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正版)DB36_T 1627-2022周年两稻三鸭种养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52558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正版)DB36_T 1627-2022周年两稻三鸭种养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清正版)DB36_T 1627-2022周年两稻三鸭种养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清正版)DB36_T 1627-2022周年两稻三鸭种养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清正版)DB36_T 1627-2022周年两稻三鸭种养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清正版)DB36_T 1627-2022周年两稻三鸭种养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 CCS B 43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6272022 周年两稻三鸭种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Two Rice-Three Duck annual integrate farming 2022-08-02 发布 2023-02-01 实施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1627-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2、。本文件起草单位: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农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邵彩虹、王国炜、李秋保、邱才飞、汪雨萍、谢芳腾、曾艳兵、王少先、梅胜芳、樊耀清、林席跃、许魁、何虎、金伟、钱银飞、陈金、陈先茂、乐丽红、关贤交、刘凯丽、李雄、雷正平、钟石生、李瑶、王萍、伍先群、文喜贤、刘光荣、彭春瑞、张红林、陈小荣。DB36/T 1627-2022 1 周年两稻三鸭种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周年两稻三鸭种养技术中的产地环境、前期准备、稻鸭共作茬口安排、品种选择与种苗质量、早稻-鸭共作管理、二晚水稻-鸭共作管理、冬季田间饲养管理等内

3、容。本文件适用江西省境内的双季稻种植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471 绿色食品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472 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NY/T 473 绿色食品畜禽卫生防疫准则 NY/T 989 机动插秧机作业质量 NY/T 2156 水稻主要病

4、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 2192 水稻机插秧作业技术规范 DB36/T 973 双季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两稻三鸭 two rice-three duck integrate farming 基于周年稻-稻-闲种植制度,于当年4月底、5月初至次年3月中下旬,在同一田块上利用早稻、二晚水稻分蘖期至齐穗期与鸭共作+冬闲田养鸭的种养模式。4 产地环境 4.1 环境选择 产地环境符合 NY/T 391的规定。4.2 田块选择 田块适度连片,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且排灌分开避免串灌,有稳定可靠水源用作鸭子隔离区、供鸭子初放试水及活动嬉戏。DB36/T

5、 1627-2022 2 5 前期准备 5.1 鸭棚搭建 5.1.1 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有510小坡度的区域建鸭棚。5.1.2 方位选择 鸭棚东西长、坐北朝南,棚口避开风口,鸭棚地面高于田面20cm以上。5.1.3 规格及要求 根据围网区域大小和鸭子数量分区搭建宽4m左右、高2m左右的鸭棚(结构为彩钢棚、钢构加彩条布或毛竹加塑料布),面积按5只鸭/m27只鸭/m2计算搭建面积和鸭棚长度。鸭棚围档中上位置设活动防雨布可放下和收起,保证鸭棚空气流通,棚顶做隔热处理,地面铺竹制漏缝地板网或干燥稻草、谷壳。5.1.4 活动及投喂区 鸭棚正对大田方向或棚侧设饲料投喂及活动

6、区,面积以3只鸭/m2为宜;活动区搭建1.8m高简易遮阳棚。5.1.5 场地条件 鸭棚附近设粪污暂存池,并及时清理,保持鸭棚周边环境卫生、干燥;鸭棚及周边喂饲区符合NY/T 473中关于饲养场卫生、防疫管理要求。5.2 筑埂开沟 每个共作区域的四周于水稻移栽后取泥筑埂,埂高20cm、埂宽50cm左右,结合筑埂取泥沿埂边开沟,沟深15cm左右、沟宽30cm左右,蓄水供鸭活动。5.3 田间围网 根据田间大小每1hm2左右设一个共作区,水稻移栽后鸭子入田前四周安装尼龙围网,网孔2cm2cm、高度80cm100cm,每隔1.5m2m打一根木桩固定围网,底部用田埂泥压实。每个围网区域根据田间实际生产操作

