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3-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苏轼词两首2.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799963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苏轼词两首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苏轼词两首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苏轼词两首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苏轼词两首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苏轼词两首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苏轼词二首教学过程(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学习二、知人论世。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其次年病死常州。 写作背景:念奴骄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躲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心情,但由于他豁达的胸

2、怀,在祖国宏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对东坡创作的影响。(见课件)三、诵读涵咏。同学诵读课文,留意诵读节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订正字音:故垒(li) 羽扇纶巾(gun) 樯橹(qing l)早生华发(hu f) 雄姿英发(f) 还酹江月(hun li)

3、老师范读。四、鉴赏品读。提问:词的题目为“赤壁怀古”,大家找一找,词中都写了赤壁的哪些景观? 明确: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提问:“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大家读后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它好在何处?明确:开篇就劈头一句“大江东去”,若万丈高楼忽起平地,先声夺人。写江而直接用一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概。我们知道,苏轼是豪放词派的鼻祖,其开创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进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提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改词靡靡之风,开豪放之气的第一句,就是

4、这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如此磅礴的气概,开篇就震撼人心的诗句很少有人能够写得出来,但也不是没有,大家能不能想一句出来?明确: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问:三国演义开篇这首临江仙大家看看,跟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不是很相像?那么我们就用三国演义的这两句来代替、改写苏轼这两句,看看行不行。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家觉得可以不行以?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 (同学争辩)指导:同意“风流人物”和“英雄人物”是一样的意思。都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不同意,觉得,假如“风流人物”就等同于“英雄人物”,那么,

5、苏轼为什么不干脆写作“英雄人物”呢?音律上完全一样,可见苏轼不用“英雄人物”而用“风流人物”不是出于音律的考虑,而是另有缘由。缘由迟早会出来的,我们不必急着回答,学完整首词后自然就会明白了。提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写得最好,那么这一句到底好在何处?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明确: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气概磅礴的壮丽画面: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用寥寥数语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兴奋!这一句中几个动词和形容词都用得极妙:“乱”写群峰壁立,山崖陡峭;“穿空”形容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惊”字拟人,写巨浪声势;“拍”写江

6、涛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 “卷”写雪浪汹涌,形象真实;“千堆雪”运用借喻描绘浪花千层,绘形绘色,蔚为壮丽。整句才十三字,便描绘了一幅极为壮丽的画面: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提问:从题目“赤壁怀古”可知,作者游赤壁的目的并非看景,而是怀古。那么面对如此磅礴壮丽的赤壁景观,作者生发了哪些怀古情思?明确:看着如此壮丽的景象,词人的视听受到猛烈的震撼,仿佛回到三国那个战乱纷每的年月。三国时代的英雄纷纷在脑中涌现: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所以,他情不自禁地感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锦绣山河,必定产生、培育

7、和吸引很多精彩的英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是作者从大自然宏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也是发自内心的感慨。提问:作者如此肤浅的感慨后面,隐含着怎样的一种情感?他又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明确:隐含着一种失落和伤感。他是通过集中笔墨塑造周瑜,借周瑜的形象反衬自己,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和壮怀难酬的伤感。提问:作者是借周瑜来反衬自己,那作者笔下的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明确:风流倜傥,英姿勃发。儒雅、潇洒,年轻有为。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问,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句可看出来。“羽扇纶巾”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斗成竹在胸,稳操胜券。“谈

8、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斗的成功过程。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试看,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卓异不凡的年轻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行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战船连忙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概!如此儒将,难怪让苏轼倾慕不已。提问:作者在塑造周瑜时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明确:小乔刚刚嫁给周瑜,是想突出强调周瑜的年轻。提问:当时周瑜多少岁了?明确:24岁。提问:小乔刚刚嫁给周瑜时他的确只有24岁,但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那时他已经结婚十年了,都34岁了,小乔也不小了,快成老乔了。大

