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2_T 3488-2018水稻品种(系)抗细菌性条斑病抗病性鉴定方法.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65108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_T 3488-2018水稻品种(系)抗细菌性条斑病抗病性鉴定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DB32_T 3488-2018水稻品种(系)抗细菌性条斑病抗病性鉴定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DB32_T 3488-2018水稻品种(系)抗细菌性条斑病抗病性鉴定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DB32_T 3488-2018水稻品种(系)抗细菌性条斑病抗病性鉴定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DB32_T 3488-2018水稻品种(系)抗细菌性条斑病抗病性鉴定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 B 16 备案号:60525-2018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 DB32/T 34882018 水稻品种(系)抗细菌性条斑病鉴定方法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resistance of rice cultivars to bacterial leaf streak 2018-11-09 发布 2018-11-30 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永锋、张

2、荣胜、朱凤、许明、刘邮洲、陈志谊、刘凤权。水稻品种(系)抗细菌性条斑病鉴定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水稻品种(系)对细菌性条斑病抗性鉴定及评价的稻苗栽培管理、接种、病情调查和抗性评价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的水稻品种(系)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鉴定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7980.1-2000 农药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水稻鳞翅目钻蛀性害虫 GB/T 17980.4-2000 农药 农药田间

3、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水稻飞虱 GB/T 17980.105-200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05部分:杀菌剂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GB/T 28099-201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 NY/T 1300-2007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3 育苗及稻苗管理 3.1 育苗方法 在 5 月中旬将参鉴品种用清水预浸 24 小时,用 87%强氯精 400 倍稀释液浸种 12 小时(参照 GB/T 17980.105-2004 执行),然后催芽 2 天,直播于水泥池中,每个品种播 5 行,每行 1 米,行距为 15cm,不同品种间空出 1 行。保温、保水培养一个月后间

4、苗,每行留 15 株苗。在不同参鉴品种间空出一行,行距与参鉴水稻品种间行距相同。3.2 对照品种 试验中应采用抗病和感病对照品种。每两个参鉴品种间种植抗病和感病对照品种各一行,行距与参鉴品种间行距相同;抗病对照品种建议采用 IRBB4 或 IRBB5;IR24 或者金刚 30 做感病对照品种。3.3 肥水管理 参鉴品种播种至接种期间,田间灌溉水和肥料管理参照 NY/T 1300-2007 执行。3.4 病虫害的防治 参鉴水稻品种在全生育期内避免使用杀菌剂和除草剂,杀虫剂的使用根据害虫发生程度而定,按照 GB/T 17980.4-2000,GB/T 17980.1-2000 进行防治,接种前 1

5、5 天和接种后 21 天内内应避免施用任何农药。4 接种要求 4.1 接种体准备 接种体可采用江苏省优势致病型的中等致病力代表菌株(如 B3-2)。接种前将接种菌株移植在胁本氏培养基(马铃薯 300.0 g、Ca(NO3)2 0.5 g、Na2HPO4 12H2O 2.0 g、蛋白胨 5.0 g、蔗糖 15.0 g、琼脂 20.0 g)斜面上,在 28 C 下培养 48 小时72 小时后,用无菌水洗下菌液,配制成 3 108菌落形成单位(CFU)/ml 细菌悬浮液。4.2 接种方法 选取健康植株,采用针刺法进行接种。用无菌接种针蘸取菌液后针刺接种于叶片长度的 1/2 处,在每张叶片中脉的两侧各

6、接种 2 个点(参照 GB/T 28099-2011)。4.3 接种时期 水稻孕穗期,在阴天或傍晚时分接种。5 病情调查 5.1 调查时间 接种后 21 天后调查试验结果,试验的有效性以抗感对照的发病程度为依据。5.2 调查部位 接种细菌性条斑病菌的叶片。5.3 数据调查 依据 5.4 分级标准记载病情;感病对照品种的发病程度不低于 7 级时方可认为试验有效。病情调查时随机从被接种的 30 片水稻叶片中选取外观完整的叶片 20 片,分别测量叶片两侧测量病斑长度,计算平均病斑长度。5.4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级划分 按照发病分级标准记载病情,划分标准见表1。表1 细菌性条斑病的调查分级标准 病级 发

7、病程度 0 伤口无症状,或仅有褐色斑点 1 平均病斑长度在 0.1-0.5cm 3 平均病斑大于 0.5cm,不超过 1.0cm 5 平均病斑大于 1.0cm,不超过 1.5cm 7 平均病斑大于 1.5cm,不超过 2.5cm 9 平均病斑长度大于 2.5cm 6 结果鉴定 根据被鉴别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鉴定病情调查结果,以被调查品种发病的平均病级作为该品种的平均抗性级别,各级别评价标准见表 2。表 2 水稻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抗病性的调查结果及其抗性评价 平均抗性级别 抗性类型 英文缩写 0 免疫 I 1 高抗 HR 1 且3 抗病 R 3 且5 中抗 MR 5 且7 感病 S 7 且9 高感 HS 7 接种后与鉴定后材料的处理 7.1 将剩余接种体带回实验室灭菌处理。7.2 将鉴定后的田间病株焚烧。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