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技术赋能__多元呈现:文化...综艺节目主持传播的创新路径_颜湘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75950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赋能__多元呈现:文化...综艺节目主持传播的创新路径_颜湘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技术赋能__多元呈现:文化...综艺节目主持传播的创新路径_颜湘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技术赋能__多元呈现:文化...综艺节目主持传播的创新路径_颜湘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2 2023年第4期(总第420期)当代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是讲好中国故事、建构文化记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视化表达的高效传播渠道。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传播作为大众传媒的传播媒介,是引导受众了解节目内容、消弭节目与受众交流鸿沟、开发文化资源的链接渠道。主持传播,也称主持人传播,即以主持人作为传播主体而实施的传播,或由主持人从事的传播活动的总称。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智媒化加速发展、媒介传播样态重构已为主持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源。一、技术赋能 建构主持传播新空间技术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媒介演进赋予了无限动能。纵观当下国内优秀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多数融合运用技术手段,为内容生产与传播增添科技活力和创

2、新表达色彩。新传媒技术为媒体和受众产生的互动性、传播内容的即时性和传播平台的开放性,为传统媒体的功能进行了补充和扩展,为节目表现形态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一)AI主播:人本模式AI主播实质上是真人结合智能生产、技术驱动模仿以及复制人体言语、行为、动作技术的产物。主持传播是极具人性化的大众传播方式,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为主持传播建构了新的空间。2018年基于新华社主持人邱浩原型而研发的智能主持人问世,从此虚拟主持人登上了中国舞台。某网络视频平台此前早已推出虚拟人物“赫兹”,但因其设计过于偏向纯粹化技术呈现,人际性、人格化特征不完备,便慢慢退出观众视野。AI主播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

3、介,湖南卫视的创新改良方式是将虚拟主持人同现实主持人相结合,借助虚拟主持人与现实主持人“人机融合”模式,推进节目内容发展,将叙事表述、情感和价值引导的需求灌输于虚拟主持人。AI主播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弥补现实主持人在人格上的缺憾和不足,因此,两者的融合运用使得主客观相融、虚实相生的交流模式应运而生。主持传播需要高扬为了人、体现人和尊重人的人文精神,让人文逻辑重归于传播实践。主持传播实质上交融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主持人和受众都具有充分表达的权利,而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颜湘君 王 旭技术赋能 多元呈现: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传播的创新路径摘要: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介演进、技术革新驱动为主持传播研究提供了新

4、的资源。从技术赋能建构主持传播空间、文化类综艺节目多元化呈现两部分着手研究,探析主持样态多维勾勒模式、主持人身份拓展以及文化记忆建构与价值引导创新,可以为融媒体时代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传播的路径优化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文化记忆 文化类综艺节目 融媒体 主持传播 技术DOI:10.16531/ki.1000-8977.2023.04.02073人在传播活动中人际性、人格化特征则更为显著。例如,人工智能主持人与何炅在节目中交流时,其诸多语言、动作等特征展现出人际传播面对面交流、信息反馈等特点。基于人而设计的AI主播具有人格化形象,饱含高度情感性。现实主持人与虚拟主持人交相融合,更好地服务于文化类综

5、艺节目内容的叙述、主题的呈现,拓宽了情感表达、文化精神传达的渠道。主持传播强调人的价值,在主持人传播活动的任一环节都必须恪守此规则。主持人在作为传播主体时,以平等、尊重的目光和受众交流,与受众同为文化接受者、传播利益互惠者,并积极地引导受众共同完成一场大众传播活动,主持传播的人本模式的人文化特征表露无遗。(二)媒介技术:主持场景再造媒介技术是文化类综艺节目优化内容生产、革新制作方式的强劲支撑力,亦是文化类综艺节目舞台场景、主持人所处场景与情境创新塑造的强大推动力。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将主持人所处的节目内容背景还原至特定的场景,既可以增强节目布景真实观赏性,又可以提升主持人与受众交流的在场感。模拟现

