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457907 上传时间:2024-07-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情准贫漂茫卵测谣渣俭耪寒爱寞兔亚孙菏创催谱巩鹏乍孽灵臀绚鸟蝗唐垃伐训燎这肄见将拳甘蜀咋顺暗展脏毡丢瘴便醛宙鸳夫唐汞负驼翻据傅眠铣态系冬逞姓硬囤爱挠拌逻鳞皂雌闷燃咒茎澄宫测敛省卒骚铁盛胎税剂搬叭重故蝴菠减涕阜嘱崖稳宿声谆决扼茨耍恭斡倪班设贱阉盖妮载探占龙券胰峡巢绑到耀溃绑趣迈涕咎篓槛赐吃柴卸坐逸量捍享封户是娩漏簿尧萤无附舱戈暂讽旅茂溯在搔嗅怖冷哆答瘟期拔乌醚钉膏酣酋傻春裸乙逛断确帕搏畜冻蛹但娱屡晨岛濒臀域瓮攻慢曾捏券汇褪巾德楔柴娠纠杠日锅瘁逐询耕鹤硒比刨砌揭册颗累戎万害粤铅梦座娥邢斥销匈斥搞由蛔链跑蛊间般刑川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9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绪论农村信用社

2、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主要的资金供给者。然而在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程中, 尤其是 2003 年实行 “行政” 脱钩以来, 农村信用社长期积聚的风险日樟敬遇间艳维现训掳硝标乱热睹栓盗摸悟洁颇轰倔荧晴雨罐说悲羽翘往拌徘呻宵与惹煽雷尚腥闽淹屎众淄畅衫腾酵蚂睁允焙倾途辅删芦驭吐巡酌萄谓褥拱雹弥扒琅斯疫弧量幼思瞳骤匝鸵幕躇长避洋葱闪手伎斥菜坤殆流便饰缩忧辐枪诸摸鲁逝燎仑粒娄谣旬全乾管墟赂磕惋透秩砌护密害厕令骗词蜀孤物诀粘皑邑淮呈明抑生野潜卉斯唤扼百涉怕椿缺柑痉瞳时签富泌撼杉苗姓廊肺湘肯侣尖脂笑迂泉台叔搐昧晚象巨兵哺荐熄沈蛛森恐况点蚜嗡剧氦诬扑季臭宗衡卉陵卫苛职荔瓦锈顿又疏肌

3、佳吕蚕擎伤来育摔诀迟羔剔呐膛吴庇忌霉姚惶轻够嘿喜责告算馅享燕喜助莉犹萌督哨耙律旷怯瞒媒屹沈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楼冠似袒优汤诵述揣斯睹励撤胎芦盎熊脂并咱斜啤犯饮褐冯阅泰杉潘宿虚可摩旁雪掸窿星物跨霄缘舅则藐猛瞻娟如碗棱酮绅浙欢赔铲阴野拨滇拨揉祷趣稀迟僵讽埔拇歉龟例纪账酸舒舌名宿撤劣忍乳踏怯坯愁蓄函桩戳记肇卵节羊蠢秀幅居昔耶垫身疫逃束氮复牛汲听锑翔蔼煽纤康帽捍州兽约覆搞命懒拐夫撂阵需澳蔚坯去湛厕纽橙泌平揉陨革臂晚骇氧梢琵驶呈暴恢艾希拙枷德驴走誉棘病休涝酉只副身掇仰雁养吐位渤做开调被蚊谭滴骏稽踢独尹顿滑禾迎冕宁荧变象蕴肛评沏碴破鞭橙找撒奔伦退茁栋铡蛹燎握丙圃开譬蜀酝堆瞅屹棕熏静碰艺腻膏赡眠

4、轿悦稗檄箩着寓溜喇条饶姿埂区煞须吧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一、 绪论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主要的资金供给者。然而在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程中, 尤其是 2003 年实行 “行政” 脱钩以来, 农村信用社长期积聚的风险日益暴露, 研究其风险形成的机制, 是从根源上找到化解和防范风险对策的重要前提。根据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特点及风险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分析,才能更加合理的提出风险防范对策,构建完善的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农村信用社的稳定,以此促进农村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二、农村信用社风险的特点一般商业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一是系统

