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pdf

上传人:宇*** 文档编号:3734395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4.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22年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22年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22年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22年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20222022 年年 9 9 月月摘摘要要“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成为重要发展引擎,数字经济浪潮已势不可挡。把握数字时代新特征,积极应对新挑战,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有力支撑,是当前支付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作为我国支付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耕各类支付场景,契合疫情防控需要和发展趋势,加快推进支付服务向支付空白区域纵深发展,成为支付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

2、本报告1结合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现状,对转型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为提高报告的针对性和实践意义,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组织开展了针对支付机构类会员单位的数字化转型问卷调查,并将调查分析结果体现在报告中。在此基础上,本报告指出,我国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但任重而道远,亟需凝聚监管部门、支付机构、自律组织等多方面力量,加快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步伐,助力支付服务高质量转型升级。关键词:关键词:非银行支付机构;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1本报告得到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其他参与机构包括:财付通、银联商务、通联支付、易宝支付、拉卡拉、盛付通、快钱、度小满、四川商通、华为、神州数码

3、信息。目目录录一、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背景和需求一、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背景和需求.1(一)国家新发展格局对支付数字化提出更高要求.1(二)消费者对智慧高效支付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1(三)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为支付机构带来更多机遇.2(四)相关政策为推动支付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3二、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观察二、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观察.5(一)机构数字化基本情况.5(二)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建设.7(三)数据要素潜能释放.11(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17(五)关键核心技术应用.20(六)数字化经营动能.25(七)金融服务智慧再造.29(八)金融科技审慎监管.33(九)可持续发展基础

4、.36三、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路径三、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路径.38(一)纲举目张,优化数字战略布局.38(二)夯基垒台,释放数据价值潜能.39(三)立梁架柱,搭建核心技术能力.40(四)与时俱进,推动业务变革创新.40(五)未雨绸缪,强化数字风险防控.41四、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展望四、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展望.43(一)监管部门加强相关政策引领.43(二)支付机构强化自身数字化体系建设.44(三)自律组织、第三方机构构建标准评估体系.4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461一、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背景和需求一、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背景和需求(一)国家新发展格局对支付数字化提出更

5、高要求(一)国家新发展格局对支付数字化提出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性、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对金融数字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体经济数字化发展的基石,支付产业在实现经济循环流转、推动产业关联畅通、促进国民消费、保障资金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支付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支付产品供给不断提升,资金安全水平稳步提高。支付机构作为我国支付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耕各类支付场景,契合疫情防控需要和发展趋势,加快推进支付服务向支付空白区域纵深发展,成

6、为支付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截至 2021 年底,我国共有支付机构法人 224 家,分公司 1569 家,从业人员4.94 万名,为广大人民群众、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等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零售支付服务。2(二)消费者对智慧高效支付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二)消费者对智慧高效支付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都受到了重大影响,线下消费活动范围受限,消费场景逐渐向线上转移。当前,居民对线上支付工具的需求大幅增加,2数据来源:中国支付产业年报(2022)。2对支付服务的高效性、便捷性等要求不断提高,促使支付机构进一步深耕数字化服务渠道、丰富支付服务场景、提升支付服

7、务质效,满足数字经济时代金融消费者高频次、广覆盖、严安全的资金交易需求。根据协会发布的 2021 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2021 年,有 87.3%的用户已使用移动支付 3 年以上,有 9.4%的用户使用移动支付达 1-3 年,有 3.3%的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时长在 1 年以内。由此可见,近 9 成的移动支付用户已成为移动支付长期稳定的使用者,移动支付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随着支付服务的供给覆盖面越来越广泛,交通、餐饮、零售、教育、医疗、公共缴费等支付结算场景加速拓展,在多样化的复杂场景和需求下,支付机构唯有在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进一步做好各参与方的高效统筹