9、家想想,是不是苏轼搞错了,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明确:都不是。应当是苏轼明知其错而有意为之,以此突出周瑜的年轻。提问:词中着意表现周瑜年轻的地方不止一处,大家能不能找出来?明确:“羽扇纶巾”可见出周瑜的年轻。年轻才有这种雅兴搞这种装扮。“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作者特意用“周郎赤壁”而不用“周瑜赤壁”就是突出他的年轻。“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而用“周瑜”就没有这个效果。 “郎”字,显得特殊年轻潇洒。提问: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极力突出周瑜的年轻?明确:以此反衬自己一把年纪还功业无成。后面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回想起当年周瑜的丰功伟绩,对比自己,四十好几,早已过了周瑜当时立功的年龄,自

10、发都一大把了,还一事无成,所以特殊伤感。作者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不单单是为了突出周瑜的年轻,还另有目的。苏轼偏偏用“风流人物”,而不用“英雄人物”。现在把两个问题联系起来,我想大家应当明白 “英雄人物”一般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坚韧、刚毅果决、坚韧不拔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就犹如词中四字写的:“雄姿英发”。但“风流人物”不但要有英雄气概,还要有儿女情长,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要有柔肠。所以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就是为了表现周瑜“风流”的一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也是为了表现周瑜卓异不凡的才智与聪慧,谈笑自若的胆略与气度。这才是风流人物。苏轼心目中所仰慕

11、的,就是像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风度翩翩、气度不凡的“风流人物”!提问:三国时代的英雄格外多,比如:孙权、刘备、曹操、诸葛亮。为什么作者偏偏只塑造周瑜一个人呢?明确:由于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将,作者又是在赤壁怀古,选他当然最合适不过了。刘备太严峻,年纪也不小了;曹操在小说中被塑造成反角,形象不好。都不适合表现作者心目中的“风流人物”。孙权虽也是英雄,同时还是周瑜的上司,但赤壁之战的主将是周瑜,所以用周瑜更合适。周瑜能够少年得志,成就功名是由于能遇到孙权这个明主。苏轼借这个人物动听地表达了自己不遇明主、怀才不遇的绝望和不满。他认为,假如像周瑜一样遇到明主,自己也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来。

12、提问:为什么不选诸葛亮呢?他也是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啊,而且当时他比周瑜还年轻呢。明确: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由于诸葛亮太完善了,完善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不能体现“风流”一面。诸葛亮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要用来反衬作者的怀才不遇就没多大力气了。提问:作者塑造周瑜,就是为了反衬自己,表达肤浅情感,那么作者在词中何处透漏了自己的情感?他的情感又是怎样的?明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句,表达了时间消逝、年华已老

13、而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怅惘伤感。提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又该怎么理解?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我认为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人生如梦,自己的一生算得了什么呢,在这千古风流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看到这千古不变的江月,不禁感慨月之永恒、生之短暂,然后他就把自己杯中的酒敬给这亘古不变的江月。 提问:那么你觉得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明确:虽然诗人布满了怅惘和伤感,但他并未想到隐退或表现出准时行乐的心情。诗人只是以“人生如梦”自慰,并不甘于消极。他遥想公瑾当年,感叹壮志难酬,正表现了他不忘世情的用世精神。词的最终,他还是快速地从这种惆怅失意中走出来,表达了自己特有的旷达

14、潇洒。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只有大自然才是他寄予自己感情的最好最终的归宿。苏东坡一生虽然是坎坷的,但是他始终笑对人生。五、总结。 整首词作皆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这么一种心情,这就是这首词的主旨所在。这首词通过缅怀英雄表达了他追求功业的壮心,当追求功业一旦不得成功的时候,他把自己的豪情寄情于大自然,这么一种奇妙的、缜密的构思,做得格外秀丽。这是第一点。同时大家也知道,在苏东坡之前的词人都是以写艳词为主的,而苏东坡能一反前人创作的委靡之气,在词的创作中渗透进这种豪放的风格。这一点表现出他相当大胆的