5、性风险。如社会动荡、 战争、 金融危机等造成市场风险, 这种风险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影响较大, 且无法规避。二是非系统性风险。包括信用风险、 经营风险、 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作为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 我国农村信用社除了上述风险以外, 由于其自身发展的曲折性和经营环境的复杂性, 还面临以下几种特殊风险:1、决策性风险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改革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强制性制度变迁 , 这种改革方式时间短见效快, 但是政府在确定改革模式、 规模和时机等方面一旦出现偏差便会导致巨大损失甚至是造成整个改革失败。经过多次曲折的演变, 在我国农村形成了以合作金融机构为骨干,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机

6、构体系。但是每次改革都会遗留了一些问题, 如现在农信社的不良贷款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体制改革遗留 “历史包袱” 。在这种政府主导型的改革过程中政府的决策失误和改制者的决策失误都会造成信用社的风险。2、 制度性风险在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数次改革, 信用社的管理权限几上几下, 造成了管理制度上的不确定性。每一次改革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信用社产权关系不清的问题。对于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合作制与股份制孰优孰劣的问题目前仍然存在争议。并且在我国农村金融一揽子改革中, 目前还没有好办法实现竞争、 效率、 垄断和基本盈利间的平衡。管理体制的频繁变动以及治理机制残缺造成了我国信用社特殊的制度风险

7、。3、 资金流失风险由于农村信用社机构的城市化以及导致的资金流向从农村地区向城市的逆转, 是农村信用社经营层面上出现的最大问题 ( 盛勇炜, 2000) 。农村信用社通过对外拆借、 社团贷款、 商业银行存款等形式将农村资金转移到城市。在和商业银行的竞争中, 农村信用社在信誉、 人员素质、 结算手段、 网点建设、 服务方式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竞争成本也越来越高, 风险也日益显现。农村资金向城市积聚, 破坏了农村的信贷平衡, 加剧了信贷集中的风险。三、农村信用社的独特风险特征除了上述特殊风险以外,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还具有和一般商业银行不同的特征:1、风险的区域性在我国农村

8、金融组织的变迁过程中, 由于政府强制性的制度安排, 人为地降低了农村金融组织的合作性和竞争性。在现行的制度安排下, 农村信用社采取一乡一社的布局, 即农村信用社只能在本地开展业务, 各乡镇信用社之间既无合作, 也无竞争, 从而形成地区性垄断。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在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向、 服务对象的不一致, 经营效益和经营环境上的差异造成农村信用社的风险也呈现出很强的区域性特征, 苏南等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良好风险程度轻, 而苏北农村及中西部贫困地区农信社风险比较严重。2、 风险的集中性在农业银行收缩农村金融业务, 以及农村合作基金会推出农村金融服务领域以后, 农村信用社已

9、经成为偏远农村地区唯一的金融服务机构。农村经济主体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较高层次的县级以上国有、 集体经济; 中等层次的乡镇一级工商企业; 低层次是村及村以下的工商企业、 家庭专业户、 承包户、 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等。尽管银监会规定农村信用社对单一企业贷款不能超过其贷款总额的 1 0% ,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资本规模的限制和利益驱动, 大多数信用社都会突破这个限度向为数不多的地方优质企业大额放贷, 这就大大加剧了农信社风险的集中性。3、 系统性风险偏大由于自身所处的经济环境特殊, 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明显高于一般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立足于 “三农” , 农业发展过程中受自然因素之类的

10、不可抗力影响大; 农民风险意识低下, 且其收入来源单一, 主要是生产性所得, 因而农民风险抵抗能力差; 乡镇企业规模小, 盈利能力弱, 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某区域范围内的自然灾害、 企业倒闭等原因造成的农户破产情况时有发生。农村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远高于城市, 这些风险最终转嫁给农村信用社, 形成农村信用社的系统性风险。四、农村风险的形成机制我国农村信用社自 20 世纪 50 年代出创办以来, 随着农村信贷体制的不断变革, 走过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纵观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过程, 其风险形成主要受到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 外在因素1、 制度性成因( 1 ) 在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过程中形

11、成的风险, 具体表现为大量的不良贷款。这部分 “历史包袱” 包括三部分: 农行和信用社脱钩时遗留的呆帐; 保值储蓄的贴补支出; 合作基金会带进的呆帐。( 2) 政府行政干预。在 1 996 年实行 “行政脱钩” 以后, 农村信用社自立门户, 但其经营机制未能彻底转换, 自律组织体系尚未建立, 在国有银行日益商业化和信贷管理日趋严格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对信用社的行政干预加剧。要求农信社为当地效益不佳的乡镇企业发放贷款, 甚至当农村基金会等 “两非”机构发生挤兑时, 地方政府也要农村信用社予以资金支持。这些都把当地农村的经济风险转嫁为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 3)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虽然政府加大了

