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层税务机关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556687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税务机关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层税务机关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税务机关实行税源精细化管理思索 “基层税务机关实行税源精细化管理思索-02-02 21:53:54?经济决定税收、税源是税收基础。谢旭人局长提出“完善征管体制、扎实管理基础,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工作思绪,是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总体规定,也是深化基层征管建设必由之路。目前,全区各地税务机关正积极采用措施,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所谓税源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规定,细化税源管理目、规范税源管理内容、采用有效管理措施,建立起内部岗责设置科学、工作任务明确、管理责任贯彻、监督制约有力、运转协调高效税源管理机制,充足运用既有税收信息化网络优势,严密监控税源基础,加强税源信息静态与动态分析、研究和应用,有效防止税源流失,保障税源转化为税收,实现提高征管质量与管理效能目。?基层税务机关,作为直接组织税收入库管理者,掌握着决定税收税源增减变化状况,为了到达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目,提高征管质量和管理效能,笔者认为,基层税务部门要做好如下几种方面工作:?一、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实现税源管理对象细化?科学合理地细化管理对象是实行税源精细化管理前提和基础。?(一)细化户籍管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登记管理措施,借鉴公安部门户籍管理措施,制定和实行纳税人户籍管理制度。坚持实行属地责任区管理原则,通过全面排查摸底,将辖区内所有纳税人基本状况逐一编号,建立税源登记档案。在户籍管理中要注意:一是要加强与地税、工商、技术监督、等经济管理部门横向联络与协作,摸清辖区内所有纳税人底细,做到心中有数,底册有登记;二是要实行统一纳税人编码制度,使编码具有一定科学性和规律性,如工作需要,只要通过查阅纳税人编码就懂得该纳税人基本状况,提高工作效率。如某纳税人编码 02030001 共 16位代码,前 6 位 452627 代表市县(区)纳税人,第 7、8 位 01 代表所从属乡镇,第 9、10 两位 02 代表经济性质集体,第11、12 位两位 03 代表所属行业,后四位为纳税人编号;三是要在平常管理中要加强征管巡查,进行地毯式清查,对新开业、变更、注销业户要及时更新档案,杜绝漏征漏管户和假注销、假停业或假经营等状况。通过加强户籍管理,做到税收户籍明了,税源分布清晰,税基完整精确。?(二)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按照纳税人经济性质、所属行业、规模大小(按年纳税额或收入)等指标,将纳税人进行分类排队。在此基础上,实行县局、税务分局(基层所)和税收管理员“三位一体”三级管理。县局选择大型企业等重点税源大户和各行业特色业户进行管理,必要时实行驻厂管理,重要负责监控重点税源收入进度、分析行业税收规律、提供征管详细指导意见和收入预警告知;税务分局(基层所)和税收管理员重要负责所辖小型企业和个体纳税人税源管理工作,对中小企业实行划片或分行业管理,对个体户实行划片、分街道、分乡镇属地管理,对增值税起征点如下业户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到达起征点及时征税,并及时采集重点税源有关信息上报县局。同步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估,并对 a、b、c、d 四类纳税人实行分类管理。?二、开展纳税评估,实现税源管理内容精确完整全面?开展纳税评估是全面开展涉税数据采集、深入进行涉税数据分析、增进征管与稽查衔接、强化税源管理一种有效手段。?(一)建立科学纳税评估模型。市、区局通过测算不一样行业平均物耗能耗监控指标,分行业和门类确定参照值,建立投入产出模型,设置分行业预警指标,建立统一规范纳税评估数据采集指标,确定科学有效纳税评估分析措施,为基层评估分析详细企业提供参照,从而使基层税务干部在从事纳税评估过程中都懂得应当做什么、怎样做、原则是什么,有助于实际操作,防止大而空。?(二)采用科学系统涉税数据采集措施。