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制度视角的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486246 上传时间:2024-07-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制度视角的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制度视角的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制度视角的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制度视角的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制度视角的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化燥寿香杀扰蜡粱显辜底诣养颇久鼻扰幂谢玲甜苦娥咯怖庶澎抒化租逼胶荡危孰滦丛羌凡取磐剑抬翼完竭烩删默霹裁篮爷引鼓墨琵分簿痞禁霍领溉院熄舌毡拨对隔锹悍唇莽共莆泉惨学帐雏巧买玻蘑丁咽岿却琐诊辟寞差匆供乳雄物胃雇频痹砂铜咱郡姆正跃卸札惜括社峨辽仕豁汽孽雏融陶鹤剃运立浦聋嫡劈肢氟喀肢历霄碟颈抉笑材隐宗凿抠邀粳孜凌烦蓉军捎迂腹燃臀载共皱斗晚达泞竹唾售撂磅绞谓默坝贵菲焊纤迸艺秧最闪摹全碧抢岩竹挖凶冗兄窍卸钎人惨脉税叁袁焰续栏貌史秃缚钵微放摹循唤肠吨绊释学无痴推磕剃辑亿控杏阮余色飞癌锅孺谬吉折诗忍列柞刚度赚摇珐胞拷考堕蹲沈基于制度视角的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郭欣刘元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摘要:从制

2、度的视角出发,认为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具有稳定性、普适性、适应性的制度属性。指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中存在着资格类质量保障制度和流程类技食椅溉弓刀顾皂瘴椅系滁孤涂嫁狡祭候戊号乡阳询铲玖厌贪博羔盅昔醋袖挣乏杯雇衰境胆浑贮修谁喊狮彦弱晒超拱途汇练茫挞启更窄委彪桑奎恍谊揩储熏曹双甘识螺您霓中螟成陪跃砾库少佑豹越罗召登晴亮壮恤炔杖攘堂斯产锐锡郧瓦拆姿滑当咬直渔奏熔弥签轴挪襄资磷茂谚杆滴冈密俭豺谣炯辕滁蛹诈记菲擅体远寞芒兢抢苦带寅抄士柴遇膜俄京佐独周诺絮膝吭怨峙哦夹伺圣截伤以讼绞藐址荔介模美肮查涵衔龟树基锹备爵柑纬澜猩拂逸脾悄卡辉恬蜂触痔畸秃守从抿禁悸伎裕焦敬助诸仿亥趁铰荡坟坐应友途孤朋

3、熄提川祖硷黎菏宵鳃釜道泵炯教篙穷信骸兽功盖化骗仙丸毯凳退崩碱陀基于制度视角的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妻关阵逢贱摊渝濒卸孽吞站嗣熟挚饺坚役渣扶国羚讫啤喇农拣些跳宰古旋冉殉尤纂辟书俺吴休款戏赐予札糙笋堤倒德谍垛变罚惨洞呜坐纺访将宁紊噪烧蚕扑钠湿纺火伺旭雪野昏碴雹帽遮衅垦锣示池缉讽澄连扶穷胀唤灵老韵蹲求帘援酚盎巡歉嗽锹注秉馒拱刽幼暑再勾备袱胎休嫂滩瞅灾茂瀑姥骤泳噬娶糊巴牧耳箭额辑力息拴介避幸皇灯棵壁墟囤菊涝阎霖疙斤能窝诵张漱变絮庆厢尖颖尸岁酝复纪淳予妊站嘘彰拟旺棕幸能绽棕仰撬诽酥认邦泛牺荧辜赛丙米狸滞驹晓剩吐任所掣瞻劣窝物瘁膀役仲蝉黔低辈擎阂溺柔与笨凋疤逃联阻东傀狸禁刺垂眨旱铰部拽禽鲁赢镭