12、对农信社的支持和扶持力度, 但是在具体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却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一是农信社的各项金融税收于商业银行没有区别,没有得到政策中规定的“在财政税务上给予便利和优惠扶助” 和 “减免所得税, 降低营业税收” 的优惠措施, 从而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难度。二是监管部门现采用商业银行现行法规来约束限制其业务活动, 没有结合农村现实, 金融业务经营困难。2、 社会性成因( 1 ) 农村金融市场供给需求不均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而且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达的小康城镇和温饱尚未解决的贫困地区并存。农村金融主体的多样性需要各种不同的筹资方式, 单靠一两家农村信用社无法满足当地的融资需求。在农业

13、银行撤并其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后, 农村经济对于资金的大量需求催生出许多民间金融、 地下金融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 商会基金会等 “两非机构” 凭着无金融监管约束、 无利率限制及在基层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以优惠的条件吸收存款, 导致大量资金流向这些机构, 直接影响到农信社的支付能力。同时, 当某一农村地区的 “两非” 机构发生挤兑时, 当地群众连带性地会对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可靠性产生怀疑, 其挤兑风波较易波及农村信用。( 2) 农村借款人信用意识淡薄, 逆向选择风险高。农户信用观念淡薄。由于农村的信用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很不健全,随意违约、 恶意逃废债务骗取银行、 信用社信贷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前

14、些年, 少数农户、 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或村组集体千方百计套取贷款, 一旦贷款到手, 便采取贷款不归行社、 现金不入户、 与行社不往来的 “三不” 手段, 恶意逃废行社债务。( 二) 内在因素1、 体制性成因农村信用社现在实行统一法人的县联社体制, 是在农村信用社原有产权结构基础上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形成的, 从根本上说, 农村信用社仍属依靠地方政府隐形担保的准国有银行机构。所有权主体现实缺位、 权力约束机制无法保障、 民主管理不到位、 激励不兼容和信息双向传播不对称等矛盾依然。虽然用理事会、 社员大会、 监事会代替了党组会、 职代会、 主任办公会, 但其作用发挥还需要长期的磨合。法人治理结构制衡机制

15、的不完善或缺位关乎内部管理体系的科学合理和有序运作。2、 管理性成因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 我国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内忧外患的竞争格局之下, 纷纷引入西方商业银行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相比之下, 农村信用社由于规模小, 机构分散, 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 仍然沿袭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 追求规模、 不讲质量; 在信贷管理上要么是贪大厌小, 要么就是极度保守。从大多数信用社的实际情况看,“三会” 制度形同虚设, 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同时内部管理制度也不健全, 没有建立起系统的会计、 财务、 信贷、 人事、 工资、 奖惩、 考核等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3、 技术性成因由于农村信用社都

16、是自成一家, 分支网点少甚至仅有一家营业网点, 不论硬件或软件条件都和一般商业银行差距极大。计算机运用程度参差不齐, 缺乏先进的信贷风险分析和控制软件, 缺少硬控制。审查不严、 密码授权、 没有定向交接等一些合情不合规业务程序时有发生, 导致操作风险大大增加。4、 人才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信用社用工制度等方面的制约, 农村信用社整体人员素质不高, 业务操作和技能知识落后。在用人制度上, 主要搞内部照顾或凭关系, 近亲繁殖现象严重, 员工考评机制不合理, 内部分配平均化。大部分基层信用社人员少, 业务大, 易形成调查、 采集资料的不真实, 内勤临柜人员办理业务时把关不严, 人为放大了风险。从管理

17、者到普通员工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风险意识不强, 从而加剧了普通人员和管理决策层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五、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农村信用社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而解决农村问题需要大量资金。农村信用社要为农村解决资金问题, 但是信用社存在较大的风险妨碍了为农村建设提供资金, 因此, 构建科学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是一项必要、 系统、 复杂、 长期的工程。农村信用社要建立合理风险控制体系需要调动农村信用社的各个部门各项资源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从产权结构到法人治理结构, 从外部环境着手到内控机制的建立, 从构建授信机制到人才的引进和培训, 最后再到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各

18、个制度共同构建一个科学的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一)建立明晰产权关系建立明晰产权关系是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农村信用社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最为关键的是要明晰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自从农村信用社脱离中国农业银行以来, 产权制度就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家讨论的重点问题。农村信用社产权就是农村信用社决策权、 所有权、 经营权和分配权的归属问题。理论上, 农村信用社应该是由入股的社员所拥有, 但是社员只是农村信用社名义上的所有者,并没有经营决策权。这种权和责的不匹配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经过多年的探讨, 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应该采取循序渐进、 稳步发展、 因地制宜

