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崛起大国到魅力大国-习近平同志人民外交思想研究.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387033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崛起大国到魅力大国-习近平同志人民外交思想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从崛起大国到魅力大国-习近平同志人民外交思想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从崛起大国到魅力大国-习近平同志人民外交思想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从崛起大国到魅力大国-习近平同志人民外交思想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从崛起大国到魅力大国-习近平同志人民外交思想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从崛起大国到魅力大国习近平同志人民外交思想研究 储殷 马洋(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北京100091)摘要在近几年的中国外交实践中,以民间为主要工作对象的更加亲和、灵活的人民外交,正在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扬。习近平同志对于人民外交的重视,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工作中的一贯智慧,也反映出国家领导人对于信息化时代、全球治理时代外交重心变化的准确认识。通过人民外交,既有利于我们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疑虑,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争取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进步力量,并最终成为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道义与民心基础。关键词人民外交;治国理念;全球治理;国家形象中图分类号A849 A 1001-8

2、999(2016)03-0065-04收稿日期2016-03-02作者简介储殷(1977-),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涉外事务管理、海外利益保护;马 洋(1992-),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专业在读研究生。随着中国的大国崛起,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动的模式以及中国与全球治理之间的关系,正在面临新形势下的调整。一些国家的民众对于中国的崛起,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与疑虑,一些敌视中国的别有用心之人仍然在利用这些误解与疑虑来抹黑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同志强调了“人民外交”的思路,这意味着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要在全球的民间社会建立起

3、充满魅力的积极的国家形象。从习近平同志近年对美国、英国进行的访问来看,这种以民间为对象的外交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证明了新时期人民外交的成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中国不仅能够成为一个崛起的大国,而且应该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大国。一、我国人民外交的历史沿革及其对国家形象的影响“人民外交”是中国外交的一个特殊名词,它类似于西方外交理论中公共外交的部分,但在性质上却有其特殊性。它是中国共产党由于其阶级属性而创造性地提出来的,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方式,它是贯彻国际统一战线外交战略的一种外交方式,其行为主体是政府,客体是外国公众。它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对话交流以及促进相互了解和

4、信任,从而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人民外交”的提出,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当时所面临的具体国际形势决定的。一方面,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阶级属性,以及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紧密关系,人民政府强调的是要站在世界革命的立场上,将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这让我们的外交工作重点不仅包括对象国的政府,而且包括对象国的普通百姓。中国人民对于广大第三世界人民的感情是真挚的,援助是无私的。直到今天我们在与非洲人民的交往中仍然受惠于那个时期积累下来的深厚情谊。另一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新政权立足未稳就承受了来自国内发展和国际生存的压力,尤其是东西方冷战对立的严峻

5、国际形势,给新中国的外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中国需要粉碎一个世纪以来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在旧中国身上的枷锁,以崭新的面貌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让世界人民接纳新中国、认可新中国。要想真正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只从官方人手是不够的,这时人民外交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舞台上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实现了自立于国际社会之林的战略诉求。如毛泽东所言,中国其实是被非洲黑人兄弟抬进了联合国。人民外交的开创虽然有其历史必然性,但是也与领导人的个性与才华紧密相关。自开创伊始,人民外交就离不开领导人的高瞻远瞩与个人魅力。虽说最初是中国向苏联借鉴学习而来,但发展规模性的人民外交,在历史上开辟一个外交新天地

6、,应归功于周恩来。有国外学者认为,1938年周恩来在武汉建立国际宣传机构,就是1949年以后他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人民外交的序曲。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复杂尖锐的国际环境,中国急需在国际上争取更多国家和人民的理解,这就是要“争取人民、了解人民、依靠人民、寄希望于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和周恩来就多次会见了不少同情和支持我国革命的外国朋友,如斯诺、斯特朗、史沫特莱、白求恩等人,中国还派出代表团出席国际组织的活动和各项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更是接待了大量未同中国建交国家的人民,包括当时同中国敌对的日本和美国的民间人士,并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对促进官方关系的建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

7、中国成立后曾经负责外交工作的陈毅,在毛泽东、周恩来人民外交思想的指引下,认为只有建立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依靠世界人民的力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才能为中国发展营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陈毅指出:“我们的外交是人民外交,这种人民外交是通过政府外交和民间外交两种形成来实现的。这两种形式构成了我们人民外交的体系。”陈毅每年都要会见众多来自各国的民间代表团和友好人士。他尤其重视对日本民间的友好活动,1959年10月日本自民党著名政治家松村谦三首次率团访华,陈毅就多次与其会谈,会谈之余还结为棋友,多次对弈。陈毅还向松村建议:围棋、乒乓、书法、兰花都可以交流,不谈政治,只谈友好。之后在松村的推

