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387425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廖建光+曾芳艳+蔡新+李德光摘 要:教育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本研究以高职数学课堂为例,旨在审视21世纪我国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十几年来的变化,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课堂中生态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情境环境及生态主体之间的“关系”生态位、“教学”生态位、“评价”生态位等七方面的失衡现状来探讨高职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关键词:教育生态学;高职课堂;生态失衡;构建策略:G712 :A一、高职课堂教学的现状生态平衡是英国植物生态学家谭斯利于1935年提出来的,它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和

2、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之中”。生态课堂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是如此,但在目前高职课堂中存在着诸多失衡现象。(一)课堂生态主体所处的生态环境失衡1.课堂生态主体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失衡长期以来受国家教育大政方针所带来的不平衡的教育生态分布格局的影响,职业教育一直处于教育生态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各种生态危机频频出现,特别是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电子化新常态下,职校在信息、能量和人才的输出上不能适应区域生态发展的需求。虽然目前区域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出现倾斜,但社会民众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处于观望状态,作为生态课堂主体中的高职教师容易丧失教学

3、的动力,学生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和兴趣。当生态环境受到外界社会环境的干扰,而超过自身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失调,阻碍着生态系统的发展。2.课堂生态主体所处的文化(课程文化)生态环境的失衡文化环境是作为教育生态的主要规范环境,文化环境中的多种生态因素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在高职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结构的建置,必须注意到文化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即课程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由于学生受数学学习价值观的影响,产生“数学无用论”谬论,盲目地拨高不受基础课作支撑的专业技能课的地位;而数学教师因缺乏专业知识而忽视专业课与数学课的生态协调的统一性,凭借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经验进行教

4、学。这就导致学校生态系统内部课堂文化生态环境(课程结构)的不平衡。3.课堂生态主体所处的心理生态环境的失衡由于生态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不同,师生之间的文化差异,加上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师生的期望,导致师生产生不同的心理行为生态,如大部分教师对高职学院在工作、工资、升职机会等方面的满意度比较低;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价值观的认识比较模糊。很多时候由于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容易使教师降低职业的认同度,使学生产生“畸形”的教育生态节律行为,在能量流、信息流的传输过程中常常处于消极状态;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4.课堂生态主体所处的情境生态环境的失衡生态课堂是诸多生态

5、因素相互关联、冲突、平衡、和谐共生,是动态生成的。创设有效、真实、民主的教学情境生态环境,不仅能把学生带入”真实”的学习环境,还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和生成的课堂教学策略。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和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生态个体常常处于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环境,虽然能起到一定的“花盆效应”,但这种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群体或教育系统,严重脱离社会实际,能量流、物质流呈单向流动,信息流堵塞,使教育生态系统缺乏活力和生机,造成课堂生态主体的情境生态环境的失衡。(二)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的“生态位”失衡1.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关系”生态位的失衡传统的师生关系因为生态因子的功能失谐,导致生态位的失衡 ,

6、具体表现在:在社会地位上处于主从关系。生态学理论认为,生物体对一种生态因子可能只有很窄的忍耐范围,当环境中的某种生态因子在不适宜的情况下,这种生物对其它的生态因子的耐度就会变小。教育的个体生态承受力和耐受度是很明显的,作为生态课堂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由于学生因子是发展中的因子,是需要教育和培养的,而学生因子在师生关系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渐丧失。在教学关系上功利化思想严重。教师作为生态课堂的主体,完全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整体品行,人为地创造出认为适合学生生长的环境条件,这也就是生态学上所说的“花盆效应”,虽然在一定的时期内能促进学生的成长,但造成他们对生态因子

7、的适应阈值在下降,生态幅变窄,生态价下降。在情感关系上冷漠化。孤立地看待教师因子和学生因子,以惩代管、以管代教必然导致学生心理环境的失衡,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和建构新型生态师生关系是相违背的。2.课堂生态主体之间“教学”生態位失衡由于受教育的个体在不同学习风格(分为以视觉型学习为主、以听觉型学习为主、以动作型学习为主、以其它类型学习为主)上有不同的生态位,不同的生态位影响着生态群体可用资源的利用。很多高职学校由于教学资源和条件有限,或者很多教师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感觉偏好来教学生,这种传统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更适合于以视觉型为主的学习风格的学生,在

8、一定的程度上,当资源可利用性减少时,生态位的宽度就会增加,容易造成生态位的泛化,引起生态位发生重叠,不利于以听觉型和以动作型为主的学习风格的学生的学习,引起课堂生态主体间“教学生态位 ”失衡。3.课堂生态主体之间“评价”生态位失衡教育生态评价是教育生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反馈调控环节,在评价主体上,传统的生态评价主体依然是教师单边操作,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生态评价的内容过于单一,过于强调外部知识的被动接收和灌输,而忽略了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意义建构的方式和过程,完全由终结性评价代替学生的整体评价;教学评价的手段也过于单一,很多教师局限于闭卷考试的手段,完全由教师出卷学生做卷的模式,实

