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程思政视域下“汉语语言学史”教学改革的原则与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419367 上传时间:2024-07-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思政视域下“汉语语言学史”教学改革的原则与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程思政视域下“汉语语言学史”教学改革的原则与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程思政视域下“汉语语言学史”教学改革的原则与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F e b.2 0 2 4V o l.4 4 N o.1语文学刊J o u r n a l o f L a n g u a g e a n d L i t e r a t u r e S t u d i e s2 0 2 4年2月第4 4卷 第1期 基金项目 国家(8部委)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G 3 9 0 2);中国博士后基金第6 7批面上资助项目(2 0 2 0 M 6 7 2 2 5 3);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语言接触视野下的中古汉语词汇新质研究”(2 0 2 1-Z Z J H-3 8 7);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2 0 2 0 C Y Y

2、0 2 4);郑州大学2 0 2 2年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示范课程一般项目“汉语语言学史”(2 0 2 2 Z Z UK C S Z 0 5 6)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 李晶,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教学。课程思政视域下“汉语语言学史”教学改革的原则与路径 李晶(郑州大学 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 7 5 0 0 0)摘 要“汉语语言学史”是高等教育中文专业的语言学类基础课程,蕴含着广博丰厚的思政教育资源,但以往的课堂教学思政意识淡薄,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严重影响育人实效。本文探讨“汉语语言学史”课程思政改革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确立融入思政教学元素的

3、“四通”原则,并从教学方式、课后实践、考评机制三个方面探索思政改革的路径与方法,为全面推进新时代语言文字类课程思政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发。关键词 汉语语言学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4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2-8 6 1 0(2 0 2 4)0 1-0 0 9 6-0 7 d o i:1 0.3 9 6 9/j.i s s n.1 6 7 2-8 6 1 0.2 0 2 4.0 1.0 1 5一、引 言“汉语语言学史”是“中国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我国高等院校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大多开设有“汉语语言学史”这门语言学基础课。与研究汉语本身发展历程的“汉语史”不同,“

4、汉语语言学史”关注的是汉语被中国人研究的历史11 3,重点介绍语言研究的悠久历史和卓越成果,所观照的对象不仅仅是语言本身,还包括语言文字领域的典范著述、标志人物及语言学思想的进化迭代。语言学史是民族史的一部分,相关内容承载民族历史,凝聚民族智慧,彰显民族性格,反映中华历史文化的厚重,是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涵养进取品格的良田沃土。然而,传统的“汉语语言学史”课堂教学思政意识淡薄,过于偏重知识传授,忽视价值引领,严重影响了语言学类课程的人才培养实效。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知识内容在能力培养、人格塑造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是落实大学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笔者立足于多年课程教学实践

5、,结合“汉语语言学史”授课的基本内容,对语言学类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四通”原则对课程内容开展多元化挖掘和系统化设计,从教学方式、课后69李晶/课程思政视域下“汉语语言学史”教学改革的原则与路径实践、考评机制等方面总结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法,以期为全面推进语言文字类课程思政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发。二、“汉语语言学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能性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汉语语言学史”关涉我国古代两千余年的传统语言研究,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是极佳的思政资源,思政课改的开展不愁“无米下锅”。具体说来,“汉语语言学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能性主

6、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语言学史中的优秀学者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塑造具有引领意义中国人自觉的语言研究始于先秦。汉语语言学史上的优秀学者灿若星辰,根植于汉民族文化沃土的语言学研究,在历代学人孜孜不倦的钻研下枝繁叶茂、生生不息,赓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他们身上所展现的人文情怀和学术素养,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尽显先辈学人在民族文化传承事业上的责任与担当:许慎创编第一部小篆字典的敢为天下先;扬雄以一己之力潜心2 7年著 方言 的坚韧不拔;周德清 中原音韵“独步天下正音”的善作善成;乾嘉学派“立义必凭证据,孤证不为定说”的笃实求真。凡此种种,无一不是语言学者在长期伏案探索中所积累的学术观

7、、道德观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为“汉语语言学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重要素材。语言学史中如此多求学做人的榜样模范,可引领学生形成厚实的学术素养和高尚的人格精神。(二)语言学史中富有智慧的学术观点和具体实践是厚植民族荣誉感的资源库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关于语言的论述极富智慧。先秦时期,诸子曾就事物的“名”“实”关系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墨子经说上 有如下定义:“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用来称说事物的是“名”,所称说的对象是“实”。在事物指称的“名”“实”问题上,“所以谓”“所谓”的说法,与西方1 9世纪末“结构主义之父”索绪尔提出的“能指”与“所指”概念,内涵大致相当

