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型干法水泥企业设备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干法水泥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和全民所有制建材工业企业设备管理规程的原则,结合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和管理的经验,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是指以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成就,如原料预均化、生料气力均化、烘干粉磨、各种新型耐热、耐磨、耐火材料以及电子计算机、自控技术等等,广泛地应用于水泥干法生产的全过程,使水泥生产具有高效、优质、低耗、符合环保要求及大型化、自动化等特征的现代水泥生产方法。 第三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
2、设备一般具有大型化、高负荷、高效率、工况条件苛刻、操作高度自动化等特点。为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企业应积极采用现代设备管理方法和手段,实行以中控集中控制操作为中心的区域巡检责任制,贯彻执行点检制,开展以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为基础的预知维修,运用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 第四条为适应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设备管理的需要,管好、用好、修好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企业必须重视职工教育和人才培养,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与长远发展规划,制订企业中长期人才培训计划,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文化素质,提高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 第五条新型干法水泥企业设备管理应以水泥窑及其在线联动设备的管理为中心,以提高水泥窑的运转
3、率为标志,运用系统工程和综合管理,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发挥设备效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企业一般应实行厂级、车间、班组三级管理的设备管理体制。 (一)厂级 厂长对全厂设备管理工作全面负责,企业应有专管设备的副厂长(或总工程师、机械、电气副总工程师),协助厂长全面负责设备管理工作。 在厂长任期目标中,应列入以下设备管理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达到以上。 回转窑运转率达到以上。 设备固定资产净产值率达到以上,任期前净值率低于的,以任期前一年为基数平均每年提高。 企业每年要有一定的更新改造、技术进步项目指标。
4、并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设备综合管理职能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机关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本企业设备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 积极推广现代化设备管理方法、状态监测和维修新技术。 负责全厂大修理计划的审订和资金平衡,掌握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检修动态,组织编制企业大修年度计划和汇总中修计划并组织实施和验收,制定设备配件的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搞好备品配件的管理和备件国产化。 负责全厂设备润滑的技术管理,定期组织厂级设备联查,做好重大、特大设备事故的管理和分析工作。负责设备管理的考核。 做好设备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协助财务部门搞好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参与企业
5、技改和技措项目的讨论、审定,及时上报设备管理统计资料和报表。 (二)车间级 企业的生产车间负有管理本车间设备的责任。机构设置和专业管理人员的配置,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车间设备管理的职责是: 贯彻上级机关及厂部制定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结合本车间的实际情况编制本车间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和修理规程,制定巡回点检制和岗位责任制、指导并督促本车间岗位人员和维修人员贯彻执行。 按时提出大、中、小修计划及所需的备件、材料计划和维修费用计划。 及时整理、分析设备运转和维修等各种技术资料,建好设备档案。 组织好设备事故、故障的抢修,负责组织设备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和上报。 参与本车间设备更新、改造方案的
