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2 月第2 8 卷第1期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Higher Education Study Edition)Feb.2024Vol.28 No.1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演变:历程、特征及启示李晓华,胡惠贞(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 10 0 0 8)摘要:从清末到民国时期,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受不同教育思潮影响,经历了从“手工科”到“应用工农艺”再到“劳作科”的演变历程。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既紧随着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步伐而调整,同时又不断呈现出自身内在独有的特征:课程目
2、标由单向度设定走向多向度发展,课程内容由劳动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转向劳动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课程场域由教室转向实地参观考察。思考和总结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演变发展的经验教训,当下师范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应确立劳动促使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构建知识、技能与情感相统一的课程内容,建立校内外联结的课程场域。关键词:劳动教育;中等师范教育;近现代中国;课程设置基金项目: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自筹经费重点项目“高质量教育视域下青海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研究”(青社联2 0 2 14 8 号)作者简介:李晓华,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
3、、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胡惠贞,通信作者,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中图分类号:G40-015文章编号:10 0 7-8 6 0 6 2 0 2 4)0 1-0 0 6 3 10 收稿日期:2 0 2 3-10-18DOI:10.19 4 11/j.c n k i.10 0 7-8 6 0 6.2 0 2 4.0 1.0 0 7 文献标志码:A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手工教育从日本传人我国,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清廷开始在师范学堂中设立“手工科”以传授学生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劳动教育师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级各类学校高度关注劳动教育,坚
4、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教育课程获得了新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价值进一步得到巩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既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近现代师范学校的劳动教育是社会变革的产物,与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突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比更加重视生产性和实用性。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着重关注学生在劳动中对劳动生活性、创造性和价值64性的感受,强调完善人的发展。可以说,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指向教育的本质属性一一培养人,但在课程的内容、目标、场域等方面却有着不同的侧重。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的
5、劳动教育课程为小学校输送了大批师资,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为新中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构建师范生劳动教育课程,既是一个回答教育何谓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发展延伸的历史问题。正如巴茨(P.F.Bu tts)所言:“研究教育史可以帮助我们看出目前的重要问题是什么,这些重要问题是怎样出现的,过去是怎么解决的,过去解决的办法能否用来解决当前的问题。1深入分析中国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演变历程及特征,从中汲取营养,对于优化当代劳动教育的全过程,进而达到劳动教育的高阶发展具有重要的启悟意义。一、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演变历程晚清末期,中国社会发生急
6、剧变化,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兴起了洋务运动。在文化教育方面,以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思想家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学习西方讲求实用的精神,广泛开办工艺教育。鸦片战争后大批传教士涌人中国,教会学校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工艺教育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提倡通过木工、铜工、陶工、竹工、鞋工、藤工等手工来操练学生的手眼,“利用五官”,以此作为“开知识之第一法门”。2 洋务派提倡的工艺教育与涌入我国的教会学校中的手工教育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手工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1.手工科时期(19 0 4 一19 2 9)中国近现代的手工教育兴起于洋务运动,但真正获得发展是在“新政”时期。19 0 1年清政府在教育方
7、面施行“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政策,促使新式学堂兴起,新式学堂为手工教育的开展扫清了学校制度层面的障碍。同时,派出国的留日学生大量翻译日本的手工教育著作和思想并传人中国,向国内输人日本手工教育的经验,从而催发了中国近现代“手工科”的出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蔡元培领导下的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学校规程,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中“实利主义教育”与手工教育密切相关。该方针的实施对于近现代手工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手工科在中、小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对于手工教育的师资需求也日趋迫切,为此,在中等师范学校中设置并大力发展手工科成为必然。(1)课程设置:“手工科”。清政府在
