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无抗养殖背景下鸭病毒性疫病防制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386531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抗养殖背景下鸭病毒性疫病防制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无抗养殖背景下鸭病毒性疫病防制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无抗养殖背景下鸭病毒性疫病防制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无抗养殖背景下鸭病毒性疫病防制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无抗养殖背景下鸭病毒性疫病防制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无抗养殖背景下鸭病毒性疫病防制对策研究 陈思雨 张紫菡 樊雪等摘要:“减抗、禁抗、无抗”是近年来社会对养殖业的广泛共识。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鸭业的不断发展,鸭病毒性疫病防控形势日渐严峻。根据无抗养殖背景下鸭病毒性疫病防制面临的新挑战,从鸭病毒性疫病流行的新特点、鸭病毒性疫病防制遇到的新问题、鸭病毒性疫病防制应采取的新对策3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鸭养殖业的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新思路。关键词:无抗养殖;鸭;病毒性疫病;防制对策:S858.32 :A :1007-273X(2021)05-0022-03随着我国养鸭业的蓬勃发展,不同规模的鸭场星罗棋布,但伴随而来的是鸭病毒性疫病的不断发生

2、,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顺应“减抗、禁抗、无抗”的政策需求,立足无抗养殖要求,不断优化鸭病毒性疫病防控路径,推动形成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的鸭养殖业发展模式,是现代养鸭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 无抗养殖对养鸭业疫病防制提出的新挑战中国是世界水禽第一生产与消费大国,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养殖方式为养鸭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模式的改变、人畜流动的增加以及水源污染等原因,导致鸭病毒性传染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和制约着我国养鸭业的发展。因此,亟需找到适应当前形势的疫病防制办法。然而,目前针对鸭病毒性疫病防制主要还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其

3、药物残留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这与当前无抗养殖的要求不相符合。所以,寻找到满足无抗养殖要求的鸭病毒性疫病防制措施勢在必行。无抗养殖是在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无抗养殖的概念从属于健康养殖,只有健康养殖才能提供安全食材,从而保证食品安全1。根据国家规定,药物饲料添加剂将于2020年全面禁止使用,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2018年至2021年减少使用兽用抗生素试点工作的通知,并明确了在育种端减少和限制使用兽用抗生素的时间表2。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也于2021年4月15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在无抗养殖背景下,如何控制复杂多样的鸭病毒性疫病,

4、确保实现无抗养殖,是鸭养殖业当前面临的新挑战。2 当前鸭病毒性疫病流行的新特点近年来,鸭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但是由于养殖环境恶劣、规模化养殖技术相对落后,导致鸭病毒性疫病呈现出继发感染严重、混合感染多发、病情复杂多变等流行新特点。2.1 病型多样化趋势明显目前,致使鸭发病的病毒性疫病种类较多,包括鸭瘟、鸭流感、鸭病毒性肝炎、鸭呼肠病毒病等。但在实际生产中,多病原共感染已成为我国养鸭业的普遍现象,许多病例都是由2种或2种以上病原体共同致病引起的,临床病型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特别是一些由条件致病微生物和环境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疫病,有多种病毒病同时发生,包括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同时发生,或细菌性疾病和寄

5、生虫病、病毒病和寄生虫病同时发生。这些多病原的混合感染形成的病型多样化趋势给疫病诊断和防制带来了更大难度。2.2 病情复杂化程度增加在鸭病毒性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过程中,由于鸭病毒性传染病的很多病原体发生抗原漂移和抗原变异,导致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非典型化,病情更为复杂。过去已经存在的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等疫病仍在流行,然而新的病毒性传染病也在不断出现。其中一些疫病在长期流行的同时产生致病性变异,一些被认为对鸭仅具有传染性而非致病性的病原体也转化为致死性病毒。伴随疫情复杂程度的增加致使鸭疫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3 鸭病毒性疫病防制遇到的新问题近年来,养鸭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一方