8、,而时间上却领先千年。此外,索绪尔认为“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荀子正名 亦有如下表述:“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者谓之不宜。”在荀子看来,“名”“实”本没有天然的联系,能被语言社团接受的“名”就是合宜的。荀子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先于西方学者阐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社会性,在语言学史上意义重大。还有更多传统语言研究实践启发后世,影响深远。如现代辞书学中词典编纂的部首编排法由东汉许慎首创;现代方言学的“方言分区”概念,早在西汉扬雄的 方言 中已出现。另如文字学论著 玉篇 说文解字注,音韵学论著 广韵 中原音韵,训诂学论著 释名 读书杂志 等,或珍藏着宝贵的语言材料,或记载着

9、个人的真知灼见,或推动了语言研究的跨越式发展泛黄的书页传承中华文化的基因血脉,闪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彰显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卓越,为培育青年学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提供鲜活材料。三、“汉语语言学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一)完善课程建设,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工作的需要近年来,全国高等教育界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工作,努力营造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氛围。语言学课程也加入了课程思政改革的浪潮,特别是“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专业必修课已经开79李晶/课程思政视域下“汉语语言学史”教学改革的原则与路径展了不少有价值的探索。“汉语语言学史”作为全国各大高等院校中文系的基础语言

10、学课程,却成为思政课改过程中“被遗忘的角落”。与上述两门课不同的是,“汉语语言学史”具有鲜明的学术史性质,关注对象从语言本身转向语言学、从共时转向历时,内容更加丰富,时间跨度更长,宏微兼有,史论结合,既包括中国传统语言学学术发展轨迹的宏观梳理,又有对各时期典范语言学家、著作、流派、观点的微观思考;既介绍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等多个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又有学术界对人物、著作的历史地位、学术影响的客观评价。人文学科中的语言文字之学是根底之学,是从事语言学及其他人文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关乎整个人文学科学生的培养质量。但具体到“汉语语言学史”这门课到底蕴含哪些思政元素,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价值

11、引领作用等关键问题,目前学界鲜有细致深入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严重影响了新时代语言学课程的育人实效,不利于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汉语语言学史”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二)提升学生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增强语言学类课程育人实效的需要认识深化是情感升华的前提。想要学生对国家民族建立起真挚的情感,必先使其对历史有深厚的认识。语言学史是民族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正确认识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历史地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中国古代是否有语言学?这一问题曾在学界引起过相当长时间的争论。受西方观念的影响,国内有不少语言学家认为1 9世纪以前的中国没有语言学,只有语文学,中国古代的语言研究是经学的

12、附庸。然而,仔细探究汉语语言学的发展历史就能发现,这一观点完全站不住脚。我国在汉代已出现不为解经而作的独立语言研究,如西汉扬雄的 方言阐释各地的汉语方言词语;东汉许慎的 说文解字 系统分析汉字字形、考究字源,二者皆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不再是文献的附庸。汉语有自己的民族特性,中国古代语言学主要以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为主体,有独特的研究体系和文化传统。以今度古,以洋鉴中,不仅是不尊重民族语言发展的客观历史,更是对历代语言学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的轻忽。汉语语言学史是汉民族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充分肯定中国古代语言学研究的独立地位,准确认识汉语语言学的突破与贡献,才能促使学生以历史自信的充

13、足底气肯定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越,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动其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见,阐释好汉语语言学的历史演进,是提升学生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增强语言学类课程育人实效的重要途径。四、“汉语语言学史”课程思政元素的确立原则“汉语语言学史”课程一学期共1 6周3 2个课时,主要讲授先秦、两汉至清代不同阶段的语言研究,之后设置2次专题研讨课。教师可遵循“确立教学重点-厘清专业切入点-提炼思政映射点”的基本思路进行教学内容的深度开发和系统设计,合理安排具有时代价值与教育意义的思政内容。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多元的:知识能力上,引导学生贯通古今之变,明辨前人得失,最终形成独立自主的研究