15、创新意识。要知道在他之前像周瑜这样的英雄进入词里面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说是没有的。所以我们从某个意义上说真应当感谢他的黄州被贬,没有黄州被贬,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一道天光就不行能射向天际。所以正是黄州被贬导致了这样一首旷世杰作的产生。(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课后作业。1、背诵本词。其次课时一、诵读感知。(同学诵读,老师纠音。)这首词和我们前面学的几首有一个明显不同的地方,读过两遍后不知大家有没有发觉。它最短,字数最少。正文前面还有一个小序。 提问: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小序对我们解读这首词有什么作用?明确:从序言的最终一句的“故作此”可知,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要写这首词。 “

16、沙湖道中遇雨”,告知我们这首词是作者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后所作。而作者去沙湖看田是由于想在沙湖终老。从他想在此买田终老的行为可以看出,现状已经如此,洗冤复职不是自己想了、争取了就能实现的,自己没有方法,也没有力量再去转变这个现状。在这种状况下,他不再怨天尤人、悲观消沉,而是“既来之,则安之”,安家置业,筹划生活,这恰恰反映了他乐观乐观、旷达潇洒的一面。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无论患病怎样的打击,无论被贬到哪里,苏轼都能随遇而安,随乡入俗,落地生根。这样的例子在苏轼长期的贬谪生涯中消灭过多次,如他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惠州时。 多媒体课件呈现: 绍圣元年十月,苏轼被朝廷以“讥斥先朝”罪名贬谪惠州,在惠州居住

17、了两年又七个月。苏轼在惠州时,钟情惠州山水,巡游了罗浮山、白水山、汤泉及西湖中诸多胜景,写下很多诗文,赞美惠州山水之美,抒发忧国忧民的胸怀,同时也鞭笞了当权者。与惠州人交朋结友,上至地方官,下至文人百姓,甚至黄婆这样的卖酒人家,都是他的伴侣。东坡不仅与他们亲密交往,而且还屡以诗文赞誉他们的友情。苏轼更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名句,表达了在此安居终老的愿望。 贬居惠州期间,听闻元祜党人永不叙复,“已绝北归之望”,遂决计“买田筑室,作惠州人矣”。在白鹤峰买数亩地建屋二十间,栽植果木,凿井取水。令其子迈挈诸子孙至惠居住,以遂“长作岭南人”的夙愿。可是好景不长,居住40天后,又遭贬海

18、南。此后其子孙诸人始终居住到东坡内迁才离去。那么,除此之外,小序还向我们传达了哪些有用的信息?明确:小序也告知我们这是一首因途中遇雨这件小事引发出一些感慨而写下的词。“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是说雨来时,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而没带雨具的同行都很狼狈只有“我”一点不觉慌乱,从容不迫,闲适拘束。“故作此”是说作者因此写下这首词。从这些文字可以推断,正文的内容写的是作者在雨来时怎样“独不觉”和为什么能做到“独不觉”的。就是说,正文是描写自己在雨中怎样从容不迫、闲适拘束的。提问: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苏轼在雨中是怎样从容不迫、闲适拘束的,他为什么能达到这种境界?先来看一下,苏轼说自己“独不觉”,那

19、么雨来时,他的反应到底是怎样的?明确:“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劝别人别去听雨水穿林打叶的声音,不妨吟咏长啸,渐渐前行。提问:从这几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苏轼?明确:可以看到一个雅致潇洒的苏轼,他有一种骨子里流露出来的潇洒。途中忽遇风雨,又没带雨具,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都会很狼狈,会慌慌张张地去查找一个避雨场所。从小序“同行皆狼狈”看,事实也正是如此。但苏轼却一点不慌张,从容不迫,闲适如故。还劝同行之人“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打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一般来说,有风雨,自然会有“穿林打叶声”,但苏轼不这样认为。“莫听”是劝人不要去听,也是告诫自己别去听

20、。只要不听则心不乱,心不乱则不狼狈,自可以“吟啸且徐行”。它已不仅仅是一次风雨中的举动,而是一种人生哲学的自然表现了。耳边的各种嘈杂声音,尤其是能使人狼狈不堪的风雨声,最好“莫听”,只要心静,自有清静天地。什么都听,什么都担忧,一点风吹革动也乱心。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本是客观存在,但一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故只“莫听”二字便见出性情,便见出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提问:那么,你们又是怎样看待苏轼在雨中“吟啸且徐行”的?明确:“吟啸”是吟诗长啸;“徐行”是渐渐地走。突如其来的雨非但没有令苏轼慌张狼狈,反而激起他吟诗高歌的雅兴。从容不迫,闲适拘束,在风雨中独自闲逛吟诗长啸,这是多么地与

