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1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有关概念与性质如果两个角的和为90(或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为180(或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注意:这两个概念都是对于两个角而言的,而且两个概念强调的是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两个角的相互位置没有关系。它们的主要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角的名称特征性质相同点不同点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面成的角有一个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对顶角相等都是两直线相交而成的角,都有一个公共顶点,它们都是成对出现。对顶角没有公共边而邻补角
2、有一条公共边;两条直线相交时,一个有的对顶角有一个,而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面成的角有一个公共顶点有一条公共边邻补角互补“互相垂直”与“垂线”的区别与联系:“互相垂直”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是指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命名。如果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一条必定是另一条的“垂线”,如果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则它们必定“互相垂直”。(2)判断以下两条直线是否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两点间线段最短.
3、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如图,直线a、b与直线c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得到八个角。我们来研究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56871与2、4与8、5与6、3与7有什么位置关系?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的同方向(同上或同下).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同位角形如字母“F”。3与2、4与6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在截线的两旁,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内错角形如字母“Z”。3与6、4与2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在截线的同旁,被
4、截直线之间。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二、平行线定义表示法1平行定义:同一平面内,存在一条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与b互相平行.换言之,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b是平行线,记作“”,这里“”是平行符号.平行线定义的本质属性,第一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第二是设有交点的两条直线.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从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交点情况去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两者必居其一.即两条直线不相交就是平行,或者不平行就是相交.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5、平行。(2)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3)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具有性质: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称为两直线平行,内错相等.性质3:两条直线按被第三条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称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5.3.2命题、定理、证明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
6、题.(3)命题的组成.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的形成,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真命题与假命题:命题的正确性是我们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作为真命题,定理也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5.4平移平移:(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3)连接各组对应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图形的这种变换,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小结: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当图形平移的方向是沿着一边所
7、在直线的方向时,那么此边上的对应点必在这条直线上。2利用平移的特征,作平行线,构造等量关系第六章 实数6.1.1平方根如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9、16、36、,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学生会求出边长分别是1、3、4、6、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2.归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或“二次很号a”,a叫做被开方数。归纳: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有1个;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即:只有非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如果有意义,那么
8、。注:且6.1.2平方根第2课时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如图,把两个小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将所得的4个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得到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你知道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吗?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则,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我们发现它的小数位数无限,且小数部分不循环,像这样的数我们成为无限不循环小数。= 6.1.3平方根 归纳:1、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即:如果=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例如:3的平方等于9,9的平方根是3,所以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6.2 立方根1.探索:设这
9、种包装箱的边长为,则,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的立方等于27.因为 ,所以 ,即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为。2.归纳: 立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那么这个数叫做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立方根的表示方法:如果,那么叫做的立方根。记作,读作三次根号。其中是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中的根指数3不能省略。 开立方的概念: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可以根据这种关系求一个数的立方根。6.3.1实数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整数或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写成小数的形式发现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即:循环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者
10、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有很多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把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比如等都是无理数。也是无理数。二、实数及其分类:1、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实数的分类:按照定义分类如下: 实数 按照正负分类如下:实数3、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归纳: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即没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画弧,与数轴正半轴的交点就表示。解:如图所示,由勾股定理可知:,以原点为圆心,以长度为半径画弧,与数轴的正半轴交于
11、点,则点就表示。6.3.2 实数第二课时通过复习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运算律、运算性质,引出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运算律、运算性质,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加以巩固,适当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会求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会进行实数的加减法运算; 会进行实数的近似计算。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和运算性质运算律:1、相反数:有理数的相反数是。2、绝对值:当0时,当0时,。3、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有理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非负数的开平方、任意数的开立方运算,有理数的运算中还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二、实数的运算:1.实数的相反数:数的相反数是。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