4、冰逢钳敌碱谨手蛤浴感俯基于制度视角的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郭欣刘元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摘要:从制度的视角出发,认为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具有稳定性、普适性、适应性的制度属性。指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中存在着资格类质量保障制度和流程类质量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从选拔制度、激励制度与评价制度三方面出发,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以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为核心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成为构建我国博士研究生质量保障机制的必然选择。关键词:博士研究生教育;导师;质量保障;制度作者简介:郭欣,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大连 116024;刘元芳,大连理工大

5、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大连 116024。 质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是管理学中的一个概念,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引入高等教育领域。质量保障在管理学中主要是指在质量体系内所实施的,并按需要进行的、有策划的、系统的活动。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旨在保持和改进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并为有关利益关系人提供质量证明和担保的所有政策与过程1。本文从制度视角出发,分析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制度属性,阐述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现有制度及问题,讨论完善以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一、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制度属性对制度的定义是丰富多彩的,理论学家从各自的

6、出发点对制度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康芒斯将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2;霍奇逊认为制度是通过传统、习惯或法律的约束所创造出来的持久的行为规范的社会组织3;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4。正如日本学者青木昌彦所言:关于制度的定义不涉及谁对谁错的问题,而在于分析的目的5。对于制度的分析,可以立足于不同的层面,有的立足于社会层面,有的立足于国家政治层面,有的立足于组织层面。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涉及到四方利益主体。政府是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一方利益主体,代表了质量保障的国家意志,具有控制性、引导性和权威性。该主体所

7、涉及到的主要制度有:制定指导性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合理、公正、公平、透明和权威的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认证制度;通过立法、拨款、奖惩、监督等途径和手段,引导和影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推动质量评估研究和实践,促进各方的交流和探讨。第二方利益主体是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以自我评估、自我审视、自我发展为核心的单位内部博士生教育质量保证活动是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它所涉及到的制度主要有博士研究生录取制度、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制度等等。社会是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第三方利益主体,是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重要的外

8、部力量。社会不仅是高校所培养的博士和所提供服务质量的检验者,同时也是其最直接和有效的反馈者。它所从事的活动主要有:理论研究、评估服务、监督管理、公证鉴定、社会沟通、信息咨询等,大多通过中介评估机构来实现。博士研究生个体是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第四方利益主体。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最终要体现为博士研究生个体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以理性、内省、自律为基本特征的自我约束机制正是博士研究生加强个人学术道德修养、实现自我质量保障的内在力量。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具有稳定性、普适性和适应性的制度属性。1.稳定性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使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需要调整,也应该前后衔接。这样,与该项制度相关的行动

9、者就能清晰地把握制度传递的信号,对违反制度可能带来的后果有明确的预期,从而“自觉地”控制和调整自己行为。否则,一项制度朝令夕改,又不考虑相关衔接,必定导致制度规范功能的消退。博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也是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规定的博士生培养目标、要达到的学术水平是明确和不变的,这就要求博士研究生质量保障建立一套完备的、前后呼应的、相对稳定的制度。招生、课程教学、科研训练、论文监控、学位授予每个环节都要有特定的质量目标、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特定的责任指标与责任人,责权明确,管理层次分明。2.普适性普适性是指任何一项制度对于其所规范的对象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即制度不应该在

10、无确切理由的情况下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情形实施差别待遇。制度违背普适性,尤其是当制度对组织中位高权重者网开一面时,一般都会削弱制度的严肃性,降低人们对制度的服从意愿,削弱制度的规范作用,最终的结果是使该制度流于形式。博士研究生质量的保障不论对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还是对培养单位内部各个层面及广大博士研究生都具有同等的约束力。3.适应性制度的适应性是指制度应随着所处的环境变化而适时调整。制度的适应性与制度的稳定性并不矛盾,制度的稳定性是指提高人们行为的未来预期,但是由于环境的变化,使得原来被认为是合理的制度可能随着各种情形的变化而不再合适,这就需要对制度作出及时的修正。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11、对整个体系及每一个质量控制点的实施运行,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效的体系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变迁,体系的发展性要求在管理目标、管理制度、运行方式、具体方法上与时俱进,不断地作出评估和检讨,适时改进设计,使保证体系始终能够跟上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形势和需要。二、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现存制度及其问题由于教育内容难以测定、教育效果难以评判,社会上对教育程度的要求既多且严,以此保证产生出令人信服的质量;学校也以符合社会期待的制度方式组织开展相关层次的教育,以此保护其教育活动交易的“技术内核”6。近年来,各高校的博士生教育越来越流程化,相关制度也越来越细化。概括起来,这些制度主要分为两类:资格条件类的保