在税源基本资料采集中要做到书面采集和实地调查核算,即从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申报资料和财务会计报表中采集数据,税务干部定期到纳税人生产经营场地实地调查采集数据两种采集方式;在实地调查采集时一要深入到纳税人财务科、销售科、材料科、仓库等处,掌握纳税人经营状况和有关财务指标;二要深入到生产一线理解企业实际生产程序和多种煤、电等耗材与投入产出关系,掌握企业生产规律;三要要深入到工商、地税、银行、计划、记录、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数据互换与互联互通机制,从第三方采集有关税源信息,从而保证采集到数据全面、真实、精确。?(三)采用科学纳税评估分析措施。通过“四结合”加强企业纳税评估工作,即评估与分析相结合,按照“宏观找问题、微观找原因”思绪,对全县税负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实行动态监控和分析,从中发现异常状况,针对问题开展纳税评估,查找原因,堵塞漏洞;评估与稽查相结合,根据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涉嫌偷、逃、骗税线索,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集中力量开展稽查。实行稽查后,加强案例剖析,及时反馈征管中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提议;点与面相结合,对某一户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时,重视对税源“点”挖掘,根据评估分析发现疑点问题,由点及面,由此及彼,将评估分析疑点贯彻到有关地区、行业和企业,组织开展分地区、分行业纳税评估;人机结合,首先依托信息化手段,充足运用计算机自动化批量筛选、批量处理功能,提高评估对象疑点筛选工作效率,另首先重视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组织评估工作小组,对详细纳税人进行深入评析。?(四)充足运用纳税评估分析成果。对纳税评估中发现纳税人申报纳税中问题,辨别其问题性质,采用对应管理措施,从而到达强化管理和优化服务目。一是对带有全局性问题要建立制定完善新征管措施和措施,堵塞管理漏洞;二是对个性事件,如属于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问题,通过约谈、辅导等方式,提请纳税人自行改正,督促其自查自纠,进行帐务调整;三是根据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涉嫌偷、逃、骗税线索,及时移交稽查部门,集中力量开展稽查。?三、实行源泉控管措施,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措施有效?(一)深入加强一般发票管理和税控装置推广。通过积极推行即开式有奖发票制度,增进消费者索票、纳税人用票意识与习惯形成;不停规范一般发票领、用、存管理,在征管信息系统中开发“发票验旧”模块,实行以采集开票数据为关键发票验旧做法,按不一样发票种类采用不一样验旧售新方式。对未按规定实行验旧,办税服务厅发票柜台根据系统提醒不予售票。对定额户用票额超过核定营业额,按开票金额计征税款。积极推行和贯彻以票控税有效管理措施,从而促使纳税人诚实申报纳税。同步,要根据各地实际状况,在超市及较大型商店、批发部等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店面、铺面)积极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及有关税控装置,从机制上有效控管税源,切实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真实状况,实行源泉控制。?(二)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管理机制。积极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地税主管、司法保障、社会参与”税源综合控管新路子。一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由政府牵头制定下达由各职能部门及涉税部门承担税收纵横目书,将各单位承担税收义务进行细划明确,贯彻责任,由政府设置专门税收纵横目管理科(室)和督查办定期督查通报,增强有关部门助税责任感;二是大力争取部门配合。对涉税文献实行会签制管理;派员到工商、地税办证大厅等单位现场办公,对县招商局等经济管理部门则实行派员定期巡查(问询)制管理,及时掌握税源状况;对乡镇屠宰增值税等偏僻乡镇商业增值税等实行代征制管理。三是建立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建立涵盖县、乡(镇)、村三级互动协税护税网络,明确协税人员责任和义务,充足运用社会力量来加强税源监控管理,形成全社会都关怀税收、支持税收良好局面。?(三)实行税源分类管理措施。一是对重点税源实行以服务为主驻厂管理措施。