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调发展及障碍因子的实证研究_王俊义.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78150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调发展及障碍因子的实证研究_王俊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调发展及障碍因子的实证研究_王俊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调发展及障碍因子的实证研究_王俊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西农业学报 2023,35(01):198206ActaAgriculturaeJiangxiDOI:10.19386/ki.jxnyxb.2023.01.031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子的实证研究王俊义(安康学院 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摘 要:基于陕南地区20152020年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2个系统的相关指标值构建了时间序列数据矩阵,利用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对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及障碍因子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2个系统中权重占比最大的指标是特色产业系统,2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由磨合耦合状态转变为

2、较高水平耦合状态,表明2个系统具有高强度的相互关系。(2)2个系统发展水平的关系类型由区域经济滞后型转变为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型,协调程度在过渡阶段区间内从濒临失调转变为勉强协调,表明2个系统的协调关系仍存在较低水平的相互制约。(3)影响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从2个系统指标共同影响转变为以特色产业指标影响为主,表明以特色产业兴旺为重点是实现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优质协调且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要不断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同时加强金融支持与人才支撑的建议。关键词:特色产业;区域经济;熵

3、值法;耦合协调度;障碍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23)01-0198-09 Empirical Study on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Southern Shaanxi and Obstacle Factors WANGJun-yi(AnkangUniversity,ShaannanEco-economyResearchCenter,Ankang725000,China)Abstract:

4、BasedontherelevantindexvaluesofcharacteristicindustriesandregionaleconomyinsouthernShaanxifrom2015to2020,atimeseriesdatamatrixwasconstructed,andthecouplingcoordinationlevelandobstaclefactorsofcharacteristicindustriesandregionaleconomyinsouthernShaanxiweremeasuredandanalyzedbythecouplingcoordinationd

5、egreeandobstacledegreemodel.Theresultsshowthat:(1)InthetwosystemsofcharacteristicindustryandregionaleconomyinsouthernShaanxi,theindexofcharacteristicindustrysystemhasthelargestproportionofweight,andthecouplingandcoordination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systemshaschangedfromrunning-incouplingstatetohigh-

6、levelcouplingstate,whichshowsthatthetwosystemshavehigh-intensitymutualrelationship.(2)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systemshaschangedfromthelaggingtypeofregionaleconomytothesynchronousdevelopmenttypeofcharacteristicindustriesandregionaleconomy,andthecoordinationdegreehaschangedfrombeingonthevergeofimb

7、alancetobarelycoordinatinginthetransitionalstage,whichshowsthatthecoordination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systemsstillhasalowlevelofmutualrestriction.(3)Theobstaclefactorsaffecting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characteristicindustriesandregionaleconomyinsouthernShaanxihavechangedfromthejointinfluenceoftwo

8、systemindicatorstotheinfluenceofcharacteristicindustryindicators,whichshowsthatfocusingontheprosperityofcharacteristicindustriesisanimportantstartingpointforrealizingthehigh-qualitycoordinatedandbenigninteractivecirculardevelopmentofcharacteristicindustriesandregionaleconomyinsouthernShaanxi.Basedon

9、theempiricalresearchresults,we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tooptimizethecouplingandcoordinateddevelopmentofcharacteristic收稿日期:2022-10-09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21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1JZ003);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项目(20210716HZ001)。作者简介:王俊义(1976),男,内蒙古乌海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1 期199王俊义: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子的实证研究industriesandregi

10、onaleconomyinsouthernShaanxi,suchasstrengtheningtheindustrialchainextensionandvaluechainpromotionofadvantageouscharacteristicindustries,andstrengtheningfinancialsupportandtalentsupport.Key words:Characteristicindustry;Regionaleconomy;Entropymethod;Couplingcoordinationdegree;Obstacledegree0 引言自2016年我

11、国第十三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精准脱贫以来,发展特色产业成为贫困地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随着2020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任务的如期完成之后,利用各地的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脱贫地区要更多地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是以各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为基础,具有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产业1,发展特色产业并挖掘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2。1 文献综述特色产业与区域经

12、济之间具有紧密相连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能够有效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特色产业的基础设施、组织保障等方面也能提供发展的支持,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科学地测度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发展状态,提高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有利于促进特色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关于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实现良性互动发展已经有了很多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于长宏3认为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马东俊4认为通过区域融媒体赋能可以提升地方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张德海等5通过结合龙头企业的具体研究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径。肖翠华等6-7认为