21、众不同,多么地潇洒,多么地浪漫,我最宠爱这样的苏轼了。提问:风雨中苏轼不仅从容不迫,还表现出无尽的浪漫和潇洒。为什么苏轼能达到这种境界?明确:“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说自己不怕,再大的风雨,都是拄着竹杖、穿着芒鞋、披着蓑衣走过来的,“任平生”三字更可以看出,苏轼的一生都是这么过来的,早已饱经风雨。这里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竹杖芒鞋”既是指这一次雨中的装扮,也隐喻走过一生风风雨雨时艰苦的条件。尤其是“一蓑烟雨”中的蓑衣,不是写跟前实景,作者当时根本没披蓑衣。前面已经提到“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所以它只能喻指走过平生烟雨时

22、的艰苦的条件。提问:若是指这次雨中的装扮,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性格?若是隐喻走过一生风雨时困难的条件,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经受?就这样走过自然界的风雨、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又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明确:可以看出他一贯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不宠爱穿官服、摆架子,宠爱简洁、闲适的生活。说明苏轼在走过人生的风霜雨雪时,经受过很多的磨难,没有任何可以借助的外力,条件简陋、境况困难、生活困顿,都是凭借自己的单薄之力,依靠最简陋的条件,拄竹杖、穿芒鞋、披蓑衣,坚强地走过来了。从中可以看出苏轼意志坚强、能吃苦耐劳的一面。仅“竹杖芒鞋”“一蓑”便可“烟雨任平生”,走过自然界、生活中、政治上的

23、风风雨雨。提问: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明确:一种得道的境界:从容淡定,闲适安静。有一种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的平和。我觉得这一句含意丰富,思想深广,只有反复咀嚼品尝,才能解读透彻,才能深刻理解苏轼的思想感情。苏轼一生患病坎坷,屡受打击,长期被贬,在生活中和政治上经受的风雨太多了。苦难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对各种各样的打击和挫折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所以他不慌张,不行怕,不退缩,从容不迫,泰然处之。这一句格外形象地描画出了苏轼的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体现了全词的中心思想,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下阕又写了什么内容。(同学默读下阕,思考)下阕写了风雨过后作者的举止、神态和心态。风雨停了,

24、天气消灭了变化,开头还寒风袭人,但很快雨就停了,夕阳也露出脸来了。提问:作者是怎么感觉到寒风袭人的?明确: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可以知道,春风吹醒了他的酒性,让他觉得有点寒冷。由此可以看出苏轼出行之前还喝了酒,是带着醉意出行的。提问:出行是“竹杖芒鞋”,出行前还要喝酒,这“吹酒醒”的描写对我们解读苏轼其人有无挂念?明确:一方面可以看出苏轼生活的任凭、闲适,即便要出行,也不忘喝点小酒,随兴而饮,尽兴而醉,虽然被贬,仍有情趣。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苏轼在被贬后境况困难,心情苦闷,经常借酒浇愁。但不管怎么样,这个细节都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形象更加丰满的作者。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知道,那时候天气消灭了变

25、化,雨住太阳出。那么,天气变化后作者的举止、神态和心态有没有变化?明确:神态照旧坦然自若,从容闲适。提问:但他有一个动作很有意思。“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始终萧瑟处”,看到风停雨住,斜阳相照,他特地“回首”看了一下刚才下雨的地方。对这一“回首”,你是怎么理解的?明确:这一“回首”意味深长。天气的突然放晴,引起了作者“回首始终萧瑟处”的爱好,看看原来下雨的地方,现在是否有了新的变化。其隐含之意是:风雨过后,雨洗刷过的地方,或许有了新的变化,但我还是我,虽然全身湿透,酒醒微冷,可从容照旧,潇洒如故,再大的风雨也不能转变我。这是一个以成功者的姿势回首的动作。“回首始终萧瑟处”,心下确定是这样想的:就你

