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逍遥游导学案【老师寄语】:人们常觉得预备阶段是铺张时间,只有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力气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常没有预备菜是铺张了时间。罗曼罗兰【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写作思路、基本思想。2.把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3.了解庄子的哲学观点,理解文中丰富的想象。4.学习本文运用比方、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5.理解庄子“逍遥之游”的境界。【教学重难点】把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问链接】一、 作家作品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
2、出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颜色,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奇异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生疏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生疏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生疏论动身,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行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见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学问。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飞行
3、,在确定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状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二、写作背景 庄子生活的年月,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斗愈演愈烈,战斗也空前残酷。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他对自己无力转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这正是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观缘由。三、关于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确定自由的人生观: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拘束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
4、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马叙伦为庄子义证成率题绝句云: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个曾解笑前贤。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谈南华三十篇。可见理解本篇对于领悟全书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根本思想,也能代表作者文章的主要风格。四、解题 “逍遥”,也写作“消摇”。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就是徜徉、闲逛、飞行,安适得意优游岁月的情景,那就是逍遥。“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拘束地活动。【课前预习】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 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
5、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出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进展成学派。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汉族在古代制造了绚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亮的特色。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富强局面。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几经周折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宋朝时期全面上位;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儒家代
6、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见“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训练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儒家强调训练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有幸福的必由之路。主见“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当进行训练,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见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抱负政治的抱负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
7、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冲突更加尖锐的表现。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慎到、杨朱。作品: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道家以“道”为核心理念而得名,最早见于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当时也叫道德家。从广义上来说,主要分为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其中老庄派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以无为为本,主见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拘束,政治抱负是小邦寡民、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体现了“离用为体”的特点,因此成为了历代文人雅士远离残酷现实的精神家园。其代表人物是老子
8、、庄子、列子等;黄老派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主见因俗简礼、兼容并包、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国、删繁就简、疗养生息,政治抱负是大一统,体现了“离体为用”的特点,成为了历次大乱之后政府治世的急救包。其代表人物是慎到、田骈、环渊等;杨朱派主见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属于道家的别支,代表人物杨朱、子华子。春秋战国后,因不容于世,后湮灭不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盘继承。预习案一、诵读课文,识字记音北冥( ) 鲲鹏( ) 抟( )迁徙( ) 坳堂( ) 草芥( )夭阏( ) 決起( ) 蜩蝉( )舂
9、粮( ) 蟪蛄( ) ( )大椿( ) 斥鴳( ) ( )泠然( ) 万仞( ) 蓬蒿(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其翼若垂天之云(_通_,_)(2)小知不及大知(_通_,_)(3)三餐而反(_通_,_)(4)故夫知效一官(_通_,_)(5)此小大之辩也(_通_,_)(6)而御六气之辩(_通_,_)(7)旬有五日而后反(_通_,_)(_通_,_) 入 门 四 问目标预览(1)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把握“四部分类法”以及每一部类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2) 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进展和流变,学会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观照我国古代的文化经典,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今日的现实意义。(3)了解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一书的特点,以及每一单元的侧重点,为学习本书做好预备。单元综述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接受问题提示的方法,引导我们对中国文化经典及其学习方法有一个总体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