8、管理,优化分账记账机制,提高运营效率和用户支付体验,保障数据资金安全,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慧、安全、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助力经济稳增长。(三)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为支付机构带来更多机遇(三)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为支付机构带来更多机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普及,金融业务与新兴技术的融合持续深化,催生出大量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为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带来更多机遇。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蓬勃发展,扩大了基础支付服务覆盖面,有效推动支付产业降低交易成本、创新服务模式、提高配置效率、提升风险识别与管控能力,从而更好地衔接各行各业微观主体产供销活动,加速支付产业与其他金融服务的融合3共享,促进支

9、付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一是支付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NFC、二维码等电子支付工具的普及大大降低支付服务边际成本,5G、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支付渠道、价值载体上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推动支付服务向便捷度高、安全性好发展。二是创新服务模式。利用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将线上线下的边界打破并深度融合,推动商业模式重塑,使线上线下的商业服务和支付服务更加一体化。三是支付风控水平显著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风控手段能够透过复杂业务表象,精准识别风险商户、可疑交易行为,并通过模型算法及时开展自动化拦截和智能化处置,有效防范支付欺诈、非法洗钱、黑产交易等违法违规事件,提高行业整体风控水平。(四)

10、相关政策为推动支付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四)相关政策为推动支付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政府部门推出一系列有关政策文件,旨在明确数字化发展重点目标、主要任务与配套保障措施,为支付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21 年 12 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国发202129 号),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快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合理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化应用,发展智能支付、智能网点、数字化融资等新模式,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有序开展可控试点”。42021 年底,中国人民

11、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银发 2021 335 号)(以下简称 规划),提出新时期金融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明确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在实施保障方面,一是注重试点示范,鼓励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制度成果;二是加大支撑保障,完善与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相配套的支撑保障体系,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工作的投融资力度;三是强化监测评估,对 规划落实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和定期成效评估;四是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相关从业机构自觉练好内功、落实规划。2019 年 12 月,中国人民银行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

12、管试点工作,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协会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积极支持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含青岛)、四川、陕西、湖北、福建(含厦门)、深圳等 20 个省市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推广,联合人民银行分支行开展创新辅导、培训宣贯、投诉受理、自律评估、风险监测等自律工作。截至 2022 年 8 月底,全国共推出 175 个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其中支付清算领域 30余个,涵盖商户管理、受理终端、服务渠道、信息载体、资金分账、票据流转、风险监测等多个方面。5二、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观察二、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观察为帮助支付机构更好落实监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全面了解

13、行业数字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行业发展研究和战略规划提供支撑,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于 2022 年 6 月组织开展“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问卷调查活动”。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协会支付机构类会员单位,经严格筛选,最终收集到有效问卷 165 份。问卷主要从机构数字化基本情况、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建设、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应用、数字化经营动能、金融服务智慧再造、金融科技审慎监管、可持续发展基础等方面了解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现状。总体来看,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在战略、组织、技术、数据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因支付机构发展历程、业务规模、经营方式等不

14、同,数字化转型进程存在共性和差异。共性方面共性方面,将数字化转型提高至战略高度成为共识,普遍高度重视数据治理,风险防范是转型中的重要工作,场景融合是经营模式的重要转变。差异性方面差异性方面,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因基础不同、科技投入不同、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不同等,导致解决方案侧重点有较大差异。(一)机构数字化基本情况(一)机构数字化基本情况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充足的科技投入是数字化转型的充足的科技投入是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从调研情况看,2022 年多数机构持续加大科技投6入,确保数字化转型顺利推进。但因机构类型、业务规模和经营范围不同,科技投入差异性较大。头部机构无论在资

15、金投入和人员投入上都远高于中小机构,数字化转型进程顺利推进。具体来看具体来看,在金融科技资金投入方面在金融科技资金投入方面,与 2021 年相比,2022 年有 112 家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占比 67.9%,53 家机构减少资金投入,占比 32.1%。在金融科技人员数量方面,在金融科技人员数量方面,多数机构总部 IT 人员以正式员工为主,总部 IT 人员在 400 人以上的有 5 家,占比 3%,100-300 人之间的有 20 家,占比12.1%,50-99 人的有 20 家,占比 12.1%,10-49 人的有 75家,占比 45.5%,1-9 人的有 45 家,占比 27.3%。图 1

