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工程质量检测与检验.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549732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2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检测与检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工程质量检测与检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检测与检查(第八节) 一.工程常用材料质量检测内容(见表6-1) 表6-1 水利水电工程常用材料质量检测一览表 序号 材 料 名 称 检 测 项 目 检 测 取 样 必检项目 其他检测项目 取样单位 取样数量 取样方法 1 水 泥 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 细度、烧矢量SO2,MgO 同厂别、同品种、同标号、同批次每200〜400t散装、袋装水泥为一个取样单位 水泥样重12Kg 从20个不同部位(袋) 水泥中档量取样,混合均匀作为样品,总数不少于20Kg 2 砂 颗粒级配、比重、含泥量、有机质 含水率、坚固性、孔隙率、云母含量、有害物质含量 以一批气车规格、产地相同并以400〜400t为一个取样单位 22Kg 每批砂应隔一定距离于不同深度的八个部位取等分砂,用四分法缩分至所需数量 3 碎 石、卵 石 颗粒级配、比重、含泥量、压碎值 针片状含量、强度、坚固性、吸水、密度、有害物质含量 以一批气车规格、产地相同并以400〜400t为一个取样单位 40Kg 在不同部位抽取15份等量试样进行缩分至所需样品数量 4 混 凝 土 水 工 混凝土 配合比、抗压强度、坍落度 抗折、抗压、动弹、碳化 大体积混凝土28天龄期每500m3、非大积混凝土100m3同同配比混凝土为一个取样单位,当混凝土方量局限性以上数量时每一浇筑块也应取一组 一组三块尺寸15cm×15cm×15cm 混凝土试样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抗 冻 混凝土 配合比、抗压强度、抗冻性、含气量 抗折、抗拉、动弹 一组三块尺寸10cm×10cm×40cm 防 渗 混凝土 配合比、抗压强度、抗渗性 抗折、抗拉、动弹、抗冻、干缩、徐变、钢锈、碳化 一组三块尺寸15cm×15cm×15cm 水下 混凝土 配合比、抗压强度、坍落度、扩散度 抗折、抗冻、动弹 序号 材 料 名 称 检 测 项 目 检 测 取 样 必检项目 其他检测项目 取样单位 取样数量 取样方法 5 钢 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 抗拉、抗弯 冲击、化学成分 同一级别、同一直径、同批次重量不大于60t为一个取样单位 抗拉2根 抗弯2根 去掉端头50cm截取一组试样,拉伸试样长度为5天+200mm, 冷弯试样长为5天+150mm, 钢 筋 焊 接 抗 拉 300个焊接接头为一个取样单位, 局限性300个也作为一批次 3个焊接试样 从每批次取样单位中切取3个接头,也可按生产条件作模拟实验 6 砌 筑 砂 浆 强 度 稠 度 沉 入 度 每工作班应至少制成试件一组 一组六块尺寸7.07cm×7.07cm×7.07cm 砂浆试样应在砌筑地点随机取样 7 建 筑 石 灰 生石灰 未消化残渣含量 有效氧化钙、氯化镁含量 同厂别、同一批次石灰每100t为一个取样单位,局限性100t也为一个取样单位 块灰6 Kg 消石灰400g 块灰:由各层选25个点大体等量取共50 Kg,用四分法缩分为6 Kg,袋灰:从10袋灰中档量取5 Kg,用四分法缩分为400g 水石灰 未消化残渣含量 吸水消化速度、细度 8 轻 骨 料 颗粒级配、比重、颗粒容重、含泥量、筒压强度 软 化 系 数 每300 m3为一批, 局限性者也为一批 10 Kg 从料堆不同部位任选10个点抽取, 用四分法缩分为10 Kg 9 烧结普通砖 抗压、抗折 抗冻、吸水、泛霜石灰、爆裂、外观 同厂别、同一等级或标号为一个取样单位 外观检查200块砖,物理力学检查20块,其中抗压5块: 抗折5块: 抗冻5块:备用5块 按机械抽样方法取样, 物理检查用试样应在外观合格的样品中抽取 序号 材 料 名 称 检 测 项 目 检 测 取 样 必检项目 其他检测项目 取样单位 取样数量 取样方法 10 石油沥青 软化点 延伸度 针入度 溶解度 闪 点 蒸发损失 