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家一起来排队 教学领域:社 会 年龄段/班:大 班 执教教师:李秀红 活动目的:1、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感受集体活动中秩序的重要性。2、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3、了解每月的 11 日是自觉排队日,自觉维护秩序生活的美好。活动准备:课件、视频、水彩笔、绘画纸、板凳、桌子、泡沫地垫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自行拿凳子摆半圆座位,教师一旁观测幼儿拿取摆放凳子时的秩序。教师小结: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拿板凳时,特别紧张,胆怯小朋友拿取椅子时碰伤其他小朋友。那我们应当如何去拿板凳才不容易发生意外碰撞事故?幼儿讨论如何避免。二、基本部分(
2、一)新闻播报,视觉体验 1、出示课件,播放视频。教师:这里是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塔,可是在这座美丽的大城市里却发生了一幕惨剧。(播放视频“上海外滩踩踏事件”)2、播放视频“昆明明通小学踩踏事件”。教师:图片上的这些爸爸妈妈为什么哭的这么伤心?他们的孩子哪里去了?3、讨论:踩踏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危害?为什么会发生踩踏事件?如何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二)情景体验:游戏乘坐电梯 教师:老师原本认为这些踩踏事件离我们很远,可是有一次在乘坐电梯的时候,那种拥挤的感觉忽然就让我想到了这一幕。那天当电梯到了一楼,电梯门一打开,黑压压的人群不等我走出电梯就一拥而进。最后我是从很小的缝隙中使了很大的劲
3、才挤出来。请小朋友帮忙解决如何安全上下电梯?引导幼儿知道在电梯门两侧有序排队,两队中间留有空隙,方便电梯里的人出行。游戏玩法:四张拼接的泡沫地垫代表电梯,两个小朋友充当电梯的两扇门。部分小朋友站在“电梯”里面,部分幼儿扮演等电梯的乘客。引导幼儿有序的排队站在电梯门两侧。老师发出“叮咚”的声音,表达电梯到了一楼。电梯门打开(两名扮演电梯门的幼儿先拉手并肩站立,然后松开手各向外侧移动两步,表达门开了)乘客先下后上。互换角色继续游戏。(三)结合生活,巩固认知 1、出示图片,了解生活环境中的排队规则 幼儿园里:排队喝水、排队下楼、排队出行 社会中:超市排队收银、排队上下车 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
4、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说一说不遵守秩序不排队会出现什么后果?2、“找茬”游戏 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找出并改正图中的错误做法,激发幼儿爱好的同时巩固深化对自觉排队的认知。(四)了解自觉排队日 出示两队孩子排队的图片,介绍自觉排队日来历:每月的 11 日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同样顺序排列。三、结束部分 情景体验:争当排队日宣传员。在领取纸笔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自觉的去进行排队,内化自己的结识和理解。制作“自觉排队”宣传画。延伸部分:将“自觉排队”宣传画布置在幼儿园各个环境中。让环境“说话”,让“自觉排队”成为一种习惯。活动小结:本次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幼儿平时的生活经验来开展,进一步体现指南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活动内容挖掘身边的新闻事件当做教育素材;活动的组织从单纯的说教中走出来;活动方式从形式多样的观看录像、情景体验过渡到生活实践的操作。以体验为先,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幼儿参与性高,爱好点浓厚。纲要中所提倡的“社会活动要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在这次的评优活动中得到充足的体现。教师给孩子们创设了“实践、体验”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孩子们在自主、开放的活动中成长着、收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