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睡眠质量及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335808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PDF 页数:77 大小:4.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睡眠质量及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睡眠质量及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睡眠质量及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睡眠质量及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睡眠质量及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分类号:密级:U D C:编号: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睡眠质量 及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 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的所有工作,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有关观点、方法、数据和文献的引用已在文中指出,并与参考文献相对应。除文中已注 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公开发表的作品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 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字):日期:年 月 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学校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

2、 的知识产权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交论文的复印件。本人允许哈尔滨工程大学将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可以公布论文的 全部内容。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论文一律注明作者第一 署名单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涉密学位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本论文(口在授予学位后即可口在授予学位12个月后口解密后)由哈尔滨工程 大学送交有关部门进行保存、汇编等。作者(签字):日期:年 月 日导师(签字):年 月 日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摘要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是目前应用最

3、广泛的治疗失眠的方法,本研究应用此方法旨在探 讨: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被试睡眠状况的改善效果以及检验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被试的 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失眠严重程度量表调查黑龙江省某大学学生的睡眠状 况,共发放问卷846份,在去除无效问卷和没有失眠问题的学生后,有50人愿意接受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经联系后,时间可以配合团体进行者19人。所用工具有匹兹堡睡 眠质量指数量表、失眠严重程度量表、睡眠日志和持续性注意力测验,并应用一般线性 模式中的重复测量来比较被试在前测、后测及一个月后的追踪时各指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后测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分数和失眠严重程度量表分数比 前测有

4、显著性差异,睡眠日志记录的入睡时间有明显减少;在追踪时的结果显示失眠严 重程度量表分数比后测有显著降低,睡眠日志记录的入睡时间、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 和睡眠质量均有显著性差异,这表明此次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是有效的,且改善效果在治 疗结束后一个月中仍然存在。在持续性注意力测验所呈现的一系列指标中,被试的总体 反应时在后测时比前测有显著性差异,追踪时与后测相比无显著降低;被试的误判数在 后测时与前测相比无显著差异,在一个月后的追踪时比后测有显著性差异。这结果说明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可能改善了被试的持续性注意力。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结合现有研究 及以往有关失眠认知行为的研究进行讨论,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具体

5、的建议。关键词:失眠;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持续性注意力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msomnia(CBT-I)is currently the most wid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currently.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msomnia and the impact on the subjects?s

6、ustain attention.The Pittsburgh S leep Quality Index and Insomnia S everity Index were adminstrated to 846 college students in one of university in Hei Longjiang.After excluded invalid data and students who were without sleep problems,50 subjects were included.In the end,the study enrolled 18 subjec

7、ts who had enouth time to participate CBT-I.S ubjects completed the Pittsburgh S leep Quality Index,Insomnia S everity Index and S leep Diary,as well as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s,before treatment,shortly after treatment,and at a one-month follow-up.The study used repeated measure of General Linea

8、r Model to analysis the discrepancy of pretreatment,posttreatment and follow-up.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the scores of Pittsburgh S leep Quality Index and Insomnia S everity Index showed significant reduction,and sleep onset latency also had significant decrease.S ubjects indicated significantly r

9、eductions in Insomnia S everity Index,their diary sleep onset latency from the posttreatment assessment to the one-month follow-up,and their total sleep time,sleep efficacy and sleep quality on the diary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increase.This result showed that CBT-I was effective for improving the

10、subjects sleep,and the effect remained in long term.According to sustain attention,in a series of indicators,the Hit Reaction Time-Overall showed significant reduction from posttreatment,the Commission had a significant lower score in the one-month follow-up when compared with posttreatment.It can c

11、onclued from the data that CBT-I maybe improve the sustain attention.Finally,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discussed and the suggestions future researches were provided.Key words:insomnia;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msomnia(CBT-I);sustain attention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目录第1章绪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目的.

