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色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承价值与实践思考分析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分析了红色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承价值,围绕建立隐性渗透机制、挖掘本土教育资源、推进校园文化建設、引入自我教育机制四个层面,探讨了引领当代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的具体实践策略。【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本土资源;自我教育G623.3 A引言红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驱动力,高校作为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守望地,更应当自觉肩负起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光荣使命,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
2、值观,促使高校真正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一、红色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承价值分析(一)弘扬革命传统,传承中华文明红色文化中记载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历史变迁,镌刻着全国各民族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抵抗外侵、平定内乱,实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血泪史与奋斗史,对于国家与民族的行为意识、社会制度选择发挥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在于: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引导大学生群体在感怀历史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与精神实质,依托历史主义情感夯实学生的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仰、武装头脑与灵魂、培育健全人格,进一步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
3、设提供前行的驱动力1。(二)深化思政教育,升华道德情操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艰苦奋斗的历史,凝结着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与赤诚执着的为民情怀,集中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特征。通过引导当代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能够有效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效、增强思政教育的说服力,引领大学生群体从真实历史事件中收获信念、汲取力量,更加深入地理解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内涵,促使大学生自觉摒弃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培养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三)激发爱国意识,培育民族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着重突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其中的“初心”便蕴
4、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与民族认同理念。传承红色文化能够引导大学生自觉继承革命先辈身上传达出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使其明确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与背后浸染的鲜血和泪水,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群体的爱国意识,提升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为大学生群体的发展与时代风貌的塑造提供精神层面的指引力量。二、引领当代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的具体实践策略探讨(一)建立红色文化隐性渗透机制,积极拓展第二课堂1.建立协同教育机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在意见中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应将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相融合,推动隐性教育在显性教育中的融合渗透,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功能。高校
5、应以学院为主导推进红色文化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的渗透,将红色文化与学科专业教育、专业知识内容相结合,发挥“文以载道”功能,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教学载体。例如在课堂上融入关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斗争事迹等典型素材资源,引导学生从红色文化中提炼民族精神、以红色文化武装大脑,更好地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丰富第二课堂形式协同教育机制的建设能够为教化、内化的有机结合创设良好前提,高校应注重实现课内、课外教育的良好衔接,在现有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第二课堂,通过定期举办学院红色书籍阅读报告会、开设红色文化专题讲座等方式,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由教化向内化的顺利转型,引
6、导学生在主观思想层面生发对红色文化的探究兴趣。同时,可适当引用部分反面教材发挥警醒作用,例如秦桧卖国求荣、周佛海三次叛变等,督促当代大学生引以为戒、坚定政治立场,自觉抵制不良思潮侵袭、抨击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二)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建立全员参与格局1.深入挖掘本土资源高校应明确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对于教育成效的决定作用,主动深入挖掘本土现有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引导大学生群体在实地体验中深化感性认知、升华理性认知,更加深刻地领会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自觉树立文化传承意识。例如选取学校所在地的革命旧址、纪念馆、博物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借助实地参观、
7、担任一日解说员等活动形式的创设,有效拓宽红色文化的宣传渠道,唤醒大学生群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其主动、自觉学习与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提升思想境界,进一步发挥教育基地的育人价值;同时,可推进校馆合作机制的建设,定期邀请革命博物馆解说员、红色文化专家等进入高校开展讲座活动,与入团活动、入党活动有机结合,在活动结束后利用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畅谈活动收获与感想,以此作为红色教育模式调整的依据,增进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引导其自觉树立红色文化传承意识。2.创设全员参与格局通常高校学院会定期举办大学生团体训练、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此可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团建培训过程中,通过知识问答竞赛、主题班会、心
8、理情景剧比赛、演讲大赛等活动形式,拓宽大学生群体接受红色文化学习的路径,使其在活动体验中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同时,还可利用青年志愿活动作为红色文化教育延伸的载体,引导大学生群体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参与到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中,在志愿活动中渗透红色文化内容,引领大学生群体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更好地承担红色文化传承责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全员参与、全员教育新格局。(三)着力推进红色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现有活动类型1.构建红色文化校园高校应在校内成立红色文化教育部门,以各学院辅导员作为具体执行人,由辅导员调查掌握大学生群体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水平
9、与接受程度,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目标的调整,打造独有的校园红色文化品牌。同时,还应注重推动文化建设与校园建设的有机结合,将校规、校训融入校园实体环境建设中,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建立校园文化角,利用革命先烈雕塑、石碑等塑造学校的人文景观,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的浸染与熏陶,并将其内化为红色精神,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创设活动载体。2.拓宽网络宣传渠道高校还应积极利用网络平台作为红色文化传承的载体,例如在校园网站中开辟红色文化专栏,及时传达中国共产党的最新指导思想,深入挖掘优质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大学生实际特点与兴趣喜好增添网页内容设计的新鲜感与丰富性,利用互动专栏的开设作为
10、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记录的载体,引导大学生将自身的所见、所思、所感发表在平台上,更好地打造集教育性、趣味性、互动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红色校园网络平台,创设网络教育新渠道,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世界不良文化侵袭,传播主旋律与正能量。(四)积极引入多元自我教育机制,推动红色文化传播1.创立红色影视社团社团活动是当代大学生展示自我、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平台,高校可在现有社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会创建红色影视社团,召集具备摄影、剪辑制作、表演、剧本编创等特长与兴趣的大学生群体成为社团成员,针对经典红色影视剧、红色作品进行创编,并定期开展社团文艺会演活动,借此向全校师生发挥示范性作用,促使高校红色文化得到良好宣传,
11、进一步为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提供平台,使其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传达出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2.引入“微媒传播”方式高校还应针对传统红色文化的展示方式进行创新,基于“互联网+”时代特色引入“微媒传播”方式,综合运用VR虚拟现实、H5动画技术塑造立体化传播形式,赋予大学生群体更加直观的感官刺激,给予其新鲜感,利用微故事、微视频的创设增添红色文化的现代感与吸引力,使大学生群体主动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参与到红色文化微传播的创作队伍中,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深化受众的参与感与认同感,使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得以全面发挥3。三、结论红色文化中蕴含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也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財富。高校应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拓宽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更好地推动我国红色文化的传承,发挥文化育人价值。参考文献:1陈丽斌.红色文化自觉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9(3):20-23.2谢春鸣,梁志民,吴晓波.红色文化教育管理活动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耦合探讨J.智库时代,2017(6):55-56.3周晶.新时期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研究J.品牌研究,2019(1):132-133.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