16、2022 年金融科技资金投入情况7图 2 金融科技人员数量(总部 IT 正式员工)(二)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建设(二)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建设明确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既反映出机构对数字化转明确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既反映出机构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型的重视程度,也是机构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机构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所在。调查显示,受访机构中多数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尚处起步阶段,战略规划还不完善,仅有少数机构明确了重点任务分工并建立了相关长期和短期目标。其中,已制定的转型规划大多与机构原有业务相结合。多数机构将数字化转型设在 IT 技术部门,力求使数字化转型促进技术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业务等其他部门。具体

17、来看具体来看,在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制定方面在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制定方面,受访机构中已经制定或正在计划制定比较明确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的有 144 家机构,占比 87.3%,这其中有 46 家机构已经制定了明确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占比 27.9%。8图 3 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制定情况在规划形式方面在规划形式方面,多数机构采取与公司固有业务相结合的形式,将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作为公司战略规划、业务发展战略规划、IT 发展战略规划的一部分,仅有 6.7%的机构制定了数字化转型专项战略规划。图 4 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形式在规划内容方面在规划内容方面,已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的机构中,9有 29.9%的

18、机构明确了重点任务分工并建立了相关目标。具体来看,受访机构中的短期目标多着眼于当下,围绕业务、技术、场景等;长期目标反映了机构战略的大趋势、大方向,如业务流程的完善、系统升级和客户服务能力提升等。图 5 数字化转型战略内容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多数机构未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或是在技术部门、业务部门设立数字化转型团队推进数字化转型实践。有 9.1%的机构设立独立的数字化转型推进专职部门。图 6 数字化转型组织架构情况10在数字化转型能力成熟度评估方面在数字化转型能力成熟度评估方面,仅有 3.6%的机构认为数字化转型极大地便利和优化了考核、薪酬和激励方面的工作;10.9%的机

19、构设置了针对数字化转型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产品体验、数据/业务/技术中台建设情况、核心系统可用率等方面;13.3%的机构对数字化推进的专职团队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优化 APP 业务功能模块的能力、提升软件研发流程线上化程度、项目成果等。图 7 机构考核、薪酬和激励工作数字化转型情况图 8 数字化转型评估指标设置情况图 9 数字化绩效(考核)指标制定情况在全面塑造数字化能力方面在全面塑造数字化能力方面,多数机构正在积极探索形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数字文化以及建立金融科技伦理机11制。调查显示,21.8%的机构已形成较为浓厚的数字文化与思维,如通过数据驱动业务发展、在产品设计、系统设计时考

20、虑数字化需求等方式,将数字化思维融入到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中;62.5%的机构已建立或计划建立金融科技伦理治理相关的工作机制,内容主要包括不得过度采集用户个人信息、严格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通过内外部审查机制保证合规性等。图 10 数字化文化、思维形成情况图 11 金融科技伦理治理工作机制建立情况(三)数据要素潜能释放(三)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其价值不断被发现其价值不断被发现、证实证实和运用和运用,持续推动支付业务运行逻辑持续推动支付业务运行逻辑、经营模式的优化和变经营模式的优化和变革革。支付机构越来越认识到数据治理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地加强企业

21、级数据能力顶层设计,通过数据战略推动体系化数据能力建设,实现数据价值驱动发展,促进数字化转型进程。此外,数据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多数机构制定了全面的数据安全保障方案,将数据安全保护明确于标准、落实于实践。在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同时,也维护了机构自身的安全,成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道强有力的保障。在数据规划与发展战略方面在数据规划与发展战略方面,大部分受访机构认识到数12据要素的重要价值,并制定企业级数据规划和发展战略。调查显示,23%的机构已制定明确的数据规划和发展战略,57.6%的机构正在计划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个性化的数据规划和发展战略。图 12 企业级数据规划和发展战略制定情况在数据安全管

