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演进、基本范式与优化理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631488 上传时间:2024-07-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演进、基本范式与优化理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演进、基本范式与优化理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演进、基本范式与优化理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年2 月第2 8 卷第1 期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Higher Education Study Edition)Feb.2024Vol.28 No.1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演进、基本范式与优化理路壮丹丽(江苏科技大学,江苏镇江2 1 2 1 0 0)摘要: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内部结构逐渐丰富。多溪流理论认为,问题溪流、政策溪流和政治溪流是促进政策调整的重要因素,当这些原本分离的因素在关键时间节点汇聚到一起,就会促进“政策之窗”的打开。依据这一分析框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院

2、系调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高职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独立学院转设、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新建等重大政策的调整,都是高等教育外部和内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形成了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同体分化、纵向延伸、异质同构等基本范式。在奋进新征程中,要着力解决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持续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明确各层次应用型高校的使命任务,规范应用型高校名称,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从而形成中国特色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关键词:应用型高等教育;教育政策脉络;多溪流理论基金项目:江苏科技大学2 0 2 2 年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审视

3、与构建: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2 0 2 2 0 6 0)作者简介:壮丹丽,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讲师,主要从事党建与思政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中图分类号:G640文章编号:1 0 0 7-8 6 0 6(2 0 2 4)0 1-0 0 3 3-1 0 收稿日期:2 0 2 3-0 9-2 2DOI10.19411/ki.1007-8606.2024.01.004文献标志码:A应用型人才一般是相对于学术型人才而言的。根据教育学名词的解释,应用型人才是“运用知识、经验、技能从事生产服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总称,包括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类”1 。我国社会主

4、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院系调整后组建的专门学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出现的高职高专院校,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转型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设的独立学院和新建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都是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这些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壮大,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内部结构,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步伐,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之路。34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 8 卷一、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演进1995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约翰W金登在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一书中提出了多溪流理论。他认为,在建立议程和阐明备选

5、方案的过程中存在问题溪流、政策溪流以及政治溪流三条过程性溪流。这三条溪流相互独立,各自按照自身的动态特性和规则发展。问题、社会舆论、领导人员变更以及专家学者的建议等都是促成政策调整的重要因素,当问题、政策和政治这些分离的溪流在某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汇聚到一起时,就会促进“政策之窗”的打开。2 回顾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它的每一项重大教育政策的形成,都不是单一事件,而是政治、经济、社会等综合因素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多溪流理论为揭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进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据此可以分析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脉络。1院系调整:专门学院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工程型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

6、作为培养新中国建设人才和各级干部的高等教育,自然应当承担重大的责任。然而,当时的高等教育结构并不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因此,急需进行调整。(1)问题溪流: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不够专精。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高等教育主要存在院校分布不合理、类型和结构单一、应用型高校比例偏低、人才培养不够专精、“为学术而学术”3 J24等问题,高等教育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很难满足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2)政治溪流:着手改革高等教育。1 9 4 9 年9 月2 9 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

7、教学法”,同时提出要“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3 4,这些为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1 9 4 9 年1 1月1 7 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华北区及京津十九所高等院校负责人会议,讨论高等教育改造方针。会议提出“对高等教育应进行坚决的和有步骤的改造,改造的方向是一切服务于国家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的要求 3 J6,为院系调整作了思想上的准备。1 9 5 0 年8月1 4 日教育部公布经政务院批准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并把高等学校分为大学及专门学院两类 3 7 2 5,为院系调整作了制度上的准备。(3)政策溪流:全国航空系调整试点。1 9 5 1 年3 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高

8、校航空系会议,确定了全国航空系调整初步方案。全国航空系调整成为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预演,为即将开启的大规模院系调整工作提供了初步经验。(4)政策之窗: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 3 7 0 的方针,于1 9 5 2 年5 月发布全国高等学校调整设置方案,对全国高校院系进行调整,1 9 5 3 年又对余下的院系进行了第二次调整。经过调整,全国高等学校由1 9 4 9 年的2 0 5 所 3 1 0 减为1 8 2 所,其中:综合大学1 4所、工业院校3 8 所、师范院校3 1 所、农林院校2 9 所、医药院校2 9 所、财经