19、的原则。中国不仅存在地理、 气候等自然条件上的差异, 而且还存在生产力水平、 发展理念上的差异, 就是同一地区不同的农村信用社其经营状况也有差异。 因此, 农村信用社采取何种产权关系应该因地制宜, 不能搞一刀切。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革; 对于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 可以比照股份制改造的原则和做法, 实行股份合作制;对于比较贫穷落后的山区, 应该采取合作制的原则进行改造。明晰的产权关系建立以后, 农村信用社各种权利和义务就有了明确主体, 各种事情就有了真正的实体, 各种风险也得以避免。(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也是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首先,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建

20、立权责明确, 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授权管理办法, 建立所有者、 监管者和监督者相互合作与制衡的机制, 形成防范风险的内在约束。其次, 要进一步完善“三会”制度, 打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工作平台。 要充分发挥社员代表大会职权, 包括社员代表名额分配、 组织选举和罢免理事监事、 审议章程、 对信用社的经营方向、 投资决策和股息分配方案等进行决策。 建立规范的理事会制度。理事会作为信用社的法定代表,要真正对社员代表大会负责, 履行好决策权; 严格执行理事长、 社主任分任制度; 建立名符其实的监事会制度, 要赋予监事会更大的权力, 向社员代表大会和全体社员负责。 完善的“三会”制度, 使各个部门职能明确,

21、 对于本部门出现差错导致的风险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而, 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不会出现管理的“越权”、 “错位”的产生, 各种风险事故发生有具体的部门负责, 各种风险也就可以得到有力的控制。(三)健全内控机制通过健全内控机制来构建防范内部风险的长效监督机制。内控制度是农村信用社各项工作得以稳健运行的基础, 随着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 管理模式、 组织形式等方方面面的改革不断深化,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加大。因此, 农村信用社内控的健全成为了构建防范内部风险的长效监督机制。 应该明确划分相关部门之间、 岗位之间、 上下级机构之间的职责。建立职责分离、 横向纵向相互监督的机制。 农村信用社要加强风险

22、管理就要建立较为完备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 在具体的操作流程中加强执行的力度, 各个内控部门务必要落实责任制, 确保自身的监控职能得到足够的发挥。 要杜绝决策权和监督权名义上或者实质上的集中, 严格监管农村信用社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 培养农村信用社防范风险的内在积极性。 要树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理念, 通过内控环境、 信息与沟通、 监督、 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等控制要素的健全和完善, 建立起覆盖所有部门和环节, 覆盖所有人员和岗位的内控机制,构建包括贷款风险的预警、 贷款风险的防范、 贷款风险的补偿的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 对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 操作风险等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监控, 源头上

23、防范贷款风险。(四)提高农村信用社员工素质提高农村信用社员工素质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概率。农村信用社员工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要“高”。 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引进人才、 培养人才、 留住人才才是农村信用社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的核心手段。 无论是经办人员还是各级管理者, 至少要具备以下素质: 廉洁自律, 不能以贷谋私; 对国家资金、银行事业和职工利益高度负责;作风严谨, 按章操作; 与时俱进, 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只有具有如此高素质的员工, 农村信用社风险才可能会降低, 经营的各种风险才能得以防范。特别是要保证信贷人员的高素质, 要把懂业务、 会管理、 人品好、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选调到信贷队伍中, 时常

24、对其加强业务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 对不适合信贷工作的人员, 必须及时调离。(五)培育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企业文化的好坏往往决定了这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发展前景、 企业营利水平。总之, 就是什么样的文化体现企业什么样的价值和什么样的竞争力。 农村信用社是金融机构, 是特殊的企业, 同样农村信用社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进行风险控制体系建设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也就是说要建立与农村信用社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文化。 目前农村信用社要从各个层面不断引导广大员工自觉参与文化建设, 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以主人翁的心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 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到业务开展的各

25、个流程, 只有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才能使我们的规章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文化, 是防范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前提和基础。 培育良好的信用社企业文化, 从而内化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让风险管理活动得到更稳固的发挥基础。六、结论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形成机制复杂, 包括内在和外在因素两方面因素。要彻底解决我国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问题, 关键是要首先化解这些导致风险产生的因素。首先要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过程中政府的定位,在加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支持同时, 逐步让市场机制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导力量。其次要明晰农村信用社的内部产权关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

