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3_T 3469-2023 高寒地区公路工程振动拌和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56133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_T 3469-2023 高寒地区公路工程振动拌和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B23_T 3469-2023 高寒地区公路工程振动拌和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B23_T 3469-2023 高寒地区公路工程振动拌和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B23_T 3469-2023 高寒地区公路工程振动拌和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B23_T 3469-2023 高寒地区公路工程振动拌和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91.100.30 CCS Q 13 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 34692023 高寒地区公路工程振动拌和水泥混凝土 施工技术规程 2023-05-29 发布 2023-06-28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原材料.3 一般规定.3 水泥.3 细集料.3 粗集料.3 掺合料.3 外加剂.3 水.4 5 振动拌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 一般规定.4 振动搅拌试验机.4 振动拌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 6 混凝土振动搅拌站.6 一般规定.6 混凝土振动搅拌站.6 振动搅拌站生产配套设备.7

2、 7 施工.7 常温施工.7 冬期施工.8 8 质量检验.8 一般规定.8 抽样频次与数量.9 附录 A(资料性)振动搅拌试验机.10 附录 B(资料性)振动搅拌站.1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图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长力建设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本文

3、件主要起草人:张世明、王艳、郑华、刘长刚、葛忠权、孙明刚、李建华、李玉国、孙洪军、张伟健、刘日晶、邢明明、朴志海、刘士远、史梁、何建丽、张天星、高德丰、盛可鉴、高庆飞、徐兰钰、董嘉梁、宫菲菲、刘艳娇、李满。 高寒地区公路工程振动拌和水泥混凝土 施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寒地区公路工程振动拌和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振动拌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振动搅拌站、施工及质量检验。本文件适用于高寒地区公路工程振动拌和C30C50、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生产及施工。其他强度等级的振动拌和水泥混凝土可参考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

4、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规范 GB 506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10171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混凝土搅拌站(楼)GB/T 18046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27690 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 GB/T 50146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T 104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T/T 5

5、23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剂 JTG 3420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T 36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高寒地区 日最低气温低于-25,连续天数大于10 d的地区。冬期施工 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 d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连续3 d低于0 条件下的施工。振动拌和 混凝土组成材料通过振动搅拌轴及叶片在一定振幅和频率的振动作用下搅拌的一种方式。振动搅拌机 一种能够在强制搅拌的同时施加振动作用,具有振动拌和功

6、能的搅拌机。振动强度 振动搅拌机工作时,单位时间内振动搅拌轴及叶片对物料撞击、剪切的能力称为振动强度。本文件中指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用符号 F 表示。振幅 振动搅拌机工作时,振动搅拌轴及叶片在振动能量作用下,往复运动位移的最大范围,用符号 A 表示。振动频率 单位时间内振动搅拌轴及叶片往复振动循环的次数,单位为赫兹,用符号 f 表示。振动拌和时间 搅拌机在振动工作状态下对混凝土作用的时间,单位为秒,用符号 s 表示。振动搅拌站 具有振动拌和功能的混凝土搅拌站。大流动性混凝土 坍落度160 mm220 mm的混凝土。投料顺序 将配制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投入到搅拌缸的次序。4 原材料

7、 一般规定 4.1.1 混凝土拌合物所用的各种原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应在进场时对材料性能和质量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1.2 公路工程宜采用非碱活性集料,当必须使用碱活性集料时,碱含量应满足 JTG/T 3650 中表 6.4.1相关规定。水泥 4.2.1 振动拌和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4.2.2 水泥进场时,应附有该批次水泥生产厂家的合格检验报告。细集料 4.3.1 细集料宜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且粒径小于 5 mm 的河砂,当不具备条件时,可采用符合规定的天然砂或机制砂。4.3.2 宜优先选用 J

8、TG E42 筛分颗粒级配 II 区的中砂。粗集料 4.4.1 宜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的粗集料,母岩宜为玄武岩、花岗岩等破碎而成的材料,强度等级不宜小于 100 MPa,其它性能指标应满足 JTG E42 相关规定。4.4.2 粗集料最大粒径应满足 JTG/T 3650 相关规定。4.4.3 粗集料宜选用反击破破碎方式生产的碎石。4.4.4 粗集料宜选用连续两级级配或三级级配,不宜采用单级配或间断级配,必须采用时,应通过试验验证后使用。掺合料 4.5.1 掺合料产品应检验合格,并保证产品均匀、品质稳定。4.5.2 水泥、掺合料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应通过试验确定。4.5.3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9、应满足 GB/T 1596 相关规定,振动拌和混凝土宜掺用级 F 类粉煤灰,掺用级 F 类粉煤灰时应经过试验验证。4.5.4 硅灰的技术要求应满足 GB/T 27690 相关规定。4.5.5 磨细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技术要求应满足 GB/T 18046 相关规定。4.5.6 不同种类掺合料同时掺用时,其合理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 4.6.1 宜采用性能稳定的聚羧酸系高效混凝土外加剂,次选其他外加剂,与水泥、矿物掺合料之间应有良好的相容性。4.6.2 混凝土外加剂进场时应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应满足 GB 8076 相关规定。水 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用水,采用其他水源时,应