9、院校6 所、第1 期政法院校4 所、语文院校8 所、艺术院校1 5 所、体育院校4 所、少数民族院校3 所、其他 1 所。3 9 0-9 1 2“三不一走”和“三改一补”:高职院校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幕,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建设者和合格专门人才。(1)问题溪流:“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随着全国高考制度的恢复,广大青年看到了希望,报考踊跃,然而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却无法满足社会如此巨大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异常缺乏,而依靠传统单一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已明

10、显不适应这一形势,急需探索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高等教育办学新路径,(2)政治溪流:“可以让天津办,创点经验”。1 9 7 8 年8 月,教育部在河北召开的直属重点高校座谈会首次提出要新建一批短期大学的设想。与此同时,天津市委决定扩大高等学校招生,扩招由天津市自筹经费解决校舍问题,学生实行走读,毕业后由天津市统一分配,国家如有需要也可以抽调。同年8 月1 3 日,邓小平作出“可以让天津办,创点经验”的重要批示。3 5 2 7 1 9 8 0 年,教育部批准成立了金陵职业大学等1 3 所职业大学 4 1 9 6,为“花钱少、见效快、可收学费、学生尽可能走读、毕业生择优录取”办学新机制探路。(3

11、)政策溪流:一封呼吁信的效应。1 9 7 9 年1 2 月6 日,人民日报发表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等重点高校校长的一封呼吁信,要求给高等学校一点自主权。3 J5661980年5月3 0 日,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主持召开教育问题座谈会时强调,高等教育要多种途径、多样化办学,广开学路。3 1 5 8 2-5 8 3 1 9 8 2 年1 2 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六五”计划,明确要求提高大学专科的比重。(4)政策之窗:“三不一走”和“三改一补”。在前期试办城市短期职业大学取得经验的基础上,1 9 8 3 年5 月,教育部在武汉召开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部署高等教育发展、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等具体举措。

12、由此,国家不拨款、学生不包分配、上学不免学费、实行走读的“三不一走”新机制正式落地,全国地方性大学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仅1 9 8 3 年教育部就批准新建了3 3 所职业大学,1 9 8 4 年又批准了2 2 所,其中,1 9 8 4 年江苏省还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县办职业大学一沙洲职业工学院。4 1 9 7 地方短期职业大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分化,应用型高等学校从本科向专科层次延伸,形成了专科层次应用型高等学校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然而职业大学在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基本还是套用了高等专科教育的做法,国家教委副主任朱开轩曾指出:“职业大学没有真正职业大学的特色。”5 之后高等职业教

13、育这一新的教育类型进人发展加速期。1 9 9 6 年职业教育法和1 9 9 8 年高等教育法均从法律层面界定了高职教育的性质与地位。1 9 9 8 年1 2 月教育部面向2 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对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进行改革、改组和改制,并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专来发展高职教育(简称“三改一补”),同时部分本科院校也可以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而形成了“五路大军”办高职的局面,技能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演进、基本范式与优化理路3536型人才培养再次“扩容”,形成了专科层次应用型高等学校发展的第二次高潮。3“两转一新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函待破解技术型人才培养的

14、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后,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智改数转”时代的来临,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需求呈现旺盛态势。(1)问题溪流:普通本科同质化。项目引领历来是我国高等教育政策体系的重要杠杆,这种政策导向固然有其优越性,但同时也带来副作用,导致“地方高校办学不断追求层次高大上、名称大学化、类型综合化”等现象”6 ,一些本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普通本科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向研究型、学术型高校看齐,逐步走向同质化。教育部对2 0 1 2 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排名的结果是,第一“9 8 5”高校,第二高职院校,第三“2 1 1”大学,第四独立学院,第五科研院所,第

