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海盐板晒技术的发展及管理.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339984 上传时间:2024-07-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海盐板晒技术的发展及管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海盐板晒技术的发展及管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海盐板晒技术的发展及管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 7 卷第1 期2024 年0 2 月doi:10.16018/32-1499/c.202401001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37 No.1Feb.2024中国海盐板晒技术的发展及管理嵇建平,杨倩(中国海盐博物馆,江苏盐城2 2 4 0 0 1)摘要:中国古代海盐的制盐方式主要为火煎及日晒两种,前期以煎盐为主,明代海盐产区的晒盐法已逐渐推广。当时采取晒盐法的有淮北、长芦、山东、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部分盐场。到了清代,晒盐法进一步推广,至清末民国

2、时期出现滩晒法。因晒盐方式不同,产生了沟滩晒法、井滩晒法、砖池晒法、石晒法、板晒法等多种晒盐方式。结合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馆藏的涉及“袁浦场”“穿长场”的两件纸质文物,窥探清末及民国时期板晒发展的历史及管理情况。关键词:板晒;私盐;板照;发展与管理中图分类号:K258在我国盐业史上,用盐板晒盐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两浙,分布于今浙江省的舟山、宁波、绍兴及杭州四个市与上海市的奉贤县(今上海市奉贤区)的沿海沿江一带,清末民初淮南盐区亦有仿制者。板晒,顾名思义,用晒板晒制盐卤制盐。1)它是“淋卤晒盐”的变种,煎盐是将卤水注人盘、或锅中,用火力熬煮,而板晒则是将卤水注人晒板,曝晒成盐。相比于传统的以火煎盐,利

3、用风能与太阳能量的板晒法节省了大量燃料,不仅节约了制盐成本,也提高了海盐生产效率。晒板为杉木制成,四围添加木条,缝隙处涂以石灰,注入卤水晒盐,遇雨即将1 0 块盐板相叠,最上一块翻盖防雨,收晒灵活方便,解决了晴雨多变天气的影响。板晒技术可谓中国盐业历史上一次重大飞跃。一、板晒的起源与发展1.板晒在两浙盐区的兴起与发展据汤浚编岱山镇志所载,首创盐板的是岱山乡民王金邦。据岱山盐区老盐民传说,王金邦是岱山泥峙盐民,祖传用锅灶煎盐,有一次他挑卤送往锅灶煎盐时,无意中将卤水泼在扁担上,经过日晒蒸发,这些卤水竟在扁担上结晶成盐,由此打开了他的思路,试验用木板晒盐,果然获得成功。收稿日期:2 0 2 3-1

4、 0-0 9作者简介:嵇建平(1 9 8 4 一),女,江苏盐城人,馆员,硕士,研究方向:文物与中国盐业史。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8-5 0 9 2(2 0 2 4)0 1-0 0 0 1-0 5这个传说有一定可信度,但板晒的推广肯定与其优势有必然关系,其优势之一便是“更省柴火费用,盐本既轻,卖价亦贱,民间贪贱食私,遂致行销日广”,2 解决了以前“柴价日昂”所带来的燃料危机,降低了产盐成本。其二则是板晒适应了浙江地区晴雨多变的天气状况。据盐法通志卷三十五场产门记载,“天晴时摊板晒盐,天雨时须以板逐叠高,每十块为一叠,而以晒板覆为盖”。“板晒之法创于乾嘉年间,初仅岱山一处,既而余姚

5、之石堰场、松江之袁浦等场相继仿造。光绪末,淮南吕四场亦有行之者。根据文献,最早推广板晒的是浙江岱山,然后遍及舟山各岛,再后才逐步推广到余姚、袁浦等盐场。舟山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已经全面实现了板晒,余姚场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用木板晒盐,袁浦等场迟至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才均用板晒制盐。3 “民国五年(1 9 1 6)和民国十八年(1 9 2 9)两次发动改煎为晒,裁废了仁和等1 5 个购卤煎盐和管理不便的盐场,保留余姚等1 7 场。晒盐比重,民国三年为58.01%,十八年增为7 8.9 1%;管理上也由控制煎灶给为控制盐板、盐垣。”4 1 3 1 4 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地区大部分还是维持板

