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过去作为一种可参观的形式:遗产旅游景观的设计及其机制研究——以天津五大道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656168 上传时间:2024-07-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去作为一种可参观的形式:遗产旅游景观的设计及其机制研究——以天津五大道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过去作为一种可参观的形式:遗产旅游景观的设计及其机制研究——以天津五大道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过去作为一种可参观的形式:遗产旅游景观的设计及其机制研究——以天津五大道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0设计研究03 2023 北方美术71DESIGN RESEARCHNORTHERN ART 2023 03主要表现为对遗产所代表的旧时文化的渴望与挽留,即通过遗址公园、古村落、历史建筑、博物馆等展览空间的开发建设,利用物质形式和活态历史延续并创造“逝去的世界”(runaway world),从而使过去成为一个被展示和可供人们参观的存在。芭芭拉克申布拉特-吉姆布莱特(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说:“遗产是一种求助于过去的现代文化生产模式。如此定义的遗产取决于用展示来赋予垂死的经济体和了无生机的场所以第二次生命,作为对自身的展览。”5由此观之,过去的“可参观性

2、”生产实际上是以现代欲求为准绳进行的,这也就无形中隐含了一些难以回避的现象并非过去所有的文化都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进入产业开发过程,且转化为旅游资源的文化也往往会经过一定的加工而与真实的历史存在些许出入。在此方面,天津五大道遗产旅游景观的构建表现得尤为明显。基于此,本文围绕过去是如何用可参观的形式制造出来的这一核心问题,以天津五大道为具体案例,通过分析五大道遗产旅游景观“可参观性”的设计策略与呈现方式,探讨隐含于“可参观性”现象背后的社会生产机制与建构性成因,最终引申出对遗产旅游景观设计内在文化逻辑的深入思考。二、可参观的五大道:从租界飞地到旅游名胜的转型五大道是天津市内马场道以北、成都道以南、

3、西康路以东、马场道和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处历史地段的指称。虽说是五大道,但实际上是由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和马场道六条几近平行的道路组成。“坊间还有一种解释,说是由于五大道中的常德道并不是一条完整的道路,它被占地较大的民园体育场切断,只有半条,因此没有算在五大道之内。”642有趣的是,“五大道”并不是一个历史称呼,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城市管理部门为了便于称呼发明了这个叫法;但说得久了,约定俗成,反而成为“官称”。五大道是近代天津英租界第三次南扩形成的高级住宅区。天津人讲:“先有马场道,后有五大道。”意思就是说,在五大道被划入英租界之前,“推广界”的南部边界马场道就已经存在。英

4、租界当局以“越界筑路”的手段,强占了租界以外的土地,并由此推动了租界的扩张。可以说,五大道早期带有明显的列强殖民色彩,是人们不愿提及的创伤记忆和殖民伤疤以及“看却看不见的存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这块租界飞地以异类和他者的形态与老城厢互不干扰地独立发展。作为当时西方最新空间规划、建筑技术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地,该区域在城市空间形态、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均与中国传统的城市特征迥然不同,其特殊的空间语汇无疑是殖民国家的强权话语和资本掠夺功能外化为城市形象的一种表征。为了获得同样的权力表征,清政府很早便开始“师夷长技”,映射在天津的城市建设方面即洋为中用的河北新区。作为中国第一个体现现代城市规划思

5、想的城区,它的建设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租界时期的五大道从与老城厢传统街区的绝对隔离到渐渐被接纳的过程。另外,对飞地空间的接纳除了从总体规划到建筑造型的效仿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民众尤其是上流社会对新型生活方式的接纳。20世纪初的中国,政局变化频繁,天津租界成了当时北方最大的“安全岛”。五大道因地处英租界的黄金地段,也就成了当时国内中上层人士重要的政治避难所。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人民性城市景观的生成,五大道还一度被贴上“洋人买办老爷太太们的老巢”7的政治标签,成为被打倒的对象。然而,伴随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除了被复建的鼓楼和周边的仿古街区以外,作为天津六百余年城市

6、发展见证的老城厢已然在上世纪末大拆大建的浪潮中被无情地拆除了,而当年的租界地五大道却被较好地保留下来。虽然客观的物质基础条件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五大道之于天津的重要性正在逐渐上升却也是不争的事实。1999年,天津市规划局编制了五大道风貌区保护开发规划,将这片区域定位为高级住宅区、高档办公区和文化旅游区,正式拉开了五大道作为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序幕。2003 年,五大道被评为“津门新十景”;2005年,五大道被列为“近代中国看天津”的重要旅游板块;2015年,五大道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2021年,五大道又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现今人们常说:“天津