6、制定。 (三)班组级 维修班组和操作运行班组是直接实施设备管理的基层单位,其职责是按照车间制定的设备操作规程、维护规程、检修规程,对设备进行正确操作使用,合理润滑、维修和保养,定期对设备点检并做好记录,参与设备检修并进行小革小改,参与设备事故、故障的原因分析。 第七条根据现代化企业设备管理涉及的专业门类多、分工细的特点,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在设置设备综合管理职能机构的同时,再设置若干个专业归口管理部门,分别负责对计算机、仪器仪表、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生产建筑物和工程车辆的专业管理工作。 第三章设备前期管理 第八条设备的前期管理阶段,企业应当运用系统工程、价值工程等现代管理手段,对设备一生的全过
7、程作出综合评价。搞好设备的调研和方案论证,做好选型、购置、保管、安装、调试和试运转等前期管理工作。 第九条重要的设备或部件进厂,企业要查验制造厂家的出厂检验证明文件,如大型铸、锻钢件(水泥窑托轮、托轮轴、轮带、大齿圈、磨机中空轴等)的材料化学成份检验,材料性能试验资料,部件的超声波或X射线探伤资料,大型减速机的齿面接触拓印记录等。 进厂设备应有完善的保管存放场地和保管制度。计算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及仪器仪表的存放场地。应满足设备保管要领书规定的技术条件。 第十条设备安装期间,企业应指定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窑、磨主机设备在安装期间至少应留下以下的安装检测记录: (一)水泥窑 各档
8、基础标高及高差; 水泥窑各档基础上纵向中心线标记; 托轮原始直径及安装位置(与中心距离); 窑胴焊接组对后的直线度偏摆及焊缝探伤记录; 窑胴体组对后中心线检测记录; 轮带直径及套装后的间隙; 大齿轮组装后的端面偏摆及径向跳动; 大、小齿轮侧隙及齿面接触拓印; 联轴节找正记录。 (二)大型减速机 齿轮及箱体现场组对的调整校验记录; 齿面接触拓印记录; 轴承衬瓦原始厚度; 轴承、轴瓦间隙记录。 (三)球磨机 基础标高; 进出口轴瓦高差; 轴瓦间隙; 设备整体找正记录。 第十一条企业应做好新装设备的单机调试及联动试车的组织工作。 (一)在单机试车之前,应对电气系统进行以下性能试验和确认: 电压确认;
9、 相序确认; 线路连接检查与确认; 高压电缆及设备的绝缘电阻测定及耐压试验; 继电器保护试验与调整; 操作可靠性试验与确认; 电气室接地工程试验。 (二)计算机系统在投入联动试车前,应进行以下的性能测试和调整: 机房接地工程阻值测定; 机柜接地电阻测试与确认; 机房、整机系统屏蔽防静电干扰调试与确认; 机房环境温度与湿度的调整; 温度: 湿度:R.H. 系统单元电压测试; 系统硬件功能复原试验与确认; 接口试验; 连续可靠性试验和系统软件空运行。 (三)设备试车过程中,应注意设备运行的有关数据的变化,如电流、温升、振动、冷却水温及水量,并做详细记录。 第十二条设备的前期档案资料 新建企业及新增
10、、扩建、改造项目的老企业,应做好下列设备前期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一)基准点、观测点、标桩埋设记录; (二)地下设施及隐蔽工程记录; (三)设备安装检测记录; (四)设备安装修改变更记录及竣工图; (五)设备调整校验记录; (六)设备试运转记录; (七)设备性能考核验收记录; (八)设备的材质品质检验记录。 第四章使用与维护 第十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的操作规程与维护规程,具体规定各种设备的操作方法,维护保养要求、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注意事项,并严格执行和遵守。 第十四条企业应配备合格的操作人员,实行凭操作证使用设备的制度,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技术训练,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
11、了解生产工艺过程,掌握操作要领,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的现代化企业中的精密设备和技术含量高的重要技术岗位,除有操作证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知识。 企业重要技术岗位的操作运行和维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见P表。 第十五条设备的操作 (一)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维护规程,合理使用,正确操作,掌握运行中设备和工艺的状态参数及仪器仪表记录指示值的变化,适时调整,严禁违章、超负荷,超设定值运行。 (二)操作人员应努力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在线运行。生产控制要尽量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包括监测仪表、可编程序控制器和计算机系统的自动控制),做到熟练使用计算机,正确分析