14、路径与方法;人文素养上,带领学生充分了解汉民族语言研究的悠久历史和卓越成果,学习优秀学者的为学之风和做人之道,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着眼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我们以“四通”原则为指导,推动“汉语语言学史”的课程思政改革。一是智育与德育相贯通。这是教学开展的总原则。深入挖掘“汉语语言学史”的专业知识重点与思政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内在89李晶/课程思政视域下“汉语语言学史”教学改革的原则与路径契合之处,将知识模块与育人模块有机融合、无缝衔接,一方面“依业传道”,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另一方面“业中有道”,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21 1,将课程的知识传授与人文教育功能融为一体,实

15、现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二是差异性与统一性相融通。根据整体教学要求,凝练出爱国情怀、民族自信、品格涵养、学术素养、文化传承、创新精神等思政教学目标,差异化地赋予不同章节以德育内涵,统筹兼顾,保证思政元素的多样化呈现。根据知识教学具体内容的不同,凸显不同的思政元素。如“两汉时期的语言研究”将重点介绍 说文 方言 释名 等独立的语言学著作,在讲授作品内容、体例、地位、影响的基础上,强化对于我国古代语言学独立学科地位的认识,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又如在“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语言研究”一章,南朝梁顾野王及其文字学著作 玉篇 是知识教学的主要内容。顾野王涉猎广泛、博闻强识,是成果卓著的文字学家、地理学

16、家、历史学家。教师可将此作为思政内容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见贤思齐,涵养进取品格,树立远大理想。再如,“清代语言学研究”的学习重点是“高邮二王”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语言学研究。二王反对宋明以来的空疏学风,批判汉学派内部的株守之弊,治学踏实严谨。思政教育的重点可放在引领学生感受先辈求真务实、笃行不怠的治学风范上,以培养学生不惧权威、敢于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三是古代与现代相沟通。对于如今语言学界仍关注的热点问题,课程教学将梳理其古今发展脉络,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学术传承精神。如以许慎 说文解字 为研究对象的“说文学”是当代语言文字学界研究的热点。历史上,自南唐的徐铉徐锴兄弟之后,清代的“说文学”尤

17、为兴盛,以“说文四大家”最为杰出。因此,在“清代语言学”一章,我们将重点回顾四位学者考订 说文解字 的杰出贡献,并放眼新时代语言学界的“说文学”研究,比较异同,探讨发展,引导学生养成以历史眼光审视学术问题的思辨性思维。又如,在清末民初语言学研究中,以章太炎、黄侃为代表的章黄学派学问扎实,提出诸多创见,为汉语研究做出卓越贡献。教师可启发学生关注章黄学派的现代传承问题,激发学术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如,语言文字规范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标志,在“方言调查与语言统一政策”专题研讨课上,引导学生梳理不同朝代的语言统一政策和方言调查情况,结合当今国家所实施的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保护工程的相关举措,以古

18、鉴今,强化学生的家国意识,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认同。四是常规资源与特色资源相联通。本土资源与学生有着更近的心理距离,课程的设置应善于利用特色语言学资源,讲好地方语言学故事。笔者所任教的郑州大学位于华夏民族的摇篮。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更是汉字的故乡:第一批汉字材料甲骨文,第一部汉字学著作 说文解字,第一位汉字学家许慎,第一位汉字书法家、汉字规范家李斯等都出于此31。三千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产生和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和河南有关。立足于河南丰富的汉字文化资源和厚重的历史底蕴,我们将另一堂专题研讨课的主题设计为“语言学史中的汉字研究”,安排学生自主探索、梳理历代汉字

19、研究成果,尤其是启发学生关注河南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感受河南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无论是成长于斯,还是求学于斯,身处河南、研究河南,学生们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心理上的亲切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将更加明显。唯有了解,才更热爱,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进一步深化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以99李晶/课程思政视域下“汉语语言学史”教学改革的原则与路径深层次的文化认同推动心理上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五、“汉语语言学史”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与方法若以烹饪作比,“汉语语言学史”课程可谓是包含了丰富多元的思政食材。不 过只有好的食材还远远不够,掌握火候、调和五味,方能制作出滋味十足、营养丰富且深得人