6、晒方式,“为了进一步改进浙盐生产技术,1 9 5 2 年1 0 月,第一分局副局长皋九皋参照淮北滩晒制盐法,在2庵东盐区东三乡试建面积为0.5 2 公顷的小型盐滩为浙江推行滩晒制盐工艺迈出了第一步”。4 1 3 1 9 2 0 世纪7 0 年代初期,全省老盐田已基本改淋卤、板晒为滩晒。2.板晒法在淮南盐场的应用板晒技术“创始于清嘉庆年间浙江定海,咸丰年间传至江南松江,光绪三十二年(1 9 0 6)又从松江传人南通境内民国期间,板晒盐技术又自市境向北传人淮南泰州盐区”,5 1 5 1 6 此为板晒技术传播的基本路径。1903年,为整顿盐弊,振兴盐业,张骞等股东召集股资,“集股本规银十万两,购吕四

7、李通源盐垣,建立同仁泰盐业公司”。6 1 0 8 张骞对同仁泰盐业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改良制盐方法是同仁泰盐业公司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司相继考察学习东盐法(日本制盐法),海法(海州、山东土池晒盐法),松江板晒法。海法是将盐卤注人土池中曝晒,同仁泰盐业公司仿照修筑土池,但吕四土质松散,盐卤渗人土中,土池不能盛卤。海法无须柴草熬煮,节约了成本,但土池渗卤,且深受天气影响,海法虽与板晒法相似,可节约成本,但由于无法盛卤与适应天气影响等因素,终究没能持续。经实验对比后,板晒因适应多变天气、节省燃料及投人成本少的先天优势,一直作为同仁泰盐业公司主要制盐法之一。1 9 0 8 年在同仁泰盐业公司

8、戊申年说略中说道“板晒成效已著,出盐尚旺,招工包晒,事有把握。”1 9 1 8 年,在同仁泰盐业公司第十六届说略(戊午年)中记载“旧法煎盐终归淘汰,不能不注重板晒。拟提板租之存款,明年添板三千块。合原有之板,共计一万六千三百块。此后,按年递增,能增至四万块,则煎即灭而盐自存。6 7 2 0 1 9 0 6 年,公司订板3 0 0 0 块,次年达1 万块,此后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民国十三年(1 9 2 4)实有晒板1.8 万块。晒板最多时曾达2 万块。”5 1 3 8 板晒法在淮南吕四场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推广。“民国十三年(1 9 2 4),张骞建议政府允许淮南通泰各场一体仿照通属吕四场同仁泰

9、盐业公司办法,推广板晒制盐,维持灶民生计。”5 1 3 8 5 故板晒盐技术至此逐渐传人淮南泰州盐区。1 9 8 0 年以来,淮南盐场“同时推广应用塑料布对部分盐田实行上盖下垫、防雨防渗新措施”,5 1 7 普遍实行大面积滩晒,木制晒板全部废弃。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穿长场的板晒管理为例随着板晒法的逐渐推广,不但出现了富户出租晒板以及一般民户自备晒板晒盐的“板户”和“板人”,而且也出现了所谓的“晒私”“板私”。对于这样的“漏私”现象,官府为了国家利益,定会严加管理。板晒的管理究竟如何,本文尝试通过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馆藏的两件关于板晒的文物窥探其管理方面的发展状况。盐城中国海盐

10、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珍藏一件(套)光绪三十四年(1 9 0 8)年晒板执照,该执照由“照根”与“板照”两部分组成。现将执照考略如下:执照为纸质,长2 6.5 厘米,宽2 2.5 厘米,“板照”上印有“查明墩井板给照各凭户执永免纷争”朱字内容(如图)。全文抄录如下:板照袁字第伍百捌拾肆号袁浦场正堂,为给发板照事,案查松属各场改煎为晒,烙板编号历年既久,散漫无稽。遵奉宪筋由场刊印板照给户收执,每届年终验换一次,随时抽查,就板烙印,以杜弊混。今团字号晒板块原编号合行填发,须至板照者。右给墩井户收执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日给簡填场正堂袁字第伍百捌拾肆号照根袁浦场正堂遵奉宪筋刊印板照今团字号晒板块原编号相

11、应照填给发,墩井户收执簡填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袁字第伍百捌拾肆号“板照”中的“袁”即“袁浦场”。元大德三年(1 2 9 9),两浙所辖产盐地为3 4 场,即仁和、许村、西路、下砂、青村、袁浦、浦东、横浦。4。4 3 1 0“袁浦场在华亭县旧袁部,宋置场于柘林城,延衰二十余里,逼近海塘,灶舍错处。”7 袁浦场煎煮海盐历史悠久,至清末始晒盐。清嘉庆年间,岱山人王金邦用门板晒盐成功,由是开始“板晒”。咸丰年间(公元1 8 5 1 1 8 6 1)岱山盐民谢来才等3 户因逃荒携带盐板到奉贤县柘林海滩安家,传入板晒制盐,本地盐民见而仿效。8 1 4 至光绪七年第3 7 卷二、板晒的控制与管理1.浙属盐场板