12、、使用计算机提供的信息,了解设备和工艺的状态参数并会修改,提高设备的操作水平和运行水平。 (三)PLC程序原则上不许解锁,如遇特殊情况需临时解锁运行时,应经主管部门同意,解锁后要做好记录,并尽快恢复系统的联锁功能。 (见附表一) 第十六条设备运行和操作记录 (一)现场岗位人员和中控室操作人员应认真填写设备运行操作记录,记录要准确、真实、不得任意涂改,定期回收存档。 (二)中控室的记录纸应有专人管理,交换班时要准确填写日、时、分,更换下来的记录纸要记上仪表号和更换时间,交车间专人保管。 (三)计算机的时报、日报打印有专人负责,信息报表由计算机室人员负责收集整理。 第十七条运行中水泥窑技术状态的控
13、制 (一)水泥窑红窑必停的掌握原则: 窑胴体出现大面积(超过圈)温度达到,虽采取辅助措施仍不能降温,必须停窑。 窑胴体局部(如一、两块砖的面积)温度高,停窑标准以是否掉砖为原则。 (二)运行中水泥窑胴体上限温度控制值:。 (三)热态下水泥窑过渡带附近(一般是中间档)轮带间隙应有合理的控制范围: 以轮带与垫板间相对滑移量为控制量,目标控制范围为毫米转,最低不得小于毫米转。 (四)热态下水泥窑膜体中心线直线度要求(以头、尾档轮带处窑眼体中心连线为基准,看中间档轮带处窑胴体中心位置与上述连线的距离偏差): mm 为准确测量水泥窑胴体中心线的直线度偏差,企业应根据具体条件,制定出合理的窑胴体中心线测量
14、方法,其测量精度误差应小于.毫米。 (五)热态下水泥窑胴体椭圆度控制值: rD . ().d d D:测点处窑胴体外径,米; d:测点处窑胴体内径,米; :窑胴体变形量。测点在随窑旋转一周过程中,该测点在动态下相对于基准点(与测点在同一圆周,且与测点相距.米)的径向尺寸变化,米; r:窑胴体相对椭圆度,。 第十八条关于设备操作设定值 计算机、仪表设定的各种报警上、下限值,控制上、下限值,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不准擅自更改。对经实践证明确需变更的设定值的变动,要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讨论,并由有关部门以书面通知的形式交执行人员操作,并做好记录,变动后的试运行阶段应注意做好现场监护工作,掌握并了解设定
15、值变动后设备的运行情况。重要设定值的变更应经总工程师批准。 第十九条设备的维护 (一)企业应根据在线设备联动运行的特点,合理划分设备现场维护管理的岗位责任区域范围。计算机、仪器仪表、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可按照专业管理的原则,由专业部门制定设备运行维护的细则。 (二)设备运行期间,除生产车间操作运行人员外,企业应配备适当的计算机、仪器仪表、机械和电气人员,参与设备三班运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运行中的故障能被及时发现和排除。 (三)各车间、各专业的设备运行操作和维护人员应认真贯彻执行岗位责任制,按照车间和专业部门制定的设备检查维护规程,检查维护设备,并认真填写记录。 (四)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做到交接
16、班责任清楚,记录齐全准确。 (五)值班人员应听从调度指挥。 第二十条企业要为设备岗位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防潮、保温、降温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设备管理,保持设备工作环境的整洁,使设备做到“四无”(无积灰、无杂物、无松动、无油污),“六不漏”(不漏风、不漏气、不漏灰、不漏电、不漏水、不漏油),努力提高设备现场管理水平。 第二十一条设备运行的调度指挥 企业应建立生产设备调度例会制度(或生产调度例会中确定设备调度内容),及时沟通全厂生产设备在运行中的问题并作出处理安排。 第五章设备点检和定期检查 第二十二条贯彻执行点检制是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加强对运行期间的设备维护和管理、推行
17、设备综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形式,企业应结合自己的情况,按照系统和专业制定相应的点检制度。把企业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岗位人员有机地组织起来,把各专业的技术力量协调起来,通过对运行中设备技术状态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隐患、异常和故障,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转,提高设备的运转率。 第二十三条设备的三级点检制 (一)厂级点检 由厂级主管设备的负责人主持、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各生产车间设备副主任或技术人员参加。 点检周期:每季至少一次。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可及时组织厂级点检。 点检内容: 检查各车间贯彻执行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情况; 检查日常点检和巡回点检记录; 检查A类设备(见条)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
