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复杂性分析与模型构建.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384479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复杂性分析与模型构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复杂性分析与模型构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复杂性分析与模型构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复杂性分析与模型构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复杂性分析与模型构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复杂性分析与模型构建 田洁肖冰摘要:文章遵循系统思维,将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看成一个系统。首先明确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分析系统的复杂性;然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最后综合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系统模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期能为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关键词:系统;研究生创新能力;复杂性;AHP;评价:G642.0 文献标志码:A :1674-9324(2017)49-0100-03一、绪论随着“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提出施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2016年,

2、“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的文献有40余篇,“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文献有10余篇。1从某些角度阐释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2;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探讨存在的问题,发表个人策略性意见3;与国外进行比较,并给出启示4。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研究内容缺乏完整性、评价指标构建不完善、评价系统的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本文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涉及到多主体、多方法和多指标等,其评价过程是动态、复杂、非线性的。因此,要从系统的视角来研究。二、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分析系统的每一个评价指标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系统的某种状态,基于系统的目的性和整体性

3、,明确评价对象,确定合理的系统评价指标是建立评价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经验总结、资料查找以及专家意见,文章认为,要围绕“理论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结构、素养结构”这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去进行评价,既体现系统的目的性和整体性,又体现评价系统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如表1所示。(二)指标权重分析对应上文的评价指标制订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和评价影响因素调查中所统计的相关调研数据如下。1.对理论知识结构方面的现状满意度调查(二级指标)。在理论知识结构方面着重考虑的因素所占比例,分别是学科性知识90.19%、综合性知识69.86%。2.对实践能力结构方面的现状满意度调查(二级指标)。在实践能力结

4、构方面着重考虑的因素所占比例,分别为科学研究能力83.91%、学术交流能力81.63%、社会实践能力78.12%。3.对素养结构方面的现状满意度调查(二级指标)。在素养结构方面着重考虑的因素所占比例,分别是专业素养92.51%、社会素养88.31%。三、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系统的复杂性分析评价系统是一个“单目的”的管理系统,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系统各构成主体共同实现目的的协同性;系统各构成主体的模糊性;系统构成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层次的非线性等方面。同时其复杂性也包括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等特征。(一)协同性评价系统的强目的性要求系统各构成主体的强协同性。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系统的构

5、成主体众多,且各构成主体具有显著的层次性,系统的有序运行需要重视系统协同性的作用。该系统的协同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系统各构成主体的协同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实现;另一方面系统各构成主体的协同作用能形成有序结构,保证系统目的的唯一性。因而,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系统的目的,以系统目的为导向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考虑各指标设置的目的性和整体性,尽可能强化指标的协同性,保证评价系统的目的明确性。(二)模糊性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系统的模糊性是系统复杂性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表现在其构成主体评价指标由于数量关系或属性数量之间的不明确关系造成的判断的不确定性。一般而言,构建一个评价系统,首

6、先需要明确判断的目的,然后根据这个目的确定相对可量化的指标。判断一个指标是否能成为该系统的构成指标,同等于回答指标是否可以量化的问题,如图1所示,即在指标确定的过程中,指标判断的不确定导致系统构成主体的模糊性。因而,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要考虑指标设置的全面、客观和合理性,尽可能弱化指标的模糊性,保证可操作性。(三)非线性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系统的非线性主要体现在系统构成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层次方面。从系统各构成主体上看,系统的各构成主体之间存在诸多的过程和联系,各评价指标是平行的关系,但各自互为补充、相互联系,且同时各指标所占权重有所差别,需要根据所在关系节点进行判断。从构成主体与环境

7、之间的关系上看,系统的动态性与开放性需要考慮到指标续参量的作用,不能用简单的线性关系去分析和处理。因而,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要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综合指标之间的关系,设置的全面、客观和合理性,分析系统的复杂特征,尽可能弱化经验线性思维,结合数据与具体实际,保证评价结果的相对客观性。四、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系统模型的构建(一)基于AHP的评价模型分析使用YAAHP软件来进行建模与数据分析,根据系统目的、调查数据,以及专家意见,构建了层次分析模型,如图2所示。得出一致性比例CR.=0.0516,这表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最终得出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二)评价系统模型的构建基于系统的整体性,

8、在一个评价系统中,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二者共同作用并构成评价系统的统一完整性;基于系统的复杂性,找出评价系统的内在特性,充分利用且有效规避评价系统所具有的协同性、模糊性、非线性等复杂性,构建操作性强且合理有效的评价系统模型。因而,遵循评价系统的内在规律,基于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结合指标体系框架和调查问卷的具体指标内容,最终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构建出系统模型,如图4所示。endprint对模型的构建作如下说明。1.明确评价系统的目的,综合考虑评价系统的协同性。对创新能力的评价不能离开“基础”谈“创新”,因此,评价指标的设置不能忽视诸如学位课程成绩、选修课成绩、表达能力和道德

9、品质等相应的基本能力。2.尽量规避评价系统各构成主体的模糊性,遵循评价系统的内在规律,综合自评与他评,统筹兼顾定量与定性评价。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个部分,定量评价主要是自评过程,研究生对自己的课程和科研通过取得的成绩来进行考核,该部分有具体的数据依据;定性评价主要是他评过程,该部分需由教师专家组(主要是各研究生导师)通过定性分析对每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进行评定,对其所包括的评价指标进行评定打分(量化处理),实现定性到定量的转化。3.综合考虑评价系统的非线性特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梳理评价系统存在的关系。文章以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为目的导向,考虑的指标相对全面,且具有综合性,但值得说明的是

10、,不存在完全通用的评价系统模型,主要体现在指标权重的分配上,因此,评价主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定的修改。文章根据分析给出权重分配相关建议,实践能力结构总体所分配的比重应相对较高,具体可适当提高学科性知识、科学研究能力、专业素养等的权重,其中科学研究能力所占比值应为最大。五、结论1.文章主要围绕“理论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结构、素养结构”这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该体系框架遵循了“理论和实践相結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一元和多元评价相结合”等原则,符合评价系统的内在规律。2.结合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进行梳理,总体情况为实践能力结构9

11、0.13%、理论知识结构72.77%、素养结构71.74%。其中,在理论知识结构方面学科性知识90.19%、综合性知识69.86%;在实践能力结构方面科学研究能力83.91%、学术交流能力81.63%、社会实践能力78.12%;在素养结构方面专业素养92.51%、社会素养88.31%。因而,在权重分配方面,应更重视实践能力结构,可适当提高学科性知识、科学研究能力、专业素养等的权重。3.结合问卷结果和YAAHP软件对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接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表明所构建的指标框架和问卷结果是有效合理的,值得说明的是,科学研究能力所占的比值最大,因而,在实际的权重分配中科学研究能力可为最大值。4.

12、文章所构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系统模型,遵循了评价系统的内在规律,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综合了指标体系框架和调查问卷的具体指标内容,所构建的模型合理、完整、有效且操作性强。值得说明的是,模型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权重赋值,但在权重赋值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参考文献:1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32):10-13.2郭石明,李小平,洪滔等.研究生创新能力:专业和文化的解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42-146.3董泽芳,何青,张惠.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调查和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1-5.4李峻,陈鹤鸣.美、德、日三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比较与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85-90.endprint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