10、满足JGJ 63 相关规定。5 振动拌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般规定 5.1.1 振动拌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 JGJ 55 及设计文件要求。5.1.2 混凝土的配合比用质量比表示,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试配时所用原材料应在现场随机抽取。5.1.3 将称量好的集料、水泥和掺合料(如有)及粉状外加剂(如有)按次序倒入拌缸内,干拌时加入水和外加剂(液体),开启振动搅拌功能拌和。5.1.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结果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及拌合物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5.1.5 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应通过施工用振动搅拌站试拌验证合格后使用。振动搅拌试验机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应采用振动搅拌试验机见附录 A

11、,技术参数如下:a)构造形式:双卧轴;b)最大搅拌容量:60 L;c)电源电压:380 V/50 Hz;d)搅拌驱动电动机功率:5 kW;e)振动驱动电动机功率:3 kW;f)搅拌转速:55 r/min1 r/min;g)振动强度:35;h)振动频率:40 Hz1 Hz;i)振动搅拌试验机拌和时间参考值见表 1。表1 振动搅拌试验机拌和时间参考值 强度等级 坍落度(mm)拌和时间(s)C30 180220 50 C40 170220 55 C50 160220 65 注:振动拌和时间根据工作性能试验确定,本表拌和时间未计入干拌 10 s 的时间。振动拌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3.1 混凝土的配

12、制强度.0,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0.+1.645 (1)式中:.0 混凝土配制强度,单位为兆帕(MPa);.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单位为兆帕(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单位为兆帕(MPa)。5.3.2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宜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统计的同类型混凝土强度试件组数不少于 60 组;b)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C50 时,强度标准差计算取值不小于 3.0 MPa;c)当无统计资料计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时,可参考表 2 选用。表2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C40 C50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4.0 4.5

13、 5.0 5.3.3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5.3.3.1 水胶比 a)强度等级 C30C50,水胶比宜按以下公式计算:=.0+(2)式中:W/B 混凝土水胶比;、回归系数,按照表 3 回归系数(、)取值表选用;28 d 水泥胶砂抗压强度(MPa),根据实测取值选用。表3 回归系数(、)取值表 骨料种类 碎石 0.53 0.20 注: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有掺合料时,回归系数应经试验确定。b)混凝土水胶比参考表 4 表4 混凝土水胶比参考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 水胶比 C30 0.50 C40 0.45 C50 0.40 注:本表为参考值,最终根据试验确定。5.3.3.2 拌和用水量 混凝土拌和用水量,

14、根据混凝土原材料变化,施工环境,使用要求,通过试验确定。5.3.3.3 外加剂用量 外加剂应满足与水泥和掺合料的适配性要求,其用量应根据外加剂种类、使用要求、施工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5.3.3.4 水泥和掺合料用量 在满足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条件下,取经济合理的用量,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0=0/(3)式中:0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和掺合料用量,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0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W/B 混凝土水胶比。5.3.3.5 砂率 根据骨料的实测技术指标、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施工要求,经试验确定。5.3.3.6 粗、细骨料用量 采用质量法计算配合比

15、,符合JGJ 55相关规定。5.3.4 配合比试配、调整和确定 5.3.4.1 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采用振动搅拌试验机拌制混凝土。5.3.4.2 试拌时,可根据混凝土工作性能,调整配合比中其它参数,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修正计算配合比。5.3.4.3 根据修正后的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混凝土,并对工作性能评价,采用满足工作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制取力学性能试件。5.3.4.4 标准养护 7 d 和 28 d,进行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最终振动搅拌站施工混凝土配合比,并在振动搅拌站试拌验证。6 混凝土振动搅拌站 一般规定 6.1.1 混凝土振动搅拌站的材质及各组件技术条件除应满足 GB/T 1