8、19 0 4 年1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该学制规定中等师范教育具有独立地位,由初级师范学堂负责实施,且有专门的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此章程规定初级师范学堂完全科的课程共分十二科,设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教育学等科目,外国语、农业、商业、手工科则视地方情形而设。3 J67此后,“手工科”以选修科的形式进入师范学校课程体系,这标志着近现代中国师范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始。在各方的呼吁下,清政府于19 0 7 年颁布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家事科”为女子专习的劳动教育。4 18 0 3 之后,在实利主义的影响下,“手工科”开始受到当局的重视,并由“选修科”发展为“必修科”。民国初期
9、,中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 8 卷第1期华民国教育部颁布一系列学校规程,史称“王子-癸丑学制”。其中,19 12 年12 月颁布、1916年1月修正的师范学校规程将师范教育分为预科和本科,手工科在本科第一部和第二部中皆为必修科目。3 7 0 3-7 10 同时,对于女子师范学堂亦有相同的规定,不同的是女子师范学堂本科第一部中将手工科与图画科合为“图画手工科”。3 7 0 4-7 10 此后,手工科即以必修科的形式存在于师范学校的课程体系中。(2)课程目标:工具主义与涵养美德。在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手工科仅作为一个附属课程,无独立且明确的课程目标。从课程内容来看,可以将手
10、工科课程目标总结为两方面:一是使师范生掌握制作简易物品的基本技能,包括竹木细工、普通金属细工、纸制细工、粘土细工等;二是使师范生具备教授小学生手工教育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内容的顺序、鼓舞学生的兴趣等。女子师范学堂中的“家事科”,其课程目标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使女师学生掌握整理家事基本技能,如看病育儿、家计簿记以及关于整理家政的一切事项;二是养成“尚勤勉,务节俭,重秩序,喜周密,爱清洁之德性 4 18 0 6;三是掌握教授小学生家事教育的教学方法。从以上两章程中可以看出清末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具有明显的工具性与师范性。民国成立后,“手工科”的课程目标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 2 5 年的新学制师范
11、科课程标准纲要制定了高中师范与后期师范三年公用课程标准、六年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以及相当年期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以“六年师范学校手工课程纲要”为例,其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五方面的素质:“一是树立正确对于物品之观念;二是练习制作物品之技能;三是增加工艺的兴味及美感;四是养成勤劳的习惯;五是习得小学校手工教授之方法。5 12 15“手工科”课程目标在工具性与师范性的基础上开始注重涵养美感的内容。(3)课程内容:“各种细工”以及“各种细工”的教授法。清末民初的课程内容主要由手工知识、技能以及教学方法组成。清末对于师范学校手工课程内容的规定较为宽泛,19 0 4 年的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规定手工科的内容主要包
12、括两部分:一是教授如竹木、普通金属、粘土、纸制细工等各类细工的大概情况;二是讲授手工科的教学法则。3 7 6 7 5 19 0 7 年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家事科的内容主要为衣食住、看病育儿与家政整理等事项,以及家事科的教学法则。L41806民国时期颁布的教育法令中对于手工课程的内容更加详细,具体到每一学年所要教授的内容,且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即课程内容的难度随着年级逐渐递增。19 13 年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年学习竹细工、木工;第二学年学习黏土、石膏细工;第三学年学习小学校各种细工和教授方法;第四学年学习粘土、石膏细工、金工;编物、造花、摘棉、刺绣等视地方情形得缺之。F3723-7
13、281925年全国教育联合会编制的新学制师范科课程标准纲要规定六年师范学校的手工课程内容包括纸工、粘土工、竹工、木工、金工、地方细工、制图、工艺要项,及女各种细工的教授法。第一学年学习普通的制作过程,第二学年学习程度较高的制作方法,第三学年开始加人艺术性的作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演变:历程、特征及启示65“细工”的意思是细小或精巧物品的制造或工艺。66业,其难度是循序渐进的随着学年递增。5 2 17-2 18清末,初级师范学堂中“手工科”的设立开启了近现代中国中等师范劳动教育的先河,为民初中等师范劳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民国成立后,小学手工科师资的需求不断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师
14、范学校“手工科”的发展,学校中的手工科也由选修科调整为必修科。在“手工科”设立之初,由于受到“重义理轻艺事”“道本器物”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经济因素的制约,同时,手工教育较之普通教育对于办学条件有着更高、更特殊的要求,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因此,手工教育在清末并未得到充足且良性的发展。清末初设师范学校“手工科”时,教育当局并不十分重视,只将其作为附属课程。虽然手工科在清末仅作为选修科存在,但它的设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发展。民国成立后,蔡元培提倡的实利主义教育突出了实业知识和技能在教育中的地位,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
15、育思想开始传入我国并对我国教育界产生巨大影响。这些先进的思想无疑都促进了新式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推动了民国时期手工教育的发展。2.应用工农艺时期(19 3 0 一19 3 3)1929年3 月,南京国民政府确立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同年4 月,国民政府规定了“养成国民之生活技能,增进国民之生产能力”6 2 7 的教育目标。此既成了国民政府时期普通教育的目的,也成为师范学校劳动教育的目的。之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 3 0 年11月拟定暂行高级中学师范科课程暂行标准,该标准亦称“师范学校课程暂行标准”,适用于高级中学程度的独立师范学校。7 该阶段的劳动教育在清末民初“手工科”的基础上得到进