15、六地方普通高校。7 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力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没有找准自身的办学定位,在学术型和应用型办学的十字路口观望、。(2)政治溪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2 0 1 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并将创新驱动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路径。经济的转型发展对完善高等教育结构提出了新要求。(3)政策溪流: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 0 1 3 年6 月,在教育部直接指导下,全国3 5 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发起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这是旨在促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学术性机构和协作性民间组织。随着成员的逐步扩大

16、,该联盟逐步成为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探索中国特色应用型大学建设之路的重要平台、理论智库和行动标杆。(4)政策之窗: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 0 1 4 年2 月2 6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同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鼓励独立学院转设为应用技术类高校,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可以简称为“两转一新建”。由此,技术型人才培养进人了新的阶段。二、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范式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因经济建设而“生”,因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而“兴”。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

17、成部分,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历经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三大阶段,从院系调整到“三不一走”“三改一补”再到“转型发展”,每一项政策都成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里程碑,并形成了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范式。1.同体分化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专门人才奇缺,而旧教育因袭欧美传统学术性高等教育体系,重文轻理,人才培养无法满足即将开启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因此,在老解放区办学的经验基础上,参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开启了全国范围内的院系调整。从1952年到1 9 5 3 年历时两年在全国范围内对高等学校进行的“外科手术式”调整,在高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 8 卷第1 期等教育的“一体”中分化出了

18、应用型的专门学院,重塑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形”:一是减少了综合性大学,重点加强和发展高等工业学校,结束了院系庞杂纷乱、设置分布不合理的状态;二是配合国家工业化战略,新设了钢铁、地质、矿冶、水利等1 2 个工业专门学院,扩大了工程型高等学校的数量,构建了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格局;三是把通才教育模式转变为专才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新中国革命和建设急需的工程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有力促进了新中国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并为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2.纵向延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开放步伐的持续加快,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

19、既需要“高精尖”的研究型人才,也需要“短平快”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改革开放时期主要采取了“向上”“向下”纵向延伸的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策略。“向上”是指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促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向下”则是赋予省级政府办学自主权,借着世纪之交高校大扩招的东风,一大批专科层次的短期职业大学和高职院校得到快速发展,高职高专院校数和在校生规模在2 1 世纪逐渐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重要力量。专业学位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发展,丰富了高等教育结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向上高移和向下延伸,初步构建起了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框架。3.异质同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独立学院、本科层

20、次职业学校虽然其“身世”各不相同,但从发展来看,三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前身大多是高等专科学校,与生俱来有着应用型办学的基因,而独立学院也是为“应用”而生,这两类高校必将成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脊柱”,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标杆作用。举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具有里程碑意义,职业教育的“断头路”将被打通。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作为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职业技术大学同时承担探索新型大学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重任。至此,异质的“三驾马车”同构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正在书写新时代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时代篇章。三、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扫描政策是推进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21、在过往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推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有力促进了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在推进应用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政策性障碍和实践性偏差。1.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缺乏政策“续集”在教育政策话语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提法较为频繁,目标也比较清晰。应用型高等学校的分类虽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但已经出现在相关的政策文件中。2 0 1 9 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演进、基本范式与优化理路3738意义。如果

22、把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提出作为政策上半篇文章的话,那么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下半篇文章还没有完成,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是什么、体系由哪些要素构成、如何完善这一体系等还没有出现在后续的政策文本之中。2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和独立学院转设节奏有所放缓2015年随着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在行政推动、政策拉动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意愿强烈,纷纷加人转型的行列。2 0 2 1 年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则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只字未提,缺少行政的推动和政策的拉动,光靠高校自身的内生动力是远远不够的。从教

23、育舆论场的情况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已经呈现出乏力态势。而独立学院转设,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些转设通道受阻,转设的速度也明显放缓。3.职业本科与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的同质化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 0 2 5 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 0%。职业本科发展令人期待的同时,令人忧虑的是转型后的普通本科高校和职业本科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似乎是一道难题。2 0 1 5 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将“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转型后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类型定位和职责使

