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山如画__名家折腰__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的文化寓意_李理.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69453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山如画__名家折腰__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的文化寓意_李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山如画__名家折腰__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的文化寓意_李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山如画__名家折腰__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的文化寓意_李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 年 1月7日至4月10日,辽宁省博物馆举办 了一场古代山水绘画专题展,即“江山如画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该展览是辽宁省博物馆继“卧游江山辽宁省博物馆藏手卷山水画展”之后,推出的又一个与山水题材相关的专题展览,两者皆以山水为主题,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前一场画展是舒缓的横卷,让人在卧游研读中细细品味山水之美;后一场画展是立幅大轴,使人豁然沉入峰峦林壑、曲水横坡,于流连忘返中失却归途两场展览均受到观众喜爱,其反映的深层含意只有一个:中华山水之美,早已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深藏于国人的思想和情感之中。中江山如画 名家折腰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的文化寓意李 理作者

2、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DOI:10.19993/ki.2095-865X.2023.02.03山川秀美 万壑有情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远古以来,在这片土地生存的各民族人民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创造了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为世人所景仰和 赞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一个非常独特且颇具人文意义的现象,那就是中国古人很早就把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升华为人的精神世界,形成了中国人的“山水观”。千百年来,中国大地上的山水既以“物”的地理状态,存在于从古至今各个时期,陪伴着千百代中国人,还以“神”的精神状态支撑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滋养和丰富了国人的精神世界。古代的昆仑山、太行山、长白山,以

3、“五岳”之名并称的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以佛教而扬名的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梵净山,以道教而传世的武当山、齐云山、青城山、龙虎山,以及黄山、庐山、雁荡山、终南山、武夷山、五指山、阿里山等等,其响亮的名字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所熟知。27山水往往相依,文化寄托情感。与古代众多名山相伴的,是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上的各条大江大河,如长江、黄河、淮河、珠江、黑龙江、松花江、鸭绿江、辽河、滹沱河、洛河、钱塘江、漓江、金沙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等,它们奔流不息,在千万年的流动中养育了无数中国人,也孕育和创造了中华各族文化。远古时代,早在文字出现之前,东、西、南、北的山和水即已形成丰富的神话题材;

4、夏、商、周至秦统一文字形成后,这些神山、神水便被广泛记录于中华典籍之中。当时,中国古代绘画尚处于萌芽状态,山和水的造型大多是以简笔方式被雕刻、描绘于器物之上,或被织绣于纺织品之上。隋唐以后,中国传统绘画从综合一体的艺术形式转向更高的表现方式,山水画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并陆续出现山水、花卉、翎毛、走兽、草虫、鞍马、楼阁等不同画科,为传统中国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五代至宋初,中国山水画步入成熟发展阶段,其标志之一是众多绘画大师涌现出来,并创作了大量传承后世的经典山水作品。五代至两宋时期,有代表性的山水画名家主要有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米芾和米友仁父子、郭熙、燕文贵、王希孟、李唐、刘

5、松年、马远、夏圭等。这些山水画大家不仅左右着中原画坛,也极大影响到周边其他民族的绘画,如北方的辽、金和东北亚的朝鲜、日本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以上诸家的影响。辽宁省博物馆这次策划的“江山如画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以下简称“江山如画”展),共遴选馆藏品 66 件(套),推出绘画的起始点正是宋、辽、元这一特殊时期。这次展览的首件藏品为辽代佚名的深山会棋图轴图 1,图 2,画作纵 106.5 厘米、横 54 厘米。该图在 1974 年出土于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第七号辽墓,属于“纯正”的北方少数民族艺术作品。画面采用全景式构图,以朴拙豪放的笔墨描绘北方山林状貌,山林间楼阁庭院隐现,二高士

6、于林中对弈,山脚下另一士人策杖而行,身侧有小童抱琴随侍,再现了北方胡人的日常生活。画作虽出自东北墓葬,绘画技法却有荆浩、关仝用笔之风,反映了当时汉族与契丹族在绘画艺术上的交流活动。古代山水画家通常以画中山水寄托个人情感,以笔下云烟抒发内心情怀。因此,我们所见到的名家山水,既有可能是自然界山水的再现,也有可能是画家胸中的山水,是其精神世界的虚拟创造。从辽宁省博物馆这次展览的 60 余件山水作品看,其大多数是因袭古人而创作的胸中丘壑,少部分虽是写实,但并未指明具体是哪座山、哪条水,或者只择取了自然中的一段,无需知道具体是哪里。但另有一些山水图,明确载录山水所属,从而将个人对山水的喜好标示出来,如“

7、虎阜春晓”“南岳松云”“望天都峰”“桃源图”“醉翁亭”“隰州山水”等,体现了文人画家对祖国山水的真诚喜爱。梅清是清初著名“黄山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原名士羲,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工山水,尤善写松,偶作花卉。其创作大多表现黄山景色,风格雄奇而豪放,因而一直以来受到文士的推崇与喜爱。“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即多次与梅清交往,相互切磋画艺,留下名士佳话。这次展览的梅清 天都峰图 轴图 3,纵 187 厘米,横 51 厘米,描绘了黄山天都峰的奇异景致。画中天都峰高耸入云,山腰云雾缭绕,左下部树木茂密,半露庙宇,一人携杖徐28美成在久2023 年第 2 期图 1辽 佚名 深山会棋图 轴辽宁省博物馆

