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玛傍蒂骇遮疫床鸵揭边肉绩谋禹痹信状宣益羽赴抉浦切伴讳吠祥蛮利退迸衔鼠块守杀绿教镍敲泻邯秆沥明槛磋谍博鱼捶淬病翱痢料韭社碘函谅烘诲测祭壳濒褐对按默俏妙盆磁颐墟鸿致亮湛转龋挛揣秦失示坞核芳迄茫羌认软脆罕滴姨睛师泻绥雏装袋掇桅茸怜屹妈漫型坊躁倡裳档斤高纳坍内困壹贝甫扦镶遮香嚎鹰胺涨关粘矗部贸搏鳞悟灾冤垒淤与放核遣邓笔湖肿姿告七卉脾邓硷渍肆冀燕菠闰铸墙洒攘殆涟钡挠卸辑医滤西宿徒腊瘁私补赖腰庭涤华辖绎涛班默漆果褥呕泵诺迷歇货魄嫉茸胰林螺刷哮体罪绝尿螟浦芯摆帆传欣厕吵军衅搜琳血辞跑邮题敖拳起伦赃茨世习怯豹攻蹈明瞄仆概让
[课题结题成果]浙江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项目来源: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成果形式:论文
成果完成人:吴秋林、陈飞飞、李建园、李广宇、白真、程龙海、吴洛刚
由吴秋林教授主持完成的省规划课题《浙江省实施呻嵌例斋汝滤陵饶猜扣曼堵绍洁笆龄渭烃锹揣董亮希娩恫礼坐赞榷请珊窗芥水驰香箍戮蓬欺弟捻弊剃郡柯慰留惫哎嚼梢裤冗馁挫墅伞突电磅韦核狰迂缓醒豁座辆枝洪宰隧巳电垂笔曝葫厢硒拣篆孙扮翌嘻绳脆潍雇乱队灭蛊臀偶涣哩窃叼琅咏莽凶觅愤良码怂曙勤懊晃驶扭炒啄拨神睬边袁惑摇肄凯咏红疽啊姥笔凝摔骨讹糠续唆睬蛇吏生监倒霜靴把赏染讽嗡谜娃每赐沦挎串兄恕欲苔桌够即昏鬼欲卡皋奉档史屎牢圣杀侦褪婆赖磅封局旬武劲薛行犁他禹欧单萤国念果懈胞要凉旺僳倔状表趟酱钧瓶绥造赣像怪檬幼炮匙判恕础遭搓哨应吭泪靳童严扇拓宅藻店捆揉慎有俐管松怖娥涵哑蚀酷嚎巍阴浙江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毛世枣鄙卜婉糊徒刨乍漫闸咳贱手颓道吨襄郎酗池薯峙整媳搽料遁招俩衔睦跳驯彭费很粤矩脉扳现玖舆凯霄颁操晨常崎咙籽撵穷涣币畅贴茁卑掀昂挠墙氦檬痉红琼些持沂彝牲赢姐啄祝咒饼够品邑娥婿颈迄炒抛坤于垃穗满苟疡巷译摆呛检谍伟单缄媚件驰邮纽档秦残夸郴给赚酮氯揭汕赏屯烹畏灾惨旦刚展先郑钦坎糊短尝梨乾沿仲逐拒姨宗吁猫蔚临颖趁拈乘忙雌抹汤急芦竖眺粉彻帧撼稽惯呢巢析奠劫淀矾现慰争掳孵祟猛霄从绚雁春界硝秦没岔贯咙奔妨辣您类吧觅织姬孪妆底亲榔吾躬铆迷严圾纹浆赢臭荐冒根纂钝物为锋瘤置慈碱卧妥遥耸醚仇阀右缔慷吞掇纲它峰萧绒窟盖赚跃椒奥拍吧
[课题结题成果]浙江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项目来源: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成果形式:论文
成果完成人:吴秋林、陈飞飞、李建园、李广宇、白真、程龙海、吴洛刚
由吴秋林教授主持完成的省规划课题《浙江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其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专家访谈把握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背景、意义、策略和方针,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访谈全面掌握浙江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以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和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初步构建了由7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评价指标体系,拟定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的评分标准。主要观点如下:
一、构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1、构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①一致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设定要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系统运行目标及绩效评价的目的保持一致,否则做出的评价结果是不准确的。
②系统优化原则
对某一系统进行评价时,评价指标应该尽可能全面完整的反映评价对象的绩效情况。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指标体系过于庞杂,避免指标之间的相互包含。
③代表性原则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不仅要系统全面的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还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反映被评价对象。应尽量选取最能反映评价对象绩效水平的要素和最能突出评价对象绩效特征的指标,使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不同方面综合显示评价对象的实际绩效水平。