26、这点风雨,能把我怎么样?我还好好的,你来得越突然、越猛烈,我越潇洒、越欢快。一个“回首”,更凸现出苏轼骨子里的潇洒。假如联系前一句“山头斜照却相迎”就更可以理解了。刚才作者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这一句极写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但它又不仅仅指自然界的天气,也指政治上的天气、人生中的天气。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同样变化多端,政局就像自然界的天气一样,变幻莫测;人生也一样,盈亏无律,起伏不定。但苏轼已饱经风雨,备受磨砺,见怪不怪,再大的风雨也对他无可奈何了。所以他的“回首始终萧瑟处”,既是回首刚才下雨的地方,也是回首人生,回首被贬的经受,以一个成功者的姿势告白:风雨奈我何! 提问:

27、从淋雨到天晴苏轼的心态是否发生了变化?明确:应当说没有。从结尾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知,他的心态一样的坦然、平和,没有多大的变化。提问:为什么这一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态没有变化?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明确:风雨袭来时不慌乱、不狼狈;雨过天晴,虽然以一种成功者的姿势“回首始终萧瑟处”,但也不欣欣然、不得意忘形,马上便“归去”,内心都一样的平和、自然、安静。由于对苏轼来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什么天气,晴天也好,雨天也罢,都是一样的,都无所谓。表明白一种超然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三、总结。全词,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途中遇雨,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不慌乱、不退缩、不丧气

28、,坦然处之的旷达心境;呈现了不因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的超群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人生哲学,对我们如何走过人生风雨,开创绚烂明天很有启迪意义。四、布置作业。 1、背诵定风波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二、诵读体会。1、同学背诵定风波。2、提问:大家从我们前面两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这是苏东坡贬到黄州后的作品,大凡做一件事,写一首诗,作者都会有一个心理动机,大家能不能结合这首词的文本与上节课的讲解,用两个字说明苏轼创作时的心态?明确:淡定三、解读心理。设问:被贬谪确定不是一件令人兴奋难过的事情,大家在自己的十六年人生经受中肯定也有很多的不兴奋,那么,在绝望、无奈之中大家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呢?提问:苏轼会怎

29、么排遣这种失意呢?又将这种郁闷向谁倾诉呢?提问:为什么苏东坡不和大家一样选择运动、大喊或是唱歌来排遣抑郁?提问:大家在不快活时,会找人倾诉,而这个人肯定是大家所信任的、依靠的。而苏轼在深处人生低谷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心灵向文字放开,向自然田园放开。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老师总结:作为文人的苏轼,在经受了起起落落的宦海生活后,看透人生,作为文人,他重视内心的精神寄予,而这种内心的精神便根源于他对道教与佛教的认同。于是在他看来,一切的生活场景都成为一个生命过程,一切都是很自然的发生,不必探究其意义。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寄予,苏轼走出了抑郁,淡化了生命的悲剧意识。只要生命个体走向内心,何必考虑尘

30、世琐碎之事,由于心中已经有了一切。四、平面拓展。在归纳了苏轼的“淡定”态度的内心缘由之后,可以让同学在谈一谈他们所生疏的古代文人的人生态度或自觉选择。由此,老师通过归纳,可以总结出:不论文人们的人生经受如何,有什么样的处世思想,重视内心的精神寄予与自觉的付诸文字是共同的。这也就是千年以来,我国文人一以贯之的心理因素。五、总结。人的一生,不论他处于什么朝代,都难免会患病风雨、不幸和打击。正所谓“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可以说,只要生活,就有可能患病“风雨”,就有可能患病不幸。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怎样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幸?当我们无法排解时,就让我们诉诸内心、诉诸文字。白居易说过“无论海角与天际,大抵心安即是家”;庄子也说过“顺适自然,则无物不行观,无物不行乐。”苏轼的潇洒正是他寄予于内心,从中查找到平衡点,这也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的体现。懂得了这一点,我们便了解了与生活和谐相处的真谛。六、布置作业。1、背诵全词。2、周记一篇,我所了解的中国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