22、理工作组织设置方面,在数据安全管理工作组织设置方面,65.5%的受访机构设置或明确了专门的组织负责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如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委员会、信息管理部、信息安全小组,或设立在现有的技术、运维、风控合规等部门。图 13 数据安全管理工作组织设置情况13在数据能力建设方面在数据能力建设方面,多数机构认识到建立企业级数据管理治理体系、数据采集流程、企业级数据标准的重要性,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制定实施细则。调查显示,32.7%的机构建立了涵盖各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统一数据编码规则和接口规范的数据管理、治理体系;42.4%的机构制定了数据采集流程和数据字典,搭建了企业内部的专项平台,制定了专项数据管理

23、方案;26.7%的机构建立了统一的企业级数据标准,主要参考行业和国家标准,规范了标准产品术语、项目生命周期定义流程,建立了完整的规范制度。图 14 企业级数据管理治理体系建设情况图 15 数字采集流程和数据字典制定情况图 16 企业级数据标准建立情况在数据安全保护方面在数据安全保护方面,多数机构具备较强的数据安全保14护意识,积极采取完备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提高企业自身的安全防御能力。调查显示,56.4%的机构具备有权访问数据资产用户的身份识别能力,能完成基础的安全认证行为,并拥有数据分层管理体系及数据安全事件处理流程。从数据从数据安全保护措施来看安全保护措施来看,数据备份、数据加密、数据脱敏

24、、数据审计、数据防火墙等应用较为广泛;从管理层面来看从管理层面来看,绝大多数机构通过制定并发布敏感信息保护策略、数据分级分类、数据安全审计、数据安全专项检查、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措施,完善企业的数据治理,保障数据安全;从技术层面来从技术层面来看看,通过行为异常监测、数据安全交换渠道、态势感知平台等技术方法保障企业数据安全为大多数机构采取的技术措施;从组织入侵与攻击模拟从组织入侵与攻击模拟,提高企业自身的安全防御能力提高企业自身的安全防御能力层面来看,层面来看,90%以上的机构通过与外部安全服务机构合作或是在公司内部开展等方式,定期展开入侵与攻击模拟,以便发现企业系统的漏洞并及时修补,提高企业自

25、身的安全防范能力。图 17 用户身份识别能力情况图 18数据安全保护措施15图 19 数据安全管理措施情况图 20 数据安全技术措施情况图 21 组织入侵与攻击模拟情况在与外部机构开展数据合作方面在与外部机构开展数据合作方面,多数机构通过使用同态加密、多方安全计算、差分隐私、联邦学习等技术,保障16数据安全,也有部分机构采用报文加密或通道加密、API 接口调用、数据脱敏、加密算法和数据 MAC 校验等技术作为数据安全的保障。图 22 与外部机构开展数据合作部署及应用技术情况在数据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在数据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大部分机构参照国家法律法规或金融行业相关政策文件及标准开展工作。调查显示,7

26、9.4%的机构会参照金融行业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及标准,主要包括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JR/T 01712020)、非 银 行 支 付 机 构 支 付 业 务 设 施 技 术 要 求 (GB/T41460-2022)、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支付卡行业(PCI)数据安全标准 金融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分级指南((JR/T 01972020))等,65.5%的机构参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 35273-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64.8%的机构制定了企业自身数据安全规则。17图

27、23 开展数据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主要参照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情况(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为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关键支撑和创新数字化转型提供关键支撑和创新动能动能,进一步促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既能加强机构数据治理能力,又能践行“节能、环保、绿色”的理念。受访机构中已有部分机构开始加快数据中心绿色化建设与改造。多数机构建立了高可靠的冗余网络架构,着力提升金融网络健壮性和服务能力。在新兴技术应用方面,目前部分机构对于区块链、物联网已有探索应用,量子技术等应用较少。