7、两件宝,海河五大道。”642从这一层面上看,五大道已然从列强侵略的惨痛记忆中脱离出来,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平台以及中国文化现代性转型的前沿地带,构成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索国家民族命运以及未来发展道路的一种表征。这种表征在当代以促进旅游为目的的更新规划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并且在大众旅游的过程中受到了空前的强化和对外宣传。应该说,五大道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重构天津城市形象和想象城市未来发展路径的代言人。至此,历尽沧桑的五大道由租界飞地转变为供大众观赏的旅游景观,实现了从异端到正向的意义转换,完成了从被排斥抵抗到被接纳和解再到被宣扬推广的奇妙转型。在此过程中,如何借助规划设计的手段将街区构建为

8、可参观的旅游奇观,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更有意味的是,在设计之中,如何阐释街区的历史文化,也就是如何通过甄选和解读,消散五大道的殖民印记并将它纳入到中国文化现代性转型以及进步民族化的叙事范式中来,则显得更加有趣。三、五大道“可参观性”的设计呈现:街景的神圣化再造对于旅游景观设计来说,“可参观性”指的是文化的视觉化与物化,或者说是一种视觉的文化实践,“目的是创造会说话的环境(talking environments),将人们当作参观者并吸引其注意力”22。这种环境营造的方法,借用设计界的流行话语来形容就是“可读的”(legible),主要表现为通过明确的文化属性和清晰的文化主题,将场所本身构造

9、为可被识别的景观。南京大学周宪教授将此过程称作“景观的发明”。在他看来,旅游景观“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实在,更是一个需要不断地被发明的符号,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旅游需要”8。迪恩麦卡奈尔(Dean MacCannell)则将这种“发明”称作景色神圣化(sight sacralization),该过程包括命名(naming phase)、.装裱及推广(framing andelevation phase)、奉祀过去作为一种可参观的形式:遗产旅游景观的设计及其机制研究以天津五大道为例The Past as a Visitable Form:A Study on Design of Heritag

10、e Tourism Landscape and Its Mechanism with Wudadao in Tianjin as an Example周延伟/Zhou Yanwei摘 要:遗产与旅游的结合使过去以可参观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表现在景观设计方面,即通过旧时文化的视觉化和物化来塑造主题鲜明的可读性环境。然而,这个关于过去的旅游景观并非对历史的全景式再现,而是根据现实需要对过去进行重新阐释的结果。因此,通过分析隐含于“可参观性”背后的社会生产机制及其建构性成因,可以发现遗产旅游景观设计内在的文化逻辑。在此方面,天津五大道颇具典型性。借助于街景的神圣化再造,五大道完成了对“可参观性”的

11、设计呈现,“万国建筑博览会”区域意象得到进一步强化,目的就是在当代语境中通过赋予过去以新的意义来重构天津拥抱世界文明的城市形象,并且借助大众旅游,用怀旧的语调勾勒美好的城市愿景。总之,遗产旅游景观的设计实际上是在塑造过去的可参观性中,言说现在的必然性与未来之合理性的过程,包括被筛选的过去、被组合的旅游奇观及被建构的城市形象与未来想象三个阶段。关键词:遗产旅游;景观设计;可参观性;天津五大道一、遗产+旅游:被展示的过去及其“可参观性”旅游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将“旅游”定义为一个牵涉“离开/偏离常轨”(departure)的概念。在他看来,“人可以有限度地摆脱例行事务和日常生活,让感

12、官投入一连串刺激活动,与日常的平凡无奇形成强烈对比”14。因此,对于旅游规划及其景观设计来说,目的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独特性是该地能否获得持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而遗产作为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印记,它与旅游似乎天生就构成了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搭档。事实上,在现代大众旅游兴起之前,对遗产的观瞻便已存在。例如,16、17世纪盛行于欧洲的“大游学/壮游”(Grand Tour),以及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追古思幽的雅游。可以说,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往今来,将历史遗迹奉为游览路线上的风景名胜,通过旅游感知、了解和体察异域风情与历史文化,都是人类行为活动的一种重要类型。在当下,随着旅游活动的普及,游客的旅行模