16、0171 相关规定,尚应满足本文件要求。6.1.2 根据工程量、施工组织、工期等配置相应的混凝土振动搅拌站。6.1.3 混凝土振动搅拌站的振动频率、振幅和振动强度等参数应满足混凝土搅拌质量要求。6.1.4 振动拌和混凝土设备安装、调试应由专业人员指导完成,施工拌和操作人员应进行培训,专人专机负责。混凝土振动搅拌站 6.2.1 振动拌和水泥混凝土生产设备采用振动搅拌站见附录 B,技术参数如下:a)搅拌主机结构型式应采用双卧轴强制式;b)额定公称容量:1 000 L4 500 L;c)电源电压:380 V/50 Hz;d)搅拌驱动电机功率不小于 230 kW;e)振动驱动电机功率不小于 215 k

17、w;f)搅拌轴转速:1470 r/min1 r/min;g)振动频率 f:25 Hz;h)振动搅拌装置振动强度 F 大于 2,机架振动强度F小于0.6;i)振动搅拌站混凝土拌和时间参考值见表 5。表5 振动搅拌站混凝土拌和时间参考值 强度等级 坍落度(mm)常温拌和时间(s)冬期拌和时间(s)C30 180220 55 65 C40 170220 60 75 C50 160220 75 90 注:振动拌和时间应通过施工拌和确定,本表拌和时间为加入所有原材料后的湿拌时间。振动搅拌站生产配套设备 6.3.1 称量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6.3.1.1 配料秤及配套的称重仪表或称重变送器、传感器应选用有

18、资质企业生产的产品。6.3.1.2 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按质量计量,可单独计量,也可累计计量。6.3.1.3 各种物料的每盘动态计量精度应符合表 6 的规定。表6 各种物料的每盘动态计量精度 物料名称 各种物料的每盘动态计量精度 水泥 每盘质量的1 掺合料 每盘质量的1 粗、细集料 每盘质量的2 外加剂 每盘质量的1 水 每盘质量的1 注:适用于电脑控制的振动混凝土搅拌站。6.3.2 其他装置 6.3.2.1 料斗、水箱、罐仓应装配高精度电子动态计量装置,电子动态计量装置应经过计量部门标定合格。6.3.2.2 振动拌和用水宜采用喷洒装置喷入拌缸。7 施工 常温施工 7.1.1 宜采用的投料顺序

19、为:依次加入集料、水泥和掺合料(如有)、粉状外加剂(如有),最后将水和液态外加剂加入搅拌缸中,全部物料投入后,开启振动搅拌功能。7.1.2 混凝土拌合物中骨料应均匀分布,颜色一致,不得出现离析或泌水现象。7.1.3 混凝土运输采用专用的混凝土运输车,运输速度应与凝结时间、浇筑速度相适应,应使浇筑不间断,且运输到浇筑地点应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和规定的工作性能。7.1.4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按照事先制定的技术方案执行。浇筑宜连续进行,且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上层混凝土。7.1.5 混凝土输送、浇筑、振捣、养护应满足 GB 50666 相关规定。冬期施工 7.2.1 应做好冬期施工组织设计技术准备

20、工作。7.2.2 冬期施工保温应符合下列要求 7.2.2.1 搭建封闭混凝土振动搅拌站、水泥罐、进料斗、传送带、卸料斗、料场保温棚。7.2.2.2 料场底部及四周搭建暖气管道,集料根据需求提前准备在保温棚内加热,确保集料无冰冻、冰块。7.2.3 冬期施工材料加热应符合下列要求 7.2.3.1 振动拌和用水及粗、细集料的加热温度,根据热工计算确定。7.2.3.2 投料前,预先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搅拌缸及叶片,并空转,排除预热用水。7.2.3.3 投料次序为先集料、水,稍加搅拌后投入水泥和掺合料(如有)、外加剂。7.2.3.4 水泥和掺合料严禁与 80 以上的水直接接触。7.2.3.5 每一工作

21、班至少检查 3 次集料、水、混凝土出机的温度。7.2.4 冬期施工混凝土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7.2.4.1 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时,运输车在途中保持 2 r/min4 r/min 慢速进行搅拌,卸料前以常速再次搅拌卸料,若发现混凝土有冰冻现象,做废料处理。7.2.4.2 混凝土的运输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并对混凝土运输容器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低于 10,入模温度不低于 5。7.2.5 冬期施工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7.2.5.1 对结构物暖棚仓内供暖加热,保证暖棚仓内气温大于 10。7.2.5.2 对已浇筑混凝土结合面进行预加热,结合面温度保证在 5 以上。浇筑完成