8、藏29图 2辽 佚名 深山会棋图 轴(局部)需印厂调色30美成在久2023 年第 2 期行其中。全幅布局独特清丽,繁笔浓墨写就的山岩势压诸峰,营造出高险奇崛的黄山特殊 景观。远避喧隘 隐逸精神“城市多喧隘,幽人自结庐。行藏循四勿,事业藉三余。留客尝新酿,呼孙倍旧书。悠悠清世里,何必上公车。”明代沈周创作的魏园雅集图轴上的这首题诗,作者是与沈周同时代的江南文士祝颢。明成化五年(公元 1469 年,己丑年),沈周等一众文士受家乡同好魏昌(公美)之邀,前往依山傍水的魏园欢聚饮酒。酒席间,陈述最先吟诵一诗,随后沈周、刘珏、祝颢、周鼎等人陆续唱和,遂各作一诗,沈周还乘兴创作了一幅山水画,众人依次将诗文抄

9、录其上,最后由主人魏昌收笔并写就跋语,由此诞生了这件多人合作的诗画合璧艺术作品。沈周创作的魏园雅集图轴图 4,纵145.5 厘米,横 47.5 厘米,画中忠实再现了此次江南名士的雅集活动。沈周等诸公的园中雅集与诗画创作,在元代至明清两代的江南地区极为普遍。其时,专心读书的知识分子和专心创作的书画艺术家大多对在朝礼仪十分苦恼,对百姓市井生活内心鄙夷。他们往往对大自然充满感情,对自然界中的山水充满热爱。由此,山水园林不再只是一种物质的世界,而是成为了知识分子的一种思想道具,成为他们“远避喧隘,隐逸精神”的一个对象。其实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与山水为伴的理想世界。论语 雍也篇 记述:“子曰:知者乐

10、水,仁者乐山。”这说明孔夫子等先贤早就知道人与山水的关系,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山水之乐,是平淡天真的雅逸情图 3清 梅清 天都峰图 轴辽宁省博物馆藏31图 4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 轴及其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32美成在久2023 年第 2 期士相聚对弈活动,图中绘一茅亭,筑于茂竹、丛蕉与溪水潺流之间;茅亭内有二文士围桌对弈,另有二童仆持扇、携卷侍立。全幅布景优雅平和,天然宁静,茅亭周围的芭蕉、丛竹与古松、萱花相互掩映,笔法细致秀美,灵动清雅,更显出文士的儒雅风度。名家云集 佳作荟萃唐宋以降,文人骚客辈出,文人思想不再是某些人个人的修养和言行,而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公认的主流意识。正是在这样的背

11、景下,由文人画家开创的绘画形式也从传统的绘画艺术中脱颖而出,逐渐发展为较为独立的文人画品种。元、明、清三朝,文人画大行其道,文人画家层出不穷,如“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松江画派”中的顾正谊、孙克弘、董其昌、沈士充、陈继儒、赵左、莫是龙,“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清初四僧”朱耷、石涛、弘仁、髡残以及“扬州八怪”“海上画派”等等,他们的艺术创作和思想意识不仅影响了元、明、清三朝画坛,其传世的绘画作品更是被当时和后世所尊崇,成为举世珍藏的艺术 瑰宝。这次“江山如画”展选展的 66(套)件绘画中,仅有 3 件是明代以前的作品,其他 60

12、件(套)绘画均出自明、清两代画家,其中名家大师可谓多如繁星,如戴进、吕纪、沈周、唐寅、谢时臣、文伯仁、李流芳、邵弥、项圣谟、蓝瑛、王原祁、吴历、梅清、石涛、樊圻、顾符稹、罗牧、袁江、方士庶、张宗苍、董邦达、潘恭寿、姜筠等,其中有不少人还是纯正致,是人们对内心“桃花源”的向往,也是古人将山水与内心“天人合一”的冷静直观。最早于西周时期形成完善的封建制,其后被许多王朝所遵行,帝制时代在中国前后绵延了两千余年,其间先后出现过数十个王朝,每当改朝换代之际,往往都要引发剧烈的社会动荡,对广大黎民百姓造成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即使是和平时期,朝廷内部往往会发生党争内讧、权力倾轧,使许多知识分子牵连其中。每当学

13、者文士政治失意、仕途受阻,在朝堂上受到排挤打击,或者被奸党远逐山野时,山水之游和山水绘画就成了文人排解内心情感的重要对象。从历朝历代传世的无数诗文歌赋、书画艺术作品看,许多与山水有关的作品均是出自文人们的感情压抑期,所谓“悲愤出诗人”,许多山水画作都是画家在某一时段其个人感情的真实表露。元、明、清时期,文人雅集是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这类雅集可以发生在某个府宅的园苑,也可以在某座大山的林间、水畔,而这些描绘了雅集趣事的绘画,通常被题满诗文,连同绘画作品一并被保留下来。就像千百年前王羲之等文人于兰亭举行的“修禊事”一样,兰亭集序的诗与画也一直成为古代文人画家热衷的题材,同时也是其与朋友积极效仿的文