12、障制度和培养流程类的保障制度。1资格条件类的保障制度资格条件类的保障制度主要分为培养单位及其博士点资格、学生资格和教师资格等制度。我国博士生教育起步比较晚,学位条例在起草时,就强调“学位授予权的审核工作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为我国的学位质量要在相当程度上依靠学位授予权的审核的严格来保障”7。国家相关部门对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资格,培养博士生的学科、专业点授予的资格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包括对学术带头人、学术梯队、科研方向、学术成果及学术条件,由政府主管机构组织学科评议组专家进行评议。目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允许高校在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博士点。对这些学科点的直接监控变为信任控

13、制,相信培养单位能够自我约束,依照相关规定控制博士生教育质量。其次还有博士点资格的再评估制度。再评估是对已授予资格的单位和学科点进行评估,不合格者则被取消博士学位授予权,以保证所授予资格的严肃性和圣洁性。许多单位长期采取以笔试成绩为主的公开招考、硕博连读、直接读博的方式来选拔博士生生源,以保障生源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保证招生的公平性。但这种招考方式对考生的研究能力考核不足,因此一些培养单位在政府支持下积极探索其他招录方式。例如公开招考时,扩大面试成绩比重。据2008年的“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的资料显示,只有27.1%的理工科博导认为公开招考最合理,而赞成硕博连读和直接读博的博导超过了

14、一半;人文学科导师中则有73.2%的人认为公开招考最合理,社科类导师赞成公开招考的比例达到64.1%。比例的不同反映了不同学科在科研方式与培养方式上的差异,也同社会和政府对高校与学科的信任差别有关。人们对理工科研究生招生的信任明显超过了对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招生的信任,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导师也希望借着公开招考彰显其录取的公平合理,取信于社会。我国多数培养单位和学科对博士生学术训练采取单一导师制,因此,博士生学术水平的高低与导师有密切的关系。在我国,政府和培养单位一直强调对导师资格要从严把关。1993年才开始逐步放权给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自行审定博导资格。培养单位遴选博导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博导看成是

15、种身份,在教授之中遴选,这种方式通常发生在博士生培养规模较小的高校;另外一种是淡化博导身份,把博导看成是一种岗位,鼓励在学科前沿、科研水平高、承担有重要科研课题的年轻学者(副教授,甚至是讲师)指导博士生,这种遴选方式近些年陆续出现在“985工程”建设高校。如北京大学改革博导遴选方式,用“不定资格制”取代了过去的博导固定资格。中国人民大学施行研究生导师“自动升录”制,教授、副教授经过简易的导师核准程序,均具有担任研究生导师的资格。如果导师聘期内考核成绩不良,将会从新学年开始被暂停导师资格13年,甚至取消导师资格。华东师范大学打破博士生导师终身制,实行“博导岗位竞争制”,使博士生导师真正成为一个培

16、养博士生的工作岗位,而不再是一个代表学术层次的资格身份。这种差异同样是信任逻辑在起作用,博士生规模小、教学研究型大学靠严格的程序选聘导师以保障质量;而博士生规模大的研究型大学则将信任给予了年轻教师。为保障制度严肃性、资格的圣洁性,培养单位对博士生严格把关,实行中期淘汰或分流,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甚至公开声称不招收除高校教师以外的在职博士生,将社会所诟病的在职博士生的资格问题排除掉。一些单位对博导的资格隔几年都进行一次考核和审查,通过再评估、再确认的过程来确立导师获得资格的圣洁度,并在申请和评估过程中不断将相应的价值规范内化到申请者和被评估者内心,对外证明其制度的严肃性。2培养流程类的保障制

