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419397 上传时间:2024-07-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产教融合共同体起源于社会学共同体,发展于职业教育校企共同体。1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升级,中国职业教育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这充分说明,职业教育正从“层次型教育”向“类型型教育”发生转变,同时也给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明确了目标定位。为协调解决人才培养及产业发展的“两张皮”问题,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7月,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中强调,“加快构建央地互动、区域联动、政行企校协同的职业教

2、育高质量发展新机制,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3发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改革11项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平台,既要积极服务社会、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还要紧紧围绕发展行业、产业创新集群,更要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扩大产教融合,强化协同创新平台,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雄厚的技术人才摇篮。坚持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是职业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实现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厚的实践基础。4该研究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研究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目的在于破解当前职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校企合作

3、“作而不合”、产教融合“合而不融”“融而不深”的问题壁垒,为构建新型的校企协同育人、适合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范式提供实践借鉴,更好地顺应新时期就业市场的变化,切实赋能高职学生精准就业。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含义(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含义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新阶段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职业院校牵头,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积极参与,以统筹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多主体的系统活动。5它是以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培养为主旨,以学校、企业的积极参与为主体,各级政府、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探究夏建才,何思(云南开放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摘要:随着中国经济

4、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给职业院校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构建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体系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精准匹配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推动教育、人才、产业与创新“四链贯通”的首选途径,是聚焦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积极探讨新时期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模式,破解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壁垒,赋能区域核心产业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广度及融合度。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66(2024)01-041-07收稿日期:2023-10-19.作者简介:夏建才(1969),男,云南牟定人,讲师,

5、研究方向为化工、职业教育。何思(1992),女,云南宣威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化工、职业教育。2024年3月第26卷 第1期云 南 开 放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Yunnan Open UniversityMar.,2024Vol.26,No.1 41第1期第26卷云 南 开 放 大 学 学 报行业为主导的多元职业人才培养系统,相互间形成具有协作关系、共同归属感的社会关系类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指高职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政府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形成互惠共赢的“双主体”共同育人的组织形式,目的在于实现多维度、全方位、精耕细作的“多元”育人,促

6、进职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校企双方以合作共赢为基础,订立开放式协议,建设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利益实体,是新型的校企合作办学形式。(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特点“政-校-企-行”多方融合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主要特征,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和大趋势。从实体角度来看,主要蕴含在“四融”上,即:产业+教育的融合、学校+企业的融合、教学过程+生产过程的融合、教学目标+行业标准的融合。从合作的目标和价值观来看,实现运行机制的“四通”,体现在互惠互利共赢的利益融通、凝聚集体文化的文化融通、现代企业管理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相互渗透的制度融通、共建共管共享的资源融通;从共同体的宏观层面上看,体现的是“政府

7、-行业-产业-学校”“四体”的渗透融合、共谋发展;从共同体的微观层面上看,体现了“学生-教师-企业员工”密切配合形成互动、共建、共享、共育人才的格局。通过将学校或企业个体的发展与校企双方整体的发展紧密结合,构建“四体四融四通”融合共同体,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从根源上统一起来,打破原来校企合作体制上的壁垒,构建新型的价值链和人才链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政校企行融合发展的战略合作共同体、资源利益共同体、人才培养共同体、科技创新共同体的新体系建设,构建新的共同融合的办学新模式,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赢的新局面,达到政校企行共同发展的目标愿景,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新常

8、态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我国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多渠道、多路径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工匠,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更加坚实基础。6二、高职院校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作用(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育人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职业院校的立身之本。职业院校要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以整合社会之力,形成多元育人机制促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落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聚焦实践和应用,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获得锻炼,能亲身体验职业生活的挑战和乐趣,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其次,通过共同体构建,贴近产业和市场需求,进一步

9、促进行业、产业发展与创新,促进“政、校、行、企、研”全方位联动,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最后,构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能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实践,夯基垒台,推动职业教育更加开放、高效、多样的重大变革,促进职业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二)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共同体集团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工匠培养”为目标,多方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生产标准体系和产业经营案例引入专业教学、课程标准及专业设置中,突出关键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共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集团成员特色和优势,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为社会及企业培养大批量“上岗快、适应强、留得住、素质

10、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职业院校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三)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的产业已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就需要高技能技术型人才来支撑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构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可以充分加强校企-校校-校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共同体内通过聚焦产业背景、立足行业发展、优化办学定位,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聚焦改革重点任务,推进行业职教 42提质培优,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有力支持。(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初始时期,曾一度面临“校企分家”“厂教不融”“关门办学”的尴尬处