18、态; 对有异常情况的设备进行监测和会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二)车间级点检 由车间主管设备主任或工程师主持,技术人员与工段长、班长参加。 点检周期:每周一至两次 点检内容: 按点检标准规定的项目、内容进行检查,监督并复核岗位与维修班组的日常点检记录; 检查A类设备和B类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发现异常、损坏及磨损情况做好记录,确定修理的部位、更换的零件,并据此提出维修计划; 检查设备擦拭和维护情况。 检查方法:除感官外,对重要的设备部位和项目要用专用仪器、工具进行检查、测定,以便准确地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车间级检查应配备适当的检测仪器。 (三)班组级点检 由岗位工和维修工分别进行。 点检
19、周期:岗位工按车间制定的“岗位点检标准”中规定的周期进行,每班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全部设备的点检。维修工点检可实行隔日检查制,负责点检分管范围内的A类设备。 点检内容: 设备运行中的异音、震动、异味; 润滑系统工作情况(油温、油压、油位、冷却水温等); 运转件是否有移位、窜动等; 目测部件是否开裂、变形、开焊; 检查设备的地脚螺栓、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可靠; 检查安全设施; 检查设备跑、冒、滴、漏情况。 班组级点检主要凭感官和经验,配备一点小型工具,用于简易维护。 设备点检的基础工作应在基层班组,为了使基层班组的点检工作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在企业推行三级点检制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管
20、理办法,通过厂级车间班组三个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检查,使基层班组的点检工作得到补充、完善和加强。点检工作要做到逐级负责,落到实处。 第二十四条岗位点检标准 企业的各生产车间应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和生产实际及设备维护责任区的划分范围,对每台设备的检查部位,检查内容,检查时间、检查方法、判定标准、处置途径等,作出明确规定、列出表格、挂牌上墙,岗位人员的点检工作应有标准,有目标。设备点检要制度化、规范化。 第二十五条设备的专业检查 (一)设备的分类 企业应根据设备在工艺线中的重要程度,设备故障对全工艺线生产造成危害与影响程度,对设备故障处理的难易程度,重要易损部件的价值等多种因素,制定出合理
21、的设备分类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日常专业检查内容与周期,由专业人员实施专业检查。 机械、电气设备可按以下原则分类: 机械设备的分类 A类(关键设备):水泥窑、磨机、篦冷机、矿山破碎机、窑磨主减速机、大型高速回转设备(罗茨风机、螺杆压缩机)、大型离心式风机、大型斗式提升机、堆、取料机、送粉机。 B类(重要设备):工艺线上的其他在线运行设备、矿山采掘运输设备。 C类:其他机械设备。 电气设备的分类 A类:高压电动机、窑及篦冷机直流电机。 B类:各种配电变压器、电气室各种盘柜、在线低压电动机、可编程序控制器。 C类:其他电气设备。 (二)企业各类设备的日常专业检查内容与周期,可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自定。一
22、般说,专业人员对A类设备应实施每日检查制,对B类设备可实施每周检查制,C类可不定期检查。计算机、仪器仪表及检测设备的检查参见第十二章。 (三)设备的专项检查 企业应定期和不定期地对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专项技术检查和鉴定,掌握设备的磨损、变形、老化、腐蚀及其他异常的程度,确定调整、修理、更新的措施和时机。专项检查可由专业部门组织实施并应有详细的检测记录。 第二十六条生产建筑物的专业检查维护应由专业部门和专职技术人员组织实施。具体检查内容与维护要求按全民所有制建材工业企业设备管理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设备状态监测 第二十七条企业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手段和方法,开展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23、。利用先进的设备诊断技术,早期定量地预测出设备的劣化程度,采取相应的维修或更换措施,减少设备的故障停机,使设备维修实现预知维修。 第二十八条几种常用的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一)振动监测技术:通过对设备振动信号的采集、测量和分析,判断设备或部件的劣化程度并分析设备产生某一振动频率和相位的原因。 监测物理量:振幅(位移、速度、加速度)频率、相位角。 诊断方法:积累数据预测变化趋势,频谱分析、谐波分析等。 (二)温度监测技术:通过对运行中设备局部温度的在线或巡回监测,获取运行中设备部件技术状态的信息,测量方法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三)噪声监测技术:通过对设备噪声信号的采集、测量和分析,判断