13、式早已从先前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简单观光转变为以文化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深度参与,曾经被认为与文化体验毫无关联的购物、吃喝、住宿等附属行为也逐渐转变成体验场所意义、接触当地文化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旅游景观设计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让游客通过到各种当地的文化展示场所观光,参与多种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获得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从而实现文化消费。至此,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旅游景观则成为文化的载体。在旅行中,文化已然超越了它在精神层面的无形状态,变成了一个可以被观赏的去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们对“回到过去”的兴趣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遗产旅游也成为前所未有的大众活动。拉斐尔塞缪尔(Raphael Samu

14、el)将此戏称为被克利俄(Clio)操控的一种膨胀的历史文化。为了迎合这种趋势,遗产旅游景点想方设法为游客提供各种公开展示的平台,并且给场所赋予了各种文化价值。这些文化价值往往被视为该场所的身份,拥有这一身份对吸引游客至关重要。21这便是贝拉迪克斯(Bella Dicks)所说的文化的“可参观性”(visitability)。该词脱胎于文化研究中的“凝视”概念。它将参观主体、客体以及二者之间的凝视关系内化于一身,3代表了一种以实体为基础的意指系统,指的是参观主体与客体之间构成的体验式的互动关系。4.在此意义上,遗产与旅游结合所衍生出的过去的“可参观性”,70设计研究03 2023 北方美术71

15、DESIGN RESEARCHNORTHERN ART 2023 03主要表现为对遗产所代表的旧时文化的渴望与挽留,即通过遗址公园、古村落、历史建筑、博物馆等展览空间的开发建设,利用物质形式和活态历史延续并创造“逝去的世界”(runaway world),从而使过去成为一个被展示和可供人们参观的存在。芭芭拉克申布拉特-吉姆布莱特(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说:“遗产是一种求助于过去的现代文化生产模式。如此定义的遗产取决于用展示来赋予垂死的经济体和了无生机的场所以第二次生命,作为对自身的展览。”5由此观之,过去的“可参观性”生产实际上是以现代欲求为准绳进行的,这

16、也就无形中隐含了一些难以回避的现象并非过去所有的文化都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进入产业开发过程,且转化为旅游资源的文化也往往会经过一定的加工而与真实的历史存在些许出入。在此方面,天津五大道遗产旅游景观的构建表现得尤为明显。基于此,本文围绕过去是如何用可参观的形式制造出来的这一核心问题,以天津五大道为具体案例,通过分析五大道遗产旅游景观“可参观性”的设计策略与呈现方式,探讨隐含于“可参观性”现象背后的社会生产机制与建构性成因,最终引申出对遗产旅游景观设计内在文化逻辑的深入思考。二、可参观的五大道:从租界飞地到旅游名胜的转型五大道是天津市内马场道以北、成都道以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和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处

17、历史地段的指称。虽说是五大道,但实际上是由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和马场道六条几近平行的道路组成。“坊间还有一种解释,说是由于五大道中的常德道并不是一条完整的道路,它被占地较大的民园体育场切断,只有半条,因此没有算在五大道之内。”642有趣的是,“五大道”并不是一个历史称呼,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城市管理部门为了便于称呼发明了这个叫法;但说得久了,约定俗成,反而成为“官称”。五大道是近代天津英租界第三次南扩形成的高级住宅区。天津人讲:“先有马场道,后有五大道。”意思就是说,在五大道被划入英租界之前,“推广界”的南部边界马场道就已经存在。英租界当局以“越界筑路”的手段,强占了租界

18、以外的土地,并由此推动了租界的扩张。可以说,五大道早期带有明显的列强殖民色彩,是人们不愿提及的创伤记忆和殖民伤疤以及“看却看不见的存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这块租界飞地以异类和他者的形态与老城厢互不干扰地独立发展。作为当时西方最新空间规划、建筑技术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地,该区域在城市空间形态、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均与中国传统的城市特征迥然不同,其特殊的空间语汇无疑是殖民国家的强权话语和资本掠夺功能外化为城市形象的一种表征。为了获得同样的权力表征,清政府很早便开始“师夷长技”,映射在天津的城市建设方面即洋为中用的河北新区。作为中国第一个体现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城区,它的建设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租界

19、时期的五大道从与老城厢传统街区的绝对隔离到渐渐被接纳的过程。另外,对飞地空间的接纳除了从总体规划到建筑造型的效仿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民众尤其是上流社会对新型生活方式的接纳。20世纪初的中国,政局变化频繁,天津租界成了当时北方最大的“安全岛”。五大道因地处英租界的黄金地段,也就成了当时国内中上层人士重要的政治避难所。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人民性城市景观的生成,五大道还一度被贴上“洋人买办老爷太太们的老巢”7的政治标签,成为被打倒的对象。然而,伴随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除了被复建的鼓楼和周边的仿古街区以外,作为天津六百余年城市发展见证的老城厢已然在上世纪末大拆大建的