13、特色产业要与一二三产业结合起来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优化配置区域资源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8;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9。王海峰10认为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特色经营和规模化发展。张震等11认为区域经济发展要体现区域经济本身的发展特性。谢宝剑等12认为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需要通过不断开发区域特色资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在特色产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农业特色产业能够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13,区域经济发展也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外部动力14;刘鸿渊等15认为通过多要素整合后的特色资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刘艳红

14、等16认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在不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协调关系的实证研究方面,赵子龙等13基于20062013年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桂西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李治兵等17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016年西北不同地区农业生态和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评价分析。张秀莉等14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对区域茶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评价研究。陈睿18采用西南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数据建立耦合模型对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度进行了评价分析。衣保中等19采用19942017年数据运

15、用耦合理论对中国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依托地方特色优势资源,全方位地发展特色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持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又可以更好地推动区域产业的兴旺,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通过区域单一特色产业或特色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找出针对不同地区环境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并对促进两者的高水平良性耦合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陕南地区地处特定的行政区位和气候条件,拥有悠久的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基

16、础和优势,是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主要产业依托,研究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耦合程度现状及影响耦合关系的障碍因子,对进一步推动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走向良性互动的高效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江 西 农 业 学 报35 卷2002 研究区概况陕南地区位于秦巴山区,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区域总面积的90%20,属于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在行政区划上包括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2020年陕南地区常住人口774.61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9.59%。陕南的汉中和安康具有明显的南方地区气候条件,陕南商洛有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特色农林产品资源丰富,产业发展以

17、低碳绿色循环产业为主21;2020年陕南地区生产总值3421.6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3.07%。3 实证分析3.1 指标选取区域特色产业形成的前提就是要有资源禀赋的优势22,陕南地区北靠秦岭、南倚巴山,茶、果、林、水、草等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盛产茶叶、蚕丝、水果等数10种林土特产品。合理的评价指标有利于保证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因此,指标的选取要遵循代表性、合理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则。借鉴赵子龙等13-14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陕南3个城市的茶叶、桑蚕、各种林水果、油菜等作物的种植和加工规模化程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代表性,因此,在陕南特色产业发展系统中建立8项二级指标:茶园面积、茶

18、叶产量、桑园面积、蚕茧产量、果园面积、水果产量、油料面积、油料产量。在区域经济发展系统中,借鉴蔡国梁等23-24已有的研究成果,地区生产总值反映了陕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力。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作为观察农林牧渔业生产水平和发展速度的指标,反映一定时期内陕南农林牧渔业生产总规模。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区域消费需求变动情况的直接数据,是反映区域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反映地方政府的收入状况和调控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下建立4项二级指标: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表1)。3.2 数据来源实证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

19、20152020年的 陕西统计年鉴 汉中统计年鉴 安康统计年鉴 商洛统计年鉴 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商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等。表1 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性质符号特色产业茶园面积/hm2正向X1茶叶产量/t正向X2桑园面积/hm2正向X3蚕茧产量/t正向X4果园面积/hm2正向X5水果产量/t正向X6油料面积/hm2正向X7油料产量/t正向X8区域经济生产总值/亿元正向Y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正向Y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正向Y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万元正向Y43.3 数据处理选取20152020年

20、汉中、安康、商洛3个城市的茶园面积、茶叶产量、桑园面积、蚕茧产量、果园面积、水果产量、油料面积、油料产量、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这12项指标。使用各指标的原始统计数据构建初始矩阵A=|Xij|nm,其中Xij为第i(i=1,2,3,n)个样本第j(j=1,2,3,m)项指标的原始统计数值。为了消除评价指标单位的差异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需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归一化处理,并且要最大限度地消除主观性评价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误差,保证赋权结果比较客观,因此,采用极值标准化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正向指标:Xij=Xij-min(X1j,X2j,Xnj)max(X1j,

21、X2j,Xnj)-min(X1j,X2j,Xnj)负向指标:Xij=max(X1j,X2j,Xnj)-Xijmax(X1j,X2j,Xnj)-min(X1j,X2j,Xnj)根据计算结果构建标准化数据矩阵B=|Xij|nm,Xij为归一化处理后的第i个样本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取值范围在 0,1 之间。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eij=-1/ln(n)ni=1pij log(pij)其中0eij1,pij=X/ij/ni=1X/ij 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wij=(1-eij)/mj=1(1-eij)1 期201王俊义: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子的实证研究用线性加权法计算综合评分