12、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3、实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非负实数的开方运算,还有任意实数的开立方运算,在进行实数的运算中,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运算性质也适用。第六章复习本章的知识网络结构:知识梳理一数的开方主要知识点:【1】平方根:1.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即,当时,我们称x是a的平方根,记做:。因此:2.当a=0时,它的平方根只有一个,也就是0本身;3.当a0时,也就是a为正数时,它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是互为相反数,通常记做:。当a0时,也即a为负数时,它不存在平方根。【算术平方根】:1.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
13、a,即,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其中,a称为被开方数。特别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仍然为0。2.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具有双重非负性,即:。3.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关系:算术平方根是平方根中正的一个值,它与它的相反数共同构成了平方根。因此,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值,并且是非负数,它只表示为:;而平方根具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值,表示为:。【立方根】1.如果x的立方等于a,那么,就称x是a的立方根,或者三次方根。记做:,读作,3次根号a。注意:这里的3表示的是开根的次数。一般的,平方根可以省写根的次数,但是,当根的次数在两次以上的时候,则不能省略。2.平方根与立方根:
14、每个数都有立方根,并且一个数只有一个立方根;但是,并不是每个数都有平方根,只有非负数才能有平方根。【无理数】 1.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小数叫做无理数;它必须满足“无限”以及“不循环”这两个条件。在初中阶段,无理数的表现形式主要包含下列几种:(1)特殊意义的数,如:圆周率以及含有的一些数,如:2-,3等;(2)开方开不尽的数,如:等;(3)特殊结构的数:如:2.010 010 001 000 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等。应当要注意的是: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如:等;无理数也不一定带根号,如:2. 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1)有理数指的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则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15、2)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整数可以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数),而无理数则不能写成分数形式。【实数】1.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在实数中,没有最大的实数,也没有最小的实数;绝对值最小的实数是0,最大的负整数是-1。2.实数的性质:实数a的相反数是-a;实数a的倒数是(a0);实数a的绝对值|a|=,它的几何意义是:在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3.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实数的大小比较的法则跟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相同:即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就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数)。对于一些带根号的无理数,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
16、平方或者立方的大小。4.实数的运算:在实数范围内,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六种运算。运算法则的值。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7.11有序数对 “北纬44.2东经125.7”。3某人买了一张8排6号的电影票,二.概念确定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orderedpair),记作(a,b)。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三.方法归类常见的确定平面上的点位置常用的方法(1)以某一点为原点(0,0)将平面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的方格,利用点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来确定点的位置。(2)以某一点为
17、观察点,用方位角、目标到这个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来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1如图,A点为原点(0,0),则B点记为(3,1)2如图,以灯塔A为观测点,小岛B在灯塔A北偏东45,距灯塔3km处。例2如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对我方舰艇来说:1)北偏东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2)距我方潜艇图上距离为1cm处的敌舰有哪几艘?(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7.12平面直角坐标系正确画坐标和找对应点.一.利用已有知识,引入1如图,怎样说明数轴上点A和点B的位置,2根据下图,你能正确说出各个象棋子的位置吗?二.明确概念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
18、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为y轴或纵轴,正方向;两个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的坐标:我们用一对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这对数叫坐标。表示方法为(a,b).a是点对应横轴上的数值,b是点在纵轴上对应的数值。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学目标:1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意义及主要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坐标系来描述地理位置4通过用坐标系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重点: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难
19、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观察:教材第63页图72-1今天我们学习如何用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首先我们来探究以下问题二、师生互动,探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应注意的问题: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时,一是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位置为坐标原点,这里所说的适当,通常要么是比较有名的地点,要么是所要绘制的区域内较居中的位置;二是坐标轴的方向通常是以正北为纵轴的正方向,这样可
20、以使东西南北的方向与地理位置的方向一致;三是要注意标明比例尺和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有时,由于地点比较集中,坐标平面又较小,各地点的名称在图上可以用代号标出,在图外另附名称722用坐标表示平移(1)如图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标出它的坐标,把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2)把点A向左或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观察他们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教师说明: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
21、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例如图(1),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3),B(3,1),C(1,2)(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后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A1、B1、C1各点,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B2、C2,依次连接A2、B2、C2各点,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画出
22、图形后,解答此例题解:如图(2),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三角形A1B1C1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类似地,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它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小结一、本章知识结构图:二、平面直角坐标系1、平面内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 (正方向向右),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正方向向上),两轴交点O是原点这个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x轴和y把坐标平面分成 四个象限(每个象限都不包括坐标轴上的点),要注意
