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异于他郡:元东平学玺书碑的生命史与政 治内涵项泽仁摘要:立于元代东平学宫的东平学玺书碑由碑阳皇帝赐东平学玺书碑与碑阴玺书碑阴之记构成。因金石志、地方志等文献仅存碑目,以致学界尚未 注意到此碑的价值。碑阳上截为 蒙古国书,刻至元三十一年()成宗崇奉孔子诏。下截为正书,刻同年中书省签发的榜文一道。碑阴记录了立石的背景、目的、过程及撰者徐琰对诏书的认识。碑阳为管窥元代诏书、榜文原貌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碑阴揭示出元廷对东平府学的特殊礼遇,此种礼遇得益于汉人世侯严实、严忠济父子的遗泽。立巨碑于大成殿前,除了将成宗兴学求才之心播告谕众,也是东平学士昭示本学享有“异于他郡”无上荣耀的宣传手段。关键词:皇帝
2、赐东平学玺书碑;玺书碑阴之记;东平;崇奉孔子诏东平县西临黄河,东倚泰山,隶属于山东省泰安市,县治 东平 镇。北宋咸平三年(),黄河决郓州王陵埽,“水势悍激,侵迫州城,命使率诸州丁男二万人塞之,逾月而毕”。“以铉知州事,徙州于汶阳 乡之高原,委以营度,许便宜从事”,东平州城遂由须昌城(今老湖镇西东平湖内)移建至汶阳高原(今州城街道办事处)。此后历代新州城始终扮演着东平行政中心的 角色。清末,东平湖 划 归梁山县,州城(今州城街道办事处)失去了全县中心的地理优势;大运河淤塞,西部交通衰落;加之地势低洼,内涝严重,搬迁呼声日益高涨。年,县政府迁至东平镇(今东平街道办事处),行政中心彻 底转移。追寻古
3、代东平文化遗存,州城(今州城街道办事处)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站。东平学玺书碑(以下简称玺书碑)立于州城(今州城街道办事处)学宫,拓片见于“罗常培”和“人文”。前者即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所收八思巴蒙古字碑刻 拓本图版,?为碑阳全身 拓,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后者即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藏石刻 拓本资料“文字拓本”之“”,?为碑阳上截国书半身拓。年底,笔者于北京大学图书馆一览玺书碑碑阳、碑阴拓片。拓片纵长米,横宽米,虑及碑座,整通碑石纵高应在米以上。碑阳额题“皇帝赐东平学玺书碑”,小篆,三行九字。宋史卷九一河渠志一,中华书局校点本,年,第 页。宋史卷四 四一姚铉传,第 页。(日)森田憲司可見元代石刻
4、拓影目録稿?続(從至元年至至元年),(奈良大学)総合研究所所報第号,年,第页。罗常培、蔡美彪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第 页。典藏号为。碑阴玺书碑阴之记亦存该馆,典藏号为。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藏石刻 拓本资料“文字拓本”。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四十四辑)碑阴额题“玺书碑阴之记”,大篆,二行六字。双龙花卉纹将碑阳分作两截,四周饰以缠枝纹。碑阴为长达千余字的记文。由于各类文献未录具文,石刻考工录 石刻考工录补 编均不曾收录 刊刻此碑的三名刻工。?具体到元代东平历史研究,亦无学者措意。?都刘平先生以左宜似本东平州 志对碑阴时间的记录考证徐琰仕宦经历,大概是国 内
5、唯一注意到此碑的学者。世纪 年代,日本学者森田宪司先生指出,碑阳下截系中书省奉皇帝圣旨签发的榜文,故以“钦此”结束,异于各地庙学通过各级官厅文移所收执的以“宜令准此”结束的崇奉孔子诏。遗憾的是,由于所用“罗常培”仅为碑阳拓片且不甚清楚,故此不曾触及立碑始末与榜末“官员署位”信息。一、文献著录与碑石沉浮金石志与地方志构成了石刻研究的基本史料。管见所及,前者仅有吴式芬捃古录 金石汇目分编与缪荃孙艺风堂金石文字目提到此碑。缪氏所载较为翔实,兹抄录如下:皇帝赐东平学玺书碑。(二截刻,上国书,下正书,额篆书。至元三十一年七月,在山东 东平州学。)玺书碑阴记。(徐琰记,周驰正书。额篆书。大德元年丁百十一月
6、。)碑阳为皇帝赐东平学玺书碑,上下字体相异。碑阴为玺书碑阴记,仅刻正书。两个时间点系撰文抑或镌刻时间,暂无从得知。缪氏指出彼时该碑存于东平州学,即文庙。关于后者,现存年以前东平史志共计七部,?分别是:“罗常培”误将碑阴之额 接在碑阳之身。参见罗常培、蔡美彪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增订本),第 页。曾毅公辑石刻考工录,书目文献出版社,年,第 页。程章灿石刻 刻工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 页。(日)安部健夫元代的知识分子和科举,载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五卷五代宋元,索介然译,中华书局,年,第 页。孙克宽元代汉文化之活动,台湾中华书局,年,第 页。陈高华大蒙古国时期的东平严氏,载蔡美