同一批出厂、同一规格牌号的沥青以20t为一个取样单位, 局限性20t也为一个取样单位 从每个取样单位的不同部位5处取洁净试样,每处所取数量大体相等 11 土工合成材料 单位面积质量、厚度、孔径、垂直、水平渗透系数,拉伸强度、顶破强度 落锥穿透,直接剪切摩擦、淤堵 同厂家、同材质、同规格、同一批次,抽样率应多于交货卷数5%,最少不应少于一卷 6m2 由发包人、监理单位、质检部门共同随机抽取样品 12 土方回填 土石坝 粘性土:干密度、含水量 非粘性土:相对密度及其相应的干密度 粘粒含量,塑性指标、渗透系数、有机质 粘性土防渗体100〜200m3 砾质土防渗体200〜400m3 检测一次, 砂砾坝体400〜2023m3取一个样,但每层不少于10个 一次 环刀法 灌砂法 灌水法 核子密度法 堤防 填筑 砾石含量、含泥量、颗粒分析、内摩擦角 按填筑量 100〜150m3 取样一个 13 块 石 抗压 抗冻 干密度 孔隙率 同一种类同批次的岩石且不大于400 m3为一个取样单位 6个试样 随机采用外观平整、大小适中有代表性 二.水利工程质量检查及质量技术规定 (一)土石方工程(见表6-2〜表6-10) 表6-2 防渗体土料质量指标 表6-3 均质土坝土料质量指标 项 目 指 标 备 注 粘粒含量 10 %〜30 % 塑性指标 7〜17 渗透系数 碾压后 <1×10-4cm/s 有机质含量 < 2% 水溶盐含量 < 3% 天然含水率 与最优含水率或塑限相近者为优 PH值 > 7 紧密密度 宜大于天然密度 SiO2∕AI2O3 > 2 项 目 指 标 备 注 粘粒含量 15 %〜40 % 塑性指标 10〜20 渗透系数 碾压后 < 1×10-5 cm/s 应小于坝壳透水料的50倍 有机质含量 < 2% 水溶盐含量 < 3% 天然含水率 与最优含水率或塑限相近者为优 PH值 > 7 紧密密度 宜大于天然密度 SiO2∕AI2O3 > 2 表6-4 坝壳填筑用砂砾料质量指标 项 目 指 标 备 注 砾 石 含 量 5mm至相称3/4填筑层厚的颗粒在20 %〜80 % 干燥区的渗透系数可小些,含泥量可适当增长;强震区砾石含量下限应于提高, 砂砾料中的砂砾应尽也许采用粗砂 紧 密 密 度 > 2g/cm3 含 泥 量(粘、粉、粒) ≤ 8% 内 摩 擦 角 > 300 碾 压 后 渗 透 系 数 > 1×10-3cm/s 应大于防渗体的50倍 表6-5 反滤层用料质量指标 项 目 指 标 备 注 级 配 应尽量均匀,规定这一粒组颗粒,不会钻入另一粒组的孔隙中去,为避免堵塞,所用材料中颗粒小于0.1mm的颗粒在数量上不应超过5% 对塑性指标数大于20的粘土地基第一层粒度D50规定,当不均匀系数Cu≤2时D50≤5mm, 当2≤Cu≤5时, D50≤5〜8mm 不 均 匀 系 数 ≤ 8 颗 粒 行 状 无片状、针状颗粒、坚固抗冻 含 泥 量(粘、粉、粒) ≤3% 渗 透 系 数 > 5.8×10-3cm/s 表6-6 块石质量指标 序 号 项 目 指 标 备 注 1 饱和抗压强度 应按地区、设计规定与使用目的拟定 埋石及砌石的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同混凝土骨料规定 2 软化系数 3 冻融孙失率 < 1% 4 干密度 <2.4t/ m3 表6-7 坝料质量现场鉴别项目及检测指标 坝 料 类 别 质 控 项 目 及 指 标 备 注 防渗土料 粘 性 土 含水率上、下限 当土料的渗透系数接近1×10-5 cm/s时,应提出对粘性土粘粒含量下限值的控制规定 粘 粒 含量 下 限 值 砾 质 土 含水率上、下限值 砾石含量的上、下限值 允 许 最 大 粒 径 反 滤 料 级配:含泥量上限值;风化软弱颗粒含量 过 滤 料 级配允许最大粒径; 含泥量 坝 壳 砾 质土 小于5mm含量的上、下限值; 含水率上、下限值 坝 壳 砂 砾 料 含 泥 量 及 砾 石 含 量 堆 石 允许最大块径, 小于5mm粒径含量; 风化软弱颗粒含量 表6-8 坝 体 填 筑 检 测 项 目 坝 料 类 别 检 测 项 目 取 样 试 验 (次数) 防 渗 体 粘 性 土 边角夯实部位 干密度、含水率 2〜3次/每层 碾 压 部 位 干密度、含水率、结合层描述 1次/100〜200 m3 均 质 坝 干密度、含水率 1次/200〜400 m3 砾 质 土 边角夯实部位 干密度、含水率、砾石含量 2〜3次/每层 碾 压 部 位 干密度、含水率、砾石含量 1次/200〜400 m3 反 滤 料 及 过 滤 料 干密度、砾石含量 1次/1000 m3 颗粒分析、含泥量 1次/1〜2m厚 坝 壳 砂 砾 料 干密度、砾石含量 1次/400〜2023 m3 颗粒分析、含泥量 1次/1〜5m厚 坝 壳 砂 质 土 干密度、含水率、<5 