不以绘画进行装饰。汉代习俗事死如生,以厚葬为德,薄殓为鄙,这就是使得装饰坟墓,为死者表彰功德的绘画活动规模和数量都达到了空前高涨的程度。东汉赵岐甚至在活着的时候,就为自己的坟墓预备壁画。画像石是东汉时期重要的美术作品。因以刀代笔施于石材平面上的绘画,因此称石刻画。其题材内容与墓室壁画
26、大致相同。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四川、陕北等地区,江苏、陕西、山西、安徽、河北、湖北等省也均有发觉。其中最为有名的有山东孝堂山画像石、嘉祥武氏祠画像石、沂南画像石墓、安邱画像石墓等,河南南阳画像石及密县打虎亭1号汉墓画像石。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帛画“非衣”,内容丰富,颜色绚烂,帛画以左右对称、上下连贯的格局分三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众多的人物、禽兽、器物被支配得有条不紊,疏密繁简错落有致。奇诞夸张的造型中体现出严谨细腻的写实技巧。线条流畅直立,刚健质朴,设色以平涂为主,技法纯熟,使用的矿物质颜料至今仍格外明丽。这幅帛画是本期绘画中的杰出作品之一,它全面而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绘画在
27、汉代所达到的高度水平。秦汉时期以绘画为特地职业的画工日益增多。被罗致到宫廷的特地画家被称为“黄门画者”或“尚方画工”。 三国两晋南北朝处于长期分裂混乱之中,战斗频繁,民生疾苦,但却是绘画史中的重要阶段,绘画艺术仍在曲折中得到进展。苦难的时代,给佛教供应了传播和进展的土壤,佛教美术勃然兴盛,遍及南北。石窟壁画如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特殊是敦煌莫高窟都保存有大量的此一时期壁画,呈现出高度的艺术造诣。反映士族名士的生活及人物形象的作品快速增多,以文学为题材的绘画创作日趋活跃,如卫协的诗北风图,顾恺之的木雁图、洛神赋图等。肖像画在这一时期很发达,如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就特殊留意揭示对象的精神意向
28、和表现对象的特定性格。山水画和花鸟画开头萌芽。有以王微、宗炳为代表所创作的山水画。取义于中国古代“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的寓言,以蝉雀为题材的绘画也颇为流行,赐予某种寓意性。涌现出一批有文化修养的上流社会知名画家,如顾恺之等。绘画史和绘画理论著作开头消灭。 隋唐两代处于封建社会盛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富强及对外经济文化沟通的频繁与活跃,都给文化艺术的进展带来了新的机运,中国隋唐时代的绘画艺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富强,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均取得了高度的成就,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峰之一。阎立德、阎立本兄弟及尉迟乙僧的绘画活动,以及以敦煌220窟为代表的壁画体现着此一时期绘画艺术
29、的最高成就。 人物画在隋唐占主要地位。有名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吴道子一生在京洛画寺观壁画300余堵,变相人物,千变万态,奇踪异状,无有同者,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和自然高出缣素的效果,世称为“吴装”。中唐周善画天王和菩萨,制造了“水月观音”这一具有鲜亮民族特点的宗教画新样式,始终为后代沿袭,被称为“周家样”。唐代人物画反映了当时的重大政治大事,如步辇图;有描绘功臣勋将的,如凌烟阁功臣图;相邻民族,如西域图、职贡图;皇室贵族,如玄宗试马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文人雅士,如醉学士图。唐代山水画有着多种风貌,金碧青绿与水墨挥洒并行,特地山水画家日益增多,山水画即将进入成熟阶段。隋代展子虔所画山水具有
30、咫尺千里之妙,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山水画技巧上更有提高。而吴道子于佛寺壁上画怪石崩滩,达到“若可扪酌”的真实效果,又因一日之内能在大同殿壁上画出嘉陵江三百里的山水,而与李思训之作“皆尽其妙”。王维也以水墨山水有名。花鸟画开头兴起,唐代花鸟画侧重描绘鹰鹘、仙鹤、孔雀、雉鸡、蜂蝶及花木竹石,大都工整富丽。由于武功隆盛和贵族游猎的风气,使鞍马等题材也成为绘画专科并取得相当高的成就。由于印刷术的创造,版画也随之得到进展,唐代版画多用于佛像印刷,敦煌莫高窟发觉的金刚经扉页画显示了较为成熟的雕印技艺。唐代绘画不仅大胆吸取、借鉴外来艺术的表现技巧,而且还通过中外经济文化的沟通传播到其他国家,当时大食都城