7、彪主编元史论丛第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第页。陈高 华、张帆、刘晓元代 文化史,广 东教育出版社,年,第 页。常大群金元之际儒学的传承及思想特点:以东平府学和东平学派为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第页。都刘平徐琰行实交游考,载刘迎胜主编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三十六辑,上海 古籍出版社,年,第页。(日)森田憲司至元三十一年崇 奉儒學圣旨碑石刻?廟學典禮?元典 章,载梅原郁编中國近世法制社會,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年,第 页。清缪荃孙艺风堂金石文字目卷一五,石刻史料新编第辑第 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年,第 页。括号内的文字为双行小字。周云凤本东平州 志卷二九旧志略谓:“东平志乘,始于
8、前明。自嘉靖己亥至乾隆辛卯,志凡六修。”康熙庚申年()之前,还修有三部州 志,分别是明嘉靖中,东平州学正江宁凌云修;明万历丁丑年(),东平州知州清河邱如嵩因凌云志稿续修;清康熙癸丑年(),东平州知州辽东张承赐重修。此三部已佚失。参见清周云凤修,唐鉴、周兆棠纂东平州 志卷二九旧志略,清道光五年()刻本,第、页。异于他郡:元东平学玺书碑的生命史与政治内涵张聪、张承赐修,单民功纂东平州志,清康熙十九年()刻本。李继唐修,陈鸣岗、郑斐然纂东平州续志,清康熙五十九年()刻本。沈维基修,胡彦 昇纂东平州志,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周云凤修,唐鉴、周兆 裳纂东平州志,清道光五年()刻本。左宜似等修,卢銮等纂
9、东平州志,清光绪七年()刻本。王鸿瑞编东平州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二年()石印本。张志熙修,刘靖宇纂东平县志,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末部修于民国,余六部均纂于清代。前四部方志均未 载录此碑,后两部方志只存碑目。左宜似本提供了较艺风堂金石文字目更为具体的讯息:元东平学玺书碑记。至元三十一年七月。前须城县尹李贞篆额,东平路总管解克宁摹。上段蒙古书,下段真书。在大成殿前。元赐东平玺书碑阴记。大德元年十一月立石。中奉大夫、前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使徐琰记,从事郎、前通事舍人周驰书。张聪本、李继唐本均未设金石类,沈维基本卷五古迹志附金石志录通,周云凤本卷二二金石略录 通,左宜似本金石录分两卷,卷二一录 通,卷
10、二二录通。左宜似本卷前附凡例 则,有两则云:旧志于金石一目鲜有搜罗,古迹各条,尤多臆断。兹特分条探掇,逐细参稽。寻碑痛而拓遗文,览川原而探故址。山川古迹,考据所 资。非 熟悉舆图,不克知其原委。其金石下卷,则王生笃仁所辑之本也。由此得知左宜似本卷二一照抄了周云凤本卷二二,左宜似本卷二二源于王笃仁览探寻拓。玺书碑列于卷二二,正是所获新碑。极有可能出土于文庙,后被置于大成殿前。周云凤本东平州 志收录了道光五年()绘制的文庙图,该图标识了彼时存于文庙的十通碑石的位置。通过比对同书卷二二金石略,很容易得知 十通碑石的具体信息。由于金石略未记载玺书碑,标识位置的碑石自然与其无关。根据左宜似的记述,光绪七
11、年(),玺书碑已矗立于文庙 大成殿前,即便左宜似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华书局,年,第 页。清左宜似 等修,卢峑等纂东平州 志卷二二金石录下,第页。包括汉代通,北齐通,唐代通,宋代通,兀代通,明代通。包括汉代通,北齐通,唐代通,宋代通,元代通,明代通,清代通。包括汉代通,北齐通,唐代通,宋代通,兀代通,明代通,清代通。包括隋代通,唐代通,五代通,宋代 通,金代通,兀代 通,明代通,清代通。清左宜似 等修,卢峑等纂东平州 志卷前凡例,第、页。清周云凤修,唐鉴、周兆棠纂东平州 志卷前图?文庙图,第页。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四十四辑)本东平州 志收录的文庙图并未绘制碑石位
12、置。立于文庙 大成殿前的状态可能一直持续到 年前后,?及至年,已不见该碑踪影。前四部方志均未载录此碑,最多说明彼时该碑佚失(如埋藏某处),而非不存于世。此外,也不排除碑石虽存却不加记录的可能。碑石既立于文庙,其存佚状态与文庙兴废密切 相关。周云凤本东平州 志将庙学兴修史勾勒为:东平庙学,宋仁宗景祐五年,沂国公王曾以左仆射、资政殿大学士出判 郓州,始建于城内西南。元仁宗皇庆二年,总管 严 忠济以其地狭隘,改建于州治东北。周围数里,规模宏敞,移汉宋碑碣于新学。顺帝至元初,总管刘修德复加修饰。(学正王贤有记。)元末废圮,明初止存大成门。永乐时,知州杨场始加修葺。洪熙元年,知州李 湘重修。(黄谦有记。