mm含量上、下限值 1次/400〜2023 m3 碾 压 堆 石 干密度、<5 mm含量 1次/10000〜50000 m3 颗粒分析 表6-9 碾压土堤单元工程压实质量合格标准 堤 型 筑 堤 材 料 干 密 度 值 合 格 率(%) 1、2 级 土 堤 3 级 土 堤 均 质 堤 新 筑 堤 粘 性 土 ≥85 ≥80 少 粘 性 土 ≥90 ≥85 老堤加高培厚 粘 性 土 ≥86 ≥80 少 粘 性 土 ≥85 ≥80 非 均 质 堤 防 渗 体 粘 性 土 ≥90 ≥85 非 防 渗 体 非 粘 性 土 ≥85 ≥80 表6-10 基坑(槽、沟、底)工程检查 项 目 检 查 项 目 质 量 要 求 保证项目 基 底 土 质 桩基、基坑、基槽和管沟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并严禁扰动 填方基底解决 表层的粉土、细砂、淤泥、腐殖质、泥碳均按设计规定清除。风化岩石、坡积物、残积物、滑坡体等按设计规定解决 回 填 土 料 填方和桩基、基坑、基槽和管沟基底的回填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基本项目 分 层 夯 实 填方和桩基、基坑、基槽和管沟基底的回填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干密度,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干密度的最小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应分散,不应集中 表6-11 反滤层工程单元质量检查 项次 检 验 项 目 质 量 要 求 1 基 面 (层 面) 处 理 符合设计规定和SDJ213-83规范 2 反滤料的粒径、级配、坚硬度、抗冻性、渗入系数 符合设计规定 3 层数、层间系数、铺筑位置、厚度 符合设计规定 4 压 实 参 数 无漏压、欠压;严格控制施工 5 施工顺序、接缝处的各层联接、含水量 符合SDJ213-83规范 6 工 程 的 保 护 措 施 已铺好的反滤层严格严禁车辆行人通过及土料混杂、污水浸入等必要保护措施 7 干 密 度 检测合格率≥90%,不合格率不得集中且不小于设计值的0.98(坝)或(堤)0.96 8 含 泥 量 含泥量<3%〜5% 9 每 层 厚 度 允许偏差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5% 表6-12 土石坝防渗体填筑单元工程质量检查 项次 工序名称 质量检查内容 1 结合面解决△ 基础解决;铺盖;地基;铺土上下层面;岸边解决; 层面解决 2 卸料及铺填 上坝土料; 卸料; 铺土; 铺土厚度; 铺土边线 3 压实△ 碾压实验;基槽与低洼处填土; 干密度;局部出现弹簧土、起皮脱落部位解决 4 接缝解决 所有接缝结合坡面不陡于1:3;与岸坡接合坡度应符合设计规定;纵向接缝应采用斜坡和平台相间行式;纵横接缝的坡面解决(削坡、湿润、刨毛) 注: △者为重要检查、检查项目。 (二)水工混凝土工程(见表6-13〜表6-26) 1. 水工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项目及质量规定 表6-13 混凝土细骨料质量指标 序 号 项 目 指 标 备 注 1 表 观 密 度 > 2.55g/cm3 2 堆 积 密 度 > 1.50g/cm3 3 孔 隙 率 < 40% 4 云 母 含 量 < 2% 5 含 泥 量 (粘、粉 粒) < 3% 不允许存在粘土块、粘土薄膜;若有则应做专门实验论证 6 碱 活 性 骨 料 含 量 有碱活性骨料时,应做专门实验论证 7 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换算成SO2) < 1% 8 有 机 质 含 量 浅 于 标 准 色 人 工 砂 不 允 许 存 在 9 轻 物 质 含 量 ≤ 1% 10 细 度 细 度 模 数 2.5〜3.5 为 宜 平 均 粒 径 0.36〜0.50 mm为宜 11 人 工 砂 中 石 粉 含 量 6 %〜12 % 常 态 混 凝 土 表6-14 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的质量指标 序 号 项 目 指 标 备 注 1 表 观 密 度 > 2.6 g/cm3 对砾石力学性能的规定,应符合SL191-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2 堆 积 密 度 > 1.6 g/cm3 3 孔 隙 率 < 45 % 4 吸水率 < 2 .5 % 抗寒性混凝土< 1 .5 % 5 冻融损失率 < 10% 6 针片状颗粒含量 <15 % 7 软弱颗粒含量 < 5% 8 含 泥 量 < 1 % 不允许存在粘土团状、粘土薄膜;若有则应做专门实验论证 9 碱 活 性 骨 料 含 量 有碱活性骨料时,应做专门实验论证 10 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 (换算成SO2) < 0. 