24、命。2 0 2 1 年教育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对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则是“培养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两份文件的描述观测,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非常相近,两者有可能出现新的同质化倾向。4.应用型高校命名缺乏规范高等学校命名既是一个社会热点话题,也是一道难题,应用型高等学校命名也不例外。根据笔者统计,截止到2 0 2 1 年9 月3 0 日,全国有普通本专科高等学校2 7 5 6 所,直接用“应用技术学院”冠名的高校有2 5 所,其中本科1 3 所、占比5 2%,专科1 2 所、占比4 8%。在上述高校中没有体现出层次的区别

25、,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然而老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必须冠名“职业技术大学”或者“职业大学”,这又与2 0 世纪成立至今仍还存在的“职业大学”存在“重名”现象,而职业(技术)大学又同时涵盖了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5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现“学术漂移”专业学位研究生属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范畴,培养路径有其特殊性。2 0 0 2 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专业学位,或称职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2 0 0 9 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26、工作的若干意见又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 8 卷第1 期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按规定,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分类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应有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然而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脱胎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应制度势必受到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深刻影响,从一开始就带有注重学术追求的印记”8 ,不可避免在政策、机构、部门、课程、教师和学生等方面向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漂移”。四、新时代促进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

27、的政策建议在奋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应用型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越发明显,而不断完善发展目标清晰、层次结构合理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2 0 1 9 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 0 3 5 描绘了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中谋划了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目标,提出要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等。这些目标都与我国应用

28、型高等教育息息相关,为达成这些目标必须攻坚克难,优化目标实现路径,营造应用型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1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不断完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类型决定了其社会服务的面向以及人才培养的定位。应用型高等教育既满足了经济社会对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同时在满足学生不同需求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大都致力于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构建了比较完备的应用型高等体系,典型的如德国的大学和高等专业学院“双线并进”模式和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系统构成的“层级制”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世界上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比较成功的模式。新中国成立初期院系调整后形成的综合大学和

29、专门学院并存的格局,接近于德国模式。改革开放后通过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框架,这一体系框架更接近于美国模式。在明晰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上,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 0 1 8 年3月1 5 日起施行的上海市高等教育促进条例率先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高等专科和高等职业、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如果把2019年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比作“大写意”的话,那么明确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相关概念以及发展的路径则是“工笔画”。建议在上海市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

30、础上构建由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低到高、互相衔接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内,从事工程型(应用研究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合称为应用型高等教育,承担三类人才培养的高校统称为应用型高校,三个学历层次的人才统称为应用型人才。2“一棒接着一棒干”,持续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 0 3 5 提出的一项重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演进、基本范式与优化理路3940要任务,也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宏伟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必须强化“一步一个脚印走,一棒接着一棒干”的意志,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

31、一是要积极实施专科层次高职院校升格一批、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一批、独立学院转设一批的“三个一批”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战略,通过项目驱动、指标牵引、评估推动等举措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二是立项建设一批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省级政府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主要举办者,也是实现地方高校制度变迁的主体。要设立省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择优遂选项目学校,加大专项资金投人,助推应用型本科高校高水平发展。三是以国家战略和建设前沿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应用型本科优势学科和专业建设,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3明确各层次应用型高校的使命任务,防

32、止同质化应用型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推国家战略实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构建更具活力、更有竞争力的中国特色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也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多样的高等教育需求的重点。为防止同质化,有必要明确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内各层次高等学校的使命任务。一是按照层次进行合理分工,并通过高等教育法来规制我国各类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的边界和人才培养规格。二是制定应用学科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及实施方案,明确高职专科、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校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应达到的标准,营造同类型不同层次

33、应用型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同类型、同层次间高校竞争规则。抓好顶层设计,改变“一刀切”的高等教育管理和评价模式,构建分类分层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以层次为依据,对应用型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成效进行评估。四是建立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内学生有序流动机制。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制度应该为学生提供在一定教育体系内流动的可能性,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向上”流动,也可以让学生有尊严地“向下”流动,既为学生提供多次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允许学生修正选择的“失误”,以体现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的“张力”以及多样化高等教育制度的社会责任。4既照顾历史,更面向未来,不断规范应用型高校名称为规范

