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名师一号】2021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训练:7-1化学反应速率.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796118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2021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训练:7-1化学反应速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名师一号】2021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训练:7-1化学反应速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计时: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22·南京五中一模)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某一时刻、某种反应物的瞬时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是指反应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 C.依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推知化学反应的快慢 D.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其反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解析 A项中,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段时间内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平均反应速率;B项中0.8 mol·L-1·s-1不是指反应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而是指1 s内该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为0.8 mol·L-1;D项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现象无必定联系。 答案 C 2.甲、乙两容器都在进行A―→B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削减4 mol A,乙容器内每分钟削减2 mol A,则甲容器内的反应速率与乙容器内的反应速率相比(  ) A.甲快 B.乙快 C.两者相等 D.无法比较 解析 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要比较单位时间内某种物质浓度变化的大小,而不是物质的量变化的大小,因甲、乙两容器的容积未知,故无法比较。 答案 D 3.(2022·江西第三次联考)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实 解释 ① 锌与稀硫酸反应,加入氯化钠固体,速率加快 增大了氯离子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② 锌与稀硫酸反应,滴入较多硫酸铜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减慢 锌置换铜的反应干扰了锌置换氢的反应,致使生成氢气的速率变慢 ③ 5%的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分解速率快速加快 降低了反应的焓变,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增多,速率加快 ④ 面粉储存简洁引起爆炸 固体表面积大,反应速率加快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①Zn与稀H2SO4反应,加入NaCl,反应速率不变;②滴入CuSO4溶液后,Zn与置换出的Cu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但加入的CuSO4过多产生的Cu单质掩盖在Zn的表面,减慢反应速率;③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焓变;④正确,综上所述,C项正确。 答案 C 4.(2022·凯里一中测试)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状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45 mol·L-1·min-1 ②v(B)=0.6 mol·L-1·s-1 ③v(C)=0.4 mol·L-1·s-1 ④v(D)=0.45 mol·L-1·s-1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挨次为(  ) A.④>③=②>① B.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解析 若将各反应速率均转化为以B表示的反应速率,且以mol/(L·s)为单位,①②③④表示的速率分别是0.022 5 mol/(L·s)、0.6 mol/(L·s)、0.6 mol/(L·s)、0.675 mol/(L·s),故A项正确。 答案 A 5.(2022·海淀期末)已知反应X(g)+Y(g)nZ(g)  ΔH>0,将X和Y以肯定比例混合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转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方程式中n=1 B.1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缘由是上升温度 C.1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缘由是增大压强 D.0~5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X)=0.08 mol·L-1·min-1 解析 据图象,5 min时,Δc(X)Δc(Y)Δc(Z)=0.40.40.4可知n=1,A项正确;10 min时,X、Y、Z的浓度都增大了1倍,故转变的条件为增大压强,B项错误,C项正确;0~5 min内v(X)==0.08 mol·L-1·min-1,D项正确。 答案 B 6.(2022·佳木斯一中月考)对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A(g)+3B(g)2C(g) ΔH<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升温度,v(正)、v(逆)都增大,但v(逆)增加的程度更大 B.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但v(正)增加的程度更大 C.增大A的浓度,v(正)会增大,但v(逆)会减小 D.接受正的催化剂,一般v(正)、v(逆)同时增大,而且增大的倍数相同 解析 依据方程式可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上升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是增大的,但逆反应速率增加的程度更大,A项正确;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所以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是增大的,但正反应速率增加的程度更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项正确;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突然增大,而逆反应速率渐渐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项不正确;催化剂可同等程度转变正、逆反应速率,D项正确。 