5% 11 有 机 质 含 量 浅 于 标 准 色 12 粒 度 模 数 宜采用6.25〜8.30 13 轻 物 质 含 量 不 允 许 存 在 表6-15 钢筋绑扎工程质量检测 项 次 检 验 项 目 质 量 要 求 保 证项 目 原 材 料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冷拉拔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表 面 带有颗粒状锈斑,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出厂合格证明的规定使用 钢 筋 钢筋的规格、行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和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基 本项 目 钢 筋 绑 扎接 头 符合设计或《水闸施工规范》规定 主钢筋弯钩及弯起钢筋 符合设计规定,或受拉钢圈钢筋180度弯钩内径不小于2.5d,1级钢筋直径d≤16mm时,弯转直径D≥5d; 钢筋直径d>16mm时, 弯转直径D≥7d; 弯起钢筋弯折处的圆弧内半径应大于12.5倍的钢筋直径 钢 筋 数 量 及 弯 钩 符合设计或《水闸施工规范》规定 2.新拌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及质量规定 在施工现场新拌混凝土的质量检查项目重要有: 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拌和物的均质性、凝结时间、含气量和水灰比;此外在室内可进行泌水率检查。 坍落度: 施工规范规定现场坍落度检查每班在机口应进行四次;在仓面应进行两次。此外,在取样成型时同时测坍落度, 坍落度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允许偏差可参照表6-16。 表6-16 坍 落 度 表6-17混凝土各组分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 料 名 称 允许偏差(mm) 水泥、混合材(%) ± 2 砂、石 (%) ± 3 水、外加剂 (%) ± 1 规定的坍落度(mm) 允许偏差(mm) 10〜30 ± 5 30〜70 ± 10 > 70 ± 20 表6-18 拌和物最少拌和时间 (分) 拌和机容量 (m3) 最大骨料粒径 (mm) 坍 落 度 (cm) 2〜5 5〜8 > 8 1.0 80 - 2.5 2.0 1.6 2.4 150 2.0 2.0 2.0 5.0 150 3.5 3.0 2.5 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测定,通常采用贯入阻力仪,测定次数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而定。 混凝土含气量:该项检测对抗冻混凝土是必检项目,因抗冻混凝土常掺加引气剂,而含气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又较大,该项检测每班测两次。 混凝土水灰比:可按《水工混凝土实验规程》中的水洗法、密度瓶法或炒干法进行,当现场实测水灰比与设计相差大于±5%时应检查分析因素采用相应措施。 3.硬化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及质量规定 混凝土试件应在机口随机取样成型,不得任意挑选。同时,须在浇筑地点取一定数量的试件,以此比较。 (1) 硬化混凝土即现场质量检查以抗压强度为主,同一标号混凝土试件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大体积混凝土, 28天龄期,每500m3成型试件3个。 每浇筑块混凝土方量局限性以上数量时,也应取一组试件3个。 混凝土的抗渗、抗冻规定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予以保证。