22、:Sij=mj=1(wijXij)3.4 指标分析信息量是度量认知一个未知事物需要查询信息多少的指标,事物所含信息量与其发生的概率呈负相关。指标的熵权值并不代表该指标具有实际意义的重要性,只是反映了在评价体系中所提供信息量的大小25,所选指标的信息熵数值越小,说明指标的变异程度越大,该项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也越多,在评价中的作用越大。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各项评价指标数据依据上述公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熵权值小于0.7的是桑园面积(0.692),指标权重大于0.1的有桑园面积(0.130)、蚕茧产量(0.118)和油料面积(0.103),其他指标的权重均小于0.1

23、。20152020年特色产业指标年均负增长最多的是桑园面积(-21.37%)和蚕茧产量(-9.92%),其次为油料面积(-1.34%)和油料产量(-1.01%)。表2 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权重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符号熵值差异系数权重特色产业茶园面积X10.8600.1400.059茶叶产量X20.8470.1530.065桑园面积X30.6920.3080.130蚕茧产量X40.7190.2810.118果园面积X50.8240.1760.074水果产量X60.7790.2210.093油料面积X70.7550.2450.103油料产量X80.8500.1500.063区域

24、经济生产总值Y10.8560.1440.06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Y20.7880.2120.0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Y30.8440.1560.06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Y40.8130.1870.079由于受2018年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较大26,2018年陕南特色产业发展部分二级指标的加权评分值增速下滑幅度较大,甚至达到了6年内的最低值,也使得特色产业系统整体的发展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表3)。由表4可知,20152020年期间,茶园种植面积(X1)的加权评分值从0.001上升至0.059,茶叶产量(X2)从0.001上升至0.065,桑园面积(X3)从0.131下降到0.007,尤其是在2018年

25、3个城市的桑园种植面积均出现了大幅减少;蚕茧产量(X4)从0.120下降到0.002,具体表现在2018年除安康市蚕茧产量较2017年有所增加之外,汉中市和商洛市的蚕茧产量均下降较多;果园面积(X5)从0.061下降到0.024;水果产量(X6)从0.001上升至0.094,整体上大致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18年除安康市和商洛市的水果产量有所下降外,汉中市产量增加较多;油料面积(X7)从0.084下降到0.018,在2018年也达到了6年内的最低值;油料产量(X8)从0.049下降到0.020。通过综合加权评分值的变化可以看出,20152020年期间陕南特色产业系统中的指标整体呈现出一定的动

26、态变化特征,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为正增长,且茶叶产量的增长幅度大于茶园面积;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都出现了负增长,且桑园面积的减少幅度大于蚕茧产量;果园面积呈负增长,但水果产量出现了正增长;油料面积和油料产量均呈负增长,两者的减少幅度基本相当。表3 陕南特色产业一级指标的加权综合评分值项目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2020综合评分值0.4470.4140.5150.1150.2050.289表4 陕南特色产业二级指标的加权评分值年份X1X2X3X4X5X6X7X820150.001 0.001 0.131 0.120 0.061 0.001 0.084 0.04920160.02

27、1 0.015 0.119 0.038 0.068 0.007 0.097 0.04920170.045 0.026 0.113 0.056 0.075 0.033 0.104 0.06420180.020 0.033 0.001 0.026 0.001 0.032 0.001 0.00120190.042 0.050 0.005 0.001 0.014 0.067 0.007 0.01920200.059 0.065 0.007 0.002 0.024 0.094 0.018 0.020江 西 农 业 学 报35 卷202从表5可以看出,20152020年陕南区域经济整体呈现了较好的增长趋势

28、;由表6可知,生产总值(Y1)的加权评分值从0.001上升至0.053,只在2020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基本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Y2)从0.001上升至0.090,且逐年较快地上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Y3)从0.001上升至0.053;一般预算收入(Y4)从0.080下降到0.020。指标评价结果综合显示,20152020年期间陕南地区的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呈现出较稳定的正增长,尤其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最快,只有一般预算收入水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表5 陕南区域经济一级指标的加权综合评分值项目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

