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综合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1.下列有关物理学史,不符合事实的是( )
A.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B.伽利略认为,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
C.赫兹首先捕获到了电磁波
D.牛顿发觉了单摆周期公式
答案 D
解析 依据物理学史可知,惠更斯首先确定了单摆的周期公式,选项D错误.
2.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肯定为零
B.振子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却在增大
C.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D.振子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 ABD
解析 依据回复力的计算公式:F=-kx,x=0,则F=0,选项A正确;振子做减速运动时,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选项B正确;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时,速度指向平衡位置,加速度指向平衡位置,方向相同,选项C错误;振子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时,速度指向最大位移,加速度指向平衡位置,方向相反,选项D正确.
3.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随振幅增大而增大
B.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C.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的振动速度和波速肯定相同
D.简谐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肯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答案 BD
解析 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无关,选项A错误;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选项B正确;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的振动速度与波的传播速度无关,选项C错误;依据波的特点可知,选项D正确.
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介质中,光波长越短,传播速度越大
B.薄膜干涉条纹可以看作是等厚线
C.眼睛直接观看全息照片可以看到立体图像
D.宇航员驾驶一艘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飞行时,他不能感知自身质量的增大
答案 BD
解析 同种介质中,光的波长越短,频率越大,介质对光的折射率越大,光的传播速度越小,选项A错误;对于同一条薄膜干涉条纹来说,从薄膜前后表面反射光的路程差是相同的,对应的薄膜厚度相同,选项B正确;全息照片要用激光才能观看,选项C错误;对于宇航员来说,他感觉不到自身质量的增大,选项D正确.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B.电磁波是电子运动产生的
C.地面上静止的人观看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小
D.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亮度高等特点,是进行全息照相的抱负光源
答案 ACD
解析 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纵波没有偏振,选项A正确;电磁波是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的,选项B错误;依据尺缩效应可知,选项C正确;依据激光的特点和应用可知,选项D正确.
6.如图1所示,a、b两束不同的单色光平行地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α>β,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图1
A.水对光束a的折射率较小
B.光束b在水中的速度较小
C.光束a的频率较大
D.若从水中射向空气,光束a的临界角比光束b的临界角大
答案 ABD
解析 由折射定律n=可得,水对b光的折射率较大,光束b的频率较大,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可得光束b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较小,依据临界角公式sin C=可得光束a的临界角较大.
7.如图2所示为演示简谐振动的沙摆,已知摆长为l,沙筒的质量为m,沙子的质量为M,M≫m,沙子渐渐下漏的过程中,摆的周期为( )
图2
A.周期不变 B.先变大后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渐渐变大
答案 B
解析 在沙摆摇摆、沙子渐渐下漏的过程中,摆的重心渐渐下降,即摆长渐渐变大,当沙子下漏到肯定程度后,摆的重心又重新上移,即摆长变小,由周期公式可知,沙摆的周期先变大后变小,故选B.
8.(2022·山东·38(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以波源O由平衡位置开头振动为计时零点,质点A的振动图像如图3所示,已知O、A的平衡位置相距0.9 m,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图3
A.波长为1.2 m
B.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C.波速大小为0.4 m/s
D.质点A的动能在t=4 s时最大
答案 AB
9.如图4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F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为θ=30°,E、F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则( )
图4
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B.光在F点发生全反射
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
D.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
答案 AC
解析 在E点作出法线可知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光在AB边发生折射可得棱镜的折射率为:n==,选项A正确;由临界角计算公式sin C==,由几何学问可得,光射到BC边上的入射角为30°,入射角小于临界角,不会发生全反射,选项B错误;由公式λ介=可知,选项C正确;三棱镜两次折射使得光线都向底边偏折,不会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选项D错误.
10.如图5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 s时的波形图,如图乙所示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像,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
图5
A.v=25 m/s,向左传播
B.v=50 m/s,向左传播
C.v=25 m/s,向右传播
D.v=50 m/s,向右传播
答案 B
解析 从题图乙看出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2 s,从题图甲看出波的波长为:λ=100 m,波传播的速度为:v== m/s=50 m/s.t=20 s时质点P的振动状况与t=0 s时的振动状况相同,质点P的位移为零,速度方向向上,从题图甲可以得出,质点P在20 s时的速度方向向上,波向左传播,选项B正确.
二、试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1.(10分)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试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 cm,摆球直径为2.00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 s.则:
(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m/s2;
(2)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缘由是________.(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坚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消灭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头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试验中误将49.5次全振动数为50次
答案 (1)9.76 (2)B
解析 (1)单摆的摆长为:l=l线+=1.02 m,单摆运动的周期为:T== s=2.03 s,依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得:T=2π,代入数据解得重力加速度为:g≈9.76 m/s2.
(2)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得:T=2π,解得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是n、l测量偏小,也可能是t测量偏大造成的,选项B正确.