20、浪潮中被无情地拆除了,而当年的租界地五大道却被较好地保留下来。虽然客观的物质基础条件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五大道之于天津的重要性正在逐渐上升却也是不争的事实。1999年,天津市规划局编制了五大道风貌区保护开发规划,将这片区域定位为高级住宅区、高档办公区和文化旅游区,正式拉开了五大道作为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序幕。2003 年,五大道被评为“津门新十景”;2005年,五大道被列为“近代中国看天津”的重要旅游板块;2015年,五大道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2021年,五大道又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现今人们常说:“天津两件宝,海河五大道。”642从这一层面上

21、看,五大道已然从列强侵略的惨痛记忆中脱离出来,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平台以及中国文化现代性转型的前沿地带,构成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索国家民族命运以及未来发展道路的一种表征。这种表征在当代以促进旅游为目的的更新规划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并且在大众旅游的过程中受到了空前的强化和对外宣传。应该说,五大道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重构天津城市形象和想象城市未来发展路径的代言人。至此,历尽沧桑的五大道由租界飞地转变为供大众观赏的旅游景观,实现了从异端到正向的意义转换,完成了从被排斥抵抗到被接纳和解再到被宣扬推广的奇妙转型。在此过程中,如何借助规划设计的手段将街区构建为可参观的旅游奇观,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2、但更有意味的是,在设计之中,如何阐释街区的历史文化,也就是如何通过甄选和解读,消散五大道的殖民印记并将它纳入到中国文化现代性转型以及进步民族化的叙事范式中来,则显得更加有趣。三、五大道“可参观性”的设计呈现:街景的神圣化再造对于旅游景观设计来说,“可参观性”指的是文化的视觉化与物化,或者说是一种视觉的文化实践,“目的是创造会说话的环境(talking environments),将人们当作参观者并吸引其注意力”22。这种环境营造的方法,借用设计界的流行话语来形容就是“可读的”(legible),主要表现为通过明确的文化属性和清晰的文化主题,将场所本身构造为可被识别的景观。南京大学周宪教授将此过

23、程称作“景观的发明”。在他看来,旅游景观“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实在,更是一个需要不断地被发明的符号,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旅游需要”8。迪恩麦卡奈尔(Dean MacCannell)则将这种“发明”称作景色神圣化(sight sacralization),该过程包括命名(naming phase)、.装裱及推广(framing andelevation phase)、奉祀过去作为一种可参观的形式:遗产旅游景观的设计及其机制研究以天津五大道为例The Past as a Visitable Form:A Study on Design of Heritage Tourism Landscape

24、and Its Mechanism with Wudadao in Tianjin as an Example周延伟/Zhou Yanwei摘 要:遗产与旅游的结合使过去以可参观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表现在景观设计方面,即通过旧时文化的视觉化和物化来塑造主题鲜明的可读性环境。然而,这个关于过去的旅游景观并非对历史的全景式再现,而是根据现实需要对过去进行重新阐释的结果。因此,通过分析隐含于“可参观性”背后的社会生产机制及其建构性成因,可以发现遗产旅游景观设计内在的文化逻辑。在此方面,天津五大道颇具典型性。借助于街景的神圣化再造,五大道完成了对“可参观性”的设计呈现,“万国建筑博览会”区域意象得到

25、进一步强化,目的就是在当代语境中通过赋予过去以新的意义来重构天津拥抱世界文明的城市形象,并且借助大众旅游,用怀旧的语调勾勒美好的城市愿景。总之,遗产旅游景观的设计实际上是在塑造过去的可参观性中,言说现在的必然性与未来之合理性的过程,包括被筛选的过去、被组合的旅游奇观及被建构的城市形象与未来想象三个阶段。关键词:遗产旅游;景观设计;可参观性;天津五大道一、遗产+旅游:被展示的过去及其“可参观性”旅游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将“旅游”定义为一个牵涉“离开/偏离常轨”(departure)的概念。在他看来,“人可以有限度地摆脱例行事务和日常生活,让感官投入一连串刺激活动,与日常的平凡无奇形