7、预留农机出入口,方便田间农事操作,出入口采用独立围网,便于移除和固定。6 稻鸭共作茬口安排 6.1 早稻-鸭共作 早稻3月中下旬播种,4月中旬左右移栽,移栽后15d20d(4月底、5月初),田间放入7日龄10日龄雏鸭,共作至早稻齐穗(6月20日前后),鸭子离田集中饲养,7月上中旬早稻收割。6.2 二晚水稻-鸭共作 二晚水稻6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移栽,移栽后10d15d(7月底8月初),田间放入5日龄7日龄雏鸭,共作至水稻齐穗(9月10日前后),鸭子离田集中饲养,10月中下旬水稻完熟收割。6.3 冬闲田养鸭 DB36/T 1627-2022 3 二晚水稻收割后(10月中下旬次年3月中下旬),

8、7日龄10日龄雏鸭经驯养后即可入田,饲养至符合上市要求。7 品种选择与种苗质量 7.1 水稻 选用通过国家或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稻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要求规定。早稻品种要求苗期耐寒、抗性强,生育期100d110d;二晚水稻品种要求生育后期耐寒性强、抗性强,生育期110d125d。品种要求株高中上、株型集散适中、茎粗叶挺,以减少鸭子活动对植株的影响。7.2 鸭子 选择个体适中(成年鸭体重1.5 kg2.5kg),抗性好、觅食能力强的地方品种鸭,以公鸭为主,搭配适量母鸭;周年三批鸭子宜选择同一品种。雏鸭选择要求收黄较好、健康、灵活、体态适中。8 早稻-鸭共作管理 8.1 早

9、稻季种养密度 早稻:采用人工移栽或机插,密度25cm(12cm14cm),机插作业按NY/T 2192技术规范操作,机插质量符合NY/T 989机插作业质量。鸭子:田间共作密度5羽/666.7m27羽/666.7m2。8.2 早稻肥水管理 8.2.1 养分管理 根据目标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确定施肥水平,早稻施纯氮10 kg/666.7m211kg/666.7m2,N:P2O5:K2O为2:1:2,养分管理参照DB36/T 973。8.2.2 水分管理 分蘖期:移栽后鸭子下田前浅水层1cm3cm,稻鸭共作期间田块保持清净常流水层3cm左右,共作区外周田沟长期保留水深10cm15cm。控蘖晒田期:早

10、稻苗数达到够苗数的80%85%时进行晒田控苗,晒田期鸭子主要在田沟活动。田面晒到脚踩不陷、有脚印不粘泥为度。孕穗灌浆期:倒2叶露尖时复水,并保持3cm左右水层至齐穗期鸭子离田;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至成熟。8.3 早稻季鸭子饲养管理 8.3.1 集中育雏 小鸭入田前集中育雏7d10d,遇低温适当延长育雏时间,饲喂小鸭料,自由采食。8.3.2 试水放鸭 DB36/T 1627-2022 4 室外温度超过20时开始试水放鸭,15日龄以内鸭子入田后保持喂食区饲料不断;16日龄后按30g/只/日继续补喂小鸭料,并每天增加1.5g。8.3.3 饲料补喂 30日龄后改补大鸭饲料或小麦、稻谷、玉米粉(粒)、

11、米糠等粗饲料,鸭子体重达2.0kg左右按70g/只/日补饲。补料分早晚2次在饲料投喂或活动区进行。具体投喂量可根据放养鸭子品种体型、放养密度进行调整。所有投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符合GB 13078和NY/T 471的规定。8.4 早稻季鸭子离田期管理 8.4.1 稻鸭共作期离田管理 稻鸭共作期间遇稻田施肥、施药鸭子离田入隔离区圈养,每日喂料3次4次,施肥施药3d后鸭子再入田。8.4.2 水稻齐穗后离田管理 早稻齐穗后鸭子离田上岸,可在隔离区域饲养或转场集中饲养,直至上市。8.5 早稻季病虫草害防控 8.5.1 早稻病虫草害防控 苗期主要防治立枯病、恶苗病,后期防控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等。预防为

12、主,综合防治;以农业、生物、物理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防控方法参照NY/T 2156。其他病虫草害可通过稻鸭共作得到控制。8.5.2 鸭病防控 重点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大舌病、鸭黄病毒病、禽流感、鸭瘟等疾病。建立“预防为主”的策略,防控方法应符合NY/T 472和NY/T 473规定。加强饲养管理,严防传染病的发生,共作期定期入田查找清除田中死禽(包括鸭子、鸟等)。8.6 早稻收获及清场 8.6.1 收获 早稻7月份达“九成熟”以上即可收获。8.6.2 清场 早稻收割后及时清田,将有害物质(药瓶、薄膜、塑料袋等田间残留垃圾)及鸭废弃物清出田外进行无害化处理。