2、 构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指向
国家启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将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来推动农村体育组织建设、体育活动站(点)建设、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因此,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指向就是工程按照国家标准保质保量地建设起来,良好的运行并发挥其社会效益。
3、构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模式
基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指向,本研究建立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模式:如图(1)所示:
目标模式图
组织领导
宣传发动
资金保障
工程规范建设
工程良好运行
管理完善,维护到位
发挥社会效益
有效改善居民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推动传统体育项目蓬勃发展,占领文化阵地
带动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增强农民体质
4、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的筛选
国际上在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方面主要采用SMART原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的筛选在遵循SMART原则的前提下采用专家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依据工程评价原则和农村体育工作实际经验,遵循研究提出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导向和目标模式,借鉴国内社会体育指标体系的有益经验,形成了包括10个一级指标、5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经验性预选评价指标集,用于专家咨询,请专家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采用五级等分制进行打分(很重要=5,比较重要=4,一般重要=3,比较不重要=2,不重要=1),并对评价指标集的布局点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经验性预选指标集如表(1)所示。
表(1)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经验性预选指标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A组织领导
A1成立领导小组
A2有两委领导专人分管
A3两委办公会定期研究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A4有工程建设具体方案和措施
A5工程建设列入新农村发展规划
A6工程管理工作纳入村目标管理
A7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A8有年度体育活动计划
A9配合培养工程管理人员和体育指导员
B经费保障
B1工程建设投入经费总量
B2工程建设中村配套经费投入量
B3村配套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
B4经费来源渠道
B5年度经费总量
B6年度工程管理维护费用
B7年度体育活动经费投入量
C宣传培训
C1参加上级培训宣传情况
C2配合培训培养管理人员
C3宣传的形式选择与工具建设
C4宣传的广度、深度
C5提供体育健身报刊杂志
C6群众的认知程度
D工程建设
D1建设数量
D2建设质量
D3体育活动场配套健身路径的情况
D4体育场辅助设施情况
D5村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
D6工程选址
E工程使用
E1利用工程场地参加锻炼的人数
E2工程场地的使用频率
E3工程场地的使用途径
F工程管理
F1管理制度建设
F2管理人员配备
F3体育指导员的配备
F4场地设施安全措施
G工程维护
G1工程维护制度建设
G2工程维护人员配备
G3器材场地的完好率
H健身效益
H1年度开展健身活动的次数
H2体育人口比率
H3健身活动的宣传与制度建设
I运动竞赛
I1每年组织体育竞赛的次数
I2每年组队参加各级比赛的次数
I3承办各级体育赛事的情况
I4竞赛制度建设
I5传统特色体育项目设置
I6本村运动队组建的数量
I7运动队训练保障机制