28、在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在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有 23.6%的受访机构遵循“节能、环保、绿色”的理念,参照国家及国际标准,租赁或自备机房,成立独立的数据中心或双数据中心。其中82%的数据中心具备高可靠、多层级容灾体系,满足机构日常生产、同城灾备、异地容灾、极端条件能力保全的需求。38.8%的机构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率不超过 1.3,42.9%的机构电能利用率不超过 1.5,符合绿色高可用的设计理念。18图 24 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建立情况图 25 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图 26 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具备能力情况在冗余网络架构建立方面在冗余网络架构建立方面,高可靠的冗余网络架构

29、具有帮助企业主动防御、灵活部署等优点。调查显示,72.7%的机构建立了高可靠的冗余网络架构,通过冗余架构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响应异常情况。建立方式如采用多链路 BGP接入,两地三中心网络架构,或是所有的网络节点双机热备、设备热备冗余等。19图 27 冗余网络架构建立情况在技术应用情况方面在技术应用情况方面,55.2%的机构已应用分布式架构,具备解决单点故障的能力、跨数据中心资源高效管理的能力,可以实现弹性供给、云网联动、多地灵活部署。分别有 21.2%和 15.8%的机构采用了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有 3.6%的机构针对高频业务场景部署了智能边缘计算节点,尚未有机构应用量

30、子技术。图 28 分布式架构搭建情况20图 29 物联网技术应用情况图 30 区块链技术应用情况图 31 智能边缘计算节点部署情况图 32 量子技术应用情况(五)关键核心技术应用(五)关键核心技术应用核心技术能力建设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核心技术能力建设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数字技数字技21术的快速发展为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注入充沛活力术的快速发展为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注入充沛活力。多数机构认为数字证书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台建设也成为很多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手。当前,支付机构打造技术中台的工作进展较好,功能较为完善,符合机构业务特点,但数据中台和

31、业务中台方面的建设工作进展相对较慢。在开发运维一体化(DevOps)的推进方面,有部分机构已经开始构建平台体系。在数字化进程中,在数字化进程中,分别有 64.8%、60%、46.7%和 34.5%的机构认为数字证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物联网、5G、虚拟&增强现实等技术,目前在支付机构中发挥作用并不突出。图 33 支付机构认为在数字化进程中,各项技术发挥作用情况在云计算技术应用方面在云计算技术应用方面,大部分机构的系统仍以传统模式进行开发和支持。有 19.4%的机构将整体的系统向云计算领域迁移,使用 IaaS/PaaS 作为基础技术平台,并规划云原生架构作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

32、向;26.1%的机构试点将部分22应用向云计算领域迁移,但缺乏整体的云计算架构规划和设计。图 34 云计算技术应用阶段情况在构建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方面在构建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方面,大多数机构未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联合构建开放金融科技产用对接平台。调查显示,在受访机构中有 7.3%的机构与外界联合构建了开放金融科技产用对接平台。图 35 与外界等联合构建开放金融科技产用对接平台情况在中台建设方面在中台建设方面,64.8%的机构建立了技术中台,38.1%的机构建立了一站式数据中台,17%的机构建立了可支持各23业务条线应用快速研发的“企业级”业务中台。相比之下,建立技术中台的机构最

33、多,已建立的技术中台具备的主要功能包括 API 网关、微服务开发框架、前端开发框架、分布式数据库等;一站式数据中台的功能主要包括全业务数据实时监控、业务自助式 BI 工具、业务主题数据集市、大数据挖掘建模等。图 36 技术中台建设情况及主要功能图 37 数据中台建设情况及主要功能24图 38 业务中台建设情况及主要功能在开发运维一体化(在开发运维一体化(DevOpsDevOps)的推进方面,)的推进方面,22.4%的机构具备初步的企业级 DevOps 的体系和流程,同时已构建初步的 DevOps 工具链平台体系,具备实际投产应用项目经验,并持续优化;6.7%的机构目前有 DevOps 的整体推

