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数学活动《月历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GY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数学活动
《月历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经历探究月历中的数学奥秘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规律,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经验。
2、问题解决: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情感与态度: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分享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认识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用正方形框出的数与数之间的规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它们之间的规律。
教学难点:
用字母表示规律,并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分析:
1、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发现规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思考、猜想、验证等过程,完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2、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已经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通过这节课体会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体会建立模型来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整个教学过程采用“问题情境---数学建模---解释运用---联系拓展”的结构来进行,充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的数学问题。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等相关知识,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符号表达能力,本节是特意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思维空间,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活动过程。通过对生活中日历的观察与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用学过的字母表示数、代数式等知识去探索日历中数与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再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知识去验证规律。然后将问题拓展到数阵中的问题,用从日历中探索到的方法进一步探索规律,从而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就是经历创新思维的过程,是用语言、符号、字母表示规律的过程,也是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获得初步数学建模思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观察手中的日历,你能说说日历中的日期排列有什么规律吗?每个月的日历表都是一样的吗?(让学生体会日历中日期的周期性排列规律)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互动合作,探究规律
活动1:
如图,在某年月历表中用1×3(行×列)的方框框出三个数,请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三个数与中间这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2)你能用含同一个字母的式子表示方框中的三个数吗?
(3)用3×1 (行×列)的方框框出的三个数又如何呢?
设计意图:(由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发现规律,为后面的9个数的规律做铺垫)
活动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如图,在日历表中用3×3的方框框出9个数,请思考下列问题:
(1)方框中这9个数的和与方框正中心的数有什么关系?
(先由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展开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本组的成果.小组讨论时,教师参与到各小组中,及时了解情况,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 图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 如果将方框移到图2的位置,(1)中的关系还成立吗?
(让学生动手在日历表中随意确定几个方框进行验证.)
((3) 不改变方框的大小,将方框移动几个位置试一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何证明你的结论呢?
图2
(让学生先猜想,再验证.验证时,先让学生思考:如何把任何一个月中这样的方框表示出来?由此引出用字母表示数,经过代数式运算验证规律.)
(4) 这个结论对于任何一个月的月历都成立吗?
(5) 如果框出9个数的和为90,你知道正中心的数是多少吗?能框出9个数的和为100吗?
活动3:
(1) 如图3,如果用方框框出4个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 如图4,对于框出的4个数,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图3 图4
活动4:
将连续自然数1至2016按图中的方式排列成一个长方形数阵,请思考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
…
…
…
…
…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每一行的最后一个数有什么特点?
(2)21、71、1399分别在该数阵中的第几行第几列呢?
(3)如果用一个十字形框出五个数,设正中心的数为x,其它的四个数怎样用x来表示?
框出的五个数的和与正中心的数有什么关系?
(4)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样的框来框出几个数? 试一试!
(三)回顾反思,交流评价
1:谈谈你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吧.
2:你评价一下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吧.
随堂检测题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备用月历)
a b
c d
一、基础过关:
1、在日历上现用一长方形框在日历中任意框出4个数 , 横行上相邻两数a、b之
间的关系________,竖列上相邻两数之间a、c的关系________。对角a, d之间的关系________,对角b、c之间的关系________,a、b、c、d之间的关系___ _____。
2、设最小的数为x,则月历上用正方形框出4个数中最大的数表示为( )。
A、x+7 B、+x+1 C、x+2 D、x+8
3、小明假期外出旅行五天,这五天的日期之和是60,则小明出发的日期是__________号,
号回家的。
4、某月日历一个竖列上的三个日期的和为51,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月日历如图圈中的五个数之和是70,这五个数中最小的是_________,最大的是_________。
二、能力拔高:
6、小军撕下的12月份的3张日历中,每两张的日期之和分别是27,28,29,你能说出这3张日历的日期分别是多少吗?
7、小明在某月的月历上圈出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并求出了这三个数的和,这三个数的和可能是( )
A、40 B、75 C、18 D、27
8、小刚和小军交流暑假中的活动:
小刚说:“我参加科技夏令营,外出一个星期,这七天的日期数之和是84,你知道我是几号出去的吗?”
小军说:“我假期到外婆家去住了七天,日期数的和再加月份数也是84,你能猜出我是几月几号回家的?”
你能解决他俩提出的问题吗?试试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