29、92020综合评分值0.0820.0880.0820.1470.1970.218表6 陕南区域经济二级指标的加权评分值年份Y1Y2Y3Y420150.0010.0010.0010.08020160.0140.0140.0140.04520170.0340.0200.0270.00120180.0540.0270.0400.02720190.0610.0530.0660.01620200.0530.0900.0530.0203.5 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效应与耦合协调度分析耦合度是用来描述多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程度的指标,能够对2个及2个以上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进行评价,评价区域整体

30、中不同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的强弱27。多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函数可表示为C=(U1,U2,U3,Un),0C1.0,n为系统个数,变量Ui代表第i个系统的发展水平,其计算公式为:C=ni=1Ui/(1/nni=1Ui)nnC值的大小表示系统之间离散程度的大小即耦合程度的强弱,一般认为当C趋向于0时,处于极小耦合状态,表明各系统内部要素间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当0C0.3时,处于较低水平耦合状态,表明各系统内部要素间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状态;当0.3C0.5时,处于拮抗耦合状态,表明各系统内部要素间处于相互抗衡状态;当0.5C0.8时,处于磨合耦合状态,表明各系统内部要素间处于开始良性耦合状态;当0

31、.8C1.0时,处于较高水平耦合状态,表明各系统内部要素间处于相互促进耦合状态;当C趋向于1.0时,表明各系统内部要素之间达到一种良性耦合状态28。因此,耦合度从小到大反映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发展变化过程。由于耦合度只是反映了不同系统之间的耦合强度状态,但仍然不能衡量评价出系统的发展水平及系统协调状况的好坏,是良性依赖还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有可能出现子系统发展水平均较低,但其耦合度较高的情况29,因此,需要进一步在耦合度的基础上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D=CT 其中T=1U1+2U2+3U3+,+nUn,i为待定系数。对耦合协调度D值进行分级评价,D值越高,说明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良性耦合越好

32、,两者的耦合关系越协调。参考已有文献的划分标准,一般按发展水平将耦合协调度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失调阶段 0.0D0.4)、过渡阶段 0.4D0.6)和协调阶段 0.6D1.0,具体划分为10个协调等级30,用以评价系统间的耦合状况及子系统之间的发展水平(表7)。表7 耦合协调度分级标准耦合协调阶段协调度区间协调度等级耦合协调程度失调阶段0.00.1)1极度失调0.10.2)2严重失调0.20.3)3中度失调0.30.4)4轻度失调过渡阶段0.40.5)5濒临失调0.50.6)6勉强协调协调阶段0.60.7)7初级协调0.70.8)8中级协调0.80.9)9良好协调0.91.010优质协调在对

33、陕南特色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2个系统的整体均衡协调水平进行评价,使用耦合度解释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通过协调度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基于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2个系统的权重计算结果,协调指数的权重为特色产业系统(0.706)和区域经济系统(0.294)。结合表8和图1可知,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1 期203王俊义: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子的实证研究济的耦合度保持在0.7001.000之间,从2015年的0.724上升至2020年的0.990,两者之间由磨合耦合状态发展到较高水平耦合状态,说明特色产业和区域经济之间具有高强度的相互作用关系。20

34、152017年耦合协调度在0.4000.600之间,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等级从5(濒临失调)变动到6(勉强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类型为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型(图1),且两者发展水平之间的偏离度较大,20182020年这3年的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351(轻度失调)、0.450(濒临失调)、0.515(勉强协调),2个系统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偏离度逐渐减小,由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型调整为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型(图1)。表8 20152020年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的发展水平年份耦合度协调指数耦合协调度协调等级20150.7240.3390.496520160.7590.3180.4915

35、20170.6890.3880.517620180.9920.1250.351420190.9990.2030.450520200.9900.2680.5156年份发展水平图1 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3.6 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度分析在测度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系统之间的动态变化特征,使用障碍度评价模型31找出影响2个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第j项评价指标的障碍度为:Qj(%)=(Rjdij)/ni=1(Rjdij)100%上式中,Rj为因子贡献度,dij为指标偏离度。对20152020年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

