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6_T 1672-2022莲鳖鱼综合种养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49609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2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6_T 1672-2022莲鳖鱼综合种养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36_T 1672-2022莲鳖鱼综合种养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36_T 1672-2022莲鳖鱼综合种养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36_T 1672-2022莲鳖鱼综合种养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36_T 1672-2022莲鳖鱼综合种养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6.150 CCS B 52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6722022 莲鳖鱼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tegrated farming of lotus,Chinese soft-shelled turtle and fish 2022-10-25 发布 2023-05-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6722022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地环境.2 5 子莲栽培.2 6 鳖和鱼种放养.3 7 日常管理.3 8 病害防控.4 9

2、 莲子采摘.4 10 鳖与鱼的捕捞.4 DB36/T 1672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南昌大学、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玉山县农业农村局、江西添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本文件起草人:简少卿、赵大显、胡蓓娟、盛军庆、洪一江、胡火根、李小勇、彭扣、曾文超、韩学忠、吴国辉等。DB36/T 16722022 1 莲鳖鱼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3、了产地环境、子莲栽培、鳖和鱼种放养、日常管理、病害防控、莲子采摘、鳖与鱼的捕捞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地区子莲、中华鳖和鱼综合种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26876 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1315 农作物种质资

4、源鉴定技术规程 莲 NY/T 1504 莲子 SC/T 1047 中华鳖配合饲料 SC/T 1077 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 SC/T 1107 中华鳖 亲鳖和苗种 SC/T 1132 渔药使用规范 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通则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DB36/T 1301 莲鳖种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莲鳖鱼综合种养 integrated farming of lotus,Chinese soft shelled turtle and fish 通过对莲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莲鳖鱼共作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与标

5、准生产,能实现莲子稳产、新增中华鳖和鱼产量、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3.2 DB36/T 16722022 2 沟坑 ditch and puddle for aquaculture 在莲田中开挖的集鳖、集鱼坑(池)。4 产地环境 4.1 莲田环境 应选择阳光充足,环境安静,水源充沛无污染的莲田,注排水方便,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底质土壤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4.2 水质环境 养殖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莲田水体排放应符合 SC/T 9101 的规定。4.3 莲田改造 4.3.1 沟坑 莲田面积 5000 m215

6、000m2,沿莲田一侧或中段开挖长方形或正方形沟坑,深 0.8 m1.2 m,沟坑面积占莲田总面积 5%10%,改造应符合 SC/T 1135.1 的规定。4.3.2 进、排水系统 进、排水口分别设于莲田两端对角处,在莲田一端的田梗上建进水渠道或管道,进水口用 60 目80 目长型网袋过滤进水,以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莲田。排水口建在莲田另一端沟坑的最低处,用砖块围一个 4 m25m2的小池,种养殖尾水入池后排出而鳖不能进入,可由 PVC 弯管控制水位。4.3.3 鳖的饵料台与晒背台 饵料台与晒背台合为一体。饵料台长 1.5 m2.0 m,宽 0.5 m0.8 m,采用水泥板、木板、竹板或聚乙

7、烯板搭建,设置方法参照 GB/T 26876 的要求。4.3.4 防逃设施 在莲田四周田埂外侧加设防护墙或防护网等,以防逃和防敌害。防逃设施应满足以下要求:防护墙材料可选用砖砌墙、石棉瓦、瓷砖或彩钢板等,内壁光滑,墙高 50 cm70 cm,防护墙材料应埋入土 20 cm30 cm,如系砖砌墙则需顶端出檐 10 cm15 cm,成“”形;防逃网设置在外围,使用聚乙烯网片,顶端向莲田内出檐 20 cm25 cm,成“”形,高 1.5 m1.8 m,底部埋入泥土中 10 cm15 cm,每隔 2 m3 m,用竹、木或钢筋等材料固定。5 子莲栽培 5.1 品种选择 选择花蕾多、花期长、产量高、籽粒大

8、的子莲为宜,应符合 NY/T 1315 的要求。5.2 施基肥 DB36/T 16722022 3 子莲在定植前 15 d20 d,将田间水位控制在 5 cm10 cm,每667 m2 施用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料 200 kg300 kg、复合肥 20 kg30 kg,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5.3 子莲定植 子莲定植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水位控制在 10 cm15 cm,栽植密度为行距 1.5 m2.0 m,株距 0.8 m1.2 m,每穴子藕 2节4节,藕头呈 15度25度的角度插入泥中 5cm10 cm,末梢露出泥面。6 鳖和鱼种放养 6.1 鳖的放养要求 品种宜选用中华

9、鳖,鳖种质量应符合 SC/T 1107 的规定。放养前应使用生石灰对沟坑进行彻底清整消毒,放养时用浓度为 3%5%的食盐浸泡中华鳖 10 min15 min。中华鳖投放前应雌雄分开放养,每667 m2放养 250 g500 g 的中华鳖150只200只,投放时规格整齐。6.2 鱼种的放养要求 放养规格为 50 g75 g/尾 的鲤、鲫鱼,密度为 100 尾150 尾/667 m2。6.3 放养时间 子莲定植至少30 d后再进行鱼种的放养,鱼种放养至少15 d后再投放鳖。7 日常管理 7.1 水位管理 莲田的水位宜按照浅-深-浅-深的原则管理,即3月5月浅水位(5 cm10 cm),6月8月深水

10、位(40 cm80 cm),9月11月浅水位(20 cm30 cm),12月2月深水位(40 cm60 cm)。7.2 追肥 一般需要追肥1次2次,第一次在生出1片2片立叶时,施提苗肥,追施复合肥10kg/667m215 kg/667m2;根据子莲长势和莲田肥度情况,可在盛花期等时节进行第2次追肥,追施复合肥 5 kg/667m210 kg/667m2,追肥时要避免肥料直接进入沟坑。7.3 投饲 中华鳖饵料应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螺蛳、蚌、南瓜、青菜等,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 SC/T 1047 和 SC/T 1077 的规定。7.4 巡田 每天早、中、晚巡田,观察子莲生长,鳖和鱼的活动、摄食及病害

11、情况,严防敌害生物入侵,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发现病鳖、病鱼及时处理。7.5 越冬管理 DB36/T 16722022 4 在莲田中养殖2年以上的中华鳖需要在莲田中越冬,保持莲田水位在40 cm60 cm,沟坑水位在1.0m以上,每个月换水全池水量的1/51/4。8 病害防控 8.1 子莲病害防治 子莲病害防治应符合 DB36/T 1301 的规定。8.2 鳖、鱼病害防治 鳖病防治应符合 GB/T 26876 的规定,药物使用应符合 SC/T 1132 的规定。每个月至少 1 次沿着沟坑投入生石灰 30 g/m350 g/m3。宜使用微生物制剂全莲田每周定期泼洒。每天使用 20 mg/L 的高锰酸钾对中华鳖投饲工具及饵料台进行消毒。9 莲子采摘 莲子采摘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月9月,莲子的采栽应当符合 NY/T 1504 的规定。鲜食莲籽宜在早晨采收,用于加工莲芯的莲籽要在八成熟采收。采摘莲子时应尽量避免伤及到鳖。10 鳖与鱼的捕捞 鱼宜当年捕捞,中华鳖可以当年捕捞,也可在莲田中再养殖1年2年再捕捞。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