12、31.3 研究意义.4第2章文献探讨.52.1 失眠的定义、流行病学研究和影响.52.2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内容.72.3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国外研究.102.4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一国内研究.132.5 短程失眠认知行为治疗.142.6 本章小结.16第3章研究方法.173.1 研究对象.173.2 研究工具.173.2.1 睡眠日志.183.2.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183.2.3 失眠严重度量表.193.2.4 持续性注意力测验.193.3 研究程序.203.4 团体方案.213.4.1 团体内容.213.4.2 团体带领人.233.5 数据分析方法.233.6 本章小结.2

13、4第4章研究结果.254.1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分析.254.1.1 PS QI量表的分析结果.254.1.2 IS I量表的分析结果.254.1.3 睡眠日志的分析结果.26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2 持续性注意力各指标的变化.274.2.1 总体反应时的差异.274.2.2 误判数的差异.28第5章讨论.295.1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讨论.295.2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305.3 研究建议.315.4 研究的创新之处.32结论.33参考文献.3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39致谢.40附录.41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失眠是最

14、常见的睡眠抱怨,影响了数百万人的生活,在过去的KM5年间一直是研 究的热点。国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33%-50%的成人一年中有几个晚上会失眠,10%-15%的人抱怨失眠同时有白天功能受损的情况,5%-10%的人有特殊的失眠症。在 中国农村,有8%的人报告有一种睡眠困扰27%有失眠症状。以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 的分数大于5分作为失眠的标准,香港有39.4%的人失眠。在学生中睡眠问题也普遍 存在,赵圣文(2009)对医学院的学生调查发现有51.2%的学生睡眠质量差。东南大学有 38.6%的大学生存在睡眠障碍。在广西一所大学的调查显示:可能存在睡眠问题的占被 调查学生的37.9%,其中失眠的学生占17

15、.9%。由于所使用的调查工具和针对的大学 生类型不同,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也有所差异,但仍然可以看出睡眠问题在大学生当中普 遍存在,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睡眠障碍国际分类标准第二版(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 leep Disorders,second edition,简称ICS D-2)对失眠诊断的标准之一,就是有白天功能受损 的抱怨。这些抱怨包括:疲劳或身体不适、注意力和记忆力受损、社交功能或学校表现 差、情绪困扰或烦燥不安、动机或精力下降、工作或开车时易出事故、因睡眠不足引起 的紧张、头痛或肠胃不适、对睡眠感到担忧和焦虑。尽管ICS D认为失眠不

16、仅是夜间的 问题,而是影响个体24小时生活,但是即使是在现象学水平上,对睡眠与清醒时表现 之间的关系仍然了解得不够充分。近年来,一些研究试图通过客观的证据证明失眠对 白天功能造成的影响。2008年Edinger,Means,Carney和Krystal采用回归分析表明主、客观的睡眠指标都能预测白天的行为表现。而在S hekleton,Rogers和Rajaratnam(2010)的文献回顾中认为,目前并没有一致的客观证据表明有某一认知功能受到损伤,根据目 前的研究成果,最有可能出现出损伤的是那些包含转移注意力、持续性注意力和工作记 忆的任务。有研究者认为注意力的受损是造成认知功能损伤的原因(L

17、im&Dinges,“Alexandros N.Vgontzas,M.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in Adults.Sleep,2005,28,(9),2.Chiu,H.F.,Xiang,Y.T.,Dai,J.Chan,S.S.Leung,T.Yu,X.Hou,Z.J.Ungvari,G S.Caine,E.D.The prevalence of sleep problems and their socio-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correlates in young Chinese rural

18、residents.Psychiatry Resesrch,2012,03,050.J Wbng,W.S.,Fielding,R.Prevalence of insomnia among Chinese adults in Hong Kong: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ournal of Sleep Research,2011,20(1),m-26.倪杰,白瑞,昌婷婷,邱炜静,&王长松.大学生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09),54.55.张衣国,林群芳.某高校学生睡眠状况调查及失眠的防治.中国校医,2010,(12),895-896.Es

19、pie,C.A.,&Kyle,S.D.Towards an improved neuropsychology of poor sleep?Sleep,2008,31(5),591-592.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o Boonstra,S tins,Daffertshofer,和 Beek(2007)对大脑活动的研究也发现,睡眠不 足会减少大脑对接受到刺激的皮质反应,反应到认知功能上就是注意力的减退。Balkin 等人(2004)的研究还发现,在一系列测量认知损伤的指标中,持续性注意力是最敏感、最易测的指标,且没有学习效应。因此,持续性注意力是在评估认知功能损伤时常用的 指标。目前,

20、治疗失眠常用的方法是药物治疗,然而药物治疗存在潜在的副作用、容易成 瘾、随时间产生耐受性,最主要的弱点在于药物治疗不是一个根治性的治疗方法,在长 期(超过1-2年)使用时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另一个可选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是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insomnia,简称 CBT-I)。1993 年,Morin等将认知疗法、刺激控制疗法和睡眠限制疗法加以整合,提出了失眠的认知行为 疗法。2005年美国国家卫生院(National Ins出ute of Health)在专家共识报告中建议使用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作为慢性失眠的治疗方法(Dola