31、中有中国画工献艺,朝鲜半岛上的新罗曾在中国以高价收购名画家作品,中国绘画通过中日两国的使者、商人、留同学、僧侣等传入日本,对日本古代绘画的进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绘画绚烂而恢宏,具有昂扬磅礴的时代精神和风貌。 五代两宋以后,中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和完备,成为中古绘画的鼎盛时期。由于唐末以来城市商业的富强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使绘画艺术服务范围有所扩展,一些画家进入手工业行列,其作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增加了艺术与社会的联系。 皇室贵族为政治需求及从装饰环境动身,创建了宫廷画院,集纳优秀画家,对绘画创作提出更多的要求。宋朝统治者设置画院,扩充机构,招揽人才,给画家授以职衔,从
32、而使宋代成为历史上宫廷绘画最兴盛最活跃的阶段。文人学士把书画视为高雅的精神活动和文化素养,并对绘画提出鲜亮的审美标准,在创作和理论上都开头形成独特体系。社会、宫廷、文人士大夫之间的绘画创作各具特色而又相互影响,使宋代绘画在内容、形式、技巧诸方面都消灭群彩纷呈、多方进展的局面。宋代绘画题材较唐代有很大扩展,其中最有建树的是广泛表现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如清明上河图、货郎图、盘车图、耕织图等;与节日民俗活动相结合的节令画,如大傩图、冬至婴戏图、观灯图等;借描绘历史传奇反映人们对现实生活态度的历史故事画,如文姬归汉图、采薇图等;描绘文人韵事如西园雅集图等。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进展最为显著,五代时中原地区的
33、荆浩、关仝,江南地区的董源、巨然分别以不同的笔墨技巧塑造了不同地区的山水画,风格各异,对后世山水画进展有着重要影响。宋代山水画家辈出,各有专长和制造,北宋李成的塞林平远,范宽的崇山峻岭和雪景,许道宁的林木野水,郭熙描绘四时朝暮、风雨明晦的微小变化,惠崇、赵令穰的抒情小景,米芾、米友仁父子的云山墨戏,李唐、马远、夏圭高度剪裁而富有诗意的山水反映了山水画艺术的不断变革和进展。花鸟画也有着长足的进展,五代时江南徐熙的田园花果和西蜀黄筌的奇花异鸟分别具有野逸和富贵两种不同风格。北宋赵昌的设色折技花卉,易元吉的猿猴,崔白的败荷凫雁,以赵佶为代表的院体花鸟画都具有高度水平;南宋梁楷、法常的花鸟画已开水墨写
34、意之先导。文人学士中流行的墨竹、墨梅、墨花、墨禽更着重表现主观情趣,与民间画工及宫廷花鸟画的高度写实、刻画入微的画风迥然不同。五代两宋绘画技巧有不少成功的制造,画家留意对生活的深化观看体验,艺术上提倡写实,具有精密不苟严谨认真的精神,但在创作中又留意提炼取舍,要求形神兼备,把工笔重彩技巧推向高峰。北宋李公麟又在纯用墨线勾染的白描手法上作出贡献,一些画家在写意人物花鸟上也进行了可喜的尝试,丰富了绘画的形式和表现技巧。 元、明、清时期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进展,题材上山水、花鸟占有绝大比重。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趣,提出“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不趋附社会大众审美要求,借绘画以自鸣高雅,
35、表现闲情逸趣,涌现出难以数计的文人画家和作品,很多画家借绘画抒写高尚情操,发泄对黑暗腐败势力的不满,艺术上敢于突破陈旧成法的藩篱,留意师法自然,勇于制造革新。文人画留意笔墨情趣及诗文书法相结合的题跋。此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中,既有为正统文人画奉为典范的赵孟頫、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沈周、文徵明、唐寅、董其昌及“四王、吴、恽”,又有带有鲜亮共性的徐渭、陈洪绶、朱耷、石涛及扬州八怪中的郑燮、金农等人。民间绘画的书籍版画插图和年画进入富强兴盛时期。 阅读上文概述我国古代绘画进展的简洁经过。(不超过300字)4(1)商、周时期的绘画处于进展的初期阶段。战国帛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开端。(2
36、)秦汉时期的绘画政治功能和伦理教化作用,绘画形式是宫殿壁画、地上建筑壁画、墓室壁画及与此相关的画像石、画像砖等,绘画为特地职业的画工日益增多。(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画盛行,人物画也很发达。山水画和花鸟画开头萌芽。(4)隋唐时期人物画占主体,山水画即将进入成熟阶段,花鸟画开头兴起。(5)五代两宋以后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完备,是中国古代画的鼎盛时期。最有建树的是风俗画,山水画进展最为显著。花鸟画也有着长足的进展。(6)元明清文人画获得突出的进展,以山水、花鸟题材为主。文人画留意笔墨情趣及诗文书法相结合的题跋,民间绘画的书籍版画插图和年画进入富强兴盛时期。5阅读下文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顾