34、进计划,并通过外部力量的辅助或者内部团队的协作,进行企业级DevOps 的体系和流程的梳理,并逐步构建 DevOps 工具链平台体系;20.6%的机构目前由部分业务部门试点 DevOps 体系及流程,并具备自有 DevOps 技术支持平台。25图 39 开发运维一体化(DevOps)的推进情况(六)数字化经营动能(六)数字化经营动能数字化经营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和新的数字化经营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和新的增长点增长点,涉及组织管理涉及组织管理、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经营模式经营模式、能力提升等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多个方面。当前,支付机构已经认识到数字化经营的重要性,但能力还有待提升

35、。调查显示,机构主要通过敏捷开发推动数字化进程,但业务部门和科技部门的联动能力有待加强;部分机构的线上渠道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成熟度不高,有待提高和扩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场景应用较少;数字化创新的内外孵化机制尚不成熟,仅有个别机构设有专项基金,奖励机制不完善,不利于激励内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26在线上渠道建设方面在线上渠道建设方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场景应用较少,主要通过开发第三方服务平台解决客户的业务需求,实行线下消费线上支付、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等方案。调查显示,20.6%的机构具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场景获客、活客、留客方案。从线上渠道建设情况来看,51.5%的机构线上渠道建设为自有营销渠道与外部渠

36、道合作,10.3%的机构运用大数据、跨媒体分析等洞察客户行为偏好和真实金融需求,9.1%的机构运用深度学习、知识网络等技术打造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的营销范式,其他包括通过官网及自媒体进行线上宣传,依托自有营销渠道等。图 40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场景获客、活客、留客方案建设情况27图 41 线上渠道建设情况在创新动力方面在创新动力方面,多数机构未建立数字化创新的内部孵化机制和对外投资或孵化机制。调查显示,仅有 7 家机构通过设立专项的数字化创新内部基金对数字化项目提供孵化支持。3 家机构设立专项的数字化创新外部投资或孵化机制,构建产业投资新模式打造数字化生态圈。在数字化创新重视程度方面在数字化创新重

37、视程度方面,多数机构表现为重视程度不够,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创新成果不突出。调查显示,71.5%的机构对于“创新”的定义和范围没有明确的相关标准和配套机制,18.2%的机构建立了“创新”相关的定义标准或配套机制,如制定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创新工作实施办法,通过绩效考核、综合评估等方式对员工的创新工作进行量化奖励;在数字化创新工作运营机制方面在数字化创新工作运营机制方面,大部分机构未建立数字化创新工作运营机制,24.2%的机构保证 20%的工作时间用于创新,少数机构通过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或创新中心、举办金融科技创新比赛等方式激励创新工作;在在金融科技专利方面,金融科技专利方面,60.6%的机构无金

38、融科技相关专利,24.2%的机构有不到 10 项专利,超过 50 项以上专利的机构28占比为 4.2%。这其中互联网支付机构的金融科技专利数最多。图 42 对数字化创新工作的定义或范围建立明确的约定或判断标准情况图 43 数字化创新工作运营机制建立情况图 44 金融科技相关专利拥有情况在构建创新体系方面在构建创新体系方面,多数机构采取敏捷开发、产品管理等方法,但技术和业务部门高效联动能力还有待加强。调查显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54.5%的机构使用敏捷开发的方法,48.5%的机构使用产品管理的方法,此外部分机构使用设计思维、客户管理等;对于业务部门与科技部门的协作问题,52.1%的机构维持原有