13、)其后知州傅霖、萧仲禄、陈经、胡松、裴忠、邱如嵩、周耀冕各有增修。国朝康熙三十九年,知州谢可英;五十五年,知州李继唐;乾隆七年,知州毛韶芳;二十七年,知州普尔泰相继修葺,本州人士亦有捐修及倡修者。(州人郭士奇独力捐修,生员杨文斗装修圣像。)俱载旧志。自元皇庆二年至今,垂五百载。虽随时 营缮而倾圮日滋。道光五年,知州周云凤倡修,以州之贤士大夫司会计,延历城魏司马(祥)董其役。自春徂冬,规模大备。据州 志所述,皇庆二年()庙学在严忠济的主持下由西南移建于东北,其内碑碣亦移至新学。历元、明、清三代,废兴交迭。关于新学移建时间,元史并未提及。幸东平府新学记所载甚详,谓“始于壬子之六月而落成于乙卯六月”
14、,?即自蒙古 宪 宗二年()至五年()。严忠济本人卒于至元三十 年(),?州 志显系误记。张志熙本东平县志续写了周云凤倡修之后的相关史事:光绪二年,知州左宜似重修,视旧制益加闳丽。嗣后,州人士踵加增饰,朴斫丹鹱,焕乎 其文,壮丽甲于齐鲁。至民国九年,竟毁于火。十八年,就此基址改建县立初级中学,而历代踵修之文庙废。清左宜似 等修,卢峑等纂东平州 志卷前全图?文庙图,第页。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藏石刻 拓本资料“文字拓本”之“”,题名“东平路孔子庙蒙文碑”,拓片下方中央标注“桑”,应是日本学者桑原骘藏 年考察山东时所获,但桑原日记中并无造访东平的记录。参见(日)桑原骘藏考史游记,张明杰译,中华书
15、局,年,第 页。民国内务部编山东古物调查表,民国京鲁 晋豫古 器物调查名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年,第 页。清周云凤修,唐鉴、周兆棠纂东平州 志卷八学校考,第页。括号内的文字为双行小字。元史卷一四八严实传附严忠济传,第页。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二东平府新学记,四部丛刊初编影明弘治刊本。元史卷一四八严实传附严忠济传,第页。民国张志熙修,刘靖宇纂东平县志卷一五古迹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北 地方第 号,影民国二十五年()铅本,台湾成 文出版社,年,第页。亦可参见同书卷一六大事记,第页。异于他郡:元东平学玺书碑的生命史与政治内涵同书卷七政务志载,民国十九年()三月,奉教厅令,批准试办县立初级中学,“因勘
16、定文庙旧基为校址鸠工庀材,经营缔造。共建校舍九十余间,凡六阅月而落成”。尽管金石志存有玺书碑碑目,且云碑在文庙,?但无疑已属追记。年前,该碑便不知所终。至民国九年(),文庙毁于一旦;民国十九年(),又为县立初级中学所取代,其内历代碑碣下落不明,至今杳无音讯。吴式芬于年前后注意到玺书碑,此前纂修的金石志及地方志均不曾记录。保守估计此碑在 年间浮现于世。除回禄之灾,张志熙本东平县志对光禄勋刘曜碑 元丰大观诏书碑所存位置的语焉不详,也揭示出兵燹人祸对一方文化遗存造成的破坏。碑阳两截刻,上截为国书,即八思巴字。下截为汉字正书,计行,满行字。兹按格式从右至左横排移录,加以标点。皇帝圣旨里,中书省:钦奉皇
17、帝圣旨:“谕中外百司官吏人等:孔子之道,垂宪万世。有国家者,所当崇奉。曲牟林庙,上都、大都,诸路府州县邑应设庙学、书院,照依世祖皇帝圣旨,禁约诸官员、使臣、军马,毋得于内安下,或聚集理 问词讼,亵渎饮宴,工役造作,收贮官物。其赡学地土、产业及 贡士庄,诸人毋侵夺。所出钱粮,以供春秋二丁朔望祭祀及师生廪膳。贫寒老 病之士为众所尊敬者,月支米粮,优恤 养赡。庙宇损坏,随即修完。作 养后进,严加训诲。讲习道艺,务要成材。若德行、文学超出时 辈者,有司保举,肃政廉访司体 覆相同,以备选用。本路总管府、提举儒学、肃政廉访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凡庙学公事,诸人毋得沮扰。据合行儒人事理,照依已降圣旨施行。
18、彼或恃此非理妄行,国有常宪,宁不知惧。”钦此。除已颁降御宝圣旨,本学钦收安奉外。都省今出榜省谕,钦依施行。合行榜示者。右榜省谕诸人通知至元三十一年七月日民国张志熙修,刘靖宇纂东平县志卷七政务志,第页。民国张志熙修,刘靖宇纂东平县志卷一四金石志,第 页。民国十七年(),学宫驻 军。光禄勋 刘曜碑为兵士所 掩埋,后遍搜不获。元丰大观诏书碑原立文庙泮池迤北,后因改建中学,移掩他处。参见民国张志熙修,刘靖宇纂东平县志卷一四金石志,第、页。根据下文对八思巴字的释读,此磨损之字应为“得”字。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四十四辑)碑文以“皇帝圣旨里”起首,“合行榜示者”结束。后者是元代榜文区别于他类公文的重