21、n-S ewell,Riley,&Hunt,2005),它的临 床疗效已经多方证实。美国睡眠医学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S leep Medicine,简称 AAS M)在2006年将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列为治疗失眠的首要选择。Mitchell等人(2012)综合几个重要期刊数据库中有关CBT-I和药物治疗的对比研究显示,CBTI至少和药 物治疗的效果一样,而且比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长期疗效,并建议在基本医疗机构更多 的应用CBT-I来治疗失眠。未艮据 Morin 和 Bootzin(2006)Edinger 和 Means(2005)Mei-Yeh Wang(2005)等人

22、对CBT-I治疗失眠的文献回顾,大多数研究结果都表明CBT-I比单一的行为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和安慰剂治疗更有效。CBT-I不仅对原发性失眠病人有效,在以共病的失眠患者为研究被试时,CBT-I不 仅能改变他们的睡眠状况,对改善这些共发疾病或这些疾病导致的不适也有显著疗效。Belleville,Cousineau,Levrier,和 S t-Pierre-Delorme(2011)回顾了焦虑和失眠相关的文献 发现CBT-I对焦虑有中等程度的改善作用。Manber等人(2011)的研究表明不管抑郁的 Lim,J.,&Dinges,D.F.S leep deprivation and vigilant

23、 attention.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2008,1129,305-322 Boonstra,T.W.,S tins,J.F.,Daffertshofer,A.,&Beek,P.J.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neural functioning:an integrative review.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2007,64(7-8),934-946.Mitchell,M.D.,Gehrman,P.,Perlis,M.,&Umscheid,C.A.Comparati

24、ve effectiveness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a systematic review.BMC Family Practice,2012,13(1),40.Dolan-S ewell,R.T.,Riley,W.T.,&Hunt,C.E.NIH S tate-of-the-S cience Conference on Chronic Insomnia.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2005,1(4),335-336.&Morgenthaler,T.,Kramer,M.,Alessi

25、,C.,Friedman,L.,Boehlecke,B.,Brown,T.,et al.(2006).Practice parameters for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treatment of insomnia:an update.An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report.Sleep,2006,29(11),1415-1419.Belleville,G,Cousineau,H.,Levrier,K.,&S t-Pierre-Delorme,M.E.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

26、e impact of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for insomnia on concomitant anxiety.Clinical Psychological Review,2011,31(4),638-652.2第1章绪论程序如何,经过CBT-I治疗后被试都显示了失眠症状和抑郁症状的改善。Vitiello,Rybarczyk,VbnKorff,及S tepanski(2009)在一项以患有关节炎的老年人为被试的研究中,CBT-I在改善睡眠状况的同时,也减轻了疼痛。此外,Espie,MacMahon,Kelly,和 Broomfield在2007年的研究,T

27、ang在2010的研究都表明CBT-I对失眠造成的白天功 能受损也有很大益处国内采用CBT-I治疗失眠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量和多导睡眠仪做为评估工具,证明CBT-I能够改善被试的睡眠状况。此外,应用 症状自评量表(S CL-90)评估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发现CBT-I不仅能够提高被试 睡眠质量,还能增强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情绪症状(韩丽霞&刘向明,2011;刘 罕隽,徐英,&王金华,2009)。在基本医疗机构中,一个6-8次的CBT-I可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并加重了医疗机构 和病人自己的负担,从而限制了 CBT-I的应用。针对这一不足,许多研究者提出了短

28、程的 CBFI 治疗方案(Espie,MacMahon,Kelly,&Broomfield,2003;Edinger,&S ampson,2003;Edinger,William Wohlgemuth,Rodney,2007;Edinger,Olsen,S techuchak,Means,Lineberger,Kirby,et al.,2009),并通过研究证实了短程CBT-I确实对睡眠的改善 情况有显著的效果。本研究综合整理前人短程CBT-I的研究结果,考虑到大学生的考试、假期、课业压力等问题,提出3次的团体治疗方案。综上所述,失眠是睡眠问题中最常见的抱怨,在它造成的认知功能损伤中,持续性

