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2).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717134 上传时间:2024-07-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范文最新推荐------------------------------------------------------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2)   一、通读课文,提问   1.接力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2.学生全班交流。   二、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教学。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由泡泡中的提示语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第一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   (3)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   2.主体部分教学。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1)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2)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3)水罐变成银的:引导学生由第一自然段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想象: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   (4)水罐变成金的: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快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5)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别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   3.重点理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   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喝,从而得出爱心主题。   三、升华内容   1.理解课题。   思考: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   四、课后延伸   1.课后选做题。 3 /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