9、现教学评价。endprint从系统论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这种课堂生态主体之间评价“生态位”失衡,造成课堂生态系统的某一个环节的变化,打破了原来的平衡,影响了各生态因子之间产生的整体效应,不利于通过反馈调节的功能来实现新的教学决策,其影响是深远的,必然严重影响人才的全面素质,妨碍教育良性循环机制的建立。二、高职生态化课堂的构建策略(一)树立课堂生态意识,建设促进生态主体(学生)生长的课堂生态环境1.加强区域政府的政策环境支持力度,促进生态主体的社会生态环境平衡高职课堂教学资源的配置优化,直接受到区域教育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首先,在社会教育层面,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10、如对职业院校学生实施国家政策补贴、促进一批普教本科院校向职业本科院校转型、升格一批办学实力强的职业中专或职业专科院校来解决职校学生的持续发展的通道等。其次,在学校教育层面和家庭教育层面,作为课堂生态主体除了要掌握本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要通过多种渠道(电视,网络媒体,一些必要的岗位实践等)了解国家政策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增强职业自信心,当然作为生态链中的家庭教育更是如此 。只有这三者教育达到生态平衡,才能使得处在生态课堂主体的师生受到思想上的洗礼,才能缩小与社会民众对职业教育的心理期望,促使职业教育正常健康地发展。2.构建以高职数学为支撑的专业课程文化生态环境平衡,打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

11、道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关系上,应符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职业教育观的特点,要多鼓励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沟通交流,让教师和学生深入到一些实践实训中,通过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克服边缘效应的消极影响,促进以高职数学为支撑的专业课程的生态平衡。3.树立个体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教育的个体心理环境的平衡首先,学校主管部门要建立起内部竟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公平发展和教师心理环境的平衡,防止教育“生态危机”的出现,保证生态主体(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作为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个体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正向认识,树立他们可持续发展的个体生态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数学学习观,促使更多的能量由外部向内部

12、输入,更好地将能量流、信息流传输给受教育者;再次,学生在接受能量、信息(知识)后,要善于做好转化、编辑、积累、贮存和再造工作,要在学习过程中符合教育教学节律(听课、课后复习、做作业) 。4.适度采用适合于个体的能量流的传输手段与方式,促进情境问题生态环境的平衡教育生态的个体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都有自已适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教育生态的主体能够很好地发展。为此要求教师在使用能量流传输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时要遵循最适度原则,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个体的偏好程度)等设计不同的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传输手段,激发生态个体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因子的最大互动发展。在能量流和信息流的

13、传输方式上,应该多倡导“引导探究法”和“活动教学法”。以项目驱动为目的或活动实践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有利于学生因子之间的良性竞争和更好地将能量流、信息流传输给受教育者。从进化生态学的观点来看,竞争的长效性的后果是协同进化,协同进化不是表明没有矛盾,而是在新的起点上进行新的竞争。(二)灵活运用教育生态位原理,建构课堂生态时空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关系”生态位的平衡生态型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作为生态主体,双方通过交往、教与学的方式相互输送能量所形成的生态网络体系。生态学理论认为,每个生态因子都是开放的,应该倡导在课堂上学生因子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是脱离了束缚、不顾后果,而是在

14、教师因子的主导下通过自己与外界进行能量与信息交流的自由;鼓励在课堂上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质疑,释放学生的天性,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吸收外部的能量来丰富自己,创造新型生态的师生关系。2.根据教育生态位原理,创造适合个体发展的“教学”生态位的平衡从教育生态位原理来看,每个物种都有不同于其它物种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为此,作为高职教师,我们要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方式,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在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方式上,彼此之间应有恰当的分配比例。对于以听觉型为主的学习风格学生,在教学时声音应抑扬动挫、或通过多媒体教学视频片断方式、让其倾听别人的观点等方式;对于以动作型为主

15、的学习风格学生,宜在教学时采用活动教学法,带着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提供给学生动手的机会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充分地利用资源,按照营养生态位分化的原理,对个体实行“分层圈养”,但并不限于相辅相成。当然,教师应提前了解各个学生的感觉偏好,因材施教,才能创造个体发展的内部生态环境。3.建立多元的教育生态的检测和评价系统,促进教育“评价”的生态位平衡教育生态评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环节之一,旨在通过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来指导和调控“教”与“学”的行为和策略,为实现教学第二次优化提供新的决策。首先,評价主体丰富化。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教师、学生、家庭等一切与教学有关的生态主体都应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采取多

16、角度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定量定性的综合评价,在任务驱动教学中采用师生互评,在分组学习中采取生生互评,在实践阶段采取自我评价,实现了评价主体的丰富化,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其次,评价内容全面化。教育生态学倡导多样性和开放性,应该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纳入到教学评价中,对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学习态度、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思考能力等进行有效评价,用公正、包容、超前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可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形式对各类生态因子的影响进行过程性检测。再次,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在评价手段中,生态主体教师因子为了克服评价手段单一的模式(教师出卷学生答卷),应该拓展评价手段,如可通过写论文、学生自己出卷(闭

17、卷或开卷)、分组完成实践作业等方式实现师生评价、自我评价及生生相互评价。参考文献1吴鼎福,朱文蔚.教育生态学(第二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李惠芝,薛宜杰.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关系的调查与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3周琰,谭顶良.学生数学观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 2010(4).4廖建光,刘东海.中职数学生态化课堂的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5陈成钢,顾沛.“卓越计划”下大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J.数学教育学报,2014(2).6潘少华.数学后续学习能力的关注和培养J.数学教育学报,2013(3).7邓海燕.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职英语课堂生态重构J.教育与职业,2012(12).8葛晓昱,朱世波.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基础日语课堂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3(12).endprint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