8、动下,中日开展民间外交,中国同日本的交往遍及日本各界和各个阶层,可见人民外交对中日邦交正常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陈毅还极为重视对外宣传的方法,一再讲要注意宣传的多样性和生动性,要让外国民众乐于接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外交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指导下,在中国外交官们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在短短的几年内,新中国便冲破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的全面封锁,顶住了美国的压力,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将中国积极、正面、和平的国家形象牢牢地树立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心中,不仅为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工作的大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而且直到今天仍然让我国的外交工作受

9、益良多。一、习近平同志开展人民外交的现实背景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和平发展”仍是主题,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以及和平民主进程的不断加快是习近平同志开展人民外交的现实背景。基于这三个有利前提,人民外交得以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经济全球化给人民外交最好的开展契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让部分国家产生了恐惧感,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会给本国经济发展带来压力,但大部分国家仍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抱积极的态度。据由全球舆论调查公司和美国马里兰州大学国际政策态度项目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在22个受访国中,17个国家有较多民众认为中国是一种正面的力量,大部分受访国家的民众同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有利于世界。如今,各国的共同利益

10、越来越多,贸易往来越发频繁,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有更好的契机来开展人民外交。通过与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进行合作,开展对其他国家人民的人道主义援助等人民外交的方式,更好地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其次,信息全球化成为人民外交最好的传播土壤。“做好事不留名”的行事风格在外交上是不可取的,只有真正将中国所承担的大国责任,中国的处事风格以及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才能更好地构建和经营中国的大国形象。如今信息全球化,网络科技如此发达,多对多的传播方式使更多的国外民众可以看到更加全面的中国,这无疑成为人民外交最好的传播土壤。再次,和平民主进程不断加快,人民外交逐渐成为促进国际关系最好的途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就

11、提出:人民是友好合作之基。人民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帝国主义发动战争,人民都是受害者;但战争也能教育人民,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接触,使人民要求和平友好的愿望更加强烈。他以此为突破点,在中国与一些国家未正式建交之前,首先发展人民间的友好往来,大大推动了政府间外交关系的建立。这样的思想仍旧适用当前的国际交往,甚至会产生更大的推动力量。所以开展人民外交,建立与各国人民的友好联系,是中国经营良好国家形象的重中之重。但中国所面临的外交环境也并不都是顺境,习近平同志充分发挥了人民外交的优势,出访其他国家时,尽量求同存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正能量,争取获得更多理解和认同。三、习近平同志人民外交思想

12、的内涵随着中国在近些年来的崛起,如何推动国际体系的改革,如何消除周边邻国乃至其他中小国家的疑惧心理,减少“中国威胁论”等言论,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国家形象,推动中国由崛起大国向魅力大国转型已经成为了习近平同志外交工作关注的焦点。习近平同志人民外交的思想,正是对中国外交工作在全球治理时代的最新思考,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基本特点:其一,在价值上,以中国梦为指引。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味着要凝聚全国的力量实现改革,完成经济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以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尽管着力点在发展国家综合国力,

13、但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更是每位中国人的梦。以中国梦为指引,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是习近平同志人民外交思想在价值上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以中国梦为指引,更加有利于中国梦被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众所周知,美国有一个美国梦,在中国梦最初提出来的时候,就引起了美国民众的广泛关注。他们自发地探寻中国梦与美国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斯蒂芬欧伦斯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中国梦和美国梦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包含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肯尼迪都曾经阐述过美国梦。他们的观点都是在和平、平等、繁荣的社会原则之下,如果付出

14、努力,美国人民什么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和中国梦相似,就是通过一个共同的梦想,将中国人团结在一起。但同时,中国梦和美国梦也存在着诸多不同,二者在文化背景、根本价值观、具体内涵、圆梦途径等方面都有重大区别。我们要通过对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比较分析,更加深刻地让世界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当然,也有不少国家会误解中国梦,这就需要将中国梦运用到人民外交上,要注重解释性的表达,不仅要提出构想,更要付出实践。重点向国外民众解释中国梦不仅注重中国民众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世界的整体发展和繁荣。中国梦不是中国的称霸梦,不是白日梦,而是世界发展的一个仁义之梦、大同之梦。其二,在对象上,以普通大众为受众。与政府打交道固然重要

15、,但政治家往往以利益为导向,只有真正与一个国家的人民结成朋友,收获青睐,才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真正体现。普通民众往往渴望了解他国,但许多媒体的议程设置使得中国的一些信息容易遭到国外民众的误解。再加上过去外国民众对中国了解甚少,且缺少共同的文化背景和话语体系,就更易被误导,从而产生对中国扭曲的解读。所以,新时期的人民外交,消除误解、增信释疑,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让普通民众更加了解中国,减少造成误解的可能性。习近平同志的演讲在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方面,特别做了调整。首先,在传播方式层面,摆脱了“口号味”和“宣传味”,增加了“趣味”和“人情味”。口号式的、标题式的宣介,这样的内容难免让国外民众觉得空洞