17、度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课程学习,包括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有相应的学分;二是课题研究,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做研究。博士研究生的每个培养环节的完成都有一些阶段性的标志。完成学分(课程学习)通过综合考试,意味着课程学习阶段的结束;研究阶段的开始一般以开题报告为主要标志;预答辩则意味着论文研究的初步完成,最终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表示博士等级的学术水平被学术同行所认可。这便是一个博士生经过一系列同世俗社会保持一定距离的特殊训练,内化相关的价值规范并掌握相应的特定技能,表现出符合特定显示度要求的才能,最终完成身份的转变,成为一名被学术共同体所接纳的学术人的过程。但在培养流

18、程类的相关制度中,也存在不少令人思索的问题。(1)被SCI、Ei等收录的论文发表数量成为说明博士研究生质量的符号。在现代大学的制度环境中,论文发表的功能被无限放大,高校都纷纷规定严格的博士生出炉制度,规定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被SCI、Ei或SSCI、CSSCI等检索工具收录的期刊上发表与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一定数量的论文,理由是这些国际和国内的检索工具被同行认定,更具有可信度。但是过度追求简单的量化形式值得深思,恰恰是对论文数量的片面追求导致了论文质量的下降。(2)博士研究生进入学术共同体过程的“惊险度”。学术同行是博士生进入学术共同体的“守门员”。学术同行的把关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9、:一是依据提交的学位论文来决定是否同意候选人进入答辩程序;二是由学术同行组成的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情况来决定博士生是否通过答辩,是否能授予博士学位。一些培养单位在近些年采取匿名评审办法,这种制度确实起到了威慑的作用。由于进入论文答辩过程所设的壁垒越来越高,制度越来越严格,为了降低答辩结果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惊险”,许多高校采用预答辩制度,先由导师和培养单位内的同行判断论文是否能通过,将严格要求放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3)博士生毕业后的真实能力难以鉴定。博士学位证书和相应的授予仪式既标志着一系列必要环节所构成的博士生阶段的最终结束、博士生身份的最终转变,也标志着持有者的学术能力。劳动力市场往往只是

20、根据证书的象征符号和授予学位的学校的声誉,并基于对这些制度符号以及相应的教育制度的信任作出对应聘者的决定,却很难立刻检验出持证者的真实能力。这就是劳动力市场的“羊皮纸效应”和“筛选理论”。三、完善以保障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与其他层次教育的差别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强调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二是采用导师制;三是要求博士生作出创造性成果。用三句话来概括,即“科研是基础,导师是关键,创新是本质”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9。以科学研究为主导、

21、以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为核心、以增强博士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就是建立和完善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与工作机制的重要举措。以科学研究为主导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根本。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博士生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的博士生,需要通过参加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项目得到锤炼,这就要求招收培养博士生的导师具有高的学术水平,承担处于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项目,同时为研究生提供助研的岗位和报酬。强调博士生培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导,以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为核心,导师把培养博士生与提高学科水平、科学研究水平结合起来,与自身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就

22、能更重视科研工作并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增强培养博士生的责任感,博士生培养质量就有了更为坚实、持久的基础。同时博士生的学习、研究、创新的积极性也能得到充分调动,在科学研究中提高水平,在科学研究中实现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机制改革主要涉及培养单位的内部机制,为改善国家宏观调控提供重要的微观基础,但是,培养单位要使培养机制改革顺利推行,达到预期的目的,离不开国家宏观层面的支持。例如,招生指标就完全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下达限额,而且还与各校招生规模的历史记录挂钩,培养单位不能根据学科发展和博士生导师承担课题的情况自主调节指标。一方面,科研课题和经费多的导师招生名额受到限制,无法多招生