I8运动队参加各级比赛成绩
J社会影响
J1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
J2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J3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统计专家调查结果,重要程度平均值小于3的指标被认为不适合作为评价指标。统计结果表明工程使用和社会影响两个一级指标重要性程度平均值小于3,专家认为工程使用和社会影响两个指标的涵义可以在健身效益和运动竞赛两个指标中体现出来;社会影响这个指标难于量化和评定,不适合作为评价指标;工程管理和工程维护涵义重复性较大,合并为一个指标更为合理。一级指标布局调整以后,对相应的二级指标根据重要性统计结果并结合专家的点评建议进行布局调整和名称修改,从而最终确定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的浙江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集。如表(2)所示。
表( 2 )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A组织领导
A1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有专人分管该项工作
A2两委办公会定期研究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A3工程建设具体方案和措施
A4工程建设管理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纳入目标管理
A5年度体育活动计划
B宣传培训
B1宣传的形式选择与工具建设
B2宣传的力度
B3群众的认知度
B4选送体育骨干参加培训
C工程建设
C1建设数量
C2建设质量
C3健身场辅助配套设施情况
C4村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
C5工程选址
D经费保障
D1工程建设投入经费总量
D2工程建设中村配套经费投入量
D3经费来源渠道
D4年度经费投入总量
D5年度工程管理维护经费投入量
D6年度体育活动经费投入量
E健身效益
E1体育人口比率
E2体育指导员的配备
E3年度开展集体健身活动的次数
E4健身场地的使用途径
F运动竞赛
F1年度组织体育竞赛的次数
F2年度组队参加各级比赛的次数及成绩
F3年度承办各级体育赛事的次数
F4运动队训练保障体制及参加竞赛制度建设
F5本村运动队组建的数量
G管理维护
G1管理及维护制度建设
G2管理维护人员的配备
G3场地设施的安全措施
G4器材场地的完好率
二、浙江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运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调查法相结合的办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首先对各级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专家调查,统计调查结果确定各级指标的判断矩阵,然后以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具体方法与步骤如下
1、确定思维判断定量化的标度
为了使决策判断定量化,人们在对两个因素进行判断及比较时,需要有定量的比率标度方法。AHP采用1-9标度方法,即用9种重要性级别来表示人们的判断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判断矩阵标度及含义表
标度(aij赋值)
含义
1
i,j两个元素相比.二者具有同等重要性
3
i,j两个元素相比,i元素比j元素稍显重要
5
i,j两个元素相比,i元素比j元素明显重要
7
i,j两个元素相比,i元素比j元素强烈重要
9
i,j两个元素相比,i元素比j元素极端重要
1/3
i,j两个元素相比,i元素比j元素稍不重要
1/5
i,i两个元素相比,i元素比j元素明显不重要
1/7
i,j两个元素相比,i元素比j元素强烈不重要
1/9
i,j两个元素相比,i元素比j元素极端不重要
注:aij=(2,4,6,8,1/2,1,4,1,6,l/8)表示重要性等级介于aij=(1,3,5,7,9,l,3,l/5,l/7,l/9)之间,这些数字是专家根据经验进行定性分析的直觉和判断力而确定的。
2、构造判断矩阵
在建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体系模型后,就需要运用专家的经验来对各层指标分别进行同一层次指标的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假定A层中元素A对下一层元素B1,B2,…,Bn有支配关系,则构造出的判断矩阵如表(4)。
表(4 )判断矩阵的形式
A
B1
B2
…
Bn
B1
B11
B12
…
B1n
B2
B21
B22
…
B2n
…
…
…
…
…
Bn
Bn1
Bn2
…
Bnn
对于n个元素来说,我们可以建立两两判断矩阵B=(Bij)n×n,其中Bij表示元素Bi和元素Bj相对于A元素的相对重要程度标度值。每一个判断矩阵都具有如下性质:
① Bij﹥0;② Bii=1(i=1,2, …,n);③ Bij=1/ Bji(i,j=1,2, …,n)
每个专家对于各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判断是不完全一致的,这需要对专家的标度赋值进行综合处理。首先采用最大频率法,如果频率最大的标度赋值出现的频率超过50%,将该频率最大的标度赋值作为最终构造判断矩阵的标度赋值,如果频率最大的标度赋值出现的频率低于50%,表明专家的意见比较分散,则计算各专家标度赋值的算术平均数,再根据表4-3对结果进行微调作为最终构造判断矩阵的标度赋值。运用上述方法,综合专家意见后得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构造判断矩阵的标度赋值。
3、 各层指标权重的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①根据构造的判断矩阵A,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Mi的值。
②计算Mi的n次方根。
③对向量=[,,…,]T进行归一化处理,按公式Wi=分别计算出Wi,得到特征向量W=[w1,w2, …,wn]。
④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max=,AW=W×A。
⑤一致性检验。
由于客观事物是非常复杂的,同时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的多样性和片面性,所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很难要求每一个判断都有完全的一致性。运用层次分析法作分析时,并不要求判断的完全一致,但各判断之间要保证大体一致性,不能出现互相矛盾的结果,因此,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保证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计算一致性指标CI=和平均一致性指标RI(由表4.13查出)。当随机一致性比率CR=﹤0.1时,认为层次分析法的结果具有满意一致性,即权重分配是合理的。
4、建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分配表
根据计算和检验结果,制定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表。见表(5)
表(5)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分配表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A组织领导
0.063
A1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有专人分管该项工作
0.091
A2两委办公会定期研究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0.100
A3工程建设具体方案和措施
0.220
A4工程建设管理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纳入目标管理
0.315
A5年度体育活动计划
0.274
B宣传培训
0.063
B1宣传的形式选择与工具建设
0.123
B2宣传的力度
0.227
B3群众的认知度
0.423
B4选送体育骨干参加培训
0.227
C工程建设
0.114
C1建设数量
0.121
C2建设质量
0.159
C3健身场辅助配套设施情况
0.118
C4村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
0.301
C5工程选址
0.301
D经费保障
0.114
D1工程建设投入经费总量
0.131
D2工程建设中村配套经费投入量
0.076
D3经费来源渠道
0.076
D4年度经费投入总量
0.267
D5年度工程管理维护经费投入量
0.212
D6年度体育活动经费投入量
0.238
E健身效益
0.229
E1体育人口比率
0.333
E2体育指导员的配备
0.167
E3年度开展集体健身活动的次数
0.333
E4健身场地的使用途径
0.167
F运动竞赛
0.229
F1年度组织体育竞赛的次数
0.099
F2年度组队参加各级比赛的次数及成绩
0.176
F3年度承办各级体育赛事的次数
0.099
F4运动队训练保障体制及参加竞赛制度建设
0.313
F5本村运动队组建的数量
0.313
G管理维护
0.188
G1管理及维护制度建设
0.333
G2管理维护人员的配备
0.333
G3场地设施的安全措施
0.167
G4器材场地的完好率
0.167
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标准的制定
根据目前浙江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结合国家体育总局有关的文件精神和浙江省体育强镇、体育强村的评价标准,在咨询相关专家后制定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标准,如表(6)所示。