39、的业务与科技的协作模式,基本以项目模式展开,43.6%的机构推行产品管理制度,拥有产品经理,以业务产品条线对科技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29少数机构推行业务合作伙伴模式,科技部门进行前置,部分IT 人员与业务部门联署办公。图 45 数字化转型创新体系建设使用方法情况图 46 业务和科技部门的协作能力情况(七)金融服务智慧再造(七)金融服务智慧再造利用数字技术利用数字技术控制风险控制风险、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扩大金融服务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的覆盖面盖面,加深金融服务的渗透率加深金融服务的渗透率,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30所在所在。调查显示,部分支付机构已经建立或开始计划建立比较清

40、晰的产品敏捷交付工作规程,以此来优化完善产品开发和交付质量;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聚焦老年、残障、少数民族等人群日常生活中的高频支付场景,提供适老化、无障碍移动支付产品和服务。将视觉技术与支付场景相融合,搭建多元融通的服务渠道的情况较少。在交付能力方面在交付能力方面,部分机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品敏捷交付工作规程,有明确的产品试错、快速迭代开发方法,但应用于数字化流程重构方面的智能技术较少。调查显示,40%的机构建立了比较清晰的产品敏捷交付工作规程,在产品、技术、运营等领域建立各自的工作规程,采用迭代的方法进行快速软件开发,制定详细的产品管理流程、产品需求分析及验收交付流程;为了实现低

41、成本试错、产品快速迭代的交付模式,44.8%的机构采用最小化可行产品方法,也有部分机构采用业务开发运维一体化、敏捷开发等方法;55.2%的机构在数字化流程重构方面未采用智能技术,部分机构采用智能字符识别(ICR)、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自然语言处理(NLP)等智能技术促进数字化流程重构。31图 47 产品敏捷交付工作规程建立情况图 48 低成本试错、产品快速迭代的交付模式图 49 数字化流程重构智能技术应用情况建立情况在搭建多元融通的服务渠道方面在搭建多元融通的服务渠道方面,大部分机构暂未将视觉技术与支付场景深度融合应用。调查显示,仅有 4.8%的机构应用增强现实(AR)以及 3%的机构

42、应用混合现实技术(MR)与支付场景相结合,打造新型支付方式。32图 50 视觉技术应用情况在强化金融无障碍服务水平方面在强化金融无障碍服务水平方面,支付机构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供适老化、无障碍支付产品和服务。调查显示,26.1%的机构提供适老化、无障碍移动支付产品和服务,如通过对相关 APP 进行无障碍改造,发行关怀版 APP,借助 NFC 和银联能力打造非接触式支付等方式,让老人更加便捷地享受服务。图 51 无障碍服务水平情况在线上支付服务方面在线上支付服务方面,多数机构具备服务线上用户的能力,为线上用户提供多样化业务。调查显示,56.8%的机构具有服务线上商户的能力,提供的线上业务

43、主要包括为商户提供支付业务、进行线上结算、使用预付费卡线上缴纳水电33费、进行线上收单、提供线上收银台产品及支持无卡支付产品等。图 52 服务线上商户的能力情况(八)金融科技审慎监管(八)金融科技审慎监管随着业务规模的迅速增加随着业务规模的迅速增加,风险表现形态愈发隐蔽繁杂,风险表现形态愈发隐蔽繁杂,支付机构在创新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利用科技手段防范和支付机构在创新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利用科技手段防范和化解风险化解风险。调查显示,大部分机构已制定专项机制预防金融风险,包括强化监管科技在反洗钱、商户风险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建立风险库、漏洞库、案例库,强化跨机构、跨行业风险监测预警等举措,加强对金融风险

44、的数字化监管能力。在监管科技应用方面在监管科技应用方面,多数机构能够充分重视,尽最大限度保障交易的安全性、隐私性、公平性。调查显示,分别有 97.6%和 97%的机构将监管科技应用于反洗钱、商户风险管理方面;89.1%的机构将数字合规工具嵌入交易行为监测场景,充分显示了机构对于用户交易安全性和公平性的重视。34图 53 监管科技应用领域情况图 54 数字合规工具嵌入场景情况在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方面在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方面,多数机构采取强有力的风险防控措施。调研显示,50.9%的机构建立了跨行业、跨机构的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如建立全流程应急演练、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与公安合作保障用户账户安全、与协会