19、要标志。该榜文由中书省签发于至元三十一年()七月,首先引用圣旨,再言颁降御宝圣旨令东平学钦收安奉。今都省出榜省谕,要求钦依施行。然而石刻文书并非文书原件,年新疆且末县出土的一件被称作“布告”的文书残片是现存唯一的元代榜文实物。整理者称“下似为木版刻印 的布告序号及钤盖的朱印”,可知此残片应是原件。结束语后的“右榜在城张挂省谕各令區到”字样约为正文字号的四倍,玺书碑碑阳下截第列“右榜省谕诸人通知”字号与正文无异,可能是作了缩刻处理。第列“年七月”三字上摹刻一方双线方框,其内自右至左镌刻汉字“中书省印”,两行四字。其他可见拓片的石刻榜文,签发日期处或单刻八思巴字印章,或摹刻八思巴字印章与双线方框,
20、或摹刻八思巴字印章与“印”字,或单刻“印”字,或摹刻双线方框与“印”字,均表明签发日期之上钤盖四方签发官厅印章。山东省曲阜市颜庙乐 亭西侧立有一通榜文碑,榜文由中书省签发于大德十一年()。签发日期之上摹刻一方八思巴字印章与三个双线方框。?印章内自左至右镌刻八思巴字,两行四字,印文转写作“”,即“中书省印”。玺书碑碑阳下截却仅摹刻一方双线方框,?且以汉字“中书省印”代替原文书钤盖的八思巴字印章。签发日期之下,按“左左右左”的方位,错落四组文字。每组两行四字,呈方形,分别为“丞相署位”“平章署位”“左丞署位”“参政署位”。依元史?宰相 年表,至元三十一年()完泽任右丞相,赛典赤、帖可、剌真、麦朮督
21、丁任平章政事,梁暗都剌任左丞,杜思敬与何玮任参知政事。?何玮任职于同年 十一月 甲子,此参知政事当是杜思敬。四组“署位”,代表纸质原件上各官员签署的花押。其他榜文碑仅见花押 或“押”字,此碑以“官职署位”代之,十分稀见,为确定签发者身份提供了线 索。碑阳下截为榜文,若从吴式芬“上方国书,下方释文”的观点,?上截亦应为榜文,如此碑额缘何题作“皇帝赐东平学玺书碑”?山东长清灵岩寺下院存有一通榜文碑,山左金石志据碑额“皇帝圣旨”题作圣旨碑,寰宇访碑录 捃古录与道光长清县志倶沿其误。蔡美彪先生认为额题“皇帝圣旨”,当是立石者有 意提高榜文权威,此碑是否也属此种情况?兹以京 都 大学 藏拓配 北京 大学
22、 藏拓,将国书按格式从左至右 横 排 转写、旁释如下。?何德修新疆且末县出土元代文书初探,文物 年第期,第 页。目前可见拓片的道石刻榜文中,此列文字的字号均四倍于正文。参见项泽仁蒙元榜文碑整理与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年,第页。项泽仁蒙元榜文碑整理与研究,第 页。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藏石刻 拓本资料“文字拓本”,文档编号为 。照那斯图、薛磊元国书官印汇释,辽宁民族出版社,年,第页。拓片显示,签发日期右侧似 刻有三个“印”字。疑属 于摹刻双线方框与“印”字组合。元史卷二宰相年表一,第 页。元史卷一八成宗纪一,第页。清吴式芬金石汇目分编卷一,石刻史料新编第辑第册,第页。蔡美彪元代白话碑
23、集录(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第 页。?转写方案据蔡美彪 先生拟定之八思巴字母转 写 符号标示,参见氏著八思巴字碑刻文物集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异于他郡:元东平学玺书碑的生命史与政治内涵上天眷命,、皇帝圣匕:谕中外百司官吏人等:孔子之道,垂宪万世。有国家备,所当崇本。曲牟?林庙,上都、大都,诸:路血州应设庙学、书院,照依?世祖皇帝圣匕禁约诸官员、使?臣、军马,毋得于内安下,或聚 集理问词讼,亵渎饮宴,工役造作,收贮官物。其赡 学地土、产业及贡士庄,诸人毋得侵所出钱 粮,以供春秋二朔望 祭祀及师生。廪膳贫寒 老病之士为众所尊敬 备,月支米粮,优恤养赡庙?宇损坏,随即修完。作养后进
24、,严加训诲。讲习道:艺,务要成材。若德行、文学超出时辈者,有司保举,肃政廉访司体相同,以备选用。本路总管府、提举儒学、肃政廉访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四十四辑)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凡庙学公事,诸人毋得阻扰。据合行儒人事?理,照依已降如,?圣旨施行。彼或恃此理妄行,国有常宪,宁不知惧。宜令准此。?,至元三十一年七月曰碑文起首语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据此可断定这是一道圣旨。元史?成宗纪载至元三十一年七月壬戌,诏中外崇奉孔子。上截国书即此道圣旨的八思巴字版。森田宪司先生将圣旨内容划分为如下四方面:一、对庙学建筑的保护,禁止官吏、使臣、军马扰乱();二、对庙学田产的保护及用途的规定();三
25、、对庙学培育人材的期待();四、向各地方行政机关发出的保护庙学的四项命令()。进而指出这些政策可以说是与前任忽必烈汗一脉相承的不变宣言。第行“(年七月)”三字之上摹刻一个双线方框,其内自右至左镌刻楷书汉字“御前之宝”,两行四字。结合榜文所刻印章以汉字“中书省印”代替八思巴字的例子,圣旨上所刻印章是否也以汉字“御前之宝”代替了原本的八思巴字?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日喀则 市档案馆藏有元世祖、泰定帝、元顺帝颁给西藏佛寺僧众的八思巴字蒙古语圣旨六道,其上一律加盖汉字九叠篆“御前之宝”朱印;?广东省 韶关市曲江区南华寺藏有裱装本八思巴字蒙古语文献一卷,包括元仁宗颁给南华寺、圆觉寺