24、和识别噪声源的部位并分析故障原因。 监测物理量:声强(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质点振速)、频率。 诊断方法:近场法、表面振速测量法、频谱分析法、相干函数法、倒谱法、声强法。 (四)油液分析技术:通过对采集的设备润滑油的理化性能指标和不溶物的成份、形态分析,判断设备及部件的磨损程度。 监测物理量:油液的理化性能指标变化情况、磨屑的成份、形态、尺寸、含量。 油液中不溶性微粒物质的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法(发射光谱技术、原子吸收光谱技术、X射线萤光光谱技术)、铁谱技术。 (五)无损检测技术:在不损伤和不破坏材料或设备结构情况下,对材料或设备结构的物理性质、内部结构进行检测,判断设备结构内部缺陷(如裂纹
25、、夹渣、未焊透、气泡等)及检测部位的厚度。 常用方法:渗透法、磁粉法、超声波法、X射线法。 第二十九条状态监测及诊断仪器设备的配置 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按照监测和诊断项目的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各种状态监测仪器仪表和设备。一般说,岗位人员、维修人员的巡检应以感官判断为主,适当配一些简易检测仪器,如听诊器、点温计等。车间(或工段)这一级可配置一些高一级的单项诊断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或专业状态监测组可配置一些功能全、精度高的仪器。 第三十条状态监测的组织实施 (一)大中型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一个小而精悍的专业状态监测组,配置一定的人员和仪器设备,使企业的状态监测工作由点到面,由一
26、项到多项逐渐开展起来。最普遍、应用最广的监测技术是振动监测技术。 (二)企业的振动监测要做到定设备、定部位、定点、定采集物理量、做好编号,并在设备上标明记号,定期采样。采集的资料应存档编号,定期分析比较,摸索规律。 (三)企业开展振动监测的重点设备应是:大型减速机、各种硬齿面减速机、摆线减速机、高速回转设备(螺杆压缩机、罗茨风机、大型离心风机)等出现振动异常的设备,水泥窑基础、托轮、档轮及传动部位。 (四)振动测点部位的选择:应选择对机器功能至关重要,能清晰提供机器实际状态的部位。对振幅或振动烈度的测量,通常首先考虑的是轴承部位对频率分析测量,可以选在机器的其它部位(如机壳上),但为了便于多次
27、测量的分析比较,测点应当固定不变。 第三十一条设备振动极限值的评定方法一般有以下一些: 按照标准和或规范规定的极限值; 由机器制造厂家规定的极限价; 以操作者经验为依据的极限值; 积累测量数据预测变化趋势。 水泥生产专用低速重载设备振动极限评定标准待在实践中摸索后确定。 第三十二条振动原因的分析(诊断) (一)频率分析 常见的振动原因及典型频率对照表(见p表)。 主要回转体的特征频率计算公式 ()轴的转动顿率 n fr n:该轴转速,转分 ()齿轮啮合频率 n t Z n:齿转轴转速,转分 Z:该齿转的齿数 ()链轮、链条啮合频率 n fck Z n:链轮轴转速,转分 Z:链轮齿数 ()滚动轴
28、承 i径向轴承(圆柱,圆锥) 滚动体在外圈滚道上的通过频率fop n d fov fr( cosa) D 滚动体在内圈滚道上的通过频率fip n d fip fr( cosa) D 滚动体相对于保持架的回转频率fbc D d fbc fr( cosa) D D这里,n:滚动体(球,滚柱)个数; (见附表二) d:滚动体直径; D:轴承节径(滚动体中心所在的圆的直径) fr:内外圈相对转动频率,当外圈固定时,fr即为轴的转动频率; a:接触角。 ii止推轴承 球在止推环滚道上的通过频率fp n fpfr fr:两止推环相对转动频率 球相对于保持架的回转频率fbc D fbc fr d (二)谐波
29、分析 (见附表三) (三)相位分析 通过对回转频率的一阶振动的相位角的测量与分析,可以进一步把相同频率下不同的振动原因区别出来。 (见附表四) 第三十三条状态监测数据库的建立 企业应在大量监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状态监测数据库,尤其是在监测设备多、监测点多时更为必要。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可使管理者对设备状态一目了然,为设备维修计划的编制提供第一手准确资料。 第七章设备维修 第三十四条设备维修方式 企业的设备维修应实行以下两种方式并用: (一)以时间为基础的定期预防维修。 (二)以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为基础的预知维修。 对于新建企业,应尽快摸索和积累设备易损件的失效规律,为合理确定设备的修
30、理和部件的更换周期创造条件,对于有了一定设备管理基础的企业,应努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实现按需维修或预知维修。 所有企业都应努力减少在线设备的故障维修时间。 第三十五条设备维修的周期结构 企业设备维修计划的编制应以水泥窑占用维修时间的长短和维修工作量的多少,确定全厂性的集中停机时间。对新型干法窑每年可安排二至三次集中停机检修,最多不得超过四次,在每两次集中捡修之间,可安排一至两个短时间的定检或临停,处理一些与窑的检修周期不相匹配的设备问题。 企业的设备维修周期结构大致如下: COCOC C:集中停机检修 O:定期检查处理或临时停机 各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