12、晒的管理模式以袁浦场与第1 期(1 8 8 1),袁浦、青村二场盐户均用板晒制盐。3 因袁浦场“盐配嘉松二所分,所经之叶谢塘居民稠杂,商贾辐轶,西通张泽,东抵横泾,歧途错出,最易漏私,而近场之漂缺口尤甚”。7 由于板晒技术的特殊性与盐场易于漏私的地理环境,私盐愈演愈烈。清代,私盐名目很多,包括场私、军私、官私、商私、船私等。场私即食盐生产地区各盐场的走私,场私向来被视为贩私之源。由于板晒用的晒板制作方便、成本较低,板晒地区的盐民大多自制晒板晒盐,方便高效。制盐工具容易置办,导致偷晒、多晒等现象,为官府控制私晒的管理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私盐泛滥,官盐滞销,盐税大大缩水。两浙官员试图通过在源头上控

13、制晒盐产量来缓解危机。在此形势下,管制焦点很快集中到对岱山、余姚、袁浦、穿长等地盐板的控制上。故此,盐场烙板编号,印发“板照”给户收执,每届年终验换一次,且随时抽查,用以确权登记,以便官府控制私产私销。控制晒板的具体做法,可以参照中国海盐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件文物,即民国三年(1 9 1 4)同属两浙盐场的“穿长场署详奉两浙盐运使核准取缔晒板条例”及所附的“白话文通告”。其具体内容如下:穿长场署详奉两浙盐运使核准取缔晒板条例调查全场晒板确数及各板户团落花名,既每户各晒若干板,分别造具清册以辅稽查,每年调查最少一次;既经详细调查确数后,即按照晒板数目编制号码,切刻铅牌,表面分别查照清册发给各晒户,令

14、其钉于晒板的侧面以志官板而杜私晒铅牌,除编制号码外在刻以场员签字以防弊端;晒板编钉铅牌后即认为官板准其逐日晒盐,归商收买,如有未钉铅牌之板,蒙混晒盐,一经查出,除了将私板没收外,按照板数每块规定罚银一元,准以五成充赏查板之人,五成留作特别费用;制盐特许条例现经公布,将来有官板者得提出呈请书,请领特许证券;编钉官板时每板收回铅牌费当十铜圆三枚,此外不得多索分文;板户如有增多晒板时,须先开具团落花名及增多若干板票,请场署以便编制号码切刻铅牌查钉,如有违犯本条例,一经查出后即照第三条规定科罚以杜漏私;板户如有减少晒板时,亦须随时票明理由并嵇建平,等:中国海盐板晒技术的发展及管理3须将晒板所钉铅牌一并

15、票送场署验明注销以便查核;板户增多晒板票请编钉铅牌时,本场即先将曾经减少晒板缴回的铅牌补钉,如不敷用再行续编新号,以免间断而便稽查;晒板如有破损不能晒用时,须先将铅牌取下票送场署查验,暂行取销,如该板户愿再制新板,准其报领钉,如违犯本条例者,科罚与第三条同;前项晒板清册照誉写一份送交引商,以便按户照板收买产盐,如有板多盐少或盐多板少,应由该商票报场员分别查办。白话文通告的内容本场的晒板向来都是私晒的,从前本来不准你们晒盐,官府是要禁止的,现在因为你们生活为难,所以要替你们想一个办法,拿从前的私板一起变成官板,有了官板就可以晒盐了,官府不但不禁止,而且要保护你们晒盐了,所以朱前盐事长,详情盐运使

16、核准的编钉铅牌办法,本盐事长接任以后,就继续办理。现在铅牌已敲全了,编钉的道理如同从前烙印的一样,凡是你们各自板晒都要编钉,钉一块铅牌,由前任详准运司收铅牌资本费三十文,以外并不多取,编钉的时候你们就要随时清付,不准短欠分文,当时可以给你们收据,你们要晓得钉一块铅牌不过才三十文,以后就是官板,就准你们每天晒盐了。况且部里领发一种制盐特许条例,必定要官板,方可以请领证券,领到这一张证券就是制盐的凭证,就同执管自己田地房屋一样。可以永远传代下去的。总而言之,此次编钉铅牌之后,就是官板了,将来就准你们请领制盐证券了就准你们晒盐了,倘若没有编钉的晒板就是私板,就要查禁,就要罚办了。所以你们现在先花几个