答案 C 7.(2022·石家庄二中高考补充性练习)KClO3和KHSO3可发生下列反应:ClO+HSO―→SO+Cl-+H+(未配平),已知酸性越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越快。如图为反应速率v(ClO)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ClO3和KHSO3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B.反应开头阶段速率渐渐增大可能是c(H+)渐渐增高导致的 C.反应后期速率渐渐减小的主要缘由是c(ClO)、c(HSO)降低 D.纵坐标为v(HSO)时的v-t曲线与原来曲线完全吻合 解析 选项A,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HSO===3SO+Cl-+3H+,正确。选项B,题干信息提示“酸性越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越快”,正确。选项C,随着反应物浓度的渐渐降低,反应速率也渐渐降低,正确。选项D,v(ClO)v(HSO)=13,错误。 答案 D 8.(2022·河北教学质量监测)在298 K时,试验测得溶液中的反应:H2O2+2HI===2H2O+I2,在不同浓度时的化学反应速率见下表,由此可推知第5组试验中c(HI)、c(H2O2)不行能为(  ) 试验编号 1 2 3 4 5 6 c(HI)/mol·L-1 0.100 0.200 0.150 0.100 ? 0.500 c(H2O2)/mol·L-1 0.100 0.100 0.150 0.200 ? 0.400 v/mol·L-1·s-1 0.007 60 0.015 2 0.017 1 0.015 2 0.022 8 0.152 A.0.150 mol·L-1、0.200 mol·L-1 B.0.300 mol·L-1、0.100 mol·L-1 C.0.200 mol·L-1、0.200 mol·L-1 D.0.100 mol·L-1、0.300 mol·L-1 解析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反应速率与HI和H2O2浓度的乘积成正比,以试验1为参照,试验5的速率是其速率的3倍,故试验5中c(HI)、c(H2O2)之积为试验1的3倍即可,明显C项为4倍,不满足题意。 答案 C 9.(2022·临川一中统考)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变化状况如图,依据图示分析试验条件,下列说法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A.第4组试验的反应速率最慢 B.第1组试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 mol·L-1 C.第2组试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 mol·L-1 D.第3组试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 解析 从图中四条曲线可推断a反应最快,d反应最慢,A项正确;第1、2组试验温度和第4组相同,铁为粉末状,反应速率要快,故第2组试验中盐酸浓度大于或等于2.5 mol·L-1的状况均可以,第1组试验中盐酸的浓度肯定大于2.5 mol·L-1,B、C项正确;若第3组试验的温度低于30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状况下反应速率应当比第4组慢,与试验事实不符,D项错误。 答案 D 10.肯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 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 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s) 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解析 由图可知,B、C为反应物,A、D为生成物,由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Δn(A):Δn(B):Δn(C):Δn(D)=6:3:4:2,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B+4C 6A+2D,A项错误;不论在什么时刻,用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B、D选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11.(12分)(2022·南京调研)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I2和1 mol H2,压强为p(Pa),并在肯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 H2(g)+I2(g)2HI(g) ΔH<0。 (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充入1 mol H2,反应速率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充入1 mol CO2(不参与反应),反应速率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 (3)保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1 mol CO2,反应速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 解析 (1)容器体积V不变,充入H2,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增大。(2)容器体积V不变,充入CO2,并没有转变H2、I2的浓度,故反应速率不变。(3)保持p不变,充入CO2,使容器体积增大,H2、I2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答案 (1)增大 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2)不变 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3)减小 容器体积变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12.(12分) (2022·福州联考)加入0.1 mol的MnO2粉末于50 mL过氧化氢的溶液中(密度为1.1 g/mL),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点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挨次为________。 (2)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过氧化氢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 (4)求反应进行到2分钟时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________。 解析 (1)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2)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H2O2的浓度渐渐减小,因此反应速率渐渐减小。 (3)依据图象可以看出H2O2完全反应放出O2 60 mL,H2O2的分解反应为2H2O22H2O+O2↑,则 n(H2O2)=×2=0.005 36 mol, c(H2O2)==0.107 mol/L。 (4)反应进行到2分钟时,放出O2 45 mL,则反应生成O2的物质的量为 =0.002 01 mol, 质量为0.002 01×32=0.064 3 g 反应消耗的H2O2物质的量为0.002 01 mol×2=0.004 02 mol, 0.005 36 mol-0.004 02 mol=0.001 34 mol, 则2分钟时H2O2的质量分数为: ×100%=0.083%。 