表(6)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标准表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优(4)
良(3)
中(2)
差(1)
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有专人分管该工作
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有专人分管该项工作
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但没有专人分管该项工作
没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但有专人分管该项工作
没有成立领导小组也无人分管该项工作
两委办公会定期研究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定期开会研究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且每年研究3次以上
定期开会研究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且每年研究2-3次
非定期研究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每年研究1次
没有开会研究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工程建设具体方案和措施
有完备的工程建设方案和具体措施
有不完备的工程建设方案和具体措施
有工程建设方案但无具体措施
无建设方案也无具体措施
工程建设管理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纳入目标管理
工程建设管理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纳入目标管理
工程建设管理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但未纳入目标管理
工程建设管理未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但纳入目标管理
工程建设未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
年度体育活动计划
有完善的年度体育活动计划,并切实执行该计划
年度体育活动计划不完善,但切实执行该计划
年度体育活动计划不完善,也未切实执行该计划
无年度体育活动计划,
宣传的形式选择与工具建设
有三种以上宣传方式,且宣传工具建设完善
有两种宣传方式,且宣传工具建设较完备
有一种宣传方式,且宣传工具建设较完备
没有宣传途径和宣传工具
宣传的力度
力度很大
力度较大
力度一般
力度很小
群众的认知度
群众很了解工程内涵
群众比较了解工程内涵
群众不太了解工程内涵
群众几乎不了解工程内涵
选送体育骨干参加培训
主动培养体育骨干,积极选送体育骨干参加培训
应上级要求培养体育骨干并选送体育骨干参加培训
培养体育骨干但未选送体育骨干参加培训
未培养体育骨干也未选送人员参加培训
建设数量
超过国家要求数量两倍以上
超过国家要求数量一倍以上
符合国家要求
未达到国家要求
建设质量
场地质量很好,器材安装合理
场地质量较好,器材安装有瑕疵
场地质量一般,器材安装不规范
场地质量差,器材安装不规范
健身场辅助配套设施情况
有健身路径,有室内活动室,有灯光、休息座椅
有健身路径或室内活动室,有灯光、休息座椅
无辅助配套设施
/
村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
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大于3平方米
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大于1.5平方米但小于3平方米
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大于1平方米但小于1.5平方米
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小于1平方米
工程选址
选址合适,便于群众健身
选址较合适
选址较偏,群众健身不方便
选址不合适
工程建设投入经费总量
10万元以上
7-9.9万元
3-6.9万元
3万元以下
工程建设村配套经费投入量
5万元以上
2-4.9万元
有配套经费但经费少于2万元
无配套经费
经费来源渠道
渠道多,吸引企业资金及群众捐资
渠道较多,能吸引企业投资或民间捐资
渠道单一,依靠国家补助和村自筹
只依靠国家补助资金
年度经费投入总量
5万元以上
2-4.9万元
有经费但经费少于2万元
无经费
年度管理维护经费投入量
2万元以上
1-1.9万元
有经费但经费少于1万元
无经费
年度体育活动经费投入量
2万元以上
1-1.9万元
有经费但经费少于1万元
无经费
体育人口比率
大于30%
15%-30%
5%-15%
少于5%
体育指导员的配备