同时,应适当的取样成型,以检查配合比。当有其他特殊规定期由监理单位会同设计与施工单位另作规定。 主体工程混凝土数量大于100万m3以上的, 成型试件数量由监理单位、设计、施工单位商定。见表6-19。 (2) 混凝土强度检查与评估。混凝土28天强度是评估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依据, 评估方法有下列三种: ①同一批号混凝土试块组数n≥30时,可依据SDJ207-82《水工混凝土施工轨范》及SDJ249-88《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估标准(一)》的有关条文执行。 表6-19 现场混凝土抗压强度评估标准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质 量 标 准 优 良 合 格 1 任何一组试块抗压强度最低不得低于设计标号 90 % 85 % 2 △无筋(或少筋)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 85 % 80 % 3 △配筋混凝土强度保证率 90 % 85 % 4 混凝土抗拉、抗渗、抗冻指标 不低于设计标号 不低于设计标号 5 混凝土强度的离差系数 ≺ 200号 ≺ 0.18 ≺ 0.22 ≽ 200号 ≺ 0.14 ≺ 0.18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和均质性指标计算 a.离差系数计算方法: 平均强度: 式中: Ri— 每组试件的平均极限抗压强度MPa; n— 试件组数。 均方差σ 离差系数Cυ Cυ=σ/Rm b. 强度保证率计算方法: 图6-1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曲线 根据计算出的离差系数Cυ、R28/ Rm两值从混凝土强度保证率曲线(图6-1)查得强度保证率。其中R28即R标是设计28天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值(㎫)。按下列标准评估混凝土质量;(a)按许可应力法设计的结构如(大坝), 混凝土抗压强度系指设计龄期15㎝3体块强度。同批试件(n≥30组)记录强度保证率最低不得小于80% 。(b)按极限状态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厂房等), 同批试件(n≥30组)记录强度保证率最低不得小于90% 。 ②同一标号试块组数30 ≻ n ≽ 5时当混凝试件强度同时满足下列两式时,判为合格。 Rm—0.7σ ≽R标 当R标≽20MPa时,Rm—1.6σ ≽0.83R标 当R标<20 MPa时,Rm—1.6σ ≽0.80R标 记录, 当σ<2.0 MPa时,( R标≽20 MPa)应取σ =2.0 MPa; 记录, 当σ<1.5 MPa时,( R标≽20 MPa)应取σ =1.5 MPa。 ③同一标号试块组数n <5时当混凝试件强度同时满足下列两式时,判为合格。Rm≽R标,R小是n组试块中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的值㎫。 (3) 实体混凝土质量检查。 当现场混凝土工程实体直观的外观检查发现质量问题时,或者评估现场混凝土强度与试件的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或者当试件散失时,常用于现场检查的方法有: ① 钻芯取样检查法:测定抗压强度的芯样直径不得小于15cm,标准钻芯的高径比为2。芯样同时可进行密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拉伸变形等性能实验,以评估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结构度详见SDJ05-82《混凝土实验规程》。 ② 回弹法:仅合用于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或者比较两种混凝土的差别;若用于拟定混凝土强度,规定混凝土密度及表面光滑并具有校准曲线。用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因普遍使用不妥,应用时可靠性很差,精度低。它只能提供粗略的估计值。