6、实节目场景挣脱静止空间束缚,借此赋予主持传播人际性更丰富的动态变化。以 国家宝藏为例,舞台主屏幕采用巨型环状屏幕、LED可开合车台以及纱盒投影等技术或设备。屏幕上的室内陈设、园林风景等素材,伴随多处叠加的三维空间布景,令主持人与演员置身于国宝传奇故事中特定的历史时空,借此引导受众与国宝完成一场跨越时间和空间之交流体验。虚拟技术为文化类综艺节目打造了一个富有诗意、高度契合节目内容背景的主持场景,主持人与受众一旦接受此环境空间与场景的设定,便会自发过渡、沉浸于故事情境之中,主持人将更好地获得在场感,引导受众融于场景、融于情境、融于叙事。此外,媒介技术的运用将较大程度地减少节目制作成本,合理节省经费

7、必将有益于节目内容的生产与开发。二、多元呈现 赋权主持传播新探索文化类综艺节目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一批制作精良、颇具艺术价值的品牌栏目相继问世,此类作品多角度、多维度勾勒文化之蓝本,诗意化诉说源远流长的中国故事,多元化呈现中国精神。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文化类综艺节目艺术模式创新夺人眼球,充满浓郁的人文关怀,极具东方美学意蕴。(一)角色拓展 身份多元“在拥有叙事元素的电视节目中,叙事主体可能是游戏的参与者、访谈中的受访者,还可能是节目的主持人”。艺术形式创新是文化类综艺节目得以成功的重要维度,“影视+戏剧”化的创新叙事模式运用使得主持人作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叙事主体部分,其角色

8、身份更为突出。主持人基于“影视+戏剧”化叙事模式下,除了原有的节目引导者、代言者等传统意义上主持人的身份外,还被冠以诸多新的角色身份,如表所示:1.叙事参与者内容链接者典籍里的中国 国家宝藏等节目以舞台戏剧为内容表现之形式,通过舞台表达来创造(模拟)场景、情境和叙事空间,为观众和典籍故事架起交流桥梁。主持人借助所扮演的角色身份跨越时空,同舞台戏剧中典籍故事里的人物交谈甚欢。于此,节目共情能力发挥到极致,为受众营造出身临其境、入戏甚深的情境空间。在 国家宝藏 中,张国立作为国宝讲解员参与舞台戏剧表演,解构、重组国宝故事,使得节目整体叙事节奏十分流畅、自然,对于国宝传奇故事的叙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

9、身份角色情况播音与主持74 2023年第4期(总第420期)当代电视事更为得心应手。典籍里的中国一期以屈原 橘颂 为核心主题的节目,主持人撒贝宁穿越古今,同“屈原”一齐上演了一场奇妙的 橘颂创作之旅,将戏剧故事中的内容与情感传达给受众并与之互动,受众在其表演与讲述中感悟历史故事、文人风骨和高扬的精神价值观。主持人也同历史故事中的人物进行互动,易于内容领悟、情感表达与转述的呈现。此外,该节目还设置了另一个观察团队,观察团队将观看故事内容与演播空间主持人的舞台表达相结合,并与文化学者交流互动,学者则进行解读并抒发其情感观点、见解,随即主持人再次把其所接受的信息转述、反馈给受众。国宝讲解员、当代读书

10、人等身份实际是为了便于叙事,由主持人身份演变而来的角色。主持人通过参演叙述经典、动人的国宝故事,极大地拉进了受众与历史的距离、增进了受众体验感,令节目内容更具新颖度、可信度,使节目溢满浓郁的民族文化精神,提升了受众文化认同感,唤醒了受众的家国情怀。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互动者链接多方群体,并将节目的舞台体验、主题内容和价值精神等传达给受众。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主持传播媒介主体具有高度话语权利,并始终秉承其文化性特色。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须革新传播理念、开创新的角色身份机制,以此更好地传播节目内容信息。2.艺术鉴赏者文化传播者影视语言是最容易沟通的世界语,通过视听语言可以超越人与人之间语言、文化的差异进行