16、一步的发展。(1)课程设置:应用工农艺。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高级中学师范科课程暂行标准,将“手工科”改为“小学教师应用工艺”“小学教师应用农业”“小学教师应用家事(女生专习)”。其中,还特别规定男生接受应用工农艺(包括应用工艺和应用农业)及实习的教育,女生接受应用家事的教育。(2)课程目标:应用性与学术性。随着劳动教育课程名称由“手工科”改为“应用工农艺”,该时期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相较于前一阶段更加注重应用性的培养。高级中学师范科课程暂行标准规定,应增进小学教师对于工艺、农业以及家事科的兴趣和知识;练习工艺制作、农业栽培和畜养以及家事处理的技能;研究工艺、农事与家事相关的教材和教学方法。C820
17、4-213该阶段的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除了传授小学工作科关于食、衣、住、行、园艺、盆栽、农作、畜养、家事等各种主要的技能知识以及教授法之外,还注重培育学生的“研究”和“实习”能力。因此,该时期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在已有应用性的基础上开始带有学术性的特征。(3)课程内容:应用工农艺及实习,女生专习家事。随着课程目标的改变,其课程内容也发生了相应转变,由“各种细工”变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除此之外,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和教授法,而是改为“研究”和“实习”。其中应用工艺方面主要研究小学工作科关于食、衣、住、行等各种主要工艺的应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 8 卷第1期用
18、问题,实习主要包括小学工作科关于食、衣、住、行等各种主要工艺的制作方法,以及制造教具、修理器具等的简易技能,具体来说就是对研究事项的实习。应用农业方面主要研究小学工作科关于园艺、盆栽、农作、畜养等的应用问题,实习主要包括小学工作科关于园艺、盆栽、农作、畜养等方法与技能。应用家事方面主要研究小学工作科关于家事的使用教材,以及衣服、饮食、居住等的处理方法,以及物资的估计等。C8218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从“手工科”向“应用工农艺”的转变,不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师范学校劳动教育整体性的发展。其课程内容紧紧围绕学生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增加了“研究”和“实习”两项课程内容。可以发现,该
19、阶段师范学校劳动课程不仅注重应用性,也开始关注学术性。3.劳作科时期(19 3 4 一19 4 3)20世纪3 0 年代初,除了派遣留日学生之外,政府也鼓励学生留学欧美。在留学欧美学生的推动下,以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学校理论为代表的欧美劳动教育思想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并逐渐与“生产教育”“新教育”“三民主义”等思想融合,经由国内劳动教育家的改造与广泛传播,形成适合中国实际的劳动教育思想。同时,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师范学校“应用工农艺”不断地充实课程内容,突显生产性、生活性、劳动性,为师范学校“应用工农艺”向“劳作科”的拓展提供了条件。19 3 5 年9 月,教育部颁布各省市训练小学劳作科
20、师资暂行办法大纲规定举办劳作师资科训练,对小学劳作教师进行训练。这一系列的举措极大地助推了师范学校中劳作教育的发展。(1)课程设置:劳作科。19 3 2 年10 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小学课程标准,将小学“工作科”改为“劳作科”。随后,19 3 4 年9 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在高级中学师范科课程暂行标准的基础之上颁布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将“应用工农艺”改为与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相对应的“劳作科”,规定师范学校的劳作科分为家事、工艺、农业三门课程。时人认为劳作教育是通过设置家事、工艺、农业三门课程“达于身体的、精神的、自己活动的自立性的教育”9。(2)课程目标:健全之师资。该阶段的课程目标相较之前更为丰富与细
21、化。19 3 3 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在师范学校法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师范学校规程,规定师范学校为“严格训练青年身心,养成小学健全师资之场所”10 。基于培养“健全之师资”的目标,19 3 4 年颁布的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规定,在农业、工艺以及家事等方面,应传授学生相关的知识、技能及教法;使学生了解相干的现状及国内外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勤劳、耐苦、精确、审美的德性与习惯;养成其高尚性情。1117-13 7 此课程目标要求师范生掌握劳动教育的知识、技能,并具有教授学生的能力,而后培养师范生的兴趣、德性与习惯,养成高尚性情。该时期的课程目标在应用性、师范性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的小学劳动教师。
22、(3)课程内容:农业、工艺、家事三大类别。该阶段“劳作科”的课程内容主要包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演变:历程、特征及启示67“劳作”一词,日本小原国芳曾对此做出解释:“劳是勤劳,作并非作业之作,而是创作之作,劳作”即是勤劳而加以自己之力以从事于创造创作与构成之意味。”68括农业、工艺、家事三大类,这看似与前一阶段无甚区别,但具体来看可以发现,该阶段课程内容的丰富程度远超“应用工农艺”时期。在课程内容上不再区分性别,男女学生统一学习农业、工艺、家事三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几乎囊括了人们生活中的所有生活常识和所需的普通物品。同时,课程内容在“研究”和“实习”的基础上增加实地参观考察。1934
23、年9 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规定了各科的教材大纲,具体到每一学年以及每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其中,劳作(农业)的课程内容包括农业知识、养殖知识、造林知识的讲授以及与其相关的实习,此外还有相应的田野观察(即实地参观考察)。劳作(工艺)的课程包括衣、食、住、行、竹木工、金工、土工、建筑、纺织、缝纫、化学工艺、养育方面之工艺、娱乐方面之工艺等内容,以及儿童工艺心理的相关知识。劳作(家事)的课程包括衣服、饮食、家庭管理、家庭卫生、儿童教养、住所等相关内容。111-13 7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从“应用工农艺”拓展为“劳作科”既是出于中小学劳作教育师资的迫切需求,也是劳动教育自身发展的结果。