11、境,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有利于打通“车间与教室”“学生与学徒”“教师与师傅”“作业与产品”“教学与生产”等“五合一”的壁垒,实现高效对接,能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变化,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实现校、企、学生三赢。7三、当前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壁垒(一)理念认知不足、信息不对称产教融合需要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紧密合作。一些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共同体理念的认知仍存在偏差,缺乏共同发展的意识。目前,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缺乏全面规划和科学设计,导致合作项目不够系统,一体化程度不高

12、,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利益主体之间,有可能存在相互需求不对称的情况。比如:高职院校可能不了解行业或企业真实用人需求,而企业也未必了解高职院校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和能力,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出现误解或者无法达成有效沟通。(二)政府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当前,产教融合在推进过程中正在遭遇一些瓶颈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热,企业冷,政府参与度不高”。1.政策法规落实不力。虽然国家已经根据需求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推进和发展,但仍有部分各级地方政府缺乏可落地的具体办法和操作细节。没有形成书面的法律条款来保障实施,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来要求高职院校和企业行业所承担的责任

13、和义务。2.税收支持力度不够。用于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经费、税收优惠等支持不足,导致企业主动参与主观能动性不强。3.政府指导监管缺位。政府对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发展过程的指导、监督、管理和协调还不够,未能发挥良好的协调和引导作用。(三)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积极性不高配合度不够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主要致力于满足就业方面的合作,对育人过程缺乏认知,没有实质性地参与。大多数企业出于“急功近利”的思想,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对职业学生“从长计议”的熏陶影响。主观地认为培养学生是院校的职责,不愿意主动承担育人的责任。一方面,由于制度保障不健全放大了企业的育人风险,增大了企业的顾虑;另一

14、方面,接收学生实习、实训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且加重了企业本身的管理负荷,使得其难以下定决心与院校展开深度合作。(四)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主动性不强1.人才培养模式落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脱节,双方缺乏有效的对接,合作仅局限于学生毕业前的实习和就业,在人才培养的中间环节中到企业参与实践实习少,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技术技能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差距较大,难于落到实处,导致职业院校学生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2.教育管理观念陈旧。校、院领导、专业教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缺乏深入了解,未能调动内在主动性和热情,导致内生动力不足,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举步维艰。3.保障机制尚不完

15、善。学校参与产教融合的愿望不强烈,各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过程中,仅仅从学生就业实习角度去认知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缺乏更深层次的分析研判,从而在人员、资金、政策等方面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激励政策,甚至没有专职机构来跟进落实校企合作事宜。4.专业群与产业群衔接不紧密。专业群的设置目标定位没有很好地与产业链实用性人才需求的岗位群进行有效衔接,导致人才培养目夏建才,何 思: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探究 43第1期第26卷云 南 开 放 大 学 学 报标偏离行业产业需求,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凸显,不能很好地赋能引领行业发展。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路径(一)多链筑牢职教生态,多

16、方融合促产业发展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办学的必要条件。为了破解当前职业教育过程中校企合作“作而不合”、产教融合中“合而不融”“融而不深”的“两张皮”痼疾,政校企行之间应从管理架构、信息互通、利益共赢、成果共享等方面加强顶层方案设计,探索混合所有制职业教育范式改革,吸纳不同的资本、社会资源整合到共同体的体制机制中,共同构筑职业教育良好生态,通过多链互联,促进产业发展。1.共同缔造教育链,共育“真人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发展到今天,院校应始终坚持为行业企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8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这也是政校

17、企行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落脚点。一是要联合谋划专业布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院校要积极对接行业企业人才岗位群需求,聚焦企业典型岗位的新技术、新工艺,合理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精准匹配人才培养标准。二是畅通实习就业机制,校企联合制定实习内容和评价标准、员工招聘条件等,实现学生与员工的无缝对接转换,切实破解学生就业难和难就业的尴尬局面。三是校企行之间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协同开展技术攻坚、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是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校企合作育人水平提升、办学效果提升、校企价值共享的重要体现,也是从产教融合到科教融汇有机结合的重要抓手。共同体要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校企联合打造科研攻

18、关团队,深入生产一线,瞄准产业需求,调研征集企业实际面临的生产性和技术性难题,校企协同解决问题,支持职业院校在关键性技术攻关中发挥“中试车间”的作用。共同体建设单位要加大经费投入,共建技术创新中心、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促进校企行之间的良性循环。2.“四双”协同育人是主要路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最突出的办学优势。9目前国家产业、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对于职业院校培养人才“与时俱进”的要求越来越大,建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进政校企行四轮驱动,实施“四双”(双主体、双身份、双导师、双基地)协同育人是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主要路径。例如,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类专业精