45、和银联等机构建立了联防机制、对接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交易风险事件管理平台等。53.3%的机构建立了风险库、漏洞库和案例库,如建立反洗钱系统、风控系统、黑名单、标注风险商户和可疑交易系统等,全方位防范支付风险,保障用户合法权益。35图 55 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建立情况图 56 风险库、漏洞库、案例库建立情况在筑牢业务与科技风险防火墙方面在筑牢业务与科技风险防火墙方面,多数机构采取相关措施加强自身风险防范能力。调查显示,41.8%的机构健全智能算法管理规则制度,建立模型安全评估和合规审计体系,及时披露算法决策机理、运行逻辑和潜在风险,38.2%的机构强化数据共享合作方业务资质把关,26.1%的机构强

46、化云计算标准符合性与安全性管理,规范金融团体云应用。图 57 构建业务与科技风险防火墙工作情况36(九)可持续发展基础(九)可持续发展基础数字人才的培育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数字人才的培育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法律法规及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标准建设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障相关制度标准建设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障。调查显示,多数支付机构制定了较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鼓励创新、包容试错的激励机制,做到因人而用、奖惩分明、多劳多得。在多样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激励下,机构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鼓舞,有利于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此外,大多机构能够认真学习并遵守金融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跟进金融科技领

47、域的政策更迭。但是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支付机构的参与度不高。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多数机构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人才评价体系。调查显示,49.1%的机构建立了较全面的人才评价体系,如建立人才梯队建设机制、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等;在人才培养方面,51.5%的机构不断完善鼓励创新、包容试错的激励机制,46.7%的机构建立健全在职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业务、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图 58 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情况37图 59 数字化人才培养工作情况在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方面在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方面,多数机构能够密切关注金融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定期学习并严格遵守。调查显示,67.9%的机构会定期对

48、金融科技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和政策解读,宣传培训个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反洗钱、消费者保护等相关内容,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仅有 13.3%的机构参与过金融科技相关标准的制定。图 60 金融科技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图 61 参与制定金融科技相关标准情况和政策解读情况38三、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路径三、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化转型路径支付机构应坚持政策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根本目标,从战略布局、数据治理、技术应用、业务创新、风险防控等方面,结合自身禀赋优势,围绕国家重点战略安排,打造数字化时代核心竞争力,多措并举提升金融

49、科技应用水平,共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现代支付体系。(一)纲举目张,优化数字战略布局(一)纲举目张,优化数字战略布局在数字战略方面在数字战略方面,梳理机构的经营和业务现状、明确机构的核心转型需求,从企业层面明确转型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及重点任务,同时建立覆盖数字化转型决策设计、实施运行、考核评测和改进完善的循环内部控制机制,以过程管控为牵引形成数字化转型闭环管理,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工作有序实施。在组织架构方面在组织架构方面,根据数字化发展趋势及自身数字化转型诉求,对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关于数字化转型的职责分工以及企业级统筹协调机制、部门设置及职能等进行优化调整,保障企业的组织架构始终与数字化

50、转型发展相适应,尤其中小支付机构要发挥小而轻的优势,加快敏捷组织变革步伐,提升数字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在人才发展在人才发展方面方面,制定金融科技人才需求目录,建立以创新能力、实际贡献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在数字化人才薪酬分配、提拔晋升、人员选调等与个人职业发展高度相关的激励机制上充分体现价值创造导向,开展内部支付业务、数字技术人才双39向交流,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等合作育人模式,推动企业数字化人才持续稳定发展。(二)夯基垒台,释放数据价值潜能(二)夯基垒台,释放数据价值潜能一是数据治理一是数据治理。将数据发展战略纳入机构整体战略规划,围绕数据发展战略配套完善组织架构、优化机制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