29、注意力是评估认知功能常用的指标。本研究使用CBT-I治疗方法,以在校大学生为被试,不仅研究它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更进一步探讨CBT-I对持续性注意力造成的影响。由 于标准流程花费时间长,且目前研究已证实短程的CBT-I具有同样的改善效果,因此在 本研究中应用了 3次的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团体方案。1.2研究目的根据前文对研究背景的探讨,本研究以大学生失眠患者为被试,实施三次的短程 CBT-I团体,有以下两个研究目的:Tang,N.K.Brief CBT-I for insomnia comorbid with social phobia:A case study.Behav Cogn Psycho

30、ther,2010,38(1),113-122.王玉娟.认知行为治疗在失眠症中的应用.江苏卫生保健,2009,11(02).吴任钢,张春改,邓军,&隆春玲.认知行为与安眠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0).杨春梅,李辉,&李芸.我国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的疗效元分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4),2751-2755.心 Edinger,J.D.,&S ampson,W.S.A primary care friendly cognitive behavioral insomnia therapy.Sleep,2003,26(2),177-182

31、.一“一3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探讨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大学生睡眠状况的改善效果。2.探讨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大学生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1.3研究意义理论意义:由于国内使用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方法来治疗失眠患者还处于起步阶段,治疗方式采用的都是标准的治疗流程,本研究将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阶段缩减为三次,进行它的效果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为何。现实意义:短程、有效的失眠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更广泛的应用到失眠的临床治疗中。CBT-I的疗效能否扩展到持续性注意力的改善上,那么在将来的失眠治疗中不仅要考虑 对失眠的改善效果,还应考虑治疗对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4第2章文献探

32、讨第2章文献探讨本章着重探讨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研究及它对失眠以外的其它生理或心理状 况的影响。全章共分为五节,本章第一节主要内容为失眠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资料,第二节则详细介绍了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常用的五个助眠技巧的内容,第三节整理了国外 相关研究,探讨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研究,第四节为国内的研究状况,由于此次研 究所用团体是一个短程的团体,因此在笫五节介绍了几个使用短程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 研究。2.1 失眠的定义、流行病学研究和影响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与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ostic and S 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33、Edition;简称DS M-IV)中,对原发性失眠的定义为:1.患者主观抱怨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睡眠不具恢复性,至少持续一个月;2.这种睡眠障碍造成了临床上的痛苦,或损伤了社会、职业或其它重要领域的功能;3.睡眠障碍不是由于其它睡眠疾病如嗜睡症、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生理节律引起;4.睡眠障碍不是其它精神疾病(如焦虑、抑郁)引起;5.睡眠障碍不是由于生理一般医疗状况,或物质滥用引起。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失眠常伴随各种生理或心理疾病而发生,若是失眠问题由医疗 状况、物质或药物使用、呼吸相关的睡眠疾病、生理或其它精神疾病引起时,则称它为 继发性失眠;当失眠与某些生理或心理疾病交互影响,分不清因果

34、关系时,则称它为共 发性失眠。Ohayon(2002)总结了各国50多篇有关失眠流行病学的资料发现,这些调查主要 从四个定义来评估失眠的流行率:失眠的症状、出现失眠症状并伴随白天抱怨、对睡眠 不满意和可做失眠诊断。根据第一种定义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出现失眠的症状,根据第 二种定义,当考虑到白天的状况时,流行率在9%到15%。采用第三种定义时,失眠者 占人群的8%-18%。根据DS M-IV对失眠的定义有6%的人可被诊断为失眠。进一步分 析失眠者的特征,年龄较高者和女性较容易有失眠的抱怨,。离婚、鳏寡、独居者、失“Ohayon,M.M.Epidemiology of insomnia:what w

35、e know and what we still need to learn.Sleep Medicine Review,2002,6(2),97-111-“Kim,K.,Uchiyama,M.,Okama,M.,Liu,X.,&Ogihara,R.An epideiological study of insomnia among the Japanese general population.Sleep,2000,23(1),41-47Pallesen,S.,Nordhus,I.H.,Nielsen,GH.,Havik,O.E.,Kvale,G.&Johnsen,B H.,et al.Pre

36、valence of insomnia in the adult Norwegian population.Sleep,2001,24(7),771-779.5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业者、社经地位较低的人也较容易出现失眠问题。针对台湾、日本、韩国三个北亚国家所做的调查研究,将失眠定义为有入睡困难、睡眠中断或早醒其中一个症状,并至少持续两个星期以上,其盛行率分别为10.3%、4.0%、9.9%。苏东平(2007)针对台湾中部地区进行失眠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指出乡村地区 民众中,一生有过失眠者为9.2%,一个月内曾有过失眠者为9.5%(女性11.4%,男性 7.3%)o Chiu等人(2012)