检查时应执行JGJ/T23-202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③ 超声波检测法:运用脉冲式超声波间接评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表面裂缝深度和内部隐患,此法评估混凝土抗压强度是不可靠的。 4. 现浇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查(见表6-20) 。 表6-20 现浇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查 项 目 检 测 项 目 质 量 要 求 保 证项 目 混凝土原材料 混凝土所用水泥、水、粗骨料、外加剂等符合规定 混凝土拌和 水灰比、配合比、原材料计量符合规定 混凝土运送、浇筑 运送途中不离析,铺设均匀,分层清楚,振捣有序、均匀密实,垂直插入下层5cm,无漏振、过振和骨料堆积现象 面 部 无漏盘、无深层及贯穿裂缝 基 本项 目 混凝土强度 抗压、抗渗、抗冻强度符合设计规定 面 部 无麻面,无蜂窝空洞,无碰棱、损面、掉角,表面无裂缝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无时干时湿现象 合用于各种水工建筑物中现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检查和质量检查 5. 混凝土工程其他类项目的质量检查 (1) 混凝土接缝及回填灌浆工程(见表6-21) 。合用于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质量检查,涉及岩基、岩体与坝体接缝及回填灌浆工程。 表6-21 混凝土接缝及回填灌浆工程质量检查 项 目 检 验 项 目 质 量 要 求 保 证 项 目 原 材 料 灌浆用水泥、水、外加剂或细骨料均应符合规范规定 灌浆压力及浆液 灌浆进口压力、出口压力应符合设计规定, 浆液配比变换及灌浆结束标准应符合设计标准 灌 浆 系 统 灌浆系统的埋设、规格尺寸、进回浆方式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基 本 项 目 原 始 记 录 取样记录、压水实验记录、灌浆记录等齐全、清楚、准确 灌 浆 区 域 灌浆区域密封性较好,不串缝或满足设计规定 管 路 及 缝 面 管路及缝面畅通或冲洗、冲水时间和压力符合设计规定 灌缝两侧及压重混凝 土 温 度 达成设计规定 (2) 混凝土预制面板(构件)制作工程(见表6-22) 。 表6-22 混凝土预制面板(构件)制作质量检查 项 目 检 验 项 目 质 量 要 求 保 证 项 目 原 材 料 混凝土所用水泥、砂石、外加剂及其他掺合料须符合设计规定 混 凝 土 混凝土抗压、抗渗标号的配合比须符合设计规定 基 本 项 目 坍 落 度 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定 混 凝 土 试 块 数量和强度应符合施工规定 混 凝 土 振 捣 均匀、密实、无蜂窝麻面、无空洞迎水面平整光滑、 外 形 尺 寸 长度、宽度、厚度、角度符合设计规定 养 护 养护期保持表面湿润 (3) 混凝土预制面板砌筑工程(见表6-23) 。 表6-23 混凝土预制面板砌筑质量检查 项 目 检 验 项 目 质 量 要 求 保 证 项 目 砂 浆 标 号、配 比 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 铺 浆 放 板 全面、均匀、无漏铺、满铺满挤、不得在防渗布上拖拉搓动,更不得抛投预制板块,严禁损伤防渗布 填 浆 勾 缝 缝浆饱满,无架空漏、漏填、漏塞现象 基 本 项 目 砂 浆 拌 和 配料准确、拌和均匀、随拌随用、间歇时间不应超过1.5小时 砂 浆 沉 入 度 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 砌 筑 板 符合设计规定,组砌合理、砌筑有序、整齐 砌 缝、勾 缝 纵横缝位置、宽度符合设计规定, 勾缝平直,压实抹光 养 护 保持表面湿润到养护期止 (4)伸缩缝及止水工程质量检查(见表6-24) 。 表6-24 伸缩缝及止水工程质量检查 项 目 检 验 项 目 质 量 要 求 保 证 项 目 材料(涉及沥青及混合物材料配比) 原材料质量及配合比符合设计规定 结构行式及外观尺寸 符合设计规定 基 本 项 目 安 装 止 水 要平直,无变行撕裂,应连接紧密, 沥青封闭良好, 止水伸入基岩的部位应符合设计规定 连接(金属双面气焊、塑料及橡胶热接) 连接长度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焊接或粘接处紧密无空洞、无脱离、表面光滑无裂纹 伸 缩 缝 (槽)解决 ① 混凝土表面平整, 无蜂窝麻面、起皮、起砂、洁净、干燥 ② 稀料冷底子涂刷均匀再敷涂, 规定沥青与混凝土面粘接均匀、紧密 ③ 嵌缝材料施工工艺符合规定,锚压牢固,形成较牢固的密封 嵌 缝 保 护 层 粘接牢固,覆盖严密 (5)现浇混凝土模板制作安装工程(见表6-25) 。 