14、化行为。钱榖,明代中期著名画家,字叔宝,号句吴逸民,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年少孤贫失学,壮年始读书,后成为“吴门四家”之一文徵明的入室弟子,习画山水,笔墨疏朗稳健,亦善绘人物、兰竹,画名享誉江南。在“江山如画”展中,展出了一件钱榖创作的竹亭对弈图轴图 5,该图纵 62.1 厘米、横 32.3 厘米,是钱榖为凤洲先生(王世贞)所作。全图绘文33图 5明 钱榖 竹亭对弈图 轴及其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的文人画家,其绘画作品也因此具有较高的文人格调。“江山如画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展品目录1.辽 佚名深山会棋图2.宋 马远松寿图3.元 佚名扁舟傲睨图4.明 戴进溪堂诗意图5.明 佚名水榭

15、山郭图6.明 吕纪桃林聚禽图7.明 沈贞竹炉山房图8.明 沈周魏园雅集图9.明 唐寅茅屋蒲团图10.明 谢时臣虎阜春晴图11.明 钱榖竹亭对弈图12.明 文嘉乔林清影图13.明 文伯仁松风高士图14.明 文伯仁松泉逸士图15.明 孙枝峰回径转图16.明 朱朗仙山楼阁图17.明 李流芳水亭远山图18.明 邵弥高岩曳杖图19.明 项圣谟林下清谈图20.明 关思停舟垂纶图21.明 蓝瑛山阁延秋图22.明 蓝瑛溪桥柱杖图23.清 王原祁仿黄公望山水图24.清 王原祁山中早春图25.清 王翚仿古四季图(4 件)26.清 吴历南岳松云图27.清 梅清望天都峰图28.清 石涛孤舟临瀑图29.清 石涛古木垂荫

16、图30.清 龚贤一道飞泉图34美成在久2023 年第 2 期31.清 樊圻桃源图32.清 高简草堂独坐图33.清 佟世晋秋林散步图34.清 陈星峰前千涧图35.清 黄向坚峰崖喧涛图36.清 顾符稹醉翁亭图37.清 文点桐荫清话图38.清 文点停舟话旧图39.清 潘澄溪山读书图40.清 罗牧疏林远山图41.清 佚名青岩雅阁图42.清 袁江溪山行旅图43.清 沈廷瑞岩松傲岁图44.清 朱伦瀚仙山春晓图45.清 方士庶山苍寓隐图46.清 王昱溪山渔隐图47.清 张宗苍临黄公望山水图48.清 沈凤断山丛篠图49.清 周笠春山晓霭图50.清 董邦达霭山邨郭图51.清 张洽万木森秋图52.清 吴麐仿倪瓒早

17、秋图53.清 沈宗骞名山读书图54.清 宋葆淳隰州山水图55.清 潘恭寿仿王蒙山水图56.清 万上遴百道飞泉图57.清 顾鹤庆石梁方广图58.清 王玉璋北苑春山图59.清 戴熙虚堂乐志图60.清 张之万云岚秋瀑图61.清 秦祖永仿唐寅山水图62.清 顾沄仿王蒙山水图63.清 姜筠雪径探春图最后再为读者介绍两件选展的清代画作。一是清初大家王翚创作的 仿古四季图 屏图6,此作为四条屏式,每屏纵 82 厘米、横 51 厘米,是作者仿拟古人多种笔法创作的四季山水图,四条屏自右向左依次为春、夏、秋、冬四时。全屏用笔苍劲严谨,墨色富有变化,真实再现了自然境界中的四季轮回,山水树木幽奇古趣、生机盎然,充分展

18、现了一代宗师的笔墨功力。石涛,法名原济,字石涛,号大涤子、苦瓜和尚等。他原为明宗室后裔,明亡后,以绘事自强,善山水、花卉等,倡导以自然为师,力主“搜尽奇峰打草稿”,其作品笔墨纵姿凝练,对当时和后世画家影响极大。“江山如画”展览中选展了石涛的古木垂荫图 轴图 7,该图纵 175 厘米、横 50.7 厘米,画中峰峦高兀,山岩重叠,树木繁茂,山下楼阁掩映其间,近景绘杂树参差,错落起伏,其间山路弯弯,直抵江岸。图中笔墨繁复,皴法多变,赋色温润和谐,是典型的石涛画风。结语华夏大地上的山山水水,抚育和滋养了无数代中国人,也构建和完善了众多文化人的心中梦想,就像宋代文豪欧阳修在其醉翁亭记中所说的“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但所谓赏乐和饮酒其实并不重要,“醉翁之意不在酒”,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回归山水,“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将与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思想永远紧密地联结在一起!O35图 6清 王翚仿古四季图 屏(4 件)辽宁省博物馆藏图 7清 石涛 古木垂荫图 轴辽宁省博物馆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