20、心的思政大餐。下面我们结合教学实例,探讨“汉语语言学史”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与方法。(一)多元化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激发自主能动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程思政改革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学习心理和主体意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0 0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新生代原住民,视域越发开阔,兴趣越发广泛,个人知识能力的发展需求也更为突出。面对新形势,教师应敢于跳出说教窠臼,善于设计多元化课堂,合理利用课堂辩论、角色扮演、知识竞赛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魅力课堂,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融入青年成长观的培育工作之中41 6 4。例如,“汉语语言学史”的“绪论”部

21、分,教学目标是明确中国古代语言学独立的学科地位,破除西方语言学界所谓“中国古代没有语言学”的偏见,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这也是课程教学的难点。与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的传统教学不同,我们围绕“1 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之前,中国是否有独立的语言学研究”这一命题,组织了一场师生课堂辩论赛,启发学生以“探讨-辩论-发现”的方式自主探索。教师罗列出西方语言学界相关的论点论据,学生们从汉语语言学史是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等方面整合资料,扎实论证,逐一反驳,最终对汉语语言学研究的独立地位问题得出更为清晰、科学的认识。辩以启智,论以求真,学生的智力潜能在辩论过程中得到充分释放,思维

22、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在激烈的唇齿交锋和思维碰撞中,学生对中国传统语言学悠久历史、独立地位和丰厚成果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内心深处对国家民族的真挚情感与崇高敬意也随之被唤醒,课堂教学顺利实现能力提升、价值认同与品格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二)打造第二课堂:以实践为导向,增强理论践行度语言学类课程思政改革要积极走出第一课堂,在更为广阔的第二课堂中实现价值引领与人格塑造。这不仅是对知识内容的重要补充,更是巩固和内化思政内容的有效方法,无疑能推动课程思政改革走深走实。实践活动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校内实践可依托学生处、团委,以及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结合“汉语语言学史”课程内容,有计划

23、地开展对青年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活动,实现大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顺利对接。如以央视大型文化节目 典籍里的中国 为范本,组织“语言学史里的中国”系列展演活动,指导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演绎语言学典籍的成书故事和作者编书的心路历程。借助古今人物对话,介绍论著的主要内容、编撰体例、核心思想、价值影响、现实意义等,全景式展现我国语言学严谨的治学传统和伟大的学术传承精神。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行为实践中探索如何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上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从而坚定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语言学类课程的思政教学还可由校内拓展至校外,引导学生运用汉语语言学史知识服务社

24、会,成长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民族精神传承的践行者。如001李晶/课程思政视域下“汉语语言学史”教学改革的原则与路径安排学生走进社区开展语言学史的普及宣讲活动,通过讲解语言学史的中国故事,彰显中国智慧,弘扬传统文化。再如讲述历史上的方言调查与国家语言统一政策,身体力行地加入到方言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工作中;鼓励学生争当文化博物馆志愿者,通过向参观者讲解甲骨、竹简、青铜器上的古文字,展现历史厚重,传承汉字文明。学生在投身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将个人专业追求与社会发展进步、民族文化复兴联系起来,势必将获得更高的成就感和更充沛的学习动力,涵养出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人对世界的认

25、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多次反复、无限深化的过程,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引领,学生行为上的变化是将价值观融入自身认知系统后再输出的结果。学生由对语言学史知识的“学和思”过渡到文化传承实践的“悟和行”,巩固了第一课堂思政教育的育人成果,实现了认识的飞跃。(三)改进考评机制:以过程为特征,提升育人实效性考评机制是课程建设中的“风向标”。以往语言学类课程多以期末卷面考试为主,考察范围过窄,学生仅凭突击复习知识内容即可获得高分,这种重智育、轻德育的单一评价方式限制了青年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将思政学习效果纳入到课程考评体系,将引领学生关注自身能力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塑造。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

26、在考评机制中的有机融合首先要遵循综合性原则。我们将“汉语语言学史”课程的最终成绩设置为两个部分,包括平时成绩(6 0%)和期末成绩(4 0%)。平时成绩的评分除常规作业之外,还纳入实践表现,设置积极性、完成度、创新度、合作精神、探索精神等评价参数,教师根据互动发言、课上活动、课后实践的参与情况和具体表现综合研判,对学生的成长变化给予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很好、好、一般、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期末成绩除考试之外,学生需再提交一篇“汉语语言学史”学习感悟,体现价值取向、道德品质、学习态度等内隐素质状况,辅助教师检验思政育人的真实效果。对思政育人效果的考评还要注重过程性和实时性。学生意志品质的强化、

