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煤气区域管理制度
1、一切操作严格按照本岗位操作规程去做,必须使用CO测试仪测试安全后方可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进入,禁止一人进入地下室,操作时必须有一人监护。如有特殊情况CO含量超过160ppm(200mg/m3)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及便携式煤气报警仪方可进入。
2、非本岗位人员,禁止进入煤气区域。外来人员到煤气区域作业必须由当班测温班长出示许可证并由专人监护方可进入。
3、溜烟道时根据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来判断是否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两人相隔3米以上距离,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撤出汇报。
4、在煤气区域工作时,如发现头晕、头痛等现象立即停止作业,撤离现场,通风休息,并上报工长。
5、禁止不戴空气呼吸器在煤气区域内带煤气作业。
6、焦炉地下室及烟道处,禁止烤晒衣服,堆放各种物品。
7、换向室煤气报警仪每周一进行比对,发现与多数报警仪数值相差较大的,立即上交分厂生产组,送计控校验。
8、保护好固定式报警仪和便携式报警仪机身上的合格证标签,确保其清晰、醒目,分厂固定式报警仪和便携式煤气报警仪煤半年进行一次校验,换向工做好校验记录。
9、在煤气区域工作时,首先观察固定式煤气报警仪读数,并做好记录,工作完成后,记录工作时间,工段每月对该记录情况进行检查,未按规定执行的考核工长50元,责任炉长40元。
10、地下室清洗交换旋塞、测量各项压力、温度时,必须关注好煤气浓度,严格按以下标准执行,工段每天进行检查,分厂不定期进行抽查,发现不按规定执行的一次考核调火工100元,工长50元,炉长40元。
11、煤气区域煤气浓度:50<浓度<100时,炉长必须到场监护。100<浓度<200时,工长必须到场监护。煤气浓度大于200时,必须通知段长。煤气浓度大于200并较长时间保持在200以上,必须通知分厂厂长到场。
12、回收区域含氧分析仪浓度:1.8<浓度<2.0通知生产组到现场监护。
13、回收区域含氧分析仪每班报警连续超过5次,通知计控人员校验。
煤气区域内工作时间安全标准
一氧化碳含量
ppm值
工作时间
30mg/m3
24ppm
可较长时间工作
50mg/m3
40ppm
不应超过1小时
100mg/m3
80ppm
不应超过30分钟
200mg/m3
160ppm
不应超过20分钟
超过200mg/m3
————
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工作
注:作业人员每次进入煤气区域工作的时间间隔不应低于0.5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