24、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与各省市训练小学劳作科师资暂行办法大纲的先后颁布,使得中等师范学校为小学校输送了大批的劳作教师,满足了国民政府普及劳作教育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师范学校自身劳作教育的发展。同时,这一时期师范学校劳动教育的良性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出了一份力量,也为新中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演变特征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 8 卷纵览我国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发展的历程,劳动教育课程展现出趋于完备的态势,师范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既紧随着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步伐而调整,同时又不断呈现出自身内在独有的特征。1课程目标由单向度设定走向多向度发
25、展课程目标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政府通过制定课程目标来培养所需人才,课程目标对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等具有指导作用。我国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的课程从“手工科”演变为“劳作科”,课程目标也从工具性地单向度设定逐步向多向度育人发展。我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劳动教育肇建于洋务学堂中的军事学堂、专业技术学堂以及教会学校中的工艺传习所。起初,培养目标主要注重工具实用性,旨在为军事工业和实业建设服务,目的是通过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来挽救晚清政府的危局。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颁布后,手工科以选修科的形式进入中等师范学校课程体系中,此章程中的手工科课程目标在工具性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程度的师范性。民国成立后,教育部着
26、眼于注重“美感教育”,手工科即属于“美感教育”,课程标准中亦强调“增加工艺的兴味及美感 5 12 15,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开始具备涵养美感的特征。19 2 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0年1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高级中学师范科课程暂行标准,“手工科”的名第1期称改为“应用工农艺”,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具有了应用性的特征。课程内容在知识与教授法的基础上改为“研究”和“实习”,学术性又逐渐注人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中。19 3 2年师范学校法中提出“以严格之身心训练,养成小学之健全师资”12 ,19 3 4 年的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中将“应用工农艺”改为“劳作科”,这使得劳动教育课程目标更加凸显健全学生人格的
27、特征。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受到时代环境的多重影响,劳动教育以培养小学劳动教育师资为目标,不断推动劳动教育课程走向科学性与全面性,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的小学劳动教育师资。2课程内容由劳动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转向劳动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课程内容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而设计的学习内容。课程内容是课程构建的核心,也是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依据。课程内容依赖于课程目标,一定程度上亦反映了课程目标的要求。13 1 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随着社会变革与课程目标的变化等,逐渐由劳动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锤炼向有关劳动的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发展,在生活世界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清末民初颁布的章程中对于手工科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提纲挚领
28、式的说明,规定了课程内容的大框架,主要包括各类手工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教授法。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高级中学师范科课程暂行标准从“作业要项”和“教材大纲”两方面制定“应用工农艺”的课程内容,规定劳动教育课程由“各种细工”变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课程内容在传授知识、技能和教授法的基础上发展为“研究”和“实习”,初步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意味。19 3 4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规定“劳作科”的课程内容包括农业、工艺、家事三大类。对于课程内容的规定具体到每一学年以及每一学期,其课程内容的范围远超“应用工农艺”阶段,囊括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此外,该阶段在“研究”和“
29、实习”的基础上开始注重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学生“实习”与实地参观考察的过程,亦是将知识与技能整合的过程。3课程场域由教室转向实地参观考察纵览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中的劳动教育的嬉变,其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课程场域的实践性也逐渐明显。从清末至民初所颁布的中等师范学校的规定和章程中可以发现,关于手工科课程内容的规定基本相同,主要包含“各种细工”及其教授法。在手工科时期,许多师范学堂中都设有木工厂、金工厂等手工科教室以供学生学习各种细工的制作过程。劳动教育课程不再仅仅于课堂中传授知识,而是于各类手工科教室中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自应用工农艺时期起,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更加