6、面由于疫病类型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传统防制方法已不能完全保护鸭免受变异毒株和新型毒株的感染;另一方面由于滥用抗生素和养殖环境治理不科学,导致药物残留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并对国家生物安全带来冲击。3.1 传统防制方法失去保护力当前,疫苗或抗体还是防制病毒性疫病的首选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传统方法之一。但是由于畜禽养殖业疫苗使用的种类过多,频率过高,使得病原产生了适应性进化3,因此养鸭业在面对变异毒株和新型毒株时这一传统方法就显得苍白无力,效果甚微。另一方面,由于新的疫苗或抗体研发周期较长,而新的病毒性疫病又不断涌现,因此中药制剂和一些化学抗病毒药物逐步被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中药制剂成分复杂

7、,机理、毒副作用、休药期等问题尚不明确,而化合抗病毒药物虽然对部分病毒性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但这些药物往往已在人医中广泛应用,易造成耐药株,增加重大动物疫病与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对人们的心理造成恐慌,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3.2 抗生素的滥用威胁人类健康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全面推广和利用,曾给养殖业带来了一场革命,使养鸭业规模化、产业化成为可能。但现在,抗生素就像一把“双刃剑”,由于不合理的使用,对人类生命健康的不利影响和危害早已显现4。一些养殖户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甚至“滥用”,导致鸭产品中存在抗生素残留超标的安全风险,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同时,鸭群长期使用抗生素

8、还会诱导耐药菌的出现,鸭的抗病能力会越来越差,这将进一步导致在鸭病毒性疫病防制过程中用药量的增加,鸭体内抗生素残留会越来越集中,从而引起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发生。3.3 废弃物处理不当增加了生物安全风险鸭病毒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国家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安全带来冲击。鸭群生长过程产生的粪便、污水等废弃物本身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污染。比如,鸭粪尿处理不当滋生出来的一些有害的病原微生物会污染土壤和空气;鸭的排泄物如果不科学处理就排入到水体,则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更为严重的是,鸭群如突然暴发病毒性疫病,极有可能导致大量鸭死亡,尸体处理不当也会给生态环境和生物安全带来重

9、大隐患。此外,在免疫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一些烈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还会引发鸭群非典型感染与发病,有可能导致新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的发生,从而对国家生物安全造成一定冲击。4 无抗养殖背景下养鸭业病毒性疫病防制应采取的新对策尽管我国养鸭业疫病防制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进展,但整体疫病防制水平仍相对滞后,离无抗养殖要求还很远。因此,需要立足无抗养殖要求,不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阻断疫病传播路径,从而从源头上防制病毒性疫病的发生。4.1 未病先治,做好鸭病毒性疫病预防工作首先,对鸭群要科学地进行免疫接种,不盲目、过多地使用疫苗,避免疫苗免疫无效或保护效率显著下降的情况出现。在实际的鸭养殖过程中

10、,饲养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群体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控制程序,并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疫苗,确保群体得到良好的免疫控制。疫苗注射后并不是万无一失的,饲养管理人员需要通过调查鸭品种、饲养环境等因素,制定长期的免疫防控程序,避免传染病的发生。随着养鸭业规模不断扩大,养鸭数量不断增多,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改善养殖环境就成为降低疫病发生概率、有效防制老病新症状和多病原共感染情况发生的有效措施。一旦疫病的发生概率得到有效控制,抗生素的使用自然就会大大减少。4.2 科学养殖,优化现有疫病防制技术研究表明,无抗养殖能有效提高鸭肠道的消化活性,减少有害代谢物的产生,保证鸭肠道功能的正常和健康,减少病毒性疫病的发生。

11、因此,开发对鸭具有综合效应、无耐药性、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的绿色饲料是养鸭业的迫切需要。鸭疫病防控还可以通过鸭群的饮水进行控制,因为良好的水质也是保障鸭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代谢的基础5。以前的养殖管理者往往在飲用水中添加抗生素,以降低鸭患病机率,但不符合无抗养殖要求。可以通过在饮用水中添加中草药来提高鸭的免疫能力,从而改善鸭的健康状况。另外研究还发现,微量元素对鸭的身体状况和生产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鸭的饮水中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也可以提高鸭的免疫能力,从而促进鸭在无抗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4.3 注重生态环保,建设良好的养殖环境建设良好的养殖环境是提高鸭的免疫力、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提高鸭生产性