37、调查了 1642中国乡村年轻人的睡眠状况,其中有8%的人报 告他们至少有一种睡眠困扰,2.7%的人至少患有一种类型的失眠。Xiang等人(2008)调 查了北京市区及郊区的5926名被试的失眠状况,调查显示有9.2%的人至少有一种失眠 症状,其中7%的人存在入睡困难的问题,8%的人在入睡后频繁觉醒,4.9%的被试早醒;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还表明,无论城市还是郊区,年龄大,女性、离异、分居、丧偶、有 重大生理或精神疾病都是失眠的高发人群。以上数据表明,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失眠都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健康问题。睡眠障碍国际分类标准第二版对失眠诊断的标准之一,就是有白天功能受损的抱怨,这些抱怨包括:疲劳或

38、身体不适、注意力和记忆力受损、社交功能或学校表现差、情绪 困扰或烦燥不安、动机或精力下降、工作或开车时易出事故、因睡眠不足引起的紧张、头痛或肠胃不适、对睡眠感到担忧和焦虑。这些结果大多是通过失眠者的主观报告得出,近几年,不断有学者尝试用客观的证据来证明失眠对白天功能造成的影响。Edinger等 人(2008)的研究证明失眠确实会造成白天行为的差异,原发性失眠组被试与正常组在完 成一系列反应时任务时差异显著,原发性失眠组被试反应时间更长,反应的不一致性比 正常组更大,采用回归分析表明主观睡眠日志报告、客观多导睡眠仪记录的睡眠指标都 能预测白天的行为表现。Espie和Kyle(2008)认为这个研

39、究使用了一个大样本、充分 筛选过的原发性失眠病人、控制了性别和年龄并使用了多种检测手段,因此该研究具有 充分的测验敏感性。S chneider,Fulda和S chulz(2004)使用警觉性测验发现了失眠组被试与正常组被试 的差异。Altena,Van Der Werf,S trijers,和 Van S omeren(2008)使用两类警觉性测试,评Ford,D.&Kamerow,D.B.Epidemiologic study of sleep disturbances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An opportunity for prevention?Jour

40、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89,262(11),1479-1484.“Nomura,K.,Yamaoka,K.,Nakao,M.&Yano,E.Impact of Insomnia on Individual Health Dissatifaction in Japan,S outh Korea,and Taiwan.Sleep,2005,28(10),1328-1332.Xiang,Y.T.Ma,X.Cai,Z.J.Li,S.R.Xiang,Y.Q.Guo,H.L.Hou,Y.Z.Li,Z.B.Li,Z.J.Tao,Y.F.Dang,

41、W.M.Wu,X.M.Deng,J.Lai,K.Y.Ungvari,G S.The prevalence of insomnia,its socio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correlates,and treatment in rural and urban regions of Beijing,China:a general population-based survey.Sleep.2008,31(12),1655-1662.Edinger,J.D.,Means,M.K.,Carney,C.E.,&Krystal,A.D.Psychomotor performan

42、ce deficits and their relation to prior nights*sleep among individuals with primary insomnia.Sleep,2008,31(5),599-607 Espie,C.A.,&Kyle,S.D.Towards an improved neuropsychology of poor sleep?Sleep,2008,31(5),591-592.第2章文献探讨估失眠被试和正常组被试在不同认知需求上的差异,两组被试在这两个测试的反应时间 存在显著差异。失眠组被试在简单警觉性测验中反应更快,而在复杂警觉性测验中反应 较

43、慢,因此他认为行为的降低特别体现在那些需要更多认识功能的任务中。Varkevisser 和Kerkhof(2005)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一系列认知功能的测验,研究结果表明 与正常控制组相比,失眠被试表现出显著的警觉性的降低。“警觉性”这个词在不同的 研究中代表不同的意思,心理学家和认知神经学家通常用这个专业术语描述一段时间内 对某一指定任务的持续注意的能力(Davies and Parasuraman,1982;Parasuraman,1998),因此可以认为S chneider等人的研究表明失眠被试比正常组有显著的持续性注意 力的降低。S hekleton等人(2010)通过文献回顾