22、后,采取保温措施使混凝土表面保持 5 以上。7.2.5.3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根据技术、经济及热工计算确定,当采用蓄热法不能满足强度增长要求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蒸汽加热、暖棚加热保温等综合方法进行养护。7.2.5.4 当暖棚内气温低于 5 时,应采取保温养护的措施,不得向混凝土表面洒水。7.2.5.5 采用智能温控设备,监控混凝土养护暖棚的温度。采用蓄热法时,每昼夜至少监控 4 次;采用加热方法养护时,恒温期间至少每 2 h 监控 1 次养护棚内温度,同时对外界环境的温度,每昼夜至少定点监控 4 次,并根据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适当调整结构物暖棚内的温度。7.2.5.6 封闭保温棚及结构物暖

23、棚四周和结构物表面可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自动监测保温棚及暖棚温度,根据监测结果,调整保温棚和暖棚温度。7.2.5.7 混凝土除预留标准试件外,制取相同数量与结构物同条件养护的试件,用于结构物质量检验与评定。8 质量检验 一般规定 8.1.1 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和试件应分别在振动搅拌站和浇筑地点取样检测,并进行外观状态描述。8.1.2 冬期施工时,应随时测定混凝土出机温度、卸料温度、入模温度。抽样频次与数量 8.2.1 工作性能抽样 8.2.1.1 每一工作班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及坍落扩展度等工作性能至少测试 2 次,含气量至少测试 1 次,并对混凝土工作性能进行评价。8.2.1.2 一

24、次取样量不应少于 2 倍试验数量、且不少于 30 L,工作性能测试完毕后,并再次搅拌均匀后,用于制备力学性能试件。8.2.2 力学性能抽样 8.2.2.1 每一结构物单元、每 100 盘,且不超过 100 m3 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少于 4 组;每一工作班,取样不少于 4 组。8.2.2.2 当一次连续浇筑的同配合比的大体积混凝土时,每 200 m3 或每一工作班取样不少于 6 组。8.2.2.3 一次取样的数量应不少于制备 3 组立方抗压强度标准试件用量。8.2.2.4 冬期施工时,制取与结构物同条件的养护试件,可作为判断结构物质量合格的判定条件之一。附录A (资料性)振动搅拌试验机 A

25、.1 用途 A.1.1 用于振动拌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A.1.2 用于其他与生产相关的振动拌和混凝土试验。A.2 试验机组成 振动搅拌试验机主要由机架、振动搅拌装置、搅拌驱动机构、振动驱动机构、卸料系统和电器控制系统等组成,如图 A.1 所示。注:1.上盖;2.缸体;3.机架;4.踏步台;5.防护罩;6.电控系统;7.卸料装置;8.轴端密封;9.振动驱动机构;10.振动搅拌装置;11.搅拌驱动机构 图 A.1 振动搅拌试验机示意图 A.3 工作原理 A.3.1 工作时,搅拌驱动机构带动搅拌轴低速搅拌转动,振动驱动机构将动力传递给激振器,从而带动振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臂和搅拌叶片)边搅拌

26、边振动,施加振动作用使混凝土处于颤振状态,促进原材料的充分弥散,降低材料间的内摩擦阻力,提高拌和质量和效率。A.3.2 试验机振动驱动机构与搅拌驱动机构相互独立,既可实现普通拌和,也可实现振动拌和。A.4 操作步骤 A.4.1 用湿抹布将振动搅拌机拌缸内壁、搅拌叶片等湿润。A.4.2 接通电源,依次将称量好的混凝土原材料(集料和水泥及掺合料)加入振动搅拌试验机拌缸内,启动振动拌和功能,干拌 10 s。A.4.3 加入称量好的外加剂和拌和水。A.4.4 振动搅拌机处于不间断工作状态,振动拌和至规定的时间或混凝土达到色泽一致质感均匀状态。A.4.5 卸料、测试混凝土工作性能。A.4.6 清洗试验机

27、,切断电源。A A 附录B (资料性)振动搅拌站 B B B.1 用途 用于振动拌和混凝土的生产。B.2 混凝土振动搅拌站 混凝土振动搅拌站由搅拌筒体、搅拌驱动机构、振动搅拌装置、激振器、液压卸料门、润滑及其他系统组成,如图 B.1 所示。注:1.配料机;2.斜皮带机;3.骨料暂存仓;4.主楼除尘器;5.控制室;6.粉料仓;7.螺旋输送机;8.供水计量系统;9.外加剂(液)计量供给系统;10.粉料称量装置;11.振动搅拌主机 图 B.1 混凝土振动搅拌站 B.3 设备组成与功能 B.3.1 振动搅拌主机 B.3.1.1 振动搅拌装置采用多搅刀设计,激振器驱动振动搅拌装置振动,搅拌驱动机构带动搅