12、能的有效措施,更是保障现代养鸭业稳定发展,避免人畜共患传染性传播和流行的有效措施。注重环境生态保护,科学合理选址是鸭场养殖环境建设的基础,做好养殖场选址工作首先要保证水源充足,并且场地空气质量和卫生防疫条件能够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同时,鸭场净道和污道应分开;鸭舍墙体要坚固,内墙壁表面应平整光滑,墙面不易脱落,耐磨损,耐腐蚀,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舍内建筑结构应有利于通风换气,并建有防鼠、防虫和防鸟设施;养殖场周边的环境、鸭舍内空气质量还应符合养殖规范和标准。此外,鸭粪应及时处理并积极开发利用,避免对空气、土壤和水造成污染以及疫病的二次传播。4.4 转变养殖理念,开发干扰素等有效防制鸭病毒性疫病新药物

13、针对规模化、集约化养鸭业的现实需要,开发广谱、高效药物以满足无抗养殖的要求势在必行。当前针对鸭病毒性传染病还没有一种特效药物,而干扰素(IFN)是一种具有强大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具有广谱、高效、无残留等优点,主要通过细胞免疫调节产生抗病毒作用。作为临床药物使用时治疗效果好。但IFN种属特异性强,目前虽然有关于鸭IFN的报道,但还没有适合临床应用的鸭IFN。当前,鸭IFN制备的主要问题是表达量低、纯化困难、半衰期短、活性弱。目前已知,聚乙二醇(PEG)法、人血清白蛋白(HSA)结合法和弹性蛋白样肽(ELP)法都能延长IFN的半衰期。前两种方法已用于重组人IFN的制备,并已应用于临床,但存在效率

14、低、临床疗效差、价格昂贵等明显缺点。因此,应用ELP法对鸭IFN进行纯化,并研究ELP法制备的重组蛋白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病毒作用,以此来探索ELP化的鸭IFN是否具有实用性以及开发出的产品能否为鸭病毒性疫病的防制带来新的思路和进展,是解决无抗养殖背景下养鸭业疫病防控的重要策略之一。5 结语目前鸭病毒性疫病防制困难多,压力大,唯有转变养殖观念,秉持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养殖理念,用无抗药、养无抗鸭,才是积极顺应国家无抗养殖要求、有效应对当前鸭病毒性疫病防制难题的良策。IFN作为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功能的天然糖蛋白,当其作为药物使用时,具有治疗周期较短、降低继发感染的概率和减少抗生素使用等优点6。但是,

15、由于IFN种属特异性强,目前尚无适合临床应用的鸭IFN。因此,应针对我国养鸭业疫病发生与流行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规律,加快抗生素替代物的开发、利用和推广,及早攻克IFN有效防制鸭病毒性疫病的关键技术,就可以真正寻找到我国养鸭业疫病防制的“良方妙药”,更大程度地减少养鸭业中抗生素的使用,这将有利于守好人民“菜篮子”,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促进现代养鸭业更好地发展。参考文献:1 赵德峰.中国肉鸡无抗养殖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动物保健,2016,18(6):8-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http:/3 常 帅,刘 嘉,叶 静,等

16、.新发展理念视阈下的我国畜禽疫病防控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 34(2): 145-151.4 王智峰.猪场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预防J.兽医导刊,2020(11):97.5 王立春.水禽常用给药方法J.水禽世界,2016(1):28-30.6 高 佩,黎玉莲,李亚玲,等.鸭干扰素研究进展与应用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6( 2):6-9.湖北畜牧兽医2021年5期湖北畜牧兽医的其它文章湖北畜牧兽医投稿须知中草药组方“消腐汤”防治中华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试验研究陕西汉中:“保险+期货+银行”助力生猪产业发展2020年河南省奶牛副结核病流行情况分析中兽药防治鸡常见病原性疾病研究进展一例猫肥厚性心肌病继发后肢动脉血栓的诊治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