26、等寺院的圣旨两道,钤盖汉字九叠篆“御前之宝”朱印五方;刘晓元代公文 起 首语初探兼论全 元文所收顺帝诏书等 相关问题,文 史 年第辑,第 页。元史卷一八成宗纪一,第页。元史称 作“崇 奉孔子诏”;下截 榜 文中,中书省则称为“圣旨”;碑阴记文中,徐琰称作“玺书”。张帆先生将元代的诏敕分为 诏书、圣旨(或玺书)、册文、宣敕(或制敕)四类,并指出广义的玺书大体上相当于广义的圣旨,狭义的玺书与狭义的圣旨相近。以皇帝名义下达的命令,包括诏书与宣命,皆可称为广义上的“圣旨(玺书)”。参见张帆元朝 诏敕制度研究,载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第页。(日)森田憲司至元三十一年崇奉儒學圣旨碑
27、石刻?廟學典禮?元典 章,第 页。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编西藏历史档案荟粹,文物出版社,年,第件。照那斯图南华寺藏元代八思巴字蒙古语圣旨的复原与考 释,中国语言 学报 年第期,第 页。异于他郡:元东平学玺书碑的生命史与政治内涵元顺帝颁给西藏霞鲁寺的藏文圣旨上同样钤有汉字九叠篆“御前之宝”朱印两方。可见在圣旨上钤盖汉字九叠篆“御前之宝”并无地域及文种差异。九道圣旨所见汉字九叠篆“御前之宝”,“前”字均使用了异体字“涛”,?皇帝赐东平学玺书碑八思巴字圣旨第行“年七月”之上自右至左镌刻楷书汉字“御前之宝”,虽未使用 异体字“涛”字,仍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宝玺印文原貌。三、碑阴所见文书传达与刊刻碑阴正文计行,
28、满行字。正文之后分上下两段镌刻 官吏题名,上段人,自右至左依次高出字,后两者平,分别为“忠武校尉、东平路总管府判 官兼管本路诸军奥 鲁臣高寒僧”“奉政大夫、同知东平路总管府事兼管本路诸军奥鲁臣芝僧”“少中大夫、东平路总管兼本路诸军奥 鲁总管兼管内劝农事臣解克宁”“太中大夫、东平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兼本路诸军奥 鲁总管府达鲁花赤兼管内劝农事臣秃不伸”。下段人,自右至左依次高出字,分别为“东平路总管府提控案牍臣宋嗣昌”“将仕佐郎、东平路总管府知 事臣严景”“征事郎、东平路总管府经历臣邵雨”,其后题“石匠黄顺、李德忠、李执中刊”。兹以“”换行,将正文分为四段,以便论述相关史事。皇帝初登宝位,首颁诏条,加
29、惠元 元,以新国政。继降玺书,垂意学校,以求人材。且亟命总管府提举责任其成,廉访司勉励纠察其怠。枢机周密,盖如此。惟是东平府学,乃故省臣中书右丞严 忠济曩守乡郡日所创建。规模宏伟,有鲁泮之遗风。而又学者云集,名士辈出。朝廷视之,异于他郡。特遣信使驿送见降玺书一道至府,俾付其学安奉,仍以中书省榜副之,实至元三十一年七月二十曰也。庋藏閟清,极其华丽。又明年,府达鲁花赤臣秃不伸、总管臣解克宁、同知臣芝僧、判官臣高寒僧乃与教官谋:王言如丝,其出如纶。与其藏之五云之匣、十龙之幞,无故不敢发视。何若揭之广庭、明白洞达之所。使四方观礼之人、阖学肄业之士,凡駿奔于 庙下者,皆得即而仰诵之。庶几九重天之所向,永
30、播告而谕众。庶良心之所同,不程昝而劝焉。于是伐石为碑,立于大成殿前。摹刻所藏玺书其上,并取 省榜,录而刊之。臣琰适自浙西还乡里,为总管者知臣三十年前尝为此学诸生。谓臣宜效菲薄,以相兹役。躬 率学正李之纲、学录克勤来谒,请记摹刻之由于碑之阴,告夫 来者。臣闻:“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虽然苟无学以教之,则财相之,道有所不至。将见斯民秉弈好德之性,日骏月削,至于梏亡而后已。岂复有所 谓作新止于至善之事哉?故自三代以来,设为庠序、学校,以明人伦。明人伦者,固民彝也。民彝固而不敎,则作新之功可以加,止于至善之效可以有,望为民皆止于至善之地。有国家者,垂拱无为而治矣。若夫造之外,举贤能
31、之宾,兴终之济。多士以匡王国,特余事耳。由是言之,学校之于治道,其所关系,可为至重。圣天子访落之际,一札十行。没之如是,不亦宜乎?,薛磊元代官方印章与制度史研究,人民出版社,年,第 页。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四十四辑)郡国庙学,下至小州、小邑,皆有之。所司往往视犹传舍,待宾俨馆,妨学子之业为最甚,所以有 亵渎之禁。教养生徒,教为难,养次之。然养之资若不足,生徒将不聚。生徒不聚,教将何施。养之以资,赡学之庄是已。学庄之田与民相犬牙,虑权豪之家欺儒者之懦,或夤缘而蚕食,或抵冒而强取,所以有侵夺之防。生徒既有 养矣,耆德宿儒,学校之所模,反不免于饥饿,可乎?所以有优恤之科。学校人材所自出,从师
32、问道于其间者,不为不多,功必欲崇,业必欲广。亦视其人志与勤,何如耳?所以有严加训诲之责。凡不便于学者,既禁之,又防之。凡有补于学者,既推恩以优之,又立法以训之。其法惟以德行为先,不以程父为急。一旦成材,有司荐之检曹,铨曹籍而用之。策名仕版,若登弟然。此非三代乡举里选之渐欤?圣谟洋 洋,读之使人悚然。为之作兴学之师生,可不仰体吾君卫道之心,思贤之念,相与祖述吾夫 子不倦之仁、不厌之智。讲明义理,进修德业,究心乎?躬行力践之实,佐王经邦之懿,以应国家之求乎?不然奉承弗虔,将获废阁之罪。彼膺提举勉励之寄者,内省其职司,宁不自疚也邪?大德改元九月吉日,中奉大夫、前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使臣徐琰谨记,从仕郎