37、恺之(公元346407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东晋时期杰出的人物画家。他家祖辈都是晋朝官吏、书香人家。顾恺之很小就博览群书,崭露才华。他能诗善赋,擅长书法,尤其精于绘画,是少年成名的天才艺术家,后人称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才绝”是说顾恺之聪颖,多才多艺;“画绝”是说顾恺之擅长绘画;“痴绝”就是顾恺之对艺术争辩认真致志的精神。顾恺之的突出成就在于他的人物画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生动传神。笔法如春蚕吐丝,形神兼备。他的画继承和进展了古代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打破了以前那种以宗教题材为主的风气,成为宏大祖国艺术宝库里最贵重的遗产。他的杰作大都散失了,现在保存下来的有洛神赋图、女史箴
38、图等画卷摹本,始终为历代视如珍宝。洛神赋图是以曹魏大诗人曹植的有名诗篇洛神赋为题材创作的巨幅绢本着色画卷。曹植是曹操的其次个儿子。曹植和他的哥哥曹丕跟着曹操大破袁绍的时候,得到甄氏女子,曹植宠爱甄氏,曹操却把甄氏许配给曹丕。一次曹植到京城朝见,得知甄氏已抑郁而死,心里格外难过。当他在归途中经过洛水时,更激起了他对甄氏的怀恋之情。追想宋玉所讲的神女故事,作了叙事赋一篇,名感甄赋,以后被魏明帝改名为洛神赋。赋中抒发曹植在爱情生活中的感伤心情。这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极为出名的一篇韵文。顾恺之就以此赋为题材,画成洛神赋图。这幅图的大意是曹植和仆从们在归途中经过长途跋涉,人困马乏,人在伸展身腰,马在地上打滚
39、。黄昏季节,停留在洛水边上。曹植在恍惚中看到了秀丽的洛神。他和洛神互赠礼物,共登云车,畅叙衷情和遗恨。待洛神离去,只剩懊恼思慕的曹植,坐着一叶轻舟,面对两支残烛,通宵不眠,浮在洛水上不愿离去。回到岸上,曹植带着懊丧的表情和无穷的依恋乘上四马盖车,怅惘地返回自己的封地。洛神赋图是一幅题材格外吸引人的作品,这幅图不只是表现了曹植洛神赋这一文学佳作,而重要的是顾恺之用绘画呈现了文学作品所蕴含的那种真挚的情感。画中顾恺之奇妙地把诗人的幻想在造型艺术上加以形象化。例如;洛神曾多次消灭在水面上,手持麈尾,衣带飘飘,动态委婉从容。她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行即的无限惆怅的情境。曹植头戴梁冠,身
40、穿宽衣大袖,在打着华盖的随从者的分散下,有着贵族诗人的优雅风度。画中用来衬托洛神的景物也被形象化了,如画面上有高飞的鸿雁和腾空的游龙;又有云中的明月,初升的朝霞和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传奇的风神在收风,水神使洛水安静和女蜗在唱歌。这都借以描绘神灵都怜悯曹植和甄氏的爱情患病。不仅增加了人物之间的联系,而且更添加了神话梦幻的颜色。学校中国历史第一册彩色插图洛神赋图是整幅图的一部分,这幅图表现的主要是洛神的美貌、光荣以及她和曹植若即若离的关系。画面上身穿红色长衣,坐在洛水边上的曹植,身后有三名侍者手持宫扇,二名侍者手捧诗书。曹植面对日益思念的洛神,流露出格外宠爱的神情。洛神“奇服旷世,翩若惊鸿,婉
41、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梳着高高的云髻,手持麈尾,以依恋之情望着曹植,他们好像在相互交谈。画面左边有风神在收风。女史箴图是以西晋有名文学家张华作的女史箴为题材画制的。女史,是宫廷中侍奉皇后左右、特地记载言行和制定宫廷中嫔妃应遵守的制度的女官。箴是规劝、告诫的意思。那时候,西晋皇帝昏庸无能,贾后耍阴谋,专朝政,引起宗室诸王不满。张华作女史箴,用韵文形式,以女史的口气写宫廷规箴。规劝训练宫廷中妇女遵循封建道德,宣扬对主当忠,对神当敬,对夫当从的女性箴条。同时,也列举历史故事来讽喻放荡而堕落的贾后。顾恺之就以这篇文章作画题,呈现了他的绘画艺术。女史箴图高25厘米,长2495厘米。内容分九段,每段画一个故事。由于顾恺之对贵族妇女的生活比较生疏。所以画面在肯定程度上呈现了中国古代贵族妇女生活的某些侧面。作品在绘画技巧上,比较精确地描绘了各种人物的身份和特征。新课标教材彩版中国历史七班级上册第125页上的女史箴图就是其中的一部分,画面描绘了封建时代的宫廷妇女的生活,中间一位丰采奕奕的贵族妇女正在对镜梳妆,左边的侍女在为贵族妇女梳理发髻。铜镜为圆形,放在一特制的镜架上,镜子旁还有长、圆不同的梳妆盒。画面右边还有一贵族妇女,正左手持镜右手整理并观赏自己的发髻。整个画面生动形象,是古代绘画史上的杰作。阅读上文,谈谈如何观赏名画。5参考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