27、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正向价值观的涵养是一个动态过程。以往“唯期末分数”的终结性评价无法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因此课程考核要改进结果性评价,强化过程化评价,关注学生整个学期的发展变化。教师可规划“周度反馈”和“月度反馈”环节,及时诊断阶段性育人效果,激励学生自省自查、持续进步。教师也可据此调适教学节奏和教学策略,师生共同促进课程思政教学的良性发展。在过程化考评体系中,无论是平时还是期末都引入了思政测查,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考核贯穿教学全程,考察范围广、评价周期长,真正做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提升了课堂效率和育人效能。六、余 论有学者认为,如果把专业知识教学比作一条龙,那么思政元素

28、的注入就是在“为龙点睛”52 3 7。这种说法固然是正确的,眼睛点好了,课程内容将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但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思政毕竟不同于思政课程,专业知识教学仍然占较大比重,思政内容的建设不能影响到专业课程本身的教学要求。毕竟如果连龙都画不好,又何谈点睛呢?教师要充分尊重课程建设规律,紧密围绕专业知识,坚 持 学 科 专 业 的 性 质 不 变、本 位 不变63 6,绝不能为了思政教学而模糊知识教学重点。例如,“汉语语言学史”课程思政内容应尽量依托有影响力的人物著作、有价值的语言学观点和研究实践,合理发散,以拓宽知识教学的深广内涵,实现知识性与人文性101李晶/课程思政视域下“汉语语言学史”教

29、学改革的原则与路径的和谐统一。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的教育改革理念,其中课程建设是基础,思政建设是灵魂,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教师需深刻认识、妥善处理课程建设与思政建设在教学活动中的辩证关系,才能真正推动语言学类课程思政改革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方面走向融合之境。【注 释】严格地说,汉语语言学史应包括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和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两部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长限制,“汉语语言学史”课程侧重于介绍先秦至清末中国古代语言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参 考 文 献】1 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第4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3.2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

30、教育,2 0 1 7(7).3 李运富.“汉字文明研究”成果系列出版前言M/李运富.跨文化视野与汉字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1 8.4 冯刚.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规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 9.5 周达疆.新时代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 0 2 2.6 陈华栋.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 0 2 0.O n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s a n d T r a c k o f“H i s t o r y o f C h i n e s e L i n g u i s t i

31、c s”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 I n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 t e g r a t e d i n t o t h e C u r r i c u l u m L i J i n g(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f o r t h e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a n d E d u c a t i o n o f C h i n e

32、s e C h a r a c t e r C i v i l i z a t i o n,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Z h e n g z h o u,H e n a n,4 7 5 0 0 0)A b s t r a c t:T h e H i s t o r y o f C h i n e s e L i n g u i s t i c s i s a f o u n d a t i o n c o u r s e f o r 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m a j o r s i n C h i n as

33、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i o n s,c o n t a i n i n g e x t e n s i v e a n d r i c h r e s o u r c e s f o r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T h i s c o u r s e h a s t r a d i t i o n a l l y p l a c e d a p r e m i u m o n k n o w l e d g e t r

34、 a n s f e r a n d a l o w p r i o r i t y o n v a l-u e l e a d e r s h i p,w h i c h h a s a b a d e f f e c t o n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e d u c a t i o n.T h i s a r t i c l e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p o s s i b i l i t y a n d n e c e s s i t y o f t h e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35、 p o l i t i c a l r e f o r m i n t h e C o u r s e o f H i s t o r y o f C h i n e s e L i n g u i s t i c s,e x-p l o r e s t h e“f o u r-w a y”p r i n c i p l e o f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l e m e n t s i n t e a c h i n g,s t u d i e s

36、 t h e p a t h a n d m e t h o d o f i n t e g r a t i n g i d e o l o g i c a l e l e m e n t s i n t h e t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 s,p o s t-c o u r s e p r a c t i c e a n d a s s e s s m e n t m e c h a n i s m,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p

37、 r o m o t i o n o f t h e i d e-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 o f l a n g u a g e c u r r i c u l u m i n t h e n e w e r a.K e y w o r d s:h i s t o r y o f C h i n e s e l i n g u i s t i c s;c o u r s e o n t h e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d i m e n s i o n;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20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