23、象限的编号顺序及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由坐标平面内一点向x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上的坐标叫做这个点的横坐标,由这个点向y轴作垂线,垂足在y轴上的坐标叫做这个点的纵坐标,这个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合在一起叫做这个点的坐标(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一个点的坐标是一对有序实数,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都有唯一一对有序实数和它对应,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在坐标平面都有一点和它对应,也就是说,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2、不同位置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有如下特征: 点P(x, y)在第一象限 x 0,y0; 点P(x, y)在第二象限 x0,y0; 点P(x, y)在第三
24、象限 x0,y0; 点P(x, y)在第四象限 x0,y0. (2)、坐标轴上的点有如下特征: 点P(x, y)在x轴上 y为0,x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轴上 x为0,y为任意实数. 3、点P(x, y)坐标的几何意义: (1)点P(x, y)到x轴的距离是| y |; (2)点P(x, y)到y袖的距离是| x |; (3)点P(x, y)到原点的距离是 4、关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点P(a, 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 ; (2)点P(a, 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 ; (3)点P(a , 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 ;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一)、表示地理位置:(
25、注意点)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说清楚以什么为原点,什么所在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什么所在的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比例尺不能漏,单位 长度不要忘记).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点的名称.(二)、用坐标表示平移1、图形的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种图形的运动称为平移.2、图形的移动引起坐标变化的规律:(1)、将点(x,y)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对应点的坐标是:(x+a,y)(2)、将点(x,y)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26、(x-a,y)(3)、将点(x,y)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对应点的坐标是:(x,y+b)(4)、将点(x,y)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对应点的坐标是:(x,y-b)3、点的变化引起图形移动的规律:(1)、将点(x,y)的横坐标加上一个正数a,纵坐标不变,即(x+a,y),则其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平移a个单位.(2)、将点(x,y)的横坐标减去一个正数a,纵坐标不变,即(x-a,y),则其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左平移a个单位.(1)、将点(x,y)的纵坐标加上一个正数b,横坐标不变,即(x,y+b),则其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平移a个单位.(1)、将点(x,y)的纵坐标加上一个正数b,
27、横坐标不变,即(x,y+b),则其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下平移b个单位.4、平移的性质:(1)、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2)、平移后,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3)、平移后,对应角相等;(4)、平移后,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5、 决定平移的因素:平移的方向和距离.6、画平移图形,必须找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画平移图形的依据是平移的性质.7、在实际生活中,同一个图案往往可以由不同的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形成的,选取了不同的基本图案之后,分析这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就有所不同.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8.1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
28、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从上面两个方程组的解法可以发现,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两边分别进行相加减,就可以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1)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仍然是“消元”.(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在所解的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如果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可以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消去这个未知数;如果未知数的系数相等,可以直接把两个方程的
29、两边相减,消去这个未知数.第二步:如果方程组中不存在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那么应选出一组系数(选最小公倍数较小的一组系数),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系数是另一个系数的整数倍,该系数即为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原方程组变形,使新方程组的这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都等于原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加减消元.第三步:对于较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应先化简(去分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通常要把每个方程整理成含未知数的项在方程的左边,常数项在方程的右边的形式,再作如上加减消元的考虑.(三)归纳总结,知识回顾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另一解法加减法.通过把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进行相加或相减,
30、消去一个未知数,化“二元”为“一元”.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这个方程组有三个相同的未知数,每个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二、探究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法探究】怎样解这个方程组呢?能不能类比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设法消去一个或两个未知数,把它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组或一元一次方程呢?(展开思路,畅所欲言)例1 .解方程组分析1:发现三个方程中x的系数都是1,因此确定用减法“消x”.分析2:方程是关于x的表达式,确定“消x”的目标.【方法归纳】根据方程组的特点,由学生归纳出此类方程组为:类型一:有表达式,用代入法.针对上面的例题进而分
31、析,例1中方程中缺z,因此利用、消z,可达到消元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目的. 根据方程组的特点,由学生归纳出此类方程组类型二:缺某元,消某元.教师提示: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消掉未知项y来达到将“三元”转化为“二元”目的,同学可以课下自行尝试一下.三、课堂小结1.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通过“代入”或“加减”进行消元,把“三元”化为“二元”,使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而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 即三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 2.解题要有策略,今天我们学到的策略是:有表达式,用代入法;缺某元,消某元.本章小结一、知识结构实际问题设未知数,列方程二元或三元一次方程组解
32、方程组代入法、加减法二元或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实际问题的答案检验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一)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用“”或“”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并”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二)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2、直接想出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x36(2)2x02、不等式的解与不等式的解集;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9.1.2不等式的性质(一)共同归纳得出: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
33、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1)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找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布置作业:教科书130页习题9.3 第4、5、6题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总结一、不等式的概念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任何一个适合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都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3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4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5用数轴