表6-25 现浇混凝土模板制作安装质量检查 项 目 检 验 项 目 质 量 要 求 保 证 项 目 材料 模板及支架材料的品种、等级符合设计规定 稳定性 符合设计规定、支撑安全可靠, 支架的支撑部必须有足够的受力面积 强度和刚度 在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结构物形状、尺寸与互相位置符合设计规定, 模板不变形、不膨胀、不拉裂、不松动, 模板之间不错位 预埋件、预留洞 高程尺寸符合设计规定, 预埋在下层混凝土中的锚固件(螺栓、钢筋环等)必须有足够的锚固强度 基 本 项 目 模板表面 干净、无污物附物、光洁平整、刷隔离剂拆模后,粘浆面积<8% 混凝土浇筑中 模板应不移动、不抬高、不漏浆,并有足够配重 (6)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工程(见表6-26) 。 表6-26 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质量检查 项 目 检 验 项 目 质 量 要 求 保 证 项 目 构件吊装的强度 构件的混凝土强度、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孔道灌浆的水泥砂浆强度以及下部结构承受内力的接头(接缝) 混凝土或砂浆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构件型号、位置、支点锚固 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且无变形损坏现象 构件接头(接缝)的混凝土(砂浆) 配合比必须准确,浇捣密实,养护认真, 强度必须达成设计规定 防水构造 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基 本 项 目 钢筋焊接 焊接长度及外观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 焊接长度符合设计规定,无较大的凹陷和焊瘤,接头处无明显裂纹和气孔,咬边深度不大于0.5mm 优良: 焊接长度符合设计规定,表面平整, 无凹陷和焊瘤, 接头处无裂纹和气孔,无咬边。接头焊接质量应符合设计或钢筋焊接工程质量检查评估标准 圆孔板 堵孔及就位质量符合设计规定 (三)浆砌石工程 1. 浆砌石层面解决检查 (1) 前一层砌体表面的浮渣必须清除冲洗干净,无积水和积渣; (2) 局部光滑的砂浆表面必须凿毛。 2.砌筑质量检查 (1)砌筑时石块表面应保持湿润。 表6-27 砌体表面砌缝宽度 砌 缝类 型 砌 缝 宽 度 (cm) 粗料石 预制块 石 块 平 缝 1.5〜2 1〜1.5 2〜2.5 竖 缝 2〜3 1.5〜2 2〜4 (2)铺浆必须全面均匀无裸露石块。 (3)砌体表面砌缝宽度应符合表6-27的质量规定。 现场观测并辅以尺量,每砌筑10m3抽检一处, 每单元工程不少于10处,每处检查缝长不少于1m。 砌石墙(堤)外观质量合格标准应按表6-28规定执行。 表6-28 砌石墙(堤)外观质量合格标准 检 查 项 目 允许偏差(mm)或规定规定 检 查 频 率 检 查 方 法 堤 轴 线 偏 差 ±40 每20延米测不少于2点 用经纬仪测 墙 顶 高 程 干砌石墙(堤) 0〜+50 每20延米测不少于2点 用水准仪测 浆砌石墙(堤) 0〜+40 墙面垂直度 干砌石墙(堤) 0.5% 每20延米测不少于2处 用吊垂线和皮尺量 浆砌石墙(堤) 0.5% 墙 顶 厚 度 各类砌筑墙(堤) -10〜+20 每20延米测不少于2处 用钢卷尺量 表面平整度 干砌石墙(堤) 50 每20延米测不少于2处 用不着米靠尺和钢卷尺量 浆砌石墙(堤) 25 注:质量可疑处必须检测 3.砌体的质量检查(见表6-29、表6-30) 。 (1) 材料和砌体的质量规格应符合规定。 (2) 砌缝砂浆应密实,砌缝宽度、错缝距离应符合规定。 (3) 砂浆配比应对的,试件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 (4) 对砂浆应抽取沉入度及抗压试件,抗压试件每组六块。 表6-29 水泥砂浆质量检查 项 次 检 验 项 目 质 量 要 求 1 水泥、砂、水 品种、质量符合规范规定 2 标号和相应的配比、拌和时间 符合设计规范规定 3 28天砂浆强度保证率 ≥ 80 % 4 砂浆强度离差系数 合格Cυ≤0。