16、而无力,不能达到很好的对话沟通的效果。将西方话语和本土话语有机结合起来,融趣味和人情味于故事之中,淡化“宣传味”才能让国外民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经营好中国的国家形象。习近平同志在美国的演讲中就很好地将西方话语和本土话语有机结合起来,寓美国纸牌屋于中国反腐现状,借海明威表达对美国文化的了解。这样的叙述,使得其话语体系更加能与美国当地文化相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在传播内容层面,习近平同志讲述自己的故事,不打官腔,不说晦涩难懂的政策,尽量减少因语境、文化环境带来的误读以及不完整的理解。以习近平同志在英国的发言为例,他就用了几个生动的故事,讲述了中国的发展、中英关系的发展以及世界的发展。习近

17、平同志讲述了二战期间24名中国海军学员参加诺曼底登陆,在欧洲战场上为反法西斯事业贡献力量;以及已故英国议会上院议员林迈可勋爵积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浙江舟山渔民冒生命危险营救日本“里斯本丸”号上数百名英军战俘等故事,通过这些平实的事,向英国政府官员及民众讲述了中英交往的过往,给人以亲切感并具有历史纵深感。在这样的小故事中,达成文化之间的对话,更好地促进相互的理解,避免误读,用国外友人听得懂,愿意听的话语去传递中国的外交思想,将中国的声音有效且无误地传递出去。其三,在手段上,以大众传媒、新媒体为主要工具。过去的人民外交,主要通过奥运会等大型活动、国际会议、学术论坛、文化年等形式展开,而疏于对大

18、众传媒尤其是网络传媒等新媒体的运用。如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国内外民众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这时塑造国家形象、开展人民外交的渠道也需要发生转变。利用新媒体开展人民外交的一项基本方法就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让民众自发地评论、转载,充分参与其中。过去的传播内容和受众评论通常受到政府和媒体集团的严格筛选和把控。新兴媒体传播则打破了以往的传播模式,新媒体活动参与者既是生产者也是传播者,同时还是信息的消费者。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去“政府主导化”和“国家中心化”。在这样的形势下,人民外交的开展也要顺应这样的趋势,选择亲近性、趣味性的内容进行传播。习近平同志出访英国时,与曼城球员阿奎罗、首相

19、卡梅伦亲切自拍。阿奎罗在曼城官方推特上晒出照片表示:“感谢您与我合影,习主席!”这张照片发出不到3小时被1800多人转载。习近平同志这一连串的出访,不仅占据了各国主流媒体的版面,更是刷遍了国外的推特和脸书,其亲民形象深入人心,更有外国网友表示“中国国家主席看起来像是那种我愿意和他出去逛街的好人”。人民外交采用大众传媒和新媒体进行传播,主要有四点优势。第一,传播内容更灵活,除了过去官方化的声明,更加生动形象的故事、图片、视频等都成为了主要传播的内容。第二,受众群体更广泛,大众传媒和新媒体的同步应用,不论是中老年群体还是更喜欢运用新媒体的青少年都覆盖在内。第三,传播范围更广,在新媒体时代,传媒的国

20、界性越来越弱,网络传播更是将世界联成一片,新媒体的传播范围空前广泛。第四,影响力更大,新媒体时代将原本的线性传播转变成为了多点对多点的传播,传播更加具有针对性,也就拥有更大的影响力。有些受众喜欢严肃新闻、硬传播,与之相对的还有软性传播。二者在新媒体时代都可以得到满足,相对而言,根据选择性接触原理,选择自己喜欢的传播类型,则更容易受其影响。人民外交以大众传媒、新传媒、网络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大大加强了人民外交的影响力度,有利于塑造一个有魅力的大国形象。近年来,对于崛起中的中国而言,软硬实力的相对不匹配成为中国国家实力建设,尤其是国家形象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敏锐地选择了以人民外交为突破口,借助于全球信息技术的进步与民间社会的网络,运用中国当代独特的外交话语,从而有效地突破了当前部分西方媒体、政治人物对我国进行的舆论围堵,有力地向西方大众发出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让中国的大国形象真正地走进人心。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与革命传统新形势下在外交战线的体现,更是习近平同志战略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产物。它将成为信息时代中国引领全球治理,推动世界秩序向更公正、更合理方向变革的重要手段之一。(责任编辑:大地)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