31、合理周期结构。 第三十六条设备维修组织 (一)组织形式 集中与分散,根据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生产过程(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制成)集中联锁控制与操作的特点,企业的制造系统的设备维修力量的管理应当相对集中,矿山、包装及其他设备的维修力量的管理,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自行掌握。 专业归口与多专业联合。企业的计算机,可编程序控制器、仪器仪表及监测设备、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的维修,应当按照专业归口的原则,由专业部门实施专业维修和管理。但对于机电一体化的设备,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组成一些多专业人员组合的维修小群体,对于技术密集型的精密机电一体化设备(如X萤光分析仪等),亦可实行一专多能,使用维护修理揽子包到底
32、。 (二)维修力量的配置 计算机、仪器仪表及监测设备,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气设备的维修,应当由企业本厂人员承担,企业对这些专业维修力量的配置应当能胜任本厂维修和管理的需要。 机械设备维修及窑炉砌筑等用工量大、劳动密集型的维修项目,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自营与外委相结合的办法。对于社会协作条件好的地区的企业,应尽量走设备维修社会化的路子,企业的力量应侧重于项目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及精密机械设备的维修上。 新建企业的机修规模应以修配为主,备件来源应走社会化协作的路子,企业的备件制作应讲求质量和经济效益。 第三十七条设备检修计划 (一)计划编制的依据 企业的年度生产和检修计划 企业季度(月份)生产计划及
33、检修时间安排 设备的技术状况(依据设备点检、状态监测和技术诊断及前次设备维修记录资料) (二)计划的编制 企业应认真组织好设备检修计划的编制,检修之前应召开各种类型的设备检修平衡协调会议,包括检修项目的确立,重要项目的施工方案的讨论制定,备件及材料的准备落实情况,维修力量的组织、调剂与分配,水泥窖的止火、点火时间的确定及大的进度交叉安排。 水泥窑止火之前,应做到大的备件,材料准备到现场,大型工器具运抵到现场,外委项目的施工人员组织到现场。所有参加施工的单位和人员,都应做到任务明确,心中有数。 第三十八条设备检修期间,企业应成立强有力的现场调度指挥机构,搞好检修期间的现场调度指挥及施工力量的平衡
34、协调。企业应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搞好检修项目之间的进度交叉衔接,确保整个检修工作能够按质、按量、按期完成。 设备检修结束,企业应组织好项目的质量验收。 第八章设备改造和更新 第三十九条企业应根据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目标,围绕提高产品产量、质量,提高主机设备运转率,降低消耗,安全文明生产和保护环境,编制企业中长期和年度设备改造和更新计划,有计划地加快对企业中的老旧设备和与主机设备不相配套的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的不断发展,增强企业的活力。 第四十条企业对设备的更新改造,应作技术经济论证,评价的原则是:生产上适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
35、设备的生产性,即设备的生产效率:一般指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应能满足企业的生产工艺线配套要求。 (二)设备的可靠性:指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无故障地发挥规定功能的概率。 (三)设备的安全性:衡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人身安全及设备本身安全的保证程度。 (四)设备的节能性:应选择能耗低,节约原材料资源的设备。 (五)设备的耐用性:应选择自然寿命和经济寿命长的设备。 (六)设备的维修性:应考虑设备维修的难易程度,备件的国产化、通用化、标准化的程度。 (七)设备的环保性:应考虑设备的噪音及排放的物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 (八)设备的成套性:应考虑该设备与与之相关设备的配套的可能。 (九)设备的适应性:应考虑
36、设备在工艺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的适应能力。 (十)设备的经济性:应比较不同方案下设备投资费用的大小及投资回收期的长短。 第四十一条更新改造的范围和重点 (一)影响现有水泥生产工艺线中设备运转率和产量提高的关键设备和薄弱环节。 (二)与主机设备改造相配套的辅助生产设施的改造。 (三)为节约能源、利用余热和低质燃料的更新改造项目及对耗能高的老旧设备的更新改造。 (四)治理“三废”,综合利用原燃材料的更新改造项目。 (五)结合技术改造,引进先进技术(软件)和适用的关键设备、检查手段和生产线。 (六)为防止职业病和人身事故,对设备采取的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第四十二条企业的更新改造项目应按项目投资额的大小