答案 (1)D>C>B>A (2)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来越小,反应速率越来越小 (3)0.107 mol/L (4)0.083% 13.(13分)(2021·安徽卷)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K2Cr2O7。光照下,草酸(H2C2O4)能将其中的Cr2O转化为Cr3+。某课题组争辩发觉,少量铁明矾[Al2Fe(SO4)4·24H2O]即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争辩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在25 ℃下,把握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整不同的初始pH和肯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做对比试验,完成以下试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试验 编号 初始 pH 废水样品 体积/mL 草酸溶液 体积/mL 蒸馏水 体积/mL ① 4 60 10 30 ② 5 60 10 30 ③ 5 60 测得试验①和②溶液中的Cr2O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为______(填化学式)。 (3)试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____________;试验①中0~t1时间段反应速率v(Cr3+)=________ mol·L-1·min-1(用代数式表示)。 (4)该课题组对铁明矾[Al2Fe(SO4)4·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Fe2+起催化作用;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请你设计试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除了上述试验供应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K2SO4、FeSO4、K2SO4·Al2(SO4)3·24H2O、Al2(SO4)3等。溶液中Cr2O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 试验方案 (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试验结 果和结论 解析 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主要通过运用把握变量法,通过设计分组试验,进行试验的对比分析,归纳试验结论。 答案 (1)20 20 (2)CO2 (3)溶液pH对该反应的速率有影响  (4)Al3+起催化作用 SO起催化作用 (5) 试验方案 (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试验结果和结论 用等物质的量K2SO4·Al2(SO4)3· 24H2O代替试验①中的铁明矾,把握其他反应条件与试验①相同,进行对比试验。 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若溶液中c(Cr2O)大于试验①中的c(Cr2O),则假设一成立;若两溶液中的c(Cr2O)相同,则假设一不成立。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答案均可) 14.(13分)(2022·新课标全国)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很多用途,工业上接受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试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自然 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ΔH)分别为-890.3 kJ·mol-1、-285.8 kJ·mol-1和-283.0 kJ·mol-1,则生成1 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________; (3)试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 ΔH=+108 kJ·mol-1。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图所示(第10 min到14 min 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 ①计算反应在第8 min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比较第2 min反应温度T(2)与第8 min反应温度T(8)的凹凸:T(2)________T(8)(填“<”“>”或“=”); ③若12 min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________mol·L-1; ④比较产物CO在2~3 min、5~6 min和12~13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2~3)、v(5~6)、v(12~13)表示]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比较反应物COCl2在5~6 min和15~16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v(5~6)________v(15~16)(填“<”“>”或“=”),缘由是_____________。 解析 (1)试验室通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的方法制备氯气。 (2)依据题意得: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① CO(g)+1/2O2(g)===CO2(g) ΔH=-283.0 kJ·mol-1② 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③ 由①-(②+③)×2得: CH4(g)+CO2(g)===2CO(g)+2H2(g) ΔH=+247.3 kJ·mol-1 据此可知生成标准状况下1 m3 CO所需热量为×=5 520 kJ。 (3)首先明确H2O2的还原产物是H2O,然后依据化合价变化推断出CHCl3与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再依据原子个数守恒,用观看法即可推断出另一种产物是HCl。 (4)①第8 min时的平衡常数K===0.234。②从三种物质的浓度变化趋势可知,从第4 min开头,平衡正向移动。由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转变的条件是上升温度。因此有:T(2)<T(8)。③由于第12 min与第8 min温度相同,故其平衡常数相等,则有:=,解得c(COCl2)=0.031 mol·L-1。④依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可知反应在2~3 min和12~13 min处于平衡状态,平均反应速率为0,故v(5~6)>v(2~3)=v(12~13)。⑤在5~6 min和15~16 min时反应温度相同,但15~16 min时各组分的浓度都小,因此反应速率小。 答案 (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5.52×103 kJ (3)CHCl3+H2O2===HCl+H2O+COCl2 (4)①0.234 mol·L-1 ②< ③0.031 ④v(5~6)>v(2~3)=v(12~13) ⑤> 在相同温度时,该反应的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