36、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度进行计算,依照障碍度从高到低确定排序前5位的障碍因子,具体计算结果见表9。表9 影响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指标排序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障碍因子障碍度/%障碍因子障碍度/%障碍因子障碍度/%障碍因子障碍度/%障碍因子障碍度/%障碍因子障碍度/%1Y141.19Y131.71Y427.42X536.25X731.14X330.472X135.15Y326.81Y221.03X835.23X331.06X727.783Y333.79X626.53Y320.01X733.17X529.61X524.984X232.45X225

37、.02X219.40X331.86X425.08X424.825X628.30X123.04X618.57X123.37X824.78X824.27由表9可知,20152016年,排序前5位的障碍因子涉及特色产业和区域经济2个系统中的指标,具体为X1(茶园面积)、X2(茶叶产量)、X6(水果产量)、Y1(生产总值)、Y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年特色产业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变动明显。20182020年特色产业系统的障碍度均高于区域经济系统,排序前5位的障碍因子均为特色产业系统中的各项指标,主要为X3(桑园面积)、X7(油料面积)、X5(果园面积)、X4(蚕茧产量)、X8

38、(油料产量)。4 小结与建议4.1 小结本文结合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对20152020年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从整体来看,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征。(1)陕南特色产业系统评价指标中权重占比最小的是茶园面积(0.059),表明茶叶作为陕南历史悠久的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在种植、育苗、生产和流通等产业链环节得到了较好的持续性发展;权重占比居前2位的分别是桑园面积(0.130)和蚕茧江 西 农 业 学 报35 卷204产量(0.118),表明陕南在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要重点关注桑蚕产业的发展。随着对新兴产业投资的不

39、断加大,桑蚕产业作为陕南的优势特色产业,在传统的单一产销模式下出现了较大的发展瓶颈,需要通过多元化创新发展模式来延伸蚕桑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链的附加值。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安康市发布了 关于加快推进安康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和 安康市“十四五”蚕桑产业发展规划;汉中市也提出了要立足于现有的蚕桑产业基地,在蚕桑资源利用上下功夫,走内涵式发展路子,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说明陕南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重视通过创新发展来挖掘蚕桑作为陕南特色产业的潜在价值,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也验证了评价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及方法模型分析的适用性。(2)20182020年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度由磨合

40、耦合状态发展到较高水平耦合状态,耦合度逐渐趋向于1,表明两者具有高强度的相互作用关系;2个系统发展水平的关系类型由区域经济滞后型转变为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型,耦合协调关系在过渡阶段区间内从濒临失调转变为勉强协调,说明2个系统的发展水平仍存在较低水平的相互制约,但已出现从过渡阶段发展为协调阶段的趋势。在经济滞后型的耦合状态下,依托特色产业产值增加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但特色产业传统的单一产销模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太弱,当市场不确定影响因素出现时,这些因素就会对经营模式单一的特色产业发展直接造成瓶颈,进而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形成制约,尽管对于农业占比较高的地区,一般预算收入相对较少32,但陕南

41、地区2015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水平随着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不断增加反而减少,也说明特色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反过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一般预算收入水平反映了地方财政对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能力,一般预算收入减少也表明财政对特色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存在一定的困难,缺乏足够的资金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又对陕南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形成制约。(3)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由2个系统因素共同影响转变为由特色产业因素影响为主导。从障碍因子分析可以看出,陕南地区由于特定的区域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了产业结构,所以区域经济增长对特色产业发展的依赖程度较高,要实现区域经济绿色

42、低碳高质量的可持续循环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强化主体功能定位,利用好绿水青山的自然资源财富,立足优势产业禀赋,不断创新开发特色产业的潜在价值,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2 建议长期以来,陕南地区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基础设施、发展资金、信息技术、人才支持等多种要素的制约,其特色农业产业长期处于低层次、小规模、短链条发展状态,实现陕南产业兴旺与乡村振兴对环境保护、产品开发、资金引进、生产规模、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等多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不断促进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实现高水平良性耦合协调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4.2.1 推动特色产业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发展 利

43、用传统的种养林绿色生态资源,在政府贴息贷款和优惠政策的扶持帮助下以农户生产为主体,从事基础设施简单、技术和劳动力要求低、资金投入少、见效快的分散养殖和种植、观光旅游以及农业采摘等,针对本地市场开展农产品自产自销,对短期内带动农户增收、增加人口就业和创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当地也形成了具有一定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基地,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但粗放式的初级农产品生产及小规模化经营,表现出的专业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风险控制能力差、生产销售环节割裂等问题非常突出,成为了制约特色产业兴旺的重要瓶颈。农业核心企业代表着某一区域内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产业龙头,通