30、丰富,增加了农业、家事等相关知识,因此,在课程实施方面加入实习和实地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19 3 4 年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规定,在劳作(农业)课程中教师应随时在教室、试验室以及农场中进行示范,并率学生去附近乡村实地考察。劳作(工艺)课程注重参观和调查,对于工场设备、各种机械以及工作方法等可用参观方式教学;对于本地区的工艺情况可进行实地调查,其他地区的情形可用通信法调查。劳作(家事)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演变:历程、特征及启示6970课程包括在实验室内实习;参观家庭、小学、婴儿园等以了解其管理与实施状况;参观各种店铺,籍以认识各类家庭日用物件,并了解其组织及活动形
31、式。1112 0-13 6 由此可以看出,劳动教育课程的场域逐步突破学校的围墙走向社会。因此,无论是手工科时期还是应用工农艺或劳作科时期,中等师范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场域始终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并没有被教室和课堂所束缚。三、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当代启示近现代中等师范教育劳动课程的诞生可追溯至清末,并在民国时期得以发展。在积弱积贫的近现代中国,中等师范劳动教育课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程。在其发展过程中,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场域的构建等问题涉及了许多值得我们深人总结和思考,以对当前师范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构建提供有益的启悟。1确立劳动促使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32、师范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特定群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师范生所接受的教育不仅关乎当前他们作为大学生的教育实效,而且关乎未来他们成为人师后能否正确引导中小学的教育,对于劳动教育来说亦是如此。受时代的局限,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分注重培养学生实在的生产知识和技能的现实,而对劳动如何使人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有所忽视,只有实用性课程目标,缺乏高阶目标。师范生的培养,是一门系统的科学。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师范生将成为未来教书育人的主要力量,必须扎实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技能、教育实践等课程知识,以培养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从卓越育人者的立场出发,师范生除了具备师
33、范学科的基础知识之外,首先应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作为五育之一,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体力活动,其核心在于通过劳动教育使人能够回归劳动世界,在参与劳动中锤炼人、发展人、解放人,促进受教育者人格的健全、自由、全面发展,让人成其为人。如今,一些学校在培养师范生时,往往过分注重劳动教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师范生正确的劳动价值领悟、劳动实践素养、劳动精神与习惯等的培育,忽视了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功能,矮化了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劳动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全面提升每个健全个体的自由力量,培养个体真正成为自由创造的劳动主体。师范生的劳动教育课程固然应重视传授专业劳动知识、培养劳动教学技能,但终极目标最终要落
34、实于“成人”,将培养完善的人和培养教师的劳动教学技能放在同样重要的两端,让学生在劳动中更为自由、自觉地开发自身具备的体力以及智力,最终达成预期的劳动解放,进而实现人的解放。2构建知识、技能与情感相统一的课程内容以知识讲授为主的理论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中缺乏劳动技能、手脑结合的劳动实践活动,容易降低劳动教育质量,并且难以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我国古代就有教育家提出劳动教育不仅要重视传授知识,亦需注重技能与认知。如清初教育家颜元认为劳动教育包括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以及劳动思想三方面。劳动知识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 8 卷第1期为劳动技能和劳动思想奠定基础,劳动技能是劳动知识的现实实践且推动知识
35、的丰富和发展,劳动思想则为知识和技能提供动力。在颜元看来劳动教育中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包含学科知识、实践活动以及隐性知识。学科知识课程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丰富劳动教育理论课程的内容,如劳动技能知识、劳动价值伦理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等。实践活动课程应强调学生在真实的劳动情境中与环境互动,强化劳动体验,获得劳动感受,促进劳动认知的内化发展,即通过实践来体验劳动。同时,在其他学科课程和校园各种活动中,合理利用劳动隐性课程,选择适切性的问题并及时渗透劳动知识,培育劳动教育情感,鼓励学生付诸实践进而充分发挥隐性劳动课程的力量。这种劳动知识、技能与情感充分结合
36、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是保障劳动教育质量、培育完善的人的基础。3.建立校内外联结的课程场域开放性与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两大鲜明特点,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都是劳动教育的必要内容。劳动教育的开放性特征要求课程的实施应打通校内和校外两个场域,并在这两个场域相辅而行的过程中充分促进劳动教育价值的发挥。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本质体现,让学生射行于实际的劳动教育课程才是最有效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育者还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以理论知识为工具,落实劳动实践,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提升劳动技能,从而实现具体劳动能力的发展。14 1在校内外场域的协同中进行劳动教育,这意味着学校不能局限于课堂的理论教学,更应注重培养
