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研究.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364539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郭玉娇?朱玉茹?王莹【摘 要】 文章剖析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提供“课程思政”理论指导;提供“课程思政”制度保障;搭建“课程思政”资源平台。【关键词】 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课程思政在当今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指明了方向和前进的道路。课程思政指以

2、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研究,有助于职业院校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和储备人才。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剖析1、“课程思政”理念尚未深入人心课程思政建设要想真正落地,其理念首先需要深入人心。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是“传道授业”和“教书育人”,作为专业课教师,不能把“传道”和“授业”、“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学生除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在高校课程设置中,思政课所占课时比例远远低于专业课,不仅学生对思政课

3、不重视,专业课教师对于思政课也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职业院校教育中,专业课教师也常常固守旧有的思想观念,认为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提升才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王道,因此对思政课程并不重视。学生是职业院校学习中的主体,因此,学生对思政课程的思想认同同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知并未完全达成一致。在文化多元和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普遍追求个性化发展,心态浮躁,把思政课视为“心灵鸡汤”,觉得无任何实际效用。2019年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举办了以“课程门门有思政 教师处处讲育人”为主题的课程思政改革教学沙龙活动,参会人员为每院系

4、的专业课教师代表和全体思政课教师。身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通过与现场的专业课教师交流,发现他们对“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解并不深入,不知从何着手,是“刻意插入”思政元素還是“有效提取”思政元素,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容易导致思政课和专业课之间“两张皮”现象。2、“课程思政”体制机制建设尚不完善“课程思政”实施需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制度体系,完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要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实践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具体到责任人或带头人,严格执行考核评价标准。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领导层不够重视,教务部门并未出台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课程思政”建设还停留于表面工作,流于形式和口号。部分带头实施“课程思政

5、”的专业课教师,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不能有效调动广大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宣传部门也未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进行积极宣传和报道,没有及时树立“课程思政”先进典型,未发挥应有的宣传示范功能。3、“课程思政”缺乏有效资源平台“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专业课教师提高政治敏感性,积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有些专业课教师自己都分不清什么是思政元素,缺乏对时事政治的关注,不了解国家最新发布的政策文件,更难以向学生传授和表达相关德育知识。专业课教师由于专业背景原因,更多关注的是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技术层面的理论与实践,对与专业相关的思政元素不知从何寻找,只能靠“度娘”大海捞针,搜到的结果质量

6、参差不齐。对正处于“课程思政”建设探索阶段的高校而言,缺乏统一有效的资源平台供专业课教师学习与参考。二、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探索1、提供“课程思政”理论指导针对“课程思政”理念难以深入人心的现象,各高校应引起足够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在思政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思政课教师通过自身专业优势对“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帮助与服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应结成“帮扶”小组,有针对性地对专业课教师进行理论指导,开展“思政教师进专业课堂”活动,课前开展“集体备课”,课后一起交流探讨“思政元素”融入的有效性。让专业课教师提高其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意义,并努力提高自

7、身的政治素养,为课程思政建设奠定理论根基,确保自己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有效转化。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各社交软件,建立“课程思政”微信交流群,思政教师或各专业“课程思政”带头人作为管理员,负责解答群内大家的疑问,分享与“课程思政”相关的资料和文件。还可成立“课程思政学习室”,固定时间邀请“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表现优异的专业课教师与大家做交流分享,分阶段邀请专家来学习室做“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报告和演讲,帮助大家更快的成长与进步。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思政课程”向

8、“课程思政”的转换目标也需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认识上的宣传与指导,以提升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从而促使其对“课程思政”的思想认同。2、提供“课程思政”制度保障“课程思政”的实施需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制度体系,包括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考核机制及奖励机制。首先,学院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带头走进“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出台具体的管理细则,制定教学方案,把专业课程融入的思政元素写进教学计划中,让“课程思政”实现真正落地。其次,教务部门应出台具体的考核细则,量化加分,作为绩效考核加分项,采取督导组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方式相结合,对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情况进行考核。再次,组织人事部门还应出台相应的奖励机

9、制,对率先实施“课程思政”或“课程思政”建设表现突出的专业课教师进行奖励,调动广大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热情,提高“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性。最后,宣传统战部门应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制作“课程思政”宣传栏,对表现优异的专业课教师个人事迹进行宣传,做好相关报道,发布到校内媒体供大家学习。3、搭建“课程思政”资源平台“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实现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针对各专业课所需的“思政元素”,各高校应搭建统一有效的“课程思政”资源平台供各专业课教师学习和参考。将优秀的“课程思政”示范课教案、PPT及讲课视频分专业上传至资源平台,供大家观摩学习。在资源平台设置分栏,将“思政元素”进行分类,

10、包括国家政策文件解读、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工匠精神”等,及时更新资源库,对各类思政元素进行补充和完善,与时俱进,让教师随时学习与融入最新的思政元素,向学生传达最新的理论观念,实现“讲得鲜活、贴的舒心”。三、结语“课程思政”建设不是简单的将思政元素插入专业课程,而是要实现有效融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接受思想教育,不会产生排斥和逆反心理。要在当前社会的发展和高职院校教学的实际基础上,思同学们所思、想同学们所想,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行,以文化为载体寓教于境,以传媒为载体寓教于情,以课堂为载体寓教于管,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虽然“课程思政”建设目前

11、在各大高校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离预期效果还有着很远的距离,“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学校做好后盾,教师做好先锋,学生做好准备,共同助力“课程思政”建设。真正地做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统一,实现协同育人、同向同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參考文献】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2 何衡.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困境及突破J.教育科学论坛,2017(10)30.3 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04)109-113.4 贺冰心.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向之必要性研究J.智库时代,2019(38)151-152.【作者简介】郭玉娇(1992.01)女,山东淄博人,汉族,研究生学历,助教,山东工业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朱玉茹(1972.02)女,汉族,江苏铜山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任,副教授.王 莹(1984)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