26、成强烈对比”14。因此,对于旅游规划及其景观设计来说,目的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独特性是该地能否获得持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而遗产作为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印记,它与旅游似乎天生就构成了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搭档。事实上,在现代大众旅游兴起之前,对遗产的观瞻便已存在。例如,16、17世纪盛行于欧洲的“大游学/壮游”(Grand Tour),以及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追古思幽的雅游。可以说,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往今来,将历史遗迹奉为游览路线上的风景名胜,通过旅游感知、了解和体察异域风情与历史文化,都是人类行为活动的一种重要类型。在当下,随着旅游活动的普及,游客的旅行模式早已从先前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简

27、单观光转变为以文化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深度参与,曾经被认为与文化体验毫无关联的购物、吃喝、住宿等附属行为也逐渐转变成体验场所意义、接触当地文化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旅游景观设计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让游客通过到各种当地的文化展示场所观光,参与多种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获得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从而实现文化消费。至此,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旅游景观则成为文化的载体。在旅行中,文化已然超越了它在精神层面的无形状态,变成了一个可以被观赏的去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们对“回到过去”的兴趣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遗产旅游也成为前所未有的大众活动。拉斐尔塞缪尔(Raphael Samuel)将此戏称为被克利俄(Clio)操控

28、的一种膨胀的历史文化。为了迎合这种趋势,遗产旅游景点想方设法为游客提供各种公开展示的平台,并且给场所赋予了各种文化价值。这些文化价值往往被视为该场所的身份,拥有这一身份对吸引游客至关重要。21这便是贝拉迪克斯(Bella Dicks)所说的文化的“可参观性”(visitability)。该词脱胎于文化研究中的“凝视”概念。它将参观主体、客体以及二者之间的凝视关系内化于一身,3代表了一种以实体为基础的意指系统,指的是参观主体与客体之间构成的体验式的互动关系。4.在此意义上,遗产与旅游结合所衍生出的过去的“可参观性”,72设计研究03 2023 北方美术73DESIGN RESEARCHNORTH

29、ERN ART 2023 03发生的背景,广阔的历史画面也在一个接一个的故事中依次展开。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五大道上的马车,这个违和感极低的存在已然成为沟通现在与历史、真实与幻象之间的“虫洞”。身处其中,游客能够获得更多想象旧日生活的可能。另外,为了方便游客观看,政府部门还将部分院落的实体围墙更换为栏杆。这种改变历史建筑原真性的做法虽然遭到了许多规划设计专家的反对,但却依然得到了实施。总之,在马车这种前现代交通工具的作用下,整个五大道被串联成一个值得观看的理想化的景观。正如厄里所说:“许多旅游活动本质上完全是个视觉性经验。为了实现凝视,才会精心规划,让游客遇见他者,并为旅游经验提供某种能

30、力、娱乐和结构。”116(四)机械复制:新媒体时代的现场唯一厄里将游客的旅游行为称作“游客的凝视”,并且指出这种凝视“是由社会塑模、后天习得的观看方式。它是动态影像和再现技术建构而成的视野(vision)”13。在这里,所谓的“动态影像和再现技术”实际上就是机械复制,指的是“使用大众媒体大规模地复制那些被神圣化的物品,如照片等印刷品或是模型等”9。在现今新媒体技术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复制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并且早已超越了传统的照片、印刷品、模型等的界限。瓦尔特本迪克斯舍恩弗利斯本雅明(Walter Bendix Schoenflies Benjamin)认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由于受到商业资本的

31、过度侵袭和破坏性再利用而逐渐沦为资本逐利的工具和象征符号,从而失去了原有的“光韵”(aura),变得单调肤浅和缺乏意义。但是在旅游景观设计之中,这似乎恰恰是景色神圣化的最关键一步。在游客的凝视(The Tourist Gaze 3.0,2011)一书中,厄里分析了摄影、数字化对游客凝视的影响,并认为它是“促使游客凝视发展与延续最重要的技术”1179。在他看来,摄影这一被大众视作能够客观化全世界的技术实际上制造了想象的地理,而商业旅游摄影更是为了挑起潜在游客的欲望,因而必然要展示出更加刺激与魅惑人心的地理。这种情形与当今的网红打卡颇为类似。游客到达目的地后,可以通过直播、视频、朋友圈等多种方式对

32、目的地的景观进行即时复制,也可以在旅行结束后通过网络上传和分享旅行日志、评价目的地等方式进行滞后复制。甚至连游客购买官方推出的文化衍生品的行为,其实也构成表1 对五大道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表格来源:朱雪梅:中国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修订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第346页,作者有部分改动了某种意义上的复制。随着复制品的与日俱增,原物似乎并没有被复制品所取代,而是因为它的真实性和现场感变成了被膜拜的偶像。或者说,“恰恰是因为这些机械复制品的存在,才能凸显出原物作为唯一存在的重要价值”9。(五)社会再生产:在地居民与街区活力的营造在旅游规划中,目的地文化的“可参观