17、编钉铅牌的铜钱,就是永远的利益,永远的基业,这种事情难道不便宜吗?本盐事长现在已排了员警,不日就要查钉了,怕你们不晓得编钉的道理,所以编了白话文通告,你们一见定然明白了,自通告之后等待员警到你们住处编钉铅牌的时候,你们需要将所有的晒板一起拿出来,块块编钉,不得藏匿一块。如有以多报少藏匿不钉的,查出来不但要罚要办,就永远不准晒盐了。还有要替你们说的话都附粘在这张条例上了,你们可以细细看明白了,以后就照这个办法。中华民国三年九月十五日4穿长场同属于两浙盐场。“宋置穿山长山二场,一在镇海县之海晏乡,一在镇海东南之罗山城,明代天启二年并长山于穿山,故名日穿长。”7 从此套文物中可看出“编钉铅牌”办法是

18、袁浦场板照所载“就板烙印”防控私板的升级做法,其目的就是要查禁私晒,以防透私,官府一进步的监管可见一斑。根据此套文物,笔者归纳出关于浙属穿长场于民国初期查板的四项内容:(1)调查确数、编排号码:调查全场晒板确数及各板户团落花名,就是将各盐户所持晒板登记注册,以便稽查,每年调查至少调查一次。(2)切刻、编钉铅牌:调查确数后即按照晒板数目编制号码,切刻铅牌,钉于晒板的侧面以示官板,铅牌除编制号码外再刻以场员签字以防舞弊。(3)印发板照:编钉铅牌后即为官板,有官板者会有验板照,准其逐日晒盐,归商收买。(4)官板晒盐,归商收买:前项晒板清册,照誉写一份送交引商,以便按户照板收买产盐,如有板多盐少或盐多

19、板少,应由该商报场员分别查办。纵使针对板晒的管理法规甚是严密,但私盐管控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光绪六年(1 8 8 0),清政府为控制产量,防止私漏,实行计丁授板,每丁盐板6 块,超过的减半留半,即所谓毁二留八,但并未能阻止晒盐的发展,清末,晒盐在浙江已占主要地位。”4 1 2-3 1 3“宣统元年(1 9 0 9),度支部官员已在奏报中批评余姚盐场官收有限,私晒无穷”。”9 1 7 9 3 5“民国六年清查盐板,加烫烙印,称为官板。民国九年统一规定盐板尺寸,一律长7.4 尺、宽3 尺、深1 寸,并派盐警查产,防止走私。”4 1 3 1 4 由此可见,官方查板、毁板的效力一直在施行,也说明这些

20、管理办法始终无法遏制板私的发展。2.淮南盐场的管理模式一一以吕四场为例“板晒制盐工艺在淮南境内已有1 0 0 年历史。当其于清代末年从松江引进之时,实为江苏省境内唯一先进的一家。”5 1 5 1 7 故本文将以同仁泰盐业公司所属的吕四盐场为例来探讨淮南板晒盐场的管理模式。同仁泰盐业公司购买接办吕四盐场之后,一是制定规定章程,整顿盐场弊病;二是改良制盐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公司投人巨额资金,试验多种制盐方法,经过多年的投人与产出试验,最终板晒与煎盐法成为公司重要的制盐方法。(1)吕四场的整顿主要集中在革除吕四旧场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弊病上。首先,从管理制度上看,清光绪二十九年(1 9 0

21、 3),公司制定了同仁泰盐业公司整顿通章,分为银钱专章修理专章煎房专章垣友专章书专章灶友专章治下专章雇工专章头长煎丁条约专章九个部分。管理面面俱到,颇具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特点。整顿通章第一条:“盐业为商务之一,凡执事人概称先生,不得沿老爷之旧”。6 4 3 书专章中规定“写信不用客套,只叙实事”,6 4 这些规定革除了封建衙门式陋习,去除了过去的官僚作风,减少了繁文节,提高了办事效率。并要求对“各执事人等讲求品行,如有宿娟聚赌,营私作弊等情,一经访实,立即辞退”。6 4 3(2)从生产方式来看,公司采用了雇工方式。无论盐工还是执事人等均采用雇佣方式,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表现之

22、一。相较于两浙板晒盐场的“板人”或“板户”而言,具有先进性。吕四场晒板为公司提供,不为雇工所有,而两浙板晒盐区晒板实际为板人或板户所有,或自制晒板或购于官府,每板编钉铅牌,发给“板照”或“制盐证券”。官方管控下,板户在保证每年正课额度下,多晒之盐便可偷卖;在封建管理模式下,盐场管理人员伺私舞弊,串通上下谋取利益,亦是场私泛滥的重要原因。“念盐法之弊在漏私,而私之原在丁无以资生,漏之便在地散”,6 1 0 8 故公司在体恤雇工、设施建设、加月俸、禁门规、集中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整顿。在整顿通章的雇工专章有此规定:“雇工上手每人每月五元,午秋节赏各四元,年节赏各十二元,下手每月三元,午秋节赏各二元,