34、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说明: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是随着加或乘的运算改变。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等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三、一元一次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
35、一元一次不等式。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4)合并同类项 (5)将x项的系数化为1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3、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4、当任何数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练习题:P133第十章 数据的
36、收集、整理与描述10.1统计调查(一)数据的描述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投影7155人数1020新闻动画0节目类别体育娱乐410818绘制扇形统计图我们知道,扇形图用圆代表总体,每一个扇形代表总体的一部分。扇形图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扇形的大小是由圆心角的大小决定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圆心角的度数就可以画出代表某一部分的扇形。因为组成扇形图的各扇形圆心角的和是3600,所以只需根据各类节目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算出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新闻:360010360,体育:360025900,动画:360020720
37、,娱乐:3600451620.在一个圆中,根据算得的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各类节目的名称及相应的百分比。投影8102520%45%新闻体育动画娱乐10.1统计调查(二)可以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这种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的方法就是抽样调查。这里要考查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称为个体,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上面问题中全校学生是总体,每一名学生是个体,我们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学生是一个样本,抽取的学生数就是样本容量。例如抽取100名学生,样本容量就是100。三、样本的抽取抽样调查的关键是样本的
38、抽取,如果抽取的样本得当,就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会偏离总体情况。上面的问题,抽取样本的要求是什么呢?一、抽取的学生数目要适当。如果抽取的学生数太少,那么样本就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如果抽取的学生人数太多,那么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我们可以取100名学生作为一个样本。二、要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抽取到的机会相等。例。四、样本的处理表格中的数据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描述。3010人数2040新闻动画0节目类别体育娱乐824303882430%38%新闻体育动画娱乐1、对于总体量大,个差异程度较大的问题,需要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确定样本,这样可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2
39、、对样本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可以用来估计总体的情况,这就是统计的思想。10.2直方图(一)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是统计的一般过程。我们学习了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描述数据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描述数据的统计图直方图。二、频数分布直方图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最小值是149,最大值是172,它们的差是23。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23.2、决定组距与组数把所有的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作等距分组(各组的组距相同),取组距为3(从最小值起每隔3作为一组)。将数据分成8组:149x152,152x155,170x173.注意:根
40、据问题的需要各组的组距可以相同或不同;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要凭借经验和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来决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越多。3、频数分布表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用表格整理可得频数分布表: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看出频数分布的情况,可以根据上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组距身高()02513467152158164170149155161167173上面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什么意义?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频数.可见,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以小长方形的面积来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
41、数的多少。等距分组时,各小长方形的面积(频数)与高的比是常数(组距)。因此,画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时,为画图与看图方便,通常直接用小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这样,上面的频数分布图可画成下面的形式:频数(学生人数)102015身高()01521581641701491551611671735三、频数分布折线图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用频数折线图来描述频数的分布情况。首先取直方图的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然后在横轴上直方图的左右取两个频数为0的点,它们分别与直方图左右相距半个组距。将所取的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频数分布折线图。20515身高()0频数(学生人数)1521581
42、6417014915516116717310频数分布直方图是描述数据的又一方式,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关键是确定组距和组数,而这一点没有固定的标准,要凭借经验和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来决定。频数分布折线图也是描述频数分布情况的一种方式。本章小结一、知识结构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表绘图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统计调查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世界,对未知的事物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2、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两种方式。什么是全面调查?什么是抽样调查?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只抽取一部
43、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方法是抽样调查。全面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具有破坏性的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花费少、时间短,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破坏性小;结果往往不如全面调查准确,且样本选取不当,会增大估计总体的误差。3、实际调查中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取数据。抽样调查的要求是什么?(1)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同;(2)样本容量要适当。4、利用统计图表描述数据是统计分析的重要环节。对于收集到的数据加以整理,并用统计图表描述出来,这有什么作用?帮助我们从数据中获得信息,得出结论。5、如何画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折线图?各种统计图都有什么特点?根据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出各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从而把一个圆分成几部分,标上百分比,写出名称,就得到了扇形统计图。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决定组距和组数;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首先取直方图中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然后在横轴上直方图的左右取两个频数为0的点,它们分别与直方图左右相距半个组距,将所取的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频数折线图。条形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扇形图能够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折线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频数分布直方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