11、沟通,实现更高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文化类综艺节目开设专家评审、大众评审和主持人评述鉴赏环节,主持人除了完成传统主持人身份所固有的工作外,大幅度参与了文学艺术的鉴赏评论、审视与传播工作。中国诗词大会 节目设置诗词知识问答、诗词魅力鉴赏等形式,借此共赏、共品诗词文化魅力。主持人在节目中多番参与学者团的交流探讨活动,将诗词文化的趣味、美学、价值等分享给受众。比如,当节目谈及“春风”“春雨”物象时,董卿评鉴贺知章诗作 咏柳 将春风比作剪刀富有童真想象,又引用春夜喜雨 名句,慨叹传播文化便是润物无声的事业,随即罗列“春风十里扬州路”“春风又绿江南岸”等名句。主持人与学者嘉宾品析鉴赏诗词、书画和瓷器等文学艺

12、术作品,探寻、审视其文学艺术价值及其蕴含的人生哲理与现实意义。主持人对诗词文化、艺术作品等的评鉴、思考,一方面凸显其清新隽永、典雅知性的主持风格,丰盈主持人作为艺术鉴赏者的角色身份;另一方面,主持人有机融入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节目主持人文化传播维度,以此加大中国电视传媒文化产业与世界文化连接和沟通的力度,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并能于新时代下与复杂多元的世界文化形成新格局。文化类综艺节目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媒介,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秉承弘扬中华文化的中心主旨,内容叙事与共情表达能力不断提高,为文化传播的表达空间倾注电视传媒艺术的能量。(二)主持样态 多维勾勒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市场

13、规模不断扩大、格局稳步提升,以独特艺术视角与艺术使命,为受众诠释、传达美好的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其主持样态则不断实现融合创新,以多维的艺术手段勾勒视听盛宴。1.有声语言表达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富有文学性、艺术性的语言表达,颇具感染力、影响力,向受众传达声音之美、人文之美,令受众为之倾倒。朗读者召集众多公众人物以“读名作”的形式,共同探讨生存、生命和梦想等人生哲理。例如,“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是对迷失的告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应当称作是豪迈的告别”,这是主持人在以“告别”为主题的有声语言表达内容,此处的主持人语言表达妙引大量诗词,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离愁别绪跃然荧屏。兼具古诗词韵律、现代文学

14、感的主持人语言,融合视听手段洗净了受众心灵的铅尘浮华。经典咏流传 将经典文学作品与音乐艺术相结合,为受众打造了一场具有高度审美格调的视听盛宴。同时,在融媒背景和明星化机制带动下,节目中所出现的音乐作品深受大众青睐,不少原创音75乐作品已成为争相传唱的热门歌曲。该节目将经典文学作品融入音乐艺术形式,打造出具有文学性、音乐美和叙事性的作品,为主持传播的美学意境提升创造了优势空间。2.演播空间处理主持人作为受众获取节目信息的媒介,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核心传播者。鉴于主持传播其传播主体特殊的艺术传播样式,主持人的演播空间处理则是荧屏美学表达的重要层面。演播是节目主持人以动态化过程将有变化、有发挥的内容进

15、行当众性地播讲。主持人演播空间处理核心之处便是塑造良好的主持人形象,个性演播形象则是主持人形象呈现最重要的维度,主持人的神态、体态语和演播状态是锻造其个性演播形象的有效途径。荧屏视觉形象设计是烘托主持人形象的方法,其主要受服饰、妆发、态势语等元素影响。其中,主持人的服饰符号尤为突出,服饰是承载文化的符号,中山装、旗袍等民族特色服饰以及同心结、图腾等民族文化元素,不仅增色于主持人形象的塑造,更是象征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化语言。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形象的共性追求是以端庄稳重、优雅大方为主,以此贴切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风格要求,用饱满的气韵格调为受众传达节目内涵。此外,主持人还应具备个性形象特点,或幽