19、准对接本省的特色石油化工产业和高原特色农业组建专业群,合理优化专业设置,调整专业方向,主动适应产业人才需求,有效促进专业建设与当地产业发展齐驱并进,逐步缔造了专业与产业深度合作的“三线并联”育人模式。一是与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祥丰化肥有限公司、云维集团、云南磷化集团等深化合作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培养人才路线;二是与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先锋化工有限公司、昆明贵研催化有限公司、燕京啤酒昆明分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形成了以化工、生物、医药、食品为主的产业线;三是与云南燃一有限公司、云南安宁化工厂有限公司、云南祥丰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深化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增强职业教育主

20、动服务社会能力,形成了以服务民爆、化工、高原特色等行业社会技能培训的行业线。通过三线并联,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在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政府部门作为共同体统筹协调的主体,应“出政策、出服务、出平台”,企业行业作为共同体产业主体,要“出标准、出岗位、出课题”,学校作为共同体教育主体,须“出教师、出方案、出学生”,积极构建共同体“政-校-企-行”定期协商联动机制。9集中力量破解共同体运行过程中障碍和堵点,全面推动“无技能向有技能”“传统技能向现代技能”“单一技能向复合技能”的“三大转型”,形成“无证向有证、有证向多证”的良性循环人才资源培养、培训体系。因此通过实施“四双”协同

21、育人,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443.共同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是发展的基础。产教两端实现资源共建、设施共享、人才共育是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发展的基础,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是学校开展教学、教研的有效保障。政府方面,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职业院校应在建立健全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通过校企联合共建资源认证标准,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共同开发和编制人才培养目标。在学校方面,高职院校要把国家、省市的优惠政策支持,以及师资优势、技术优势、场地优势、设备优势、科技创新资源优势等,将其转化为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盈利资源,推动企业产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改

22、进。在企业层面,企业能弥补院校人才培养方面资金不足、市场需求的信息资源匮乏、前沿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脱节等短板。职业院校要大力优化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促进资源的交流与共建共享,这也是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主要逻辑和基础。4.多方融合是突破口。产教融合是教育与产业互补融合、共生互长、双向赋能。其核心是“融”“共”,建设内容包括共同体机制建设、共建产教融合专项研究平台、共建人才培养与供需对接平台、共建实习实训与服务精神锻造平台、共建行业企业职工培训平台、共建技术服务与科研创新平台。10构建以政府主导,学校企业牵头,政府、企业、学校及上下游产业企业共同参与的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相应章

23、程和利益分配机制,让大家融合在一起,共同打造跨行业、跨地区、多元化合作,提升就业率和创业率,推动实现技能型社会的转型和升级。培育共同体建设作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实现产教资源联动,以教增产、以业助教、产教融合、研学合作,拓展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完善价值链,推动建立适应市场需求、契合行业结构的现代职业教育格局和布局,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才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创建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高素质工匠型人才培养,致力于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和产品升级。最终达到校企之间共赢共惠。(二)架构运行通畅的组织管理机

24、制,推进校企产教融合健康发展政校企行四方共同组建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组织管理架构,负责统筹协调共同体的人事、财务、教学等事项进行全面管理,完善“定期协商、随时协调”的组织领导体制,制定“项目载体、配套自筹”的经费投入机制,实施“四位联动、资源集成”的运行机制,建立资源“均衡配置、普惠共享”的政策保障机制和“相互融通,互利共赢”的目标达成机制,组建运行快捷的组织架构,打破机制体制壁垒,进一步促成“政、校、行、企、研”各方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形成政校企行精准育人、同频共振的“命运共同体”,推进产教融合健康发展。11(三)八链对接,搭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

25、体”建设必须遵循“产业链与专业集群相结合、技术链与课程体系相结合、业务链与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创新链与双创体系相结合、岗位链与就业体系相结合、讲师链与双师队伍相结合,人力链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国际业务链与国际化相结合,质量管控链与质量保证相结合”等八链对接产学融合共同体建设思路,致力于从汇聚产业资源和教育两个方面解决问题,寻求创新途径,加快行业内高科技人才的发展。12首先,职业院校要以优势特色专业集群建设为引领,携手企业、行业整合师资、课程、实践、科研、就业岗位等体系,构建适应产业优化升级发展人才链,积极构建培养技能型、工匠型的人才培养平台。其次,职业院校要以合作企业的需求和应用为导向,合作各方