33、性”塑造也可以看作地方性重新发掘的过程。在地理学上,地方性除了表现为静态的物理空间之外,还有以在地居民生活图景为主体的活态地方性一说,而这也是该地得以保持地域特色并且持续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这里的“社会再生产”说的就是旅游规划与在地居民的关系,即“社会群体、城市或是地区以景区的名字命名,将其转变为一种社会化的符号”9,并使之周而复始延续下去的过程。五大道的更新规划在满足聚集旅游和商业人流的同时,力图更好地保持其核心保护范围内较为安静的历史文化氛围。为此,如何对待当地居民就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当时有专家建议将低收入居民全部迁出,以恢复历史上较纯粹的高档居住品质。但是由于高昂的动迁

34、费用以及出于地区原真性的考虑,最终决定允许少量居民继续留在五大道作为社会变迁的真实反映,并且通过提倡慢速交通、保留中小学校、允许小规模自营商业等措施维持原有生活方式,以实现双赢的局面。10另外,在维持更新地相对复杂居民结构的基础上,鼓励在地居民参与地方营造,也是规划设计领域经常用来激发社区感、凝聚力和活力的重要手段。反映在五大道旅游规划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夜市的举办。夜市开幕当天,五大道人流如潮,绚烂的灯光秀将民园体育场映得五彩缤纷。剧场歌舞、路演巡游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吸引人们驻足欣赏,拱廊内120余个市集摊位前更是人头攒动,许多在地居民也参与其中,营造出良好的街区活力(图4)。不过,这一方式能

35、否长期影响在地居民,使之形成真正的社区凝聚力,还需要深入考察和长期关注。但值得提倡的是,通过引导居民自发式更新来激发五大道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失为一种促进其社会再生产的良好途径。综上所述,五大道遗产旅游景观的构建说到底就是通过重要节点的消费化再造、固定线路的游览观瞻、新媒体技术的打卡复制以及当地居民参与的街区活力营造等多种方式,围绕遗产资源建构起一套.“将过去带入图1 五大道文化旅游区规划结构及“钻石策略”示意图 图片来源:朱雪梅:中国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修订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第351、348页,作者有部分改动(enshrinement)、机械复

36、制(mechanical reproduction)和社会再生产(social reproduction)五个阶段。如此看来,五大道遗产旅游景观“可参观性”的规划设计实际上就是将五大道街景进行神圣化的过程。(一)命名:“钻石策略”五大道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旅游兴起于20世纪末。随着五大道风貌区保护开发规划的出台,这片区域先后被确定为文化旅游区和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遗产活化的广泛开展,新一轮的保护与更新规划开始编制。在该轮规划中,出于对街区整体性的考虑,政府和规划部门决定“保持核心保护范围的相对安静和稳定,保持其整体性和完整性,同时允许外围建设控制地带结合少量史料价值一般的

37、历史建筑形成旅游聚客锚地”6347。按照这一思路,规划“以两个具有场所意义的开放空间和五个特色鲜明的入口门户为载体”6351,提升完善街区功能以满足旅游的需要,具体包括两个核心、五个节点和一条线路。为了使规划方案更加深入人心,规划单位还给它起了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钻石策略(图1),即将五大道的核心保护范围比喻为一颗硕大的钻石,周边高层建筑之间散落的、零星的历史建筑则是大钻石周边镶嵌的小钻石。这种通过命名来标记重点事物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和规定了人们看待五大道的方式与态度,从而为五大道景色的神圣化奠定了基础。(二)装裱及推广:以消费为特征的节点再造随着以促进旅游发展为目标的五大道更新规划被命名

38、为“钻石策略”,其整体的装饰风格也被确立下来。规划在建筑使用功能方面明确区分了高级与低级、高雅与低俗,从而在鼓励和禁止的双重维度中渗透出浓浓的消费主义气息,诸如积极提倡开办高级企业会所、高档餐厅、精品专卖店、精致特色酒店、高档美容养生会馆等高端消费场所,禁止和排斥烧烤、街边售卖、快餐、大型超市等普通消费形式(表1)。通过对这些重要节点的装裱与推广,物品的“神圣性”逐渐被彰显出来。其中,将位于“钻石”核心位置的民园体育场改造为辐射全域的游客服务中心无疑是最具旗舰意义的事件。民园体育场是中国最早兴建的现代化体育场之一,后因设施老化而被弃用。随着五大道更新规划的展开,20122014年民园体育场进行