33、、前通事舍人臣周驰书,大德元年岁丁百十一月日立石。末段始自第行,迄于第行,交代了此碑记由徐琰起草于大德元年()九月,周驰书写,碑文刊刻于同年十一月。首段始自第行,迄于第行,记录了立石背景、目的及过程。至元三十一年()春正月癸酉(廿二日),忽必烈崩于紫檀殿。夏四月 甲午(十四日),皇孙铁穆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秋七月壬戌(十四日),诏中外崇奉孔子,属意学校,渴求人才。东平府学系中书右丞严忠济在乡时创建,规模宏伟。学者云集,人才辈出。安部健夫先生认为自年至 年的四十 年间,出身于东平府学的俊秀之士,不仅在东平幕府,就是在中央朝廷也形成一个派系,至大德年间翰林院成为东平学派最大的据点。?在朝廷眼中,
34、东平府学异于他郡,故特派信使将玺书及中书省签发的榜文送至东平,俾付府学安奉。五天后的七月二十日,玺书与榜文抵达东平。山东省曲阜市孔庙十三碑亭南排东数第四碑亭西端矗立一通元碑,碑阳摹刻八思巴字崇奉孔子诏,碑阴上截摹刻一道中书省榜文,签发日期损毁。下截碑记谓:“至元三十一年八月,征事郎、监察御史张澄及燕只不花,传奉到御宝圣旨,九月降到 省榜。元贞二年六月,奉直大夫、兖州知州兼管本州诸军奥 鲁兼本州劝农事赵锐摹写并题额,五十三世孙中议大夫、袭封衍圣公敬命刻石。”?从接到玺书的时间来看,东平府学至少比曲阜孔庙早十今人研究表明周驰在元代还算是个有名的书法家,参见赵振乾元代书法家周驰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
35、书法 年第期,第页。元史卷一七世祖纪一四,第 页。元史卷一八成宗纪一,第页。(日)安部健夫元代的知识分子和科举,第页。中国学者如 孙克宽先生、陈高 华先生对东平府学学者云集、名士辈出的情况亦有论述。参见孙克 宽元代汉文化之活动,第页;陈高华大蒙古国时期的东平严氏,第页。森田宪司先生已注意到此碑记,因未见玺书碑阴之记,故未将元廷遣使赍擎圣旨前往曲阜、东平两地之事加以对比。参见(日)森田憲司至元三十一年崇奉儒學圣旨碑石刻?廟學典禮?元典章,第页。异于他郡:元东平学玺书碑的生命史与政治内涵天,前者接到中书省榜文的时间至少比后者早四十天,东平府学在元廷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明年(元贞元年,),府达鲁花赤
36、秃不伸、总管解克宁、同知芝僧、判 官高寒僧与教官筹谋,与其将玺书、榜文庋藏府学,不如公之广庭,使观礼之人、肆业之士及至庙学者,皆得仰诵。如此成宗兴学求才之心,可播告谕众。于是伐石为碑,立于大成殿前,摹刻玺书、省榜于其上。大德元年()八月,徐琰已从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使任上秩满归乡。?总管解克宁知徐琰三十年前曾是东平府学学生,率学正与学录前去拜谒,请求徐琰撰写记文,告诸后世。九月,徐琰撰成碑记,十一月,碑阴刊刻完成。叶昌炽论及非汉文之碑时曾谓:“至元三十一年崇奉孔子诏,大德十一年加封孔子制,颁行天下,通立碑于学宫。今虽 弹丸小邑,尚有元时圣旨碑一二通。”?船田善之先生接受杉山正明与宫纪子先生的观点
37、,认为元代许多碑石,尤其是立于儒学、文庙的碑石,是由政权或本地官府督建的。?据玺书碑阴之记的叙述,皇帝赐东平学玺书碑的确是由当地官府筹划督建,但崇奉孔子诏 与加封孔子制同立碑于学宫却 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后者基于中央官员上奏、武宗海山批准的强制性立碑指令,前者是非强制状态下地方官府主动展开的个别性活动。就现存碑刻体量而言,后者无疑占据压倒性优势。?次段始自第行,迄于第行,是连接前后的过渡性文字。徐琰引经据典,论述了兴学校、明人伦、固民彝之间的关系。百姓止于至善,有国家者可以实现无为而治。最终得出学校之于治道,关系至重的结论。成宗甫登帝位,便亟于兴学求才,合乎时宜。三段始自第行,迄于第行,是徐琰对
38、崇奉孔子诏作的深人解读。至此,将重要时间点 归纳如下,还原东平学玺书碑的生成过程。至元三十一年():四月十四曰,铁穆耳即皇帝位。七月十四曰,诏中外崇奉孔子。七月二十日,玺书与榜文抵达东平府学。元贞元年():东平府官员筹划将玺书与榜文公之广庭,遂伐石为碑,立于大成殿前,将玺书、榜文摹刻于碑阳。碑阳刊刻完成。大德元年():八月,徐琰秩满归乡。总管率学正等人前去拜谒,请撰碑记。九月,徐琰撰成碑记。十一月,碑阴刊刻完成。秃不伸,元史作“秃不申”,谓其“睦同僚,兴学校”“士民刻石,纪其政绩”。元史卷一一九木华黎传附塔塔儿台传附秃不申传,第 页。都刘平徐琰行实交游考,第页。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