12.(10分)某学校开展争辩性学习,某争辩小
图6
组的同学依据所学的光学学问,设计了一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6所示.在一个圆盘上,过其圆心O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BC、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下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P1、P2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看P1、P2的像,并在圆周上插上大头针P3,使P3正好拦住P1、P2的像,同学们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依据P3所插的位置,就可直接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则:
(1)若∠AOF=30°,OP3与OC的夹角为30°,则P3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为________.
(2)图中P3、P4两位置________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大?
(3)作AO的延长线交圆周于K,K处所对应的折射率值应为________.
答案 (1) (2)P4 (3)1
解析 (1)依据折射定律n=,题中θ1=60°,θ2=∠AOF=30°,所以n==.
(2)图中P4对应的入射角大于P3所对应的入射角,所以P4对应的折射率大.
(3)因A、O、K在一条直线上,入射角等于折射角,所以K处对应的折射率应为1.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或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3.(8分)渔船常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远处鱼群的方位.已知某超声波频率为1.0×105 Hz,某时刻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波的图像如图7所示.
图7
(1)从该时刻开头计时,画出x=7.5×10-3 m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至少画出一个周期)
(2)现测得超声波信号从渔船到鱼群来回一次所用时间为4 s,求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忽视船和鱼群的运动)
答案 (1)见解析图 (2)3 000 m
解析 (1)该波的周期为T==1.0×10-5 s,由波的图像知,此时x=7.5×10-3 m处的质点位于负的最大位移处,所以,从该时刻开头计时,该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
(2)由波形图读出波长λ=15×10-3 m
由波速公式得
v=λf①
鱼群与渔船的距离为x=vt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x=3 000 m
14.(10分)如图8所示,一光束包含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两面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玻璃砖下表面有反射层,光束经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后,从玻璃砖上表面分为a、b两束单色光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8
A.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
B.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试验,a光的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条纹间距
C.出射光束a、b肯定相互平行
D.a、b两色光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
(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P为x=1 m处的质点,振动传到P点开头计时,P点的振动图像如图9甲所示,图乙为t=0.6 s时的波的图像.求:
图9
①该简谐横波的传播方向及波源的初始振动方向;
②波的传播速度.
答案 (1)BC (2)①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波源初始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②10 m/s
解析 (2)②由波的图像乙知λ=4 m
由振动图像甲知T=0.4 s
所以v==10 m/s
15.(11分)(1)如图10所示,在某一均匀介质中,A、B是振动状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简谐运动表达式均为x=0.1sin(20πt) m,介质中P点与A、B两波源间的距离分别为4 m和5 m,两波源形成的简谐横波分别沿AP、BP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0 m/s.
图10
①求简谐横波的波长.
②P点是振动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点.
(2)如图11所示,ABCD是始终角梯形棱镜的横截面,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由O点垂直AD边射入.已知棱镜的折射率n=,AB=BC=8 cm,OA=2 cm,∠OAB=60°.
图11
①求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时,出射光线的方向.
②第一次的出射点距C________cm.
答案 (1)①1 m ②加强 (2)①见解析 ②
解析 (1)①设简谐波的波速为v,波长为λ,周期为T,由题意知
T=0.1 s
由波速公式v=
代入数据得λ=1 m
②P点距离两波源的路程差为PB-PA=1 m=λ,故P点是振动加强点.
(2)①设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由折射定律得
sin C=
代入数据得C=45°
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在AB边和BC边的入射角均为60°,均发生全反射.设光线在CD边的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由几何关系得α=30°,小于临界角,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是在CD边,由折射定律得
n=
代入数据得β=45°
②设光线与AB边、BC边和CD边的交点分别为E、F、G
由几何关系,得CF=AE=
CG=CF·tan α
两式联立,解得CG= cm
即第一次的出射点距C cm
16.(11分)(1)关于简谐运动与机械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单摆,在月球表面简谐振动的周期大于在地球表面简谐振动的周期
B.受迫振动的振幅与它的振动频率无关
C.在同一种介质中,不同频率的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不同
D.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的振动方向总是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2)如图12所示,
图12
一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ABC,∠A=30°,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上的D点射入棱镜,光线垂直BC边射出.求玻璃的折射率,画出光在玻璃棱镜中的传播路线.
答案 (1)AB (2)见解析
解析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比地球表面的小,所以同一单摆在月球表面简谐振动的周期比地球表面的大;受迫振动的振幅与其振动频率无关;介质中的波速只由介质打算;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选项C、D错误,A、B正确.
(2)由题意可作出光由AC面射入,从BC面射出的传播路线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进入AC面的折射角为30°
AB面的入射角为60°
对光在AC面的折射,由折射定律可知n==
sin C=
则临界角为C=45°
因此,AB面无光线射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