28、拌轴转动,二者复合作用实现振动搅拌装置边搅拌边振动,促使混凝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宏观和微观同步均匀。B.3.2 骨料称量、输送和储存装置 B.3.2.1 骨料称量、输送和储存装置由配料机、斜皮带机和骨料暂存仓组成。B.3.2.2 将骨料按照设定配比称量后,由斜皮带机输送至骨料暂存仓中储存,振动搅拌主机工作拌时,气缸开门把骨料暂存仓骨料卸入振动搅拌机内进行搅拌。B.3.2.3 骨料储存场地、上料台、骨料暂存仓、斜皮带机宜搭设防雨落装置。B.3.3 粉料计量供给系统B.3.3.1 粉料计量供给系统由粉料仓、螺旋输送机以及粉料计量装置组成。B.3.3.2 粉料(水泥、粉煤灰等)由散装水泥罐车注入粉料仓

29、内储存。B.3.3.3 粉料仓顶部装有除尘器,除尘效果好,维修方便,顶部还装有压力安全阀和料位指示计,通过压力安全阀的自动开启,可防止仓内压力过高;通过料位指示计,可得到粉料仓料位的情况。B.3.3.4 仓底锥部装有助流气垫,实现粉料破拱。底部装有手动蝶阀,便于筒仓和螺旋输送机检修。当振动搅拌机加粉料时,粉料仓内粉料由螺旋输送机输送至粉料称量装置(水泥称量装置、粉煤灰称量装置)进行称量,达到称量要求时,螺旋输送机停止供料。B.3.4 液体计量供给系统 B.3.4.1 液体计量供给系统包括:供水计量系统和外加剂(液)计量供给系统,供水计量系统由水箱(池)、精称水箱、水泵、供水管路、阀门、水称量装

30、置等组成。B.3.4.2 振动搅拌站的拌和用水,先由水泵从水箱(池)抽入精称水箱,再通过一大一小两供水管路输送到水秤量斗中,当达到一定称量值后,水泵自动停止工作,这时大水管将停止供水,完成粗称;而精称水箱内的水经小水管靠自重继续流入水称量斗内,当满足计量要求后,小水管管路中的电磁阀关闭,从而达到精称的目的。B.3.4.3 外加剂(液)计量供给系统由外加剂贮料仓、阀门、管路、外加剂泵、搅拌装置、精称仓、外加剂称量装置等组成。外加剂经搅拌均匀后,由泵通过管路输送到精称仓,并分两路进入外加剂称量斗内,当外加剂达到一定称量值后,泵停止工作,这时主管将停止供应,而精称仓内的外加剂经底部管道靠自重流入外加

31、剂称量斗内,当满足计量要求后,电磁阀关闭,从而达到精称的目的。B.3.5 供气系统 B.3.5.1 由空压机和供应管路组成。B.3.5.2 空压机排气量为 1.5 m3/min,最大排气压力为 0.8 MPa。此外,在系统中配置有气动三联件、电磁换向阀等一系列气动元件。B.3.6 主机除尘系统 B.3.6.1 除尘系统由除尘机(除尘机主要由引风机、滤芯、除尘主机)、进出气胶管等组成。B.3.6.2 除尘系统可以防止振动搅拌主机中的粉灰外泄,并将收集的粉灰重新放回到振动搅拌主机中。当振动搅拌主机加料时引风机打开,含粉灰的空气在负压作用下通过胶管、收尘器内的滤芯后排出;当振动搅拌主机拌和时,引风机关闭,粘在滤芯上的粉灰在压缩空气反吹下,经胶管落回搅拌主机中。B.3.7 控制系统 B.3.7.1 控制系统为双重独立的全自动控制系统和手动系统,采用当前先进的工控机加 PLC 控制模式,按键操作技术。B.3.7.2 具备自动和手动操作功能;具有自动补偿、故障诊断及报警等功能;同时系统还具有配方管理、数据统计、生产管理、报表输出等多种功能。B.3.8 控制室 控制室为独立控制室结构;配备冷暖空调;设置四周铝合金门窗,便于观察和操作;室内配置完整自动化控制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公路桥梁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