23、年节赏各六元。雇工用二十四人或三十人分为三班,每班十天一轮,值班者在垣食宿。”6 4 5 同仁泰盐业公司按时为雇工发放工资和奖励,并为其提供食宿,提高雇工待遇,使其安于本职,与高薪养廉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时,对雇工也有具体和严格的要求,如“受雇之工必须觅有妥保,并具切结,始准充当。如无保结者,不用雇工改穿号衣,以便稽查。号衣各注姓名,临班领着,下班存垣雇工均系土人,收盐时,须查禁妇女、小孩扫盐、窃盗等事。若雇工之妻、子女犯者,即是私过,查出斥退。每日封堆,必须请垣友眼同封印,不准私用。盐车到垣交收后,不论余盐分厘多少,一概留垣,不准仍听其带出如能恪守垣章,格外出力者,除节赏外,年终加赏花红。管工

24、、上手约束指导有方者,较众加第3 7 卷第1 期倍。”6 4 6 此种种规定的效果如何,从后期板晒收盐桶数的不断增加、板晒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盐业收人的不断充盈便可知晓。(3)从公司组织形式来看,同仁泰盐业公司实行股份制形式。创办资金由张集股招募而来,相对于其他盐场有了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减少了政府的管控。虽然公司对于板晒管理没有详细且专项的规定,但是从公司制定的章程中亦可窥探出板晒管理的大致模式。三、结语起源于浙江岱山的板晒技术得到南通实业家张骞的青睐,并把这项技术运用到淮南吕四场,且在张骞的建议下板晒技术北上传播于淮南泰属盐场。同仁泰盐业公司对吕四场的管理相较于两浙地区板晒盐场的管理模式颇具

25、其规范性、先进性、嵇建平,等:中国海盐板晒技术的发展及管理5科学性。虽然同仁泰盐业公司在民国十五年(1 9 2 6)总理张骞逝世后趋于衰落,并在民国二十一年(1 9 3 2)结束经营,但不得不说它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盐业企业,开启了中国盐业的近代化,是一次伟大的尝试。综上所述,板晒技术的出现是中国沿海地区盐民因地制宜、应运而生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海盐生产在技术工艺上的重要创新。板晒管理在封建制度下,从官府单方面的控制、威压到后面人性化、规范化管理都是特定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是社会进步的体现。1 9 4 9 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板晒也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到二十世

26、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塑苦工艺的逐步推广,无论是煎盐还是晒盐地区逐步实现大面积的滩晒,中国海盐生产的发展与管理进人了一个斩新的阶段。参考文献:【1 郭正忠.中国盐业史古代编 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7.2张茂炯.清盐法志:卷1 6 3:两浙四场产门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1 0.3朱去非.盐板晒盐考 J.盐业史研究,1 9 9 0(3】:1 4.4 唐仁粤.中国盐业史地方编 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7.5 巧张荣生.南通盐业志 M.南京:凤凰出版社,2 0 1 2.【6】李明勋,尤世玮.张骞全集:第5 册M.上海:上海辞书书社,2 0 1 2.7】延丰,阮元.钦定重

27、修两浙盐法志:卷6 场灶一袁浦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 0 1 2.【8 柳国瑜.奉贤盐政志:生产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 9 8 7.9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 9:征榷考十一M.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3 6.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Management ofBoard Drying Sea Salt Production in ChinaJI Jianping,YANG Qian(China Sea-salt Museum,Yancheng Jiangsu 224001,China)Abstract:In ancie

28、nt China,sea salt was mainly made by fire and sun drying.In the early stage,sea salt was mostly made byfire.In the Ming Dynasty,the mode of sun drying appeared sporadically in coastal areas.At that time,the sun drying techniquewas adopted by some salt fields in Huaibei,Changlu,Shandong,Fujian,Zhejia

29、ng,Guangdong and other places.In the QingDynasty,the sun drying method was further promoted,and the salt-flat drying method appear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Republic of China.There were different ways of sun drying methods,such as ditch-salt flat drying,well-saltflat drying,thebrick-pool dryi

30、ng,stone drying,board drying and other salt flat drying.This paper is mainly based on the two pieces of papercultural relics involving Yuanpu Salt Field and Chuanchang Salt Field collected by Yancheng China Sea-salt Museum,toexplor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board dryi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Keywords:boarding drying;salt smuggling;boarding drying license;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责任编辑:沈建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