39、同评卷八,陈公柔、张明善点校,中华书局,年,第 页。(日)般田善之蒙元时代公文制度初探以蒙文直译体的形成与石刻上的公文为中心,载李雪梅主编法律文化研究第十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第页。(日)宫紀子乇時代出版文化,名古屋大学出版会,年,第 页。据森田宪司先生统计,各类文献所见崇奉孔子诏碑共计通,分布 在江苏()、山东()、河北()、浙江()、山西()、云南()六地。参见(日)森田憲司至元三十一年崇奉儒學圣旨碑石刻?廟學典禮?元典 章,第页。此外,至顺镇江志卷一 一亦录一通,合计通。据孙星衍统计,彼时全国各地共见加封孔子制碑通,分布在山东()、江苏()、陕西()、浙江()、直隶()、广 东()
40、、河南()、安徽()八地。参见清孙星衍、邢澍寰宇访碑录卷一 一至一二,石刻史料新编第辑第 册,第 页。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四十四辑)四、石刻文献比勘崇奉孔子诏又见于元典章 通制条格 庙学典礼等纸本文献,森田宪司先生以浙江绍兴崇奉孔子诏碑文字为底本,与上述三种文献收录的崇奉孔子诏进行比勘。比勘结果显示,庙学典礼所收崇奉孔子诏 与 绍兴碑文最为接近,但未综合四种材料作出孰是孰非的判断。蔡美彪先生指出:“八思巴创制蒙古国字后,皇帝诏旨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汉人翰林学士以典雅的汉语文言 拟作,八思巴字 注音。一类是由拟写诏旨的蒙古必阇赤以八思巴字拼写蒙古语,再逐字直译为白话汉语。”崇奉孔子诏属于
41、前类,存在汉字与八思巴字两种版本。纸本文献所录汉字版在流传过程中可能遭到改动,出现用 字上的差异也不足为奇,摹刻在碑石上的汉字与八思巴字自上石之日便固定下来。各类文献所见崇奉孔子诏碑共计通,详见表。表十三通崇奉孔子诏碑一览表编号地点载录文献备注御宝样式类别江苏吴县江苏金石志卷一九两截。上为崇 奉孔子诏(汉字),下为平江路儒学题名上截“月”“日”间有一“宝”字纸本江苏华亭江苏金石志卷一九三截。上为崇 奉孔子诏(国书),中为崇 奉孔子诏(汉字),下为记文上截“七”字左侧有一八思巴文“宝”字。中截“月”字右侧似一汉文“宝”字拓本江苏无锡江苏金石志卷一九一截。崇奉孔子诏(汉字)同于吴县,实际不明纸本江
42、苏溧水江苏金石志卷一九三截。上为 皇帝登 宝位诏赦内一款(汉字),中为崇奉孔子诏(汉字),下为记文同于吴县,实际不明纸本元典 章卷三一礼部四?学校一?儒学?崇奉儒教事理,陈高 华 等点校,天津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年,第 页。方龄贵校注通制条格校注卷五学令?庙学,中华书局,年,第页。庙学典礼卷四崇奉孔祀教养儒生,王颞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年,第 页。(日)森田憲司至元三十一年崇 奉儒學圣旨碑石刻?廟學典禮?元典 章,第 页。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修订版),第页。罗常培、蔡美彪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增订本),第页。尽管不乏立碑者擅自改动的案例。如龙门建极宫碑碑阴所刻安西王阿难答蒙汉合璧令旨,八思巴
43、字“地税、商税”后有“”一词,意为“除外”,译作“除地税、商税,一切差发休着者”或“地税、商税外,一切差发休着者”。上石令旨汉译文却作“地税、商税,不拣甚么差发休着者”。当是道士刻石时擅 作 手脚,以 图逃避纳税。参见蔡美彪八思巴字碑刻文物集 释,第、页。异于他郡:元东平学玺书碑的生命史与政治内涵续表编号地点载录文献备注御宝样式类别江苏昆山昆山现存石刻录卷二一截。崇奉孔子诏(汉字)录文中未见纸本山东曲阜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一截。崇 奉孔子诏(国书与汉字 并列)。碑阴为榜文与记文“三十一”刻双线方框一个,其内无字原碑拓本山东东平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两截。上为崇 奉孔子诏(国书),下为榜 文。碑阴为记
44、文“年七月”刻双线方框一个,内有“御前之宝”四字拓本河北定州捃古录卷一七不明(未录具文)不明纸本河北曲阳捃古录卷一七不明(未录具文)不明纸本浙江绍兴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 拓本汇编两截。上为崇 奉孔子诏(国书),下为崇 奉孔子诏(汉字)上截八思巴文“一”字左侧有一汉文“宝”字。第十三行第三个八思巴文“二”字右侧有一汉文“宝”字。下截无拓本山西某县山右石刻丛编卷二七一截?崇 奉孔子诏(汉字),皇帝登 宝位诏赦内一款(汉字)“月”“七”间有一汉文“宝”字纸本云南太和捃古录卷一七一截。崇奉孔子诏(汉字)无原碑拓本江苏镇江至顺镇江志卷一 一一截。崇奉孔子诏(汉字)录文中未见纸本编号、具文不明,暂不讨