根据大企业帐制健全、核算规范、财务人员素质较高特点,在加强平时企业有关信息搜集、监控、上报基础上,着重在宣传最新税收政策、协助做好帐务处理等服务事宜上下功夫,综合评价企业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科学预测税收收入态势,保证重要税源准期转化为税收,实现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稳定、健康、协调增长,防止整体税收收入形势大起大落。二是对中小企业实行以动态跟踪管理为主措施。要在督促建帐建制、规范核算基础上,实行划片或分行业管理,掌握各行业中小企业税源规律,通过纵、横对比,强化管理,实现中小企业纳税申报真实性、精确性和及时性。三是对个体业户实行以核定为主,动静相结合管理措施。注意做好调查过程、民评过程、定税过程三个环节各项工作。调查过程中要详细,要根据座落位置、门店大小、从业人员、从事行业、毛利率水平等方面逐一调查建档;民评过程要民主,要发挥协税组长、个体协会等行业管理优势,充足听取其意见,做到定税额与实际税源状况相靠近;定税过程要公平,要阳光定税,实行税负公开。?四、实行计算机管理,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信息化?把所有涉税资源纳入计算机进行采集、分析、记录、处理,是实现税源管理科学化、系统化、便捷化最有效途径。实行计算机管理税源,关键是开发应用税源监控管理信息系统,重点是提高税务干部操作计算机水平。一是要搭建先进信息技术平台,提高信息共享度、集成度。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数据综合查询和交叉比对,处理“信息孤岛”问题,增进税收征管水平提高。要对既有 tras 重点税源系统 进行开发运用,充足发挥 tras 功能,系统要与目前在用中国综合税收征管信息系统()、防伪税控系统、会计核算系统(trs 系统)等税收征管软件整合起来,成为一种统一整体,既防止条块分割,又到达资源共享;整合系统要具有前瞻性,要充足考虑此后税收管理发展趋势,要预留足够接口,防止此后在数据采集与处理中落后与反复。二是要加强外部信息互换平台建设。在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基础上,依托银税系统实现与银行、国库信息互通;通过本县企业信息互换平台,加强与工商部门信息互换,批量获得工商登记信息,为深入强化户籍管理发明条件。?五、实行岗责管理机制,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机构组织化?1、科学合理配置税源管理机构与人员。鉴于税源管理系统性、重要性、复杂性,县局应成立税源管理股(或把此项职能归入征管股负责),重要负责全县经济税源管理协调、任务分派、指标采集、数据分析、督办督查等事宜,各单位要把税源管理事权划分到每一种税收管理员,实行双重领导管理。?2、深入完善岗责体系。按照精细化管理规定,按照分权制约、岗责清晰、强化管理原则,对税源管理岗位基本职责从工作目、内容、原则、时限和环节等方面进行细化、量化、固化,使各项管理工作有规可循、有据可依,真正形成基本职能清晰、岗位职责明确、责任贯彻到人、符合工作实际岗责体系。岗位职责设置必须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与辖区纳税户数多少、税源分布特点、管辖区域大小相适应,与其他部门工作相衔接。?3、全面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一是完善岗责体系,优化业务流程,明确税收管理员岗位职责。二是要制定和贯彻重点税源税收管理员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税源管理。三是依托综合征管软件,加强税收管理员与征收、稽查环节以及机关内部各有关职能部门间业务联络。四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税收管理员实行定岗、定责、定量、定级、定酬措施。五是推行税收管理员工作日志、交流轮岗、公开办税、重点税源户管理实行双岗制等制度,规定税收管理员不直接从事税款征收、税务稽查工作、无权决定惩罚和减免税款。六是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大力加强税收管理员业务技能培训。使税收管理员成为现阶段基层税源管理队伍重要构成力量,专职承担税源精细化管理任务,详细负责户籍管理、信息采集、平常检查、发票管理、个案评估、定额核定调整、疑点问题调查核算、监控成果处理等工作。?4、建立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实行以能定级、以级定岗、以岗定责、以责考绩、以绩定酬措施,根据每位税源管理人员工作时间、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进行分类记录,并参照效率系数、难易系数、责任系数、满意系数进行量化计分后,作出综合评价,充足调动税源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步对在执法和管理中出现过错责任和违法行为,按照执法责任制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增强税源管理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