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高边坡设计施工的问题探讨
摘要: 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道路工程的建设也在蓬勃发展。设计与施工者在进行道路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并不能够全面的考虑道路工程设计施工问题,尤其是在高边坡设计施工中较为突出,所以需要不断地进行探讨,找出关键问题,采用综合防范措施。
关键词:道路工程;高边坡;设计问题;
前言
在进行道路工程高边坡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高边坡设计。通常情况下,会考虑设置边坡挡土墙或护坡等进行防护。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执行不规范,很少采取加固稳定措施,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因此,本篇文章主要是对道路工程高边坡设计施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分析。
一、道路工程高边坡现状
高边坡指土质边坡高度大于20m、小于100m或者岩质边坡高度大于30m、小于100m的边坡。其中路堑高边坡受到各种不稳定地质因素的严重影响,成为山体滑坡、崩塌等各种地质自然灾害和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多发重点地段,已引起建筑土木、地质和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等多个相关专业领域建筑设计和工程施工人员的高度关注。
在一些高边坡路段,自然的岩石面以及岩体结构面会出现严重破碎的现象,道路两侧石体可能会通过大风或其他情况使石块掉落,严重的情况下,会使岩体崩塌滑坡,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进行高边坡设计的过程,要对边坡设计以及施工中两侧岩石边坡进行稳定性的加固,防止石体滑坡。
二、设计的种类以及特点
1、非标准设计
实际上,对于不同边坡类型的地区要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根据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自然条件以及成因管理机制、稳定发展状态等的巨大差异,使其具有各不相同的治理特点。边坡灾害治理系统工程设计对每个类型边坡的具体治理重点部位和整治范围、采取的解决方案和治理措施是互不相同的。因此,边坡工程设计属于非标准设计,必须对每个边坡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2、应急设计
虽然边坡岩需要有较长时间的孕育形成过程,但其发生灾害却往往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为了有效防止突发边坡灾害的发生,或有效减轻其危害严重程度,在高边坡设计时,需要开展灾害防治应急工程设计。施工前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要有相应的应急抢险措施。若灾害发生,通常也都是边进行勘察、边进行设计、边进行监测、边组织施工。
3、综合设计
单一的边坡防护措施有时可能难以承受周围边坡体和环境的巨大外界压力荷载,从而直接就会导致边工程防护失效。因此,针对每个地区边坡的不同特点,在不同防护部位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进行各种综合性设计,以保证边坡安全稳定。
三、工程案例
1、工程概况:
某工程沿线存在堆积体,其特征主要为:堆积体纵向长约200m,宽约400m,为修建原高速时的弃土,岩土界面呈现上陡下缓形态,设计剖面钻孔揭示最大弃土深度约20.3m,由碎石、粉质黏土组成,碎块石含量约为30%~40%,回填年限约为26年。下伏基岩为侏罗系遂宁组泥岩。
原设计边坡高度约30m,采用全坡面框架锚杆防护,坡比1:1.0~1:1.25,锚杆长度9m~12m。
边坡开挖后坡体出现开裂,边坡呈现二级边坡剪出口,坡口外侧贯通张拉裂缝。趋于稳定后受连续降雨影响,坡顶裂缝宽度增大至12cm,并在距坡顶20m位置新增裂缝,缝长约25m,且前缘变形进一步加剧,为确保坡脚已通车高速安全运营,急需对边坡进行处治。
2、应急措施:
(1)边坡排危:将一级边坡平台宽度加宽至4m,并放缓二级边坡坡比至1:1.75。
(2)裂缝封堵:为避免近期雨水下渗进一步加剧变形,采用粘土封堵坡体裂缝,并做好临时截排水措施。
(3)加强监测:在边坡上设置监测点,进行定期位移观测。
3、处治方案设计
方案一:宽大平台+挡土墙+框架锚杆防护。
(1)将一级边坡平台进一步拓宽至10m,设5m高C20片石砼挡土墙,墙后设2m平台;
(2)二级边坡按1:1.5放坡后采用框架注浆锚杆防护,长度12m,框架梁尺寸采用4m*3m。
处治方案一
方案二:坡面框架注浆锚杆+抗滑键联合防护。
(1)坡面按应急处治后的坡比设置框架注浆锚杆,锚杆长度12m。
(2)于框架梁中间处设一排圆形抗滑桩,桩径2m,间距4m,桩长17m,共约22根。
处置方案二
4、方案比选
对比项目
方案1(挡土墙+框架锚杆)
方案2(框架锚杆+抗滑键)
施工工期
工期较短
工艺多,工期长
工程可靠性
较优
较优
工程造价
189.24万元
434.76万元
推荐方案
推荐
四、结论
在道路工程进行设计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考虑岩石高边坡的稳定性,另外,还需要对现有的道路岩石边坡进行稳定性检查,发现存在的隐患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以绝后患。要切实做好高边坡设计,就是问题的及时解决。就要认真贯彻"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设计原则,加强对高边坡设计施工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斌.工程地质[M].人民交通科技出版社, 2003(12):132-134.
[2].蒋光田.村村通道路施工总结[J].山西建筑, 2007(06):87-89.
[3].庄进明.道路设计和施工在岩石高边坡中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 2008(103):45-56.
[4].段文魁.公路路基边坡工程设计与稳定性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08(89):213-216.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