37、师范生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等实践过程中的专业化劳动能力。劳动教育更需要真实的、能够让学生亲自参与的、让身体参与其中的场域。因此,高等院校应加强劳动实践平台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扩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这包括开辟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整合各学科资源,打造多样化的校园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平台,如利用校园建筑、绿化等劳动资源进行开发。同时扩展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加强与中小学、幼儿园等师范生主要实习基地合作,构建专业化、综合化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另外,还应开展社会志愿服务,将社会场域纳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学校应积极主动挖掘更多的社会劳动教育资源,联合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形式,
38、把劳动教育延伸到更广阔的社会场域中,以丰富劳动教育资源的内涵。近现代中国中等师范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下,经历了从“手工科”到“劳作科”的演变,其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场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地位也从从附属逐渐发展到独立。在近现代中国战乱频仍、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下,师范学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经波折,异常艰难。但总体上劳动教育在师范学校中仍得以持续发展与完善,一定程度上为近现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师资,为近现代中国科学文化的进步与民族素质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参考文献:1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14:3 11.2 袁熙旸中国现代设计教育
39、发展历程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14:3 5.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演变:历程、特征及启示71723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 6 1.4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 6 1.5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新学制师范科课程标准纲要Z全国教育联合会,19 2 5.6 沈慰霞,章柳泉,刘百川教育行政M/李景文,马小泉民国教育史料丛刊郑州:大象出版社,2 0 15.7 张绳祖高级中学师范科课程标准研究J中华教育界,19 3 0(7):10 1一114.8 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M】/李景文,马小泉民国教育史料丛刊郑州:大象出版
40、社,2 0 15.9 陆崧安革新的劳作教学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 4 8:8.10 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3 册财政实业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 3 6:3 6 9 1.11教育部师范学校课程标准编订委员会师范学校课程标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 3 4.12 阮华国教育法规M2 版上海:大东书局,19 4 7:3 5 1.13冯帮,宋妍建党百年来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历程、经验与展望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1(5):4349.14许倩婷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多元化建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 0 2 1(4):9 1一9 3.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 8 卷Evolution of
41、Labor Education in Curriculumof Modern Secondary Normal Schools:Process,Features and ImplicationsLI Xiaohua,HU Huizhen(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Xining 810008,Qinghai,China)Abstract:From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 course of labor educa-tion in modern secondary normal school
42、s evolved from Manual Craft through Applied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to Labor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educationalthoughts.On the one hand,it follow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education in primaryand secondary schools;on another hand,it acquired its own features.The cou
43、rse objectivessetting went from single orientation to pluralistic one;the course content diverted from theacquisition of labor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the integration of labor theories and practice;thecourse lieu changed from classroom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Learning from the historical e-voluti
44、on of labor education,the contemporary labor curriculum setting in normal collegesshould take as its goal mans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construct integratedcourse content of knowledge,skills and emotion,and establish the combined course lieu inand outside the schools.Key words:labour education;secondary normal education;modern China;curriculum set-ting(责任编辑赵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