26、联动攻克产业标准、岗位标准、技术难题等岗位链,帮助企业破解转型发展、技术升级的难点和困境。再者,学校应当以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建设培养多元化技术技能型人才资源建设助推产业链。最后,职业院校要提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认识高度,深入挖掘自身潜力优势,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拓宽合作领域,加强全方位深度合作,建立、健全适应行业产业发展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人才培夏建才,何 思: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探究 45第1期第26卷云 南 开 放 大 学 学 报养的针对性及适应性,从而更有利于吸引更多企业投身于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中。(四)政府应主动作为,支持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政府支持是产教融合共同体

27、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优惠措施,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并为其提供相应扶持。1.运用行政手段加快产教融合立法建设。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法律法规在产教融合建设中的咽喉作用,进一步加快现行法律中不利于产教融合实践的规定和内容的修订,出台更多支持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条例。2.政府统筹及协调责任需进一步加强。政府在制定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时,应立足于本地的产业的优势特色,把社会经济、产业发展、职业教育、人才等战略作为“一盘棋”来合理规划布局,做好顶层设计,以提高地方产业结构与人才资源的契合度。3.政府要主动作为。致力于解决好产教融合的资源配置和协同关系,实现产教

28、融合,提高社会效益。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政府要打通原有管理体制和政策间的利益壁垒,消除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强化产业界融入人才培养的动力。”13这就要求各地政府要把行业、学校和企业有机地联动起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共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运行生态。(五)企业主动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共同体建设企业要提高对校企合作及建立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认识。1.企业需提高认识。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促进产业企业长远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解决企业技能技术型人才短缺的难题;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参与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

29、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等教学环节实施,有利于培养的职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要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有利于调动职业学校的师资资源,强化企业职工的在岗培训,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2.企业应当具有社会担当。从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来看,企业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份子,应当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主动融入国家整体战略发展中,因此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参与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必须履行的社会义务。(六)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实现“单向发力”向“多元输血”转变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整合多方资源,针对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协同创新,实

30、现教育链、产业链与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14。1.塑造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内部关系,优化内部资源整合。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学校一直处于“单相思”状态,企业、政府、行业参与度不高,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不足。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和企业应加强沟通协商,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在行业领域内充分整合多方资源,从传统“单向发力”职业教育向“多元输血”产教融合发展,推动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发展、技术革新、产业经营、企业管理、文化建设全方位融合,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形成互利共赢的格局。2.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政校企行各方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积极对接国家教育强国战略,优化完

31、善创新资源布局,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院校为支撑、行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合作机制,着力打造校企之间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五、结语综上所述,新时期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加快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等有机衔接,促进构建政府主导、行业组织、企业-院校-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参与等跨区域、跨行业的新型校企合作共 46同体,旨在促进职业教育为国家产业体系建设培养技术型、服务型、管理型的人才而汇聚产教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共同体创新驱动发展。当前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理念认知不足、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以及

32、交流合作机制不畅等,为此需要加强政策支持,推进资源整合,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并加强师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良性发展。参考文献:1张建勋,武志峰,石连栓.基于行业学院的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01):85-91.2曹毓民.展现现代职教“大有所为”的生动实践J.群众,2023(03):47-48.3孙其军,陈延良,毛宏芳.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笔谈之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02):10-19.4李志明.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02):126-127.5赵建峰,陈凯

33、,蒋锦毅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模式与机制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3(02):69-73.6蒋向利.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 促进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中办国办印发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J.中国科技产业,2023(01):52-53.7陈在铁,王洁,伍建国等.“双元双证、四开放”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2,15(04):32-36.8许本洲,温贻芳,张慧波,张启鸿.产教融合联合体与共同体建设:路径选择与院校作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08):5-11.9雷世平.“三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多视角审视J.职业

34、技术教育,2023,44(04):1.10张连绪,韩娟.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9,13(02):1-4.11同6.12徐作栋,张辉,邓秋香.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群对接产业群协同发展研究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20(02):30-35.13张晞,张根华,钱斌等.行业学院模式的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常熟理工学院光伏科技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05):128-133.14同13.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Communities for Industry-Education Fusio

35、n in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XIA Jian-cai,HE Si(Yunnan Open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500,China)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ongoing transformation and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vocational colleges encounter both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

36、nities intraining versatile and innovative talents.Building communities for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where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s mutually permeate,communicate,and preciselymatch,is a preferred approach to promote the bridging of education-talent-industry-inno

37、vation nexus,the“four-nexus integration”.This addresse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need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in China.This study also actively explores models for constructing such integrated communities in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aiming to dismantle existing barriers restricting vocational educationdevelopment,and empower the growth of core regional industries,which will be conducive to enhancingthe depth,breadth,and efficacy of industry-education fusion further.Keywords:Vocational Colleges;Industry-Education Fusion;Community夏建才,何 思: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探究 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