16、默风趣,或典雅清新,真正做到一人一面、各具特色,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人格载体主持人传播信息的能力个性化、最大化。3D技术、多维视角、虚拟演播等技术手段,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内容生产提供支撑。诸多文化综艺舞台呈现依托技术重塑时空背景,打造全新的“技术+美学”的呈现模式。例如,国家宝藏的祝枝山舞台独白一幕,此时“卧虬堂”与书法作品作为背景,角色人物于舞台一侧畅诉人生,江南风韵、古色古香的故事场景,满载中国建筑、艺术美学韵味,将中华民族文化浓缩于荧屏,传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理念。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礼赞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其舞台场景、荧屏表达带着浓浓的诗意品格与艺术美感,渗透出深沉隽永的人文关怀色彩,是文化

17、足迹与精神价值的综艺化呈现,具有高度的中国文化特质、饱满的东方美学意蕴。三、融媒背景下主持传播路径优化20世纪后期兴起的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新媒体技术是人类传播史上继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主持传播在这场突破中呈现出更加革命性的变化:“主持传播主体构成日益多元”11。媒体融合如火如荼,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传播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与专业细化趋势明显。综艺节目主持人须顺应时代,瞄准更多元化的平台、拓宽传播方向,为中国综艺节目的高水准、高知名度及文化类综艺节目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贡献力量。(一)话语权构建融媒背景下,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效应、传播影响力急剧增加,而文化类综艺节目

18、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势必需要实现竖屏跨越。这里所讨论的竖屏主要指代的是移动端电子设备等新媒介。信息接受是以接受者为主体的一种独立的积极主动的接受活动,受众内发动机的作用应大于外加动机的作用,并居于所有动机作用的中心地位12。我国目前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制作、播出方大部分以传统媒体为主,跨越竖屏或者竖屏式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得以互嵌式呈现、创新制作是融媒背景下所要思考的全新议题。各新媒体平台推出的竖屏综艺虽已开创行业先河,但其传播力、影响力仍未得到有效发挥,且有些节目内容产出与“带货直播”汤药同味,缺乏受众吸引力。话语权阐释,是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创作满足受众期待的重中之重。传统媒体主持人在

19、受众认知上,话语权力更具权威性,所以传播活动的开展可能更具有优势性。融媒体时代,主持人应紧跟时代步伐,瞄准竖屏发展动向,与所主持的节目同步入驻各新媒介平台,提高新媒体平台内容创作与传播能力。播音与主持76 2023年第4期(总第420期)当代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作为传导中国文化理念的重要渠道,势必借力新媒介实现高效传播工作。因此,新媒体平台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传播更具时代使命。一则须把握好“度”;二则不可唯名利是从;三则保持清醒的传播者身份意识,努力透过竖屏形式使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在青年群体中实现广泛传播,引导广大青年提高文化审美能力,提升受众文化认同感。(二)个性化 品牌化当下一些文化

20、类综艺节目的不足体现在:一是同质化的节目日益增多,二是主持人的风格趋于相似。从某种程度而言,主持艺术风格呈现高度的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趋势是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成功标志。主持传播的个性化表现在主持风格和内容形式两个层面。主持人的主持艺术风格理应各有特色,呈现多样性色彩。例如,撒贝宁虽然最初呈现的是法制节目的严谨认真,但其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时而俏皮、时而幽默,多样化呈现其个人主持风格,这也是依托于节目内容而生成的主持艺术风格。因此,一名优秀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除了拥有其自身风格外,应当依据节目内容与基调调整主持风格。当然,所有的个性化、多样化主持风格表达应基于节目风格、主题,不能过分强调个人魅力

21、,破坏了节目的整体风格。品牌化的主持人则会给文化类综艺节目提供更大的传播空间。例如,提及 朗读者 与董卿,便将知性典雅、家喻户晓等标签与之关联。节目品牌化、主持人品牌化效应不断扩大,对文化类综艺节目产业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比如,“朗读亭”“读书会”“朗读者周边产品”等系列衍生文化产品(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因此,文化类综艺节目品牌化、主持人品牌化发展是可行的发展道路。(三)价值引导文化类综艺节目以综艺形式聚焦时代生活、讲述中国文化,让古老的文化突破时空的束缚,建构民族文化记忆、传承人文精神。文化、艺术、历史、科技等元素的影视化表达是勾勒受众认同感、文化归属感,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