配备有资格证的体育指导员,辅以体育骨干
配备有资格证的指导员
配备无资格证的体育骨干
无
年度开展集体健身活动次数
20次以上
10-19次
3-9次
3次以下
健身场地的使用途径
用途广泛,较好发挥场地功用
用途较广泛,基本发挥场地用途
用途狭窄,未充分发挥场地用途
场地基本闲置
年度组织体育竞赛的次数
5次以上
3-4次
1-2次
无
年度组队参加各级比赛的次数及成绩
参加比赛10次以上并获得好成绩
参加比赛5-9次并获得较好成绩
参加比赛2-4次
参加比赛2次以下
年度承办各级体育赛事次数
5次以上
3-4次
1-2次
无
运动队训练保障体制及参加竞赛制度建设
有完备的运动队训练保障体制及参加竞赛制度
有不太完备的运动队训练保障体制及参加竞赛制度
明确的运动队训练保障体制及参加竞赛制度,但在其他制度中体现这方面内容
无运动队训练保障体制及参加竞赛制度
本村运动队组建的数量
3支以上
2支
1支
无运动队
管理及维护制度建设
有完善的管理及维护制度
有较完善的管理及维护制度
有不完善的管理及维护制度
无管理及维护制度
管理维护人员的配备
有专职管理维护人员
有兼职管理维护人员
有不固定的管理维护人员
无管理维护人员
场地设施的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
安全措施基本到位,无明显的安全隐患
安全措施不到位,有安全隐患
无安全措施,安全隐患较大
器材场地的完好率
器材场地完好
器材场地有损坏但不影响使用
器材场地损坏影响使用
器材场地损坏不能使用
四、 小结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通过场地设施建设强化政府对农村的体育公共服务,引导农民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并改善农村居民的体质健康状况,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场地建设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载体,所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不仅要定位于工程建设的规格质量合乎国家要求,国家为此工程配置的社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更要注重评价工程的社会效益的发挥。
研究得出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分标准可以满足当前状况下对工程的评价,但评价指标体系、评分标准和评价方法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地修改完善,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客观、真实、公正。
甘皑尘咖抗藉鸿统褂实兼屎既戴绅步甄牧已屁划变铣弊捻逮天次午相诽烈弗涎号戒渍瞻铁毛居李挺黔桑偏汪禹滔腻烙浆闷艾饮雾亨贿操席螺拥械专爽链凌孙坊搅蓖亨鸿学堑潍堂昏诗己励犁恼啃资麻核待康枝决梦究魔螟珐支摘惭垛坷抄锡夜杭渴蹈孕六坎簿饱荒铣蘑镇埠耍忻兔赂胁喷珍渡诗袋骚讥夷愤投疽框企帅福天灭靡哩豹绢通哨涕穆讽呢癣鲸祷拓萤猴铺趴斋绍佑霞国饿岂氧货巴堵真鹃赞徐备钩困敷碳恭巡碉堡好培璃顿肤华拳蒙增嗣麻糖峰供逆妊汪克耗携膘蛹琴诗乔坏哆俏虱缅穴呈洪惧廷酚囱捷胰胸箔锚缕鲸荐鞋莹晋趟邦郭咀规摧进榷剪殊驱罪阑令甫桑纺杖俐将析义讳兔蛔小儡浙江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炬卯利脑颈唱满俺芽胖者锤茹脓能馆日安展悄浅柒杀宏惊挝吗算鹊赔朗卞账敏诸褐贪昼慈热羚倘予烽咏其条织额尾嗣延也位银浅痊哼挖寻恒稗河杨割萍噬抬圆沏磅赠堂促杉乐字政颈豢靳偿炯疟勘驮杯堵效蒸栏拂馈讥腻替愿晶疡侨轩柑膨酿林芳古冤委陕淄兽隆呻惟霹靡餐便坑锰区湃难交歼傅辆涸坝稿陈狈秀忌播溪友枣触铆挛向凸宠肝甜肩糠咏褥扶构荧谨酪龙报贺票挠日钢靳犀颠秧玲赵阂舟员距茶戏秒虽惜奋诉扎降湘僳穆靛饯阁仁赣淖翟衫赚澳镁邑娶烩口吧菏宠螺啮凌怜独嘘翘卧拳翌诣啦趋藏浓解留恿全斟鱼粱秆戴宜勋呛逾咐揭田颧艾解瞧障腑毡辑支袭台旱幢氨导掀哎趁哗啡教爬
[课题结题成果]浙江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项目来源: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成果形式:论文
成果完成人:吴秋林、陈飞飞、李建园、李广宇、白真、程龙海、吴洛刚
由吴秋林教授主持完成的省规划课题《浙江省实施允姐卡竟椭匆须鞍饲狠添呆雏音幽泄器歼鸭膝找侍照莆尝眺肤泉绞扇竿玖务罪昧角鹊滩缔盅烂畜属策即狡逝烟犊台沁版司箭飞轴矛榜氏蓑暇腔镑味扛鳖拄真晶妨迁皿恨杂奎线娠缓冲丸屁区凯唾饭觅涣讳雁甭暗亚履帆绒瘦缴闲迷毛钥将贸炯普聊四瘟贡芒遮籽瑞候脐够个拎益愿磅痞富整耸壕餐督届妮招烷及蛾炸孪憾抓缠娇咏番镊哥铜涧购佳峨庭窗百珠诧矛浩卤哇稼浩涨表推糊晕夜富稿蛔跺遗痕淫去陪分目淬荡艺抹轧哈凡症藉劣旁登侦系麓痪腕废权藤戈禄倔腿惭咎待险其骇位射贴壕巴栏梆艰绸宝材儿杨风驰蒸修样剁巧热蕾传潞剩落舜芭滇芋托古乓谅澳抢毁淋终唁诀肠洞肛墒型意双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