44、过供应、生产、加工、销售及服务等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体系,在纵向上对企业上下游的生产要素进行整合,从一家一户到产业聚集,实现区域特色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通过产业链形成高效的组织管理能力,保障产业链上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公平,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由简单资源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有利于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的农户增收和产业现代化经营,加快陕南区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循环发展。4.2.2 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特色产1 期205王俊义:陕南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子的实证研究业、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等要素

45、跨界组合,培育壮大乡村旅游、乡村民宿、数字农业及康养医疗等新业态,在横向上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村产业融合的内生动力33;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使农业生产者和产业经营者在依靠市场机制实行自主经营与决策的基础上,建立包括价值链、物流链、信息链和组织链的产业链综合管理系统34;应用数字技术发展现代农业,企业创造的最终价值是顾客对产品和服务愿意支付的价格35;通过畅通要素流转通道,统筹城乡联动发展,加大优势特色产品精深开发、标准化生产、品牌宣传等方面的力度;提升围绕特色产业的多元化综合附加值效益,完善基本价值链的电商销售,拓展辅助价值链仓储、物流,延伸产业链的文化、旅游、康养,实现产业链细分业态

46、,把传统的低效益弱势产业变为现代化的高效益强势产业,提升特色产业保质增效和应对风险能力,才能实现农村产业兴旺,成为拓宽农民增收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4.2.3 加强政府财政引导下的金融支持保障 农业现代化相对于新型工业化发展来说属于弱势产业36,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陕南特色产业附加值,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财力资助是重要的推动力量。要实现陕南特色产业从单一经营模式向多元化创新发展,需要在推广科学技术、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灌溉条件、提升农机装备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等方面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与保障。但产业的转型升级对资金投入的需求与政府财政资金的供给又存在着不平衡的矛盾。农业的弱质性特征使市场资金

47、基于收益和风险的考虑不愿投入,存在着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市场失灵的问题。市场资金看重的是企业的未来成长价值,政府财政补助可以用来支持目前成长性较弱的企业,对市场化的资金配置起到补充作用37,这就需要将特色产业发展的短期资金供给与长期资金支持综合协调安排。一方面,政府通过利用财政资金设立产业基金,作为引导社会资金汇聚的重要工具,引导工商资本到乡村投资兴业,发挥财政资金投资的资本供给放大效应;另一方面,需要综合利用证券、保险、担保、基金等金融工具,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等手段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38。不仅可以改善财政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还能拓宽直接资金的供给来源,最终达到政府引导基金与市场资金协

48、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4.2.4 培育和引进产业振兴人才 乡村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之本,产业壮大做强需要人才的支撑,推动陕南特色产业向集群化、现代化农业转型提升,各类人才数量和质量供给不足的问题凸显39,必须加强农业农村综合人才队伍体系建设。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 指出,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完善扶持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乡村公共服务及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人才。陕南地区要结合区域农业生态的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

49、合,重点抓好具有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乡村企业家等的人才培训与建设,并且通过营造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创业发展、生活便利等方面的良好环境,吸引人才回流乡村,推进产业、人才、技术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40,为区域经济提供内生发展动力。参考文献:1 杨亚东,罗其友,伦闰琪,等.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基于系统分析的视角 J.农业经济问题,2020,12(12):61-73.2 高鹏.农村地区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现状与改善对策研究 J.现代经济探讨,2022(1):124-132.3 于长宏.科技创新推动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J.高原科学研究,2022,6

50、(2):120-124.4 马东俊.区域融媒体建设与赋能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J.传媒,2022(6):33-35.5 张德海,金月,杨利鹏,等.乡村特色产业价值共创:瓶颈突破与能力跃迁:基于本土龙头企业的双案例观察J.中国农村观察,2022(2):39-58.6 肖翠华.浅析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四川省乡城县为例的实证分析 J.农村经济,2010(6):43-46.7 邓荣霖.大竹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是发展特色产业 J.人民论坛,2016(31):123.8 张进财,叶楠馨.以乡村特色旅游推进区域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2019(2):49-51.9 何静.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J.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