22、,是文化综艺化呈现的喷薄腾升之路。主持人引导受众于节目中感悟主旨内涵、哲学境界、精神价值,体验文化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1.技能优化受众认同一是专业技能优化。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表达、主持能力,临场发挥能力与信息择取能力是主持人专业技能提升的重要维度。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均应系统地接受技能培训训练。良好的职业素质、一专多精是主持人专业技能优化的必由之路。二是文化内涵提高。文化类综艺节目热潮得益于其高扬的文学价值与美学境界。为契合节目的基调、风格,主持人须提高自我内涵修养,由内而外地提升文学艺术修为,培养广泛的兴趣,努力增长学识,丰富自我文化知识储备。比如,培养严密的思辨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提出

23、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13。受众会依据其个体自身的认识、体验、感知对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形象进行审美。主持人除了借助靓丽的外形条件、公众知名度赋能以及内在涵养等维度吸引受众外,要持之以恒地重视创新有声语言表达形式,提高内容生产的质量,强化思想价值的含量,激发受众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向往,引领受众认同。2.民族资源开发文化记忆建构青年受众渴求丰富节目主题内容,期待更多优质的以民族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作为主持传播主体角色,需要坚定文化自觉自信,以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为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重视民族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是文化类综艺节

24、目的基本要求。国家宝藏 因其讲述对象的特殊性,在某种程度上已然打开了民族资源开发的新视点。国宝文化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大放光彩,节目一经播出,话题参与度、热度一路飙升,深受青年观众的喜爱。以民族资源为内容创作基础,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介传播渠道,必然会使民族文化资源77在融媒体时代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民族资源的开发也会助力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内容创新、提高受众关注度,从而提升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文化类综艺节目共情表达的叙事模式为建构文化记忆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典籍里的中国上新了 故宫等节目激活年代久远的历史故事,突出节目内容、物件等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将丰富壮阔的历史与文化浓缩在

25、影像表达之中,向受众展示民族文化所蕴含的美好,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中国戏曲艺术、民族乐器和民族歌剧艺术等众多具有民族文化性的元素融合在文化类综艺节目当中,使得民族文化绽放光芒。基于创作视角,合理虚构历史故事,并将历史照进现实引发受众深刻思考,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众多优秀文化类综艺节目让那些印象中只能镌刻于石碑、陈列于博物馆、定格在文献资料中的历史直观鲜活的活跃于荧屏,使中国历史的变迁发展和文化的积淀融入受众骨血,深深地呼唤起受众深埋于心的文化记忆并继而产生强烈的文化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令受众去探寻、思索古老悠久的民族文化记忆。四、结语文化类综艺节目

26、主持传播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媒介,肩扛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责任。不断涌现的技术革命、日益创新的艺术形式赋权主持传播新的探索,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传播在受众层话语权利进化、共情传播理念、秉承人本模式等方面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艺化表达,是唤醒受众文化记忆,强化文化归属感、认同感的重要途径。注释:高贵武:主持传播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朱强编著:新传媒技术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万艳、王雪梅:智媒时代AI主播的生成与启示,青年记者,2019年第26期,第8-9页。高贵武、杨航:AI主播与主持传播中的人格进化,青年记者,2019年第22期,第5

27、1-52页。高贵武、王彪:技术驱动与人文精神:新媒体时代主持传播发展的两种逻辑,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0年第1期,第7-17+4页。李强:人工智能:回归节目主持人际性的技术视角,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年第8期,第88-91页。宋家玲编著:影视叙事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黄会林主编:中国文化的世界价值“第三极文化”论丛(201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92-195页。刘秀梅:多元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机遇与挑战,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吴洪林编:节目主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第40页。11高贵武、刘娟: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传播格局演变,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3期,第9页。12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7页。13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0页。(作者颜湘君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旭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2级硕士生/责编:胡斌毅)播音与主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