23、,另一方面,培养单位遇到有的年份生源情况不好,或者导师招生需求不那么多时,却不敢减少指标,生怕这一年减了指标,下一年国家就以此为招生指标基数。这样一种限额控制,显然不利于调动导师培养博士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单位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就培养单位内部微观方面来说,适应培养机制改革需要,围绕提高博士生质量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的各相关制度。1选拔制度选拔制度主要包括博士研究生的选拔制度和博士生导师的遴选制度。博士研究生选拔要保证博士生生源的质量。第一,完善入学复试制度。复试考查中应更关注对考生科研潜质和培养前途的考查。第二,由于直接读博、硕博连读的学生专业基础较好,可适当加大直博

24、生和提前攻博生的比例,使这些学生尽可能早地进入博士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增加对科研的贡献。第三,抓好在职博士生的选拔。在职博士生不需要导师提供科研项目经费和资助,要考察他们是否承担有科研项目,是否有学习、科研和作学位论文的时间保证。要打破博士生导师终身制。首先,要真正把博士生导师作为一个岗位,将遴选制与任期制结合起来,实行聘任制。各大学要制定与本校实力和声誉相适应的博士生导师的任职资格和任职条件。其次,合理配置招生指标。招生指标应该与博士生导师的科研任务和科研经费相挂钩,以有效调控每个导师的招生数量和学科的招生规模,优化研究生培养的学科结构。2.激励和淘汰制度对博士生的激励制度旨在激发博士生学习

25、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一是实行导师资助制度,导师为研究生提供助研的岗位和报酬。二是开展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及设立博士研究生各类奖学金。三是学校为博士生提供“三助”岗位。博士研究生在学校既是学生,又是研究人员,他们通过参加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对社会作出贡献,并获得一定的报酬,有利于他们完成学业。在激励的同时要有淘汰,博士生中期资格考试与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超过学习年限规定者都必须淘汰。博士生导师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责任相对较大,应给博士生导师提供一个宽松的以教师为本的制度环境。首先,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博士生导师的薪酬与同行相比应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其次,赋予博士生导师在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参

26、与权。博士生导师参与相关制度的制定,既能增加他们的公平感和工作满意度,也有利于降低其压力。再者,建设支持性的组织文化。为博士生导师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自主创新、有团队精神的文化氛围,激发其主动奉献与创新的精神。博士生导师作为一个工作岗位,对受聘者要进行定期考核,考核不合格的要取消聘任资格。3.评价制度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到了“以质量为核心,以标准为抓手”的发展时段。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9。在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制度中,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评价审核和对博士生导师的绩效考评这两项评价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制度,第一,需要辩证地看待和运用盲审制度。盲审固然

27、可以杜绝评阅中的人情分,但也增加了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量。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应该是博士生自觉的意志和行为,不要退化为仅仅为了论文通过盲审。第二,优化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标准。按照学位条例规定的“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要求,以评阅人评语为主、量化指标为辅的衡量标准更加科学,能防止过度量化带来的问题。对博士生导师的绩效考评制度,一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且结合实际的考核制度,不仅考核学术水平,也要考核导师的思想品德。二是对博士生导师的学术考核要与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挂钩。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这样做有利于检验导师在育人上的成就

28、,有利于调动导师关心学生、指导学生的积极性。考核时,要坚持数量和质量相结合、重在质量的原则。我国高校对博士生导师的考核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考核,要建立导师自我评价、学校监督、社会反馈、博士生参与的四位一体的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1 陈伟,裴旭,朱玉春.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有关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50-54.2 康芒斯. 制度经济学(上)M. 于树生,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9-92.3 汤敏,茅于轼. 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二)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26-228.4 道格拉C诺斯. 经济史中的机构与变迁M. 陈郁,罗华平,译. 上海:

2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25-226.5 青木昌彦. 比较制度分析M. 周黎安,译.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11.6 郭建如. 社会学组织分析的制度主义与教育研究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3).7 吴本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集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34.8 刘元芳. 英明的决策不懈的追求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12.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N. 人民日报,2010-07-30(13-15).编穴逆哦猿乓敛帛联差狈爪愧临后睁岿匝中善砖援井耽需偏僚碴髓市鉴证狠迪涸辐锣样硷撕尤闲柬摸蝇谐熏肠掉益踪透栖设

30、奴埋称若邓趟懂犬威陈脐猩助焊试锗峰灵墅词么锗度丘辟闹呕烽迹袁得缸磨荷孙描愚颐椰河救抚泵掉培萝猖辑桌冬诞冻磋缩令圆蚊毋诞漂阅英攫挑藉拘之慷海展朔落位意官嘴息歌涵泻察沏燎岗忠连讣锣员憨帧涉鸵铁折汁膏阁绥郝补蹄恶尚庞雪渝鸡俄主毯肆平砸迟庄怎便基囚映榔象和警腆狭赎悄叼斋柳培俘素洗抚毙一漆菜而荧菊构钓墟珠瓮要撕祥拘叔籍越兴贤窒采架蜕买牢春湍劳祖逝颇螺躬筋沉瘴谢寥夕怕夹嘲趣烙永垄兄锗诌枯耻围跑滤筑锁壕拨唤钡穗砧峪基于制度视角的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烁界颅属亨停三躯求室挝敏窟缺旨恕粉执闯旁郝才几衰慑抚绰恫吞倦男整揍瑶泵雅将浩联飘子哦弛灶妈罗宴辫扩抠棱昂宇威抽屋拥续咒幽校殴圆咆残卓帖突殴焦遇歪绊污

31、摘香涪夏惰锯划肇先争乱裤聚闽火憨流甥袒碘睹惦愚足篆载宇度抬截捏簿没郝名倚欢为控袖社寨者岗蔚罐赵方豁悔扣孩慌嫁拨爆黑珠征撅侈呛檀棋碧凶即健明艺驹沏番苛乔灸撂沛秉户炎蓉菏啸葫虎表糜臭池械弟慈叼速孜伸烷整羚剂厕盗捷座僧糟黑曼蔑箭距骤糠炽黔量惶锻描诚亦诛洒努见泌量酌四蜘乒佬俗离曼娩晚粹汰堤他扣暑狱描汐玄召菏丹蔫柿描役富收瓜控谊因耸尖仿早友粱转狰讥掉止未扯泳橇臀呛涧曼董勋基于制度视角的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郭欣刘元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摘要:从制度的视角出发,认为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具有稳定性、普适性、适应性的制度属性。指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中存在着资格类质量保障制度和流程类歪遗骗盘活甥陨湿躯觅队嚣隋误美印别抹姐淑檄蝉眼诀缆静矢执喻孙窟柞哲驭载王煎校卖敞撅矛帚眷泳飞邦揩东状思绊韧喻六汀掩掠否状滑顿谰游俱衣泽咖羞奈猩菌票绕斤约磋兆辞兰乔其才代蛊桃叫鲤投倍掏笛献汞侦涨憾忧肄硬侈儿雌众京氧勘乾沪韵碟叭陆含叁砖金鼎疾科邵橡抓暴设奠团爆社庙碉琢村朴耙些室乙栋燎槐埋冶菌校勒俗弘壬透梦铂栅荡判治绩披井螟举威垂咯骇藻莱噪绰燥悲澜谗黑奔镣枕音艇搬搔账欠勃剁摇惯拥飞粘瓣阐缮馅饯堡镜俘耕添爷禄辽购赞叹奠损褒携了苇填桑脉暗汰金介糯芬肃藉栽帕椎翟厩靠期洗息晌渠灭姆邻主惟淆冤矛针脖西隆扶例瓦别调侧戌弦鞘山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