45、论。编号、均刻崇奉孔子诏汉字版,未刻八思巴字版。七通碑石摹刻诏书具文差别极小,江苏金 石志先录苏州府学(即编号江苏吴县)崇奉孔子诏书碑,其后无锡县学、松江府学(即编号江苏华亭)、溧水县学各碑崇奉孔子诏书部分均不录,谓同于苏州府学。编号拓本所示“诸人毋得沮扰”一句,编号却作“诸人毋得阻扰”,可见无锡县学、松江府学、溧水县学诏书具文同于苏州府学的表述并不准确。为直观把握编号、诏书具文异同,制作表。罗常培、蔡美彪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增订本),第页。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四十四辑)表五通碑刻所见崇奉孔子诏用字表编号江苏吴县?编号江苏昆山?编号山西某 县?编号云南太和编号江苏镇江?上天眷命皇帝圣旨
46、上天眷命皇帝圣旨上天眷命皇帝圣口上天眷命皇帝圣旨谕中外百司官 吏谕中外百司官 吏中外百司官 吏谕中外百司官 吏人等人等人等人等孔子之道垂宪万世孔子之道垂宪万世孔子之道垂宪万世孔子之道垂宪万世孔子之道垂宪万世有国家者所当崇奉有国家者所当崇奉有国家者所当崇奉有国家者所当崇奉有国家者所当崇奉曲阜林庙上都大都曲阜林庙上都大都 林 口 大都曲阜林庙上都大都曲阜林庙上都诸路诸路府州县邑应设诸路府州县邑应设诸路府州县邑应设诸路府州县邑庙 学府州县邑应 设庙 学庙学书院庙学书院庙学书院书院书院照依世祖皇帝圣旨照依世祖皇帝圣旨照依世祖皇帝圣旨照依世祖皇帝圣旨照依世 祖皇帝圣旨禁约诸官员使臣军禁约诸官员使臣军禁约
47、诸官员使臣军禁约诸官员使臣军禁约诸官员使臣军马毋得于内安下或马毋得于内安下或马毋得于内安下或马毋得于内安下或马毋得于内安下或聚集理问词讼亵渎聚集理问词讼亵渎聚集理问词讼亵渎聚集理问词讼亵渎聚集理问词讼亵渎饮宴工役造作收贮饮宴工役造作收贮饮宴工役造作收口饮宴工役造作收贮饮宴工役造 作收贮官物官物官物官物隻官物其赡学地土产业及其赡学地土产业及其赡学地土产业及其赡学地土产业及其赡 学 地土产 业及贡士庄诸人毋得侵贡士庄诸人毋得侵贡士庄诸人毋得侵贡士庄田外人毋得贡士庄诸人毋得侵夺所出钱粮以供春夺所出钱粮以供春夺 钱粮以供春侵夺所出钱粮以供夺所得 钱 粮以供春秋二丁朔望祭祀及秋二丁朔 望祭祀及秋二丁朔望
48、祭祀及春秋二丁朔望祭祀秋二丁朔 望 祭 祀及师生廪膳师生廪膳师生廪膳及师生廪膳师生廪膳贫寒老病之士为众贫寒老病之士为众贫寒老病之士为众贫寒老病之士为众贫寒老病 之士为众所尊敬者月支米粮所尊敬者月支米粮所尊敬者月支米粮所尊敬者月支米粮所尊敬 者月支 米 粮优恤养赡庙宇损坏优恤养赡庙宇损坏优恤养赡庙宇 损坏优恤赡养庙宇 损坏优恤养 赡庙宇 损坏随即修完随即修完随即修完随即修完随即修完作养后进严加训诲作养后进严加训诲作养后进严加训诲作养后进严加训诲作养后进 严加训诲讲习道艺务要成材讲习道艺务要成材 道艺务要成材讲习道艺务在成材讲习道艺务要成材若德行文学超出时若德行文学超出时若德行文学超出时若德行文学
49、高出时若德行文 学 超出时辈者有司保举肃政辈者有 可保举肃政辈者有司保举 肃政辈者有司保举肃政辈者有司保举 肃政廉访使体覆相同 以廉访司体覆相同 以廉访司体复相同 以廉访司体覆相同 以廉访司体覆相同 以备选用备选用备选用备选用备选用各碑异体字统一为通行字,不再说明。清缪荃孙 等纂江苏金石志卷一九,石刻史料新编第辑第册,第 页。民国潘鸣凤编昆山现存石刻录卷二,石刻史料新编第辑第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年,第 页。清胡聘之辑山右石刻丛编卷二七,石刻史料新编第辑第册,第 页。依据大理市博物馆藏崇奉圣旨碑拓片自行录文。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卷一一学校,杨积庆、贾秀 英 等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年,第页。异
50、于他郡:元东平学玺书碑的生命史与政治内涵续表编号江苏吴县编号江苏昆山编号山西某县编号云南太和编号江苏镇江本路总管府提举儒学肃政廉访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凡庙学公事诸 人毋得阻扰本路总管府提举儒学肃政廉访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凡庙学公事诸 人毋得沮扰本路总管府提举儒学肃政廉访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凡庙学公诸 人毋得阻扰本路总管府提举儒学肃政廉访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凡庙学公事诸 人毋得沮坏本路总管 府 提举儒学肃政廉 访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凡庙学公事诸 人毋得沮扰据合行儒人事理照依已降圣旨施行彼或恃此非理妄行国有常宪宁不知惧据合行儒人事理照依已降圣旨施行彼或恃此非理妄行国有常宪宁不知惧据合行儒人事理照依已降圣旨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