37、和资金的来源,依照国家和省市规定的审批权限,办理项目的上报和审批手续。 第四十三条更新改造计划的编制要求 (一)凡投资万元以上的项目要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要求应按国家或地方有关规定执行,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名称,主要技术改造内容,预期技术经济效果。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要求: 项目概要说明(背景材料,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企业现有的基本情况及条件; 市场预测; 燃料、动力、原材料、协作配套件以及公用设施的适应情况; 技术与设备的选定,提出几个可供选择方案进行论证,并估算费用; 论证结论并推出最佳方案; 环境污染的
38、防治; 生产组织与人员培训计划; 项目实施进度; 投资估算和资金的筹措; 经济及社会效益评价分析; 外部条件协议书及其他书面证明材料。 (二)投资万元以下万元以上的项目要编制更新改造方案。内容及要求如下: 企业基本情况; 技术改造的必要性; 改造后达到的目标; 改造的主要内容; 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主要设备一览表; 经济效益核算表; 实施进度及具体措施。 (三)投资万元(或外汇总额万美元)及以上的项目(限上项目)的计划编制及审批程序按国家有关文件执行。 第四十四条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一)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实行项目专人负责制。企业在立项的同时就应确定项目负责人,并组成科研、设计、制造等方面力量参
39、加的项目工作班子,一抓到底。 (二)企业应认真抓好技术改制项目的组织实施,并实行“四定”、“四包”、“四落实”制度。“四定”:定改造目标、工作程序、协作关系、人员责任。“四包”:包工期、质量、安全、经济效益。“四落实”:人员落实、资金落实、设备落实、材料落实。 第四十五条项目的竣工及验收 更新改造项目完工,企业应组织好项目的竣工验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填写竣工报告。内容包括: 技术改造内容及主要经验和问题; 实际发生费用情况; 设备自制、购置及改造情况; 主要材料用量; 土建工程情况,工程量及竣工面积; 技术经济效益情况,预计达到设计能力的期限,预计投资回收期限,投入产出比。 (二)
40、办理固定资产的交接验收,交付生产。 (三)办理技术资料的交接验收。 第九章备品配件管理 第四十六条企业要建立健全设备的配件目录,其内容包括:设备品称、编号、配件名称、规格、单位、在装数量、材质、单重、计划价格、图号、存放地点。 第四十七条备件的定额管理 (一)消耗定额 备件的消耗定额可按下式计算: n Ei M i=Ci M:同类备件在不同设备部位使用的月总消耗量(件月); Ei:该备件在第i台设备上的在装量(件); Ci:该备件在第i台设备上的使用寿命(天); N:企业使用该种备件的总设备数。 (二)储备定额 一般计算方法 QKMZ Q:备件的储备量(件); K:储备系数,取决于企业对设备维
41、护保养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当地配件的供应、协作条件等,K值通常取.范围之内; Z:备件的制造(或订货)周期(月),若Z选取为从提出计划到备件入库的最短周期,则求得最低储备定额: QminKMZmin 若Z的选择考虑制造批量大、经济效益好等因素,即经济制造周期Zmax,则求得最高储备定额为: QmaxKMZmax (三)资金定额(流动资金占用额) 企业的配件资金定额,应在制定各类配件储备定额的基础上,乘以各类配件的单价并求和,即为储备资金定额,公式为: 备件资金储备定额PiQi i= 式中:Pi第i项配件单价; Qi第i项配件储备定额; N全部配件数。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配件储备资金总额,可按企业设备固定资产原值的确定(建厂时期的不变价)。 第四十八条备件图纸 (一)企业应配备一定规模的专职配件图纸测绘人员,负责企业日常配件的图纸测绘与管理。新建企业从建厂一开始就应着手配件的图纸测绘工作。 (二)企业的备件图纸应符合下列要求: 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GB,图纸规格符合GB标准; 图纸要考虑备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图面标注应做到尺寸齐全准确,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材料热处理及其他技术条件应按现行标准标注。 (三)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备件图纸管理办法,包括:科学合理的备件图纸编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