39、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改造。这次改造采用了存表去里和功能重置的模式:其外围看台被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欧式建筑外沿,建筑内部增设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消费业态,使该体育场从专业的体育运动场所转变为休闲公园和标识性的游客锚地。规划部门将之誉为“中西合璧的城市客厅”(图2)。不过,这个“客厅”虽然没有准入门槛,任何人都可以随便逛上一逛,但除了欣赏豪华的“装修”之外,若要真正地参与其中,里面的消费仍然是价格不菲。在五大道上,与此类似的改造还有民园西里、先农大院和庆王府。由此看来,五大道的“装裱及推广”实际上是要将它塑造为一个宏伟的“物神”形象,通过符号化拼贴、标签化装饰以及消费化改造共同

40、完成历史景观的崇高化再现。同时,作为一种消费行为,旅游还是建构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由此看来,这种凭借技术性语言将历史素材巧妙编织进消费语境而生成的历史景观的符号化再现,在建构游客自我身份想象的同时,也在推广过程中通过各种媒介的宣传形塑了潜在游客的心理预期。(三)奉祀:固定线路的马车游览奉祀犹如一场朝圣游客离开熟悉之地,全身心地投入到那个遥远而神圣的地方。在当今的五大道,最为流行的朝圣方式是乘着观光马车沿着固定的观览线路“敬拜”那些被选定的知名景点(图3)。相比以电能或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象征着机械时代速度与理性的观光车而言,行驶在非现代化街区中的马车作为前现代社会的“孑遗生物”,似乎更能激

41、发起游客的历史代入感。当马车徐徐走过五大道的街头,一座座历史建筑的身影从游客眼前飘然而过,配合着导游的讲解,整个街区变成了种种传奇故事72设计研究03 2023 北方美术73DESIGN RESEARCHNORTHERN ART 2023 03发生的背景,广阔的历史画面也在一个接一个的故事中依次展开。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五大道上的马车,这个违和感极低的存在已然成为沟通现在与历史、真实与幻象之间的“虫洞”。身处其中,游客能够获得更多想象旧日生活的可能。另外,为了方便游客观看,政府部门还将部分院落的实体围墙更换为栏杆。这种改变历史建筑原真性的做法虽然遭到了许多规划设计专家的反对,但却依然得到

42、了实施。总之,在马车这种前现代交通工具的作用下,整个五大道被串联成一个值得观看的理想化的景观。正如厄里所说:“许多旅游活动本质上完全是个视觉性经验。为了实现凝视,才会精心规划,让游客遇见他者,并为旅游经验提供某种能力、娱乐和结构。”116(四)机械复制:新媒体时代的现场唯一厄里将游客的旅游行为称作“游客的凝视”,并且指出这种凝视“是由社会塑模、后天习得的观看方式。它是动态影像和再现技术建构而成的视野(vision)”13。在这里,所谓的“动态影像和再现技术”实际上就是机械复制,指的是“使用大众媒体大规模地复制那些被神圣化的物品,如照片等印刷品或是模型等”9。在现今新媒体技术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复

43、制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并且早已超越了传统的照片、印刷品、模型等的界限。瓦尔特本迪克斯舍恩弗利斯本雅明(Walter Bendix Schoenflies Benjamin)认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由于受到商业资本的过度侵袭和破坏性再利用而逐渐沦为资本逐利的工具和象征符号,从而失去了原有的“光韵”(aura),变得单调肤浅和缺乏意义。但是在旅游景观设计之中,这似乎恰恰是景色神圣化的最关键一步。在游客的凝视(The Tourist Gaze 3.0,2011)一书中,厄里分析了摄影、数字化对游客凝视的影响,并认为它是“促使游客凝视发展与延续最重要的技术”1179。在他看来,摄影这一被大众视作能够客

44、观化全世界的技术实际上制造了想象的地理,而商业旅游摄影更是为了挑起潜在游客的欲望,因而必然要展示出更加刺激与魅惑人心的地理。这种情形与当今的网红打卡颇为类似。游客到达目的地后,可以通过直播、视频、朋友圈等多种方式对目的地的景观进行即时复制,也可以在旅行结束后通过网络上传和分享旅行日志、评价目的地等方式进行滞后复制。甚至连游客购买官方推出的文化衍生品的行为,其实也构成表1 对五大道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表格来源:朱雪梅:中国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修订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第346页,作者有部分改动了某种意义上的复制。随着复制品的与日俱增,原物似乎并没有被复制品