22 ;优良Cυ≤0。18 5 砂浆沉入度 检测总数中合格率≥70 %为合格 检测总数中合格率≥80 %为优良 6 砂浆组分称重偏差 水泥±2 %;砂±3 %;水±1 % 表6-30 一般浆砌石工程质量检查 项 目 检 验 项 目 质 量 要 求 保 证 项 目 基面 岩面无尖角,无松动岩块,并应冲洗干净,无灰渣、杂物;软基粘土夯实平整,干密度达设计规定 前一层砌体 表面砌石平整,不得有松动,清除石块浮灰,无积水 砂浆配比 配比及强度标号符合设计规定 石料 规格及质量符合规范规定 铺浆 表面均匀,无裸露,无空白,厚度达3cm 基 本 项 目 灌浆塞缝 灌浆塞缝饱满,插捣有序,无架空,无漏插,无漏振 砂浆拌和 拌和均匀, 沉入度符合规定,途中不能加水,随拌随用且不超过初凝期 砌筑 符合设计规定,内外搭接,上下错缝,丁石分布均匀,层层卧砌, 层层找平,不填心,石块间无接触 砌筑顺序 先角后面,最后砌腹石 砌筑间断时间与高差 高差不大于1m,留平缝台阶 养护 表面湿润, 养护期不少于21天 (四) 水工金属结构工程 1.焊接检查 所有焊缝均应进行外观检查。闸门及拦污栅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表6-31的规定。压力钢管的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表6-31的规定。 表6-31 水利水电工程焊接外观质量标准 项次 项目 质量标准 1 裂纹△ 一、二、三类焊缝均不允许 2 表面夹缝 一、二类焊缝不允许;三类焊缝深大于0.1δ长大于0.3δ,且不大于10 3 咬边△ 一、二类焊缝:深不超过0.5,连接长度不超过100,两侧咬边累计长度不大于10%,全长焊缝; 三类焊缝深不大于1,长度不限 4 未焊满 一、二类焊缝不允许;三类焊缝不超过0.2+0.02δ且不超过1,每100焊缝内缺陷总长不大于25 5 表面气孔△ 钢管 一、二类焊缝不允许; 三类焊缝:每50长的焊缝内允许有直径为 0.3δ且不大于2的气孔2个,孔间距不小于6倍孔径 钢闸门 一类焊缝不允许; 二类焊缝:1.0mm直径气孔每米范围内允许3个,间距;三类焊缝:1.5mm直径气孔每米范围内允许5个,间距≥20 6 焊缝余高△h 手工焊 当12<δ<25时,一、二类焊缝△h=0~2.5,三类焊缝△h=0~3; 当25<δ<50时,一、二类焊缝△h=0~3,三类焊缝△h=0~4; 埋弧焊 一、二类焊缝0~4,三类焊缝0~5 7 对接接头焊缝宽度 手工焊 盖过每边坡口宽度2~4,且平缓过渡 埋弧焊 盖过每边坡口宽度3~7,且平缓过渡 8 飞溅 清除干净 9 焊瘤 不允许 10 角焊缝厚度局限性(按设计焊缝厚度计) 一类焊缝:不允许; 二类焊缝:不超过0.3+0.05δ且不超过1,每100焊缝长度内缺陷总长不大于25 三类焊缝:不超过0.3+0.05δ且不超过2,每100焊缝长度内缺陷总长不大于25 11 角焊缝焊脚 K 手工焊 K<12+3 K>12+4 埋弧焊 K<12+4 K>12+5 注 1. δ为母板厚,项次6,新规范没有δ<12的标准,这里以旧规范δ<10,△h=0~2代之。 2.注“△”者为重点检查项目。 无损检测是焊缝检查的重要手段,具体有射线、超声波、渗透、磁粉等方法,焊缝表面裂纹可选用渗透或磁粉探伤,焊缝内部缺陷探伤可选用射线或超声波探伤中的一种,闸门、拦污栅及压力钢管无损探伤长度占焊全长的比例均应不少于表6-32之规定,只有在小于38mm厚的碳素钢管时的二类焊缝射线探伤长度与表6-32中所列规定不同,为8%。当设计对探伤另有规定期,则均按设计图纸或文献执行。 表6-32 焊缝内部缺陷探伤长度 钢种 板厚(mm) 射线探伤(%) 超声波探伤(%) 一类 二类 一类 二类 碳素钢 ≥38 20 10 100 50 <38 15 10① 50 30 低合金钢 ≥32 25 10 100 50 <32 20 10 50 30 高强度钢 任意厚度 40 20 100 50 ①压力钢管时该值为8%。 2.金属结构及安装尺寸检测 金属结构的各部件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其允许偏差在规范中均有明确规定,在检查验收中应遵照执行;对于工厂加工制造的结构(如闸门),不管整体或分节制造,出厂前应整体组装检查。整体到货的闸门在安装前应对各项尺寸进行复检。 3.金属结构表面防腐检测 金属结构两面防腐蚀检测涉及涂料层质量检查及金属涂层质量检查等。 (五)机电设备安装安装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