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的限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
①增大压强 ②上升温度 ③通入CO2 ④增加碳的量 ⑤降低压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2C(g),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 mol,10s后,v(A)=0.12mol/(L·s),则此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 ) A、1.6mol B、2.8mol C、3.2mol D、3.6mol
3、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 R(g)+S(g),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C. 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4、在一密闭容器中,将确定量的NH3加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2NH3(g) N2(g)+3H2(g)当达到平衡时测得有25%的NH3分解,此时,容器内的压强是原来的
( )
A、1.125倍 B、1.25倍 C、1.375倍 D、1.50倍
5、化学反应限度的把握在工业生产和环保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假如设法提高化学反应的限度,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能够节省原料和能源 B、能够提高产品的产量
C、能够提高经济效率 D、能够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6、在确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2D(s)达到平衡
的标志的是 ( )
①C的生成 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2
A.②⑧ B.②⑤⑧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⑧
7、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有关2SO2+O22S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确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行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
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C.确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则从反应开头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 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平衡时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不再转变。
8、将4mol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确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对反应A+B==AB来说,常温时按以下状况进行反应:①20mL溶液中含A、B各0.01mol ②50mL溶液中含A、B各0.05mol ③0.1mol·L-1的A、B溶液各10mL ④0.5mol·L-1的A、B溶液各50mL,四者反应速率大小关系是 ( )
A、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10、在确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3B(g)12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 气体的分子总数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11、下列措施可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是 ( )
①固体燃料粉碎后燃烧 ②液体燃料雾化
③煤经气化或液化处理 ④通入尽可能多得空气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全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1分)
13、(2分)在28℃时,鲜牛奶约4 h变酸,但在5℃的冰箱内,鲜牛奶要48 h后才变酸。试分析其缘由 。
14.(10分)下列实例,依据已有的学问和阅历,填写下表。
实 例
影响速率的因素
如何影响
夏天食物易变质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快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可快速产生氧气
工业合成氨通常要在高压下进行
15.(3分)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状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15mol/(L·s) ②v(B)=0.6mol/(L·s)
③v(C)=0.4mol/(L·s) ④v(D)=0.45mol/(L·s)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挨次为_____________。
16.(6分)确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B22C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经测得平衡时C(A2) = 0.5mol/L,C(B2)=0.1mol/L ,C(C)= 1.6 mol/L。若A2、B2、C的起始浓度分别以a mol/L、b mol/L、cmol/L表示,请回答:
(1)a、b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
(2)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说明理由 _ 。
17.(6分)氯酸钾与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1价)和S(+6价)的速率如下图所示,又知这个反应速率随着溶液〔H+〕增大而加快。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
(2)反应开头时速率加快的缘由是_________ _____。
(3)反应后期反应速率慢的缘由是_______ _______。
18.(4分)某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按以下两步进行:第一步:X+Y=Z,其次步:Y+Z=M+N+X。此反应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的催化剂是 。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
19.在确定条件下,N2O5按下式分解:2N2O54NO2+O2,经试验测定,在不同时刻N2O5的浓度见下表,问:
时间(0)
0
100
300
700
1000
1700
2100
2800
c(N2O5)mol·L-1
2.10
1.95
1.70
1.31
1.08
0.76
0.56
0.37
(1)N2O5的分解反应在开头100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请分别用N2O5、NO2、O2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这三个速率数值之比有什么关系?
(2)N2O5的分解速率随时间的连续如何变化?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v(B)=1/3v(A)=0.04 mol/(L·s) △n(B)=0.04 mol/(L·s)×2L×10s=0.8 mol 则10S后n(B)=(4-0.8)mol=3.2 mol 答案选C。
3、B 4、B
5、D解析:提高化学反应的限度是指提高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6、A解析:①体现C的v(正)=v(逆)说明达平衡;②表示了同一方向的速率相等,不能说明达平衡;③浓度不变说明已达平衡④⑤⑥由于该反应前后体积有变化,因此分压强、总压强、物质的量不变表示已达平衡;⑦v(正)=v(逆)表示已达平衡;⑧平衡状态与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数多少无关;因此只有②⑧不能说明达平衡。
7、B
8、B
解析:mol/(L·s),
v(B)==0.15mol/(L·s),2s时A的转化率为:×100%=30%,
c(B)=0.7mol·L-1。
9、A解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只要比较它们混合后的浓度大小。
10、C该反应为等体积反应,压强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转变;密度不变体积又不变,则气体的质量不变,表示反应达平衡;浓度不变表示达平衡,因此选C。
11、B解析:①、②、③都可以提高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能充分燃烧,因此B正确,而D氧气过多会带走一部分热量,因此适量就可以了。
二、填空题
13、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加快,所以28℃,鲜奶变质快 。
14.
实 例
影响速率的因素
如何影响
夏天食物易变质
温度
上升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快
浓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粉状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比块状的碳酸钙反应快
固体的比表面积
增大固体的比表面积,反应速率增大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可快
速产生氧气
催化剂
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可快
速产生氧气
催化剂
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
工业合成氨通常要在高压下进行
压强
增大气体物质的压强,反应速率增大
15.④>③=②>①
16.(1)a- b= 0.4 (2)0.4≤a≤1.3
起始加入A、B量,最小时为:a= 0.4,b=0
起始加入A、B量,最多时为:a= 0.5+0.8= 1.3,b= 0.1+0.8= 0.9
故0.4≤a≤1.3
17.(1)2KClO3+6NaSO3=3Na2SO4+2KCl+3Na2SO4+2KCl+3H2SO4,(2)离子方程式为:2ClO3-+6HSO3-=6SO42-+2Cl-+6H+,溶液中c(H+)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3)随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所以反应速率下降。
18.2Y=M+N;X 提示: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所以它是第一个反应的反应物,最终一个反应的生成物。
三、计算题
19.(1)v(N2O5)=1.5×10-3 mol/(L·s);
v(N2O5)︰v(NO2)︰v(O2)==2︰4︰1
(2)反应过程时间的连续,化学反应速率会渐渐减慢
解析:找准图表中各时刻对应的浓度,求出在要求时间内的浓度差△c。
(1)起始浓度(mol·L-1)
2N2O54NO2+O2
起始: 2.10 0 0
100s: 1.95
变化: 0.15
v(N2O5)=(2.01-1.95)/100=1.5×10-3 mol/(L·s)
v(NO2) =2 v(V2O5)=3×10-3 mol/(L·s)
v(O2)=0.75×10-3 mol/(L·s)
所以v(N2O5)︰v(NO2)︰v(O2)=(1.5×10-3)︰(3×10-3) ︰(0.75×10-3
=2︰4︰1
(2)在100s内:v(N2O5)=1.5×10-3mol/(L·s)
在300s内:v(N2O5)=(2.10-1.07)/300=1.33×10-3 mol/(L·s)
在1000s内:v(N2O5)=(2.10-1.08)/1000=1.02×10-3 mol/(L·s)
可见随着反应过程时间的连续,化学反应速率会渐渐减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