34、高等学校命名工作,2 0 2 0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对各类高校的命名事项进行规范。“名实相符”是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的一条重要原则,为规范使用应用型高校名称,就必须为应用型高等学校正名,既照顾历史,更面向未来。首先理顺现有应用型高校的名称,“应用技术大学”是从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高校,而从事应用型专科人才培养的称为“应用技术学院”或者“职业技术学院”。其次,对于新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包括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转型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以及转设的独立学院,可统一命名为“应用技术大学”。5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阻断“学术漂移”为有效阻断“学术漂移”,应着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首先,确

35、立产教融合、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 8 卷第1 期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应用型高校一般都拥有鲜明的行业背景,其最主要的办学目标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应用型高校要创新应用型高等教育组织形态,组建由行业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委员会,促进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有效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逐步构建起教育和产业联动的长效机制和多元化办学体制。其次,构建行动导向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高校要重构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行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性教学课时按照专科、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层次要求分别占比5 0%、4 0%和3 0%。优化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

36、才培养流程,实施以“做中学、学中做”为中心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研究性实习等改革,同时建立起以标准参照为主的学业评价制度等。再次,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当前应用型高校的教师理论基础扎实、学术功底较为深厚,但专业课教师一般还缺乏行业企业的实践经历和经验。因此,应用型高校要有计划地安排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开展实践锻炼,同时组建由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和本校专任教师组成的专业导师共同体,逐步将专任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到5 0%左右,从而形成有应用型高等教育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三次发展促进了我国应用型高等学校“宝塔形”格局的形成。居于“塔顶”的是社会主义

37、革命和建设时期院系调整后成立的专门学院,这些高校经过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综合性、应用研究型高校,主要承担高层次研究性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处于“塔身”的包括向应用型转变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设的独立学院以及新建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主要培养既掌握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在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中起着中坚作用。处于“塔基”的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举办的高职高专院校,主要承担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任务,在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中起着基础作用。展望未来,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 0 3 5 宏伟蓝图的

38、指引下,要着力清除制度性障碍,纠正实践性偏差,营造促进应用型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在奋进新征程中续写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新篇章。参考文献:1 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教育学名词(2 0 1 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1 3:1 8 9.2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M修订版丁煌,方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1 7:1 9.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 9 4 9 一1 9 8 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 方展画,刘辉,付雪凌知识与技能:中国职业教育6 0 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 0 0 9.5 杨金土2 0 世纪我国

39、高职发展历程回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 0 1 7(9):5 一1 7.6 朱建新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制度性困境、成因与机制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117122.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演进、基本范式与优化理路41427 李剑平地方本科高校就业率垫底现象引关注N中国青年报,2 0 1 3-0 7-0 3(3。8 郑世良,李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漂移:表征、成因及治理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6):5459.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 8 卷Applied Higher Education in New China:PolicyEvolution,Basic

40、Paradigm and Optimization ApproachZHUANG Danli(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iang 212100,Jiangsu,China)Abstract: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hinas higher educationsystem continued to improve through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with its internal structuregra

41、dually full-fledged.The multi-source flow theory believes that the sources of problems,policies,and politics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promote policy adjustment.When these orig-inally separated factors converge at critical time points,they will promote the opening of the“policy window.Based on this

42、 analytical framework,major policy adjustments such as theadjustment of departments during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period,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and socialist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as well as the transformation an

43、d development of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new vocational schools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in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are all the results of the joint action of multiple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

44、ctorsin higher education.Thus,basic paradigms such as homogeneous differentiation,vertical ex-tension and heterogeneous isomorphism have been formed in Chinas applied higher educa-tion.In the new journey of striving,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address new issues arisingfrom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ed higher education,to clarify the missions and tasks of variouslevels of applied universities,to standardize the names of applied universities and to build upan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system.Key words:applied higher education;change of educational policies;multi-source flow theo-ry(责任编辑冯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