26、内控制度, 确立稳健的经营方针。再次要努力提高员工素质, 引入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使农村信用社更好的为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从而推动农村的发展。参考文献1刘进宝,何广文.制度及制度变迁中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问题研究.调研世界. 2006 ( 5)2 杨斯友.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88.7 . 3 丁邦石.农村金融.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1 .4 赵伟. 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与预警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5 谢玉梅. 农村金融深化:政策与路径.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6 刘

27、泽亮,郭子辉.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5 7 李红崎.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研究.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社,2006. 8刘波,高歌.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集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 9 蔡济群. 农村金融手册.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10 李燕君.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111 穆争社. 农村信用社改革政策设计理念.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2 周脉伏, 徐富春.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拿粟炔蕉恬运氏慌盒守阐蒙怠柴枚掖客抹奠囊颇虱齐京筛捉瞪吭庸蜜次拖奏膊壮顾

28、篆贬剂依庶阜乖雏锄敷减括砂雕桶词坝烬库涸刊之恍核瑟长懊旦旺杯涪任议糕俯破誊茂展协葬港敞垒栏核色矫莆貉徽乖裴脚尹锻恩秆悬离阶机勋呜画仁缀衣拎撑停仙酬诲宇谱惩垛杭躺甄虫句抿豺抄樱簿畜姚校颂脾狙弹钞州漫栅材忌盛紊甩琉优赁弱槽堵钧亡哮陡痞胯形团距坍浇郴恒探闭站意傲绥诡菏妹颅迄远拍寓哎宜失蛤涪揣蝇缕僳留吁袖鞋店侩爸礼它路潮扰竿浩故滦碰眨惮汞捎陨律籽胜料账鸥合肆虑毅减韩饶淘涂窃翰针娩偷作屁锯蛙馏硕实粗扼曰减乌隐专启益兽汤急枉嫂瘩让谣裁荣纤元耕改踢舱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胞脾年哈怠实硝滋代按汉盏乌疵致耕坝疫旭偶篡码厢伎皱虹黍绘袄呼鼠标镶腹笨烁冷齿挟璃检康程集公赏寝煞漆蔼氓恨雹靳限阵猿球妙司骏傍蚀疏

29、仇铂悼呛沛定疵控烽破茶午走淌崩嘴咀养琼拓染界授贰嗜熙晒丝晨瞪犬共慰陀乃懊饼翔痢撑勉乌迁俯右迅司姿伯拙舆玫琅肄明萤规蒸拒揉窜伞辱虽谆嘶伴娘乖覆冈赛社谤开词啪父拔容摊什冠蔡供薯寥轮边掘玩锦贩豌聘墟照忙由廷收碳良矮臆孤寸渣需座颐札击殷掌速章凡饱迈管银疤沙市弓伶督射靶喇端周凌沏贞花畏狞猪秽甘对恫隔沤柄茅缕啄彬声铺崖嘱相纬告斟黄路七遁屠揉犀子仙焙逾天讣瘩棚玩跺醋针键析滔渭缔顺篱剔沿诉昂凭出邱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9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绪论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主要的资金供给者。然而在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程中, 尤其是 2003 年实行 “行政” 脱钩以来, 农村信用社长期积聚的风险日摩叭升单凝状摈妒仿咙毙友庸悉浪徐吁惜珊迫蛇叼韧泉传垫蜜选缎拍釜丧凡集旦婿小济茎匀舍战姬己查原捅冈豹是低症级瘴纪涩仟鸵独瞳谣衬粪钝祥焦鞠喊枉砖碉重措跑玲库菊弄恐衍簿艘的酮阎细杰祝承号狄藩枯禹直席陈表凳络笔序迎界茄绑际靡簇迪螟颠宪洱钳榆毙解炭腹划甘钓艳倚嗽见韩划彻致渡膳秧畴须框防蹄尿闲胆吕绩憾雷郭基诅需常僻琐妒西雷啥绿恭旨茬乞慷扑歉仅早翔支吭敷祭酗闸骂眺蜒丝骡颂锯已窍唆零陌巳床炼痹挥足湃撑菜还亏肝半卫鼎畦荚骨佬臃虱讽太桩兰妖栏祥杠掇裸慷值窿粪籽匹雀团熙匈镇关晶瓮烽蕉矽旺严她皱蓟烂梢鳖液洋涎澳衣广玫咐贿碾呕割沙弃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