44、认为最有可能出现损伤的是那些包含转移注意 力、持续性注意力和工作记忆的任务。由于注意力在认知功能中的重要性,又考虑到 持续性注意力测验的敏感性,本研究选用持续性注意力做为评估白天认知功能的指标。2.2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内容Morin等于1993年将认知疗法、刺激控制疗法和睡眠限制疗法加以整合提出了失眠 的认知行为疗法(简称CBT-I),并被美国睡眠医学委员会推荐用于原发性失眠的治疗。自此,认知行为疗法成为了最有前途应用最广的失眠治疗方法。它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 种助眠技巧:认知重建、睡眠卫生、放松训练、刺激控制法以及睡眠限制法。下面将对 这五个部分分别予以说明。一、认知重建Harvey(2002

45、)认为认知结构在失眠的成因与维持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失 眠患者对于失眠的担忧,常常夸大失眠造成的后果或对白天活动的影响,从而使睡前的 生理或者心理活动更加活跃,而这种睡前过度的活跃状态使患者入睡的困难程度增加,导致失眠症状加重,造成了长期失眠的恶性循环。认知理论是使用心理学理论重建积极 合理的认知,改变病人对失眠不良的信念和态度。常见不合理信念,“没有药我无法入 睡”“就算我不能入睡,我也应该躺在床上休息”“如果我无法入睡,明天我就什么也做不 成了“。Altena,E.,Van Der Werf,Y.D.,S trijers,R.L.,&Van S omeren,E.J.S leep l

46、oss affects vigilance:effects of chronic insomnia and sleep therapy.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200S,17(3),335-343.%S hekleton,J.A.,Rogers,N.L.,&Rajaratnam,S.M.S earching for the daytime impairments of primary insomnia.Sleep Medicine Review,2010,14(1),47-60.7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Harvey和Payne(2002)以想象法为主要的认知技术

47、,要求被试在睡前想像能够使 自己感到放松或感兴趣的情境,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想像法的被试在侵入性思考频率上虽 然没有显著减少,但由想法引起的不适感和入睡时间上比起控制组有明显的降低。Morin,Blais和S avard(2002)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组、药物组、联合组、安慰剂组对原发性失 眠病人的研究发现,治疗后认知行为组与联合组在睡眠的信念和态度上有显著改善,DBAS问卷分数与睡眠效率的提升呈负相关,且相关显著,说明良好的睡眠信念可促进 睡眠效率。Edinger(2001)用CBT-I组,放松训练组(逐步肌肉放松法)和安慰剂组 做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CBT-I组在DBAS问卷上有更大的改变,这些

48、改变可持续到 6个月,而且这些认知的改变与主客观的失眠症状的改善相关,尤其是在CBT-I组相关 更显著。以上研究都表明治疗失眠患者时改变其睡眠相关的信念和态度是重要的。二、睡眠卫生教育Hauri最早提出了睡眠卫生的概念,认为睡眠卫生的目的是避免可能干扰睡眠的行 为,养成促进睡眠的行为习惯。S tepanski及Wyatt(2003)回顾了使用睡眠卫生教育改 善被试睡眠状况的研究,发现没有两篇研究使用的睡眠卫生教育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这些研究共同的内容包括:上床时间与起床时间的规律性、酒精咖啡等刺激性物质的使 用,运动习惯的规律性以及睡眠环境的舒适性等。国际睡眠疾病分类第二版将睡眠卫 生不足列为

49、一项单独失眠诊断,其内容包括:睡眠作息的规律性,刺激性物质的使用 习惯,睡前引起激发程度的行为习惯,睡前环境舒适度,以及是否在床上进行睡眠以外 的活动。尽管睡眠卫生教育经常被应用到失眠的治疗中,但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显示它做 为单独治疗的有效性。由于睡眠卫生不良仍然有可能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因此在应用 其它治疗技巧时,合并使用睡眠卫生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三、放松疗法Bonnet和Arand(1997)认为我们睡觉的能力不仅由睡眠系统决定,还受清醒系统的 影响,失眠患者清醒系统的过度激发是导致他们睡眠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者 必须对被试的过度激发状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应用放松训练改善被试失眠状况

50、的目标 就是降低被试的过度激发状态,早期运用放松训练治疗被试失眠的研究中,大多运用“Morin,C.M.,Blais,E,&S avard,J.Are changes in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sleep related to sleep improve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2,40(7),741-752 S tepanski,E.J.,&Wyatt,J.K.Use of sleep hygiene in the treatment of in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育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