13、9 二晚水稻-鸭共作管理 9.1 二晚水稻季种养密度 DB36/T 1627-2022 5 二晚水稻:采用人工移栽或机插,密度25cm(14cm16cm),机插作业按NY/T 2192技术规范操作,机插质量符合NY/T98机插作业质量。鸭子:田间共作密度8羽/666.7m210羽/666.7m2。9.2 二晚水稻肥水管理 9.2.1 养分管理 根据目标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确定施肥水平,二晚水稻施纯氮12kg/666.7m213kg/666.7m2,N:P2O5:K2O为2:1:2,养分管理参照DB36/T 973。9.2.2 水分管理 分蘖期:水稻移栽后如遇阴天应露田促扎根立苗,遇高温应灌深水5

14、cm左右护苗,大雨天则保持浅水层1cm3cm,鸭子下田后保持分蘖期3cm左右清净常流水层,共作区外周田沟长期保留水深10cm15cm用于鸭子田间活动需要。控蘖晒田期:在水稻苗数达到够苗数80%时进行晒田控苗,分次轻晒,晒田期鸭子主要在田沟活动。孕穗灌浆成熟期:倒2叶露尖时复水,并保持3cm左右水层至齐穗期鸭子离田;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至成熟。9.3 二晚水稻季鸭子饲养管理 9.3.1 饲养 二晚水稻移栽后10d15d(7月底8月初),5日龄7日龄雏鸭下田活动,共作期饲料投喂量同早稻季饲养管理。所有投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应符合GB13078和 NY/T 471的规定。9.3.2 防暑 盛夏期间,

15、当外界温度达32以上时,应将鸭群集中至隔离水域及活动区喂养,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不宜让鸭群下田,以防中暑,中午补饲一次。9.4 二晚水稻季鸭子离田管理 共作期间遇稻田施肥、施药鸭子离田入隔离区圈养,每日投喂饲料3次4次,施肥施药3d后鸭子再入田;水稻齐穗鸭子离田上岸,在隔离水域进行集中饲养或转场至其他水渠、池塘饲养直至上市。9.5 二晚水稻季病虫草害防控 9.5.1 二晚水稻病虫草害防控 苗期主要防控稻蓟马、白背飞虱,后期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曲病、纹枯病等。防控措施以农业、生物、物理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防控方法参照NY/T 2156。其他病虫草害可

16、通过稻鸭共作得到控制。9.5.2 鸭病防控 重点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按防疫程序和防疫准则做好疫苗接种,防控方法应按照NY/T 472及NY/T 473执行。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消毒,做好防暑降温,定期查找清除田中死禽,以防止发生疫病传播。DB36/T 1627-2022 6 9.6 二晚水稻收获及清场 二晚水稻于10月中下旬完熟后收割,收割后及时清田处理有害物质及动物残体。10 冬季田间饲养管理 10.1 田间水分管理 二晚水稻收获后田间立即复水,保持冬季鸭子活动期间田面长流水,水深1cm3cm。10.2 鸭子保温管理 28日龄前雏鸭遇低温时,应推迟每日入田时间,以上午

17、9时至下午4时在田间活动为宜;针对成年鸭子田间休息过夜习惯,可选取田间机耕道、地势较高田面或田埂,搭建坐北朝南,宽1.5m左右、高1.5m左右、长20m30m三面落地的简易鸭舍。10.3 冬闲田鸭子饲养 鸭子入田后,28日龄前与早晚稻共作期饲养相同;28日龄后随田间天然饲料减少,应增加补饲量,饲喂次数3次/日;体重在2.0kg左右的鸭饲喂量以100g/只/日左右为宜,直至上市。10.4 鸭病预防 重点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大舌病、鸭黄病毒病、禽流感、鸭瘟等疾病。建立“预防为主”的策略,做好疫苗接种;防控方法符合NY/T 472和NY/T 473的规定。加强饲养管理,严防传染病的发生;做好冬季防寒保温,预防鸭子感冒。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