45、所取代,而是因为它的真实性和现场感变成了被膜拜的偶像。或者说,“恰恰是因为这些机械复制品的存在,才能凸显出原物作为唯一存在的重要价值”9。(五)社会再生产:在地居民与街区活力的营造在旅游规划中,目的地文化的“可参观性”塑造也可以看作地方性重新发掘的过程。在地理学上,地方性除了表现为静态的物理空间之外,还有以在地居民生活图景为主体的活态地方性一说,而这也是该地得以保持地域特色并且持续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这里的“社会再生产”说的就是旅游规划与在地居民的关系,即“社会群体、城市或是地区以景区的名字命名,将其转变为一种社会化的符号”9,并使之周而复始延续下去的过程。五大道的更新规划在满足聚集

46、旅游和商业人流的同时,力图更好地保持其核心保护范围内较为安静的历史文化氛围。为此,如何对待当地居民就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当时有专家建议将低收入居民全部迁出,以恢复历史上较纯粹的高档居住品质。但是由于高昂的动迁费用以及出于地区原真性的考虑,最终决定允许少量居民继续留在五大道作为社会变迁的真实反映,并且通过提倡慢速交通、保留中小学校、允许小规模自营商业等措施维持原有生活方式,以实现双赢的局面。10另外,在维持更新地相对复杂居民结构的基础上,鼓励在地居民参与地方营造,也是规划设计领域经常用来激发社区感、凝聚力和活力的重要手段。反映在五大道旅游规划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夜市的举办。夜市开幕当天,五

47、大道人流如潮,绚烂的灯光秀将民园体育场映得五彩缤纷。剧场歌舞、路演巡游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吸引人们驻足欣赏,拱廊内120余个市集摊位前更是人头攒动,许多在地居民也参与其中,营造出良好的街区活力(图4)。不过,这一方式能否长期影响在地居民,使之形成真正的社区凝聚力,还需要深入考察和长期关注。但值得提倡的是,通过引导居民自发式更新来激发五大道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失为一种促进其社会再生产的良好途径。综上所述,五大道遗产旅游景观的构建说到底就是通过重要节点的消费化再造、固定线路的游览观瞻、新媒体技术的打卡复制以及当地居民参与的街区活力营造等多种方式,围绕遗产资源建构起一套.“将过去带入图1 五大道文化旅

48、游区规划结构及“钻石策略”示意图 图片来源:朱雪梅:中国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修订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第351、348页,作者有部分改动(enshrinement)、机械复制(mechanical reproduction)和社会再生产(social reproduction)五个阶段。如此看来,五大道遗产旅游景观“可参观性”的规划设计实际上就是将五大道街景进行神圣化的过程。(一)命名:“钻石策略”五大道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旅游兴起于20世纪末。随着五大道风貌区保护开发规划的出台,这片区域先后被确定为文化旅游区和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

49、及遗产活化的广泛开展,新一轮的保护与更新规划开始编制。在该轮规划中,出于对街区整体性的考虑,政府和规划部门决定“保持核心保护范围的相对安静和稳定,保持其整体性和完整性,同时允许外围建设控制地带结合少量史料价值一般的历史建筑形成旅游聚客锚地”6347。按照这一思路,规划“以两个具有场所意义的开放空间和五个特色鲜明的入口门户为载体”6351,提升完善街区功能以满足旅游的需要,具体包括两个核心、五个节点和一条线路。为了使规划方案更加深入人心,规划单位还给它起了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钻石策略(图1),即将五大道的核心保护范围比喻为一颗硕大的钻石,周边高层建筑之间散落的、零星的历史建筑则是大钻石周边镶嵌的小

50、钻石。这种通过命名来标记重点事物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和规定了人们看待五大道的方式与态度,从而为五大道景色的神圣化奠定了基础。(二)装裱及推广:以消费为特征的节点再造随着以促进旅游发展为目标的五大道更新规划被命名为“钻石策略”,其整体的装饰风格也被确立下来。规划在建筑使用功能方面明确区分了高级与低级、高雅与低俗,从而在鼓励和禁止的双重维度中渗透出浓浓的消费主义气息,诸如积极提倡开办高级企业会所、高档餐厅、精品专卖店、精致特色酒店、高档美容养生会馆等高端消费场所,禁止和排斥烧烤、街边售卖、快餐、大型超市等普通消费形式(表1)。通过对这些重要节点的装裱与推广,物品的“神圣性”逐渐被彰显出来。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