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3 月第4 2 卷第1 期扬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Yang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Mar.2024Vol.42,No.1北宋文人对陶渊明平淡诗风的内在需求钱丹丹(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 4 1 0 0 2)摘要:宋诗与唐诗之不同,最明显体现于宋诗之“意”,其“意”是诗人人生哲学和生存方式在艺术世界的转换和生成,是人格之美。北宋文人在对晚唐五代诗歌传统进行重建的过程中,选择了陶诗传统,陶渊明的平淡诗风展现了这一“意”,并满足了北宋文人的内在需求:归属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同时,陶渊明平淡诗风哲理化为诗情,满足了北宋文人以理遣情,实现自得
2、闲适、超脱旷达的个体需求。关键词:北宋;陶渊明;平淡诗风;内在需求中图分类号:1 2 0 6.4 4 1;1 2 0 7.2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8-6 5 3 6(2 0 2 4)0 1-0 0 4 4-0 6The Internal Demands of the Literati of the Northern SongDynasty for Tao Yuanming s Plain Poetic StyleQIAN Dan-dan(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2,China)Abstract:The difference betw
3、een the Song poetry and Tang poetry is most obviously reflected in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he Song poetry,which i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generation of the poet s life philosophy and survival mode inthe art world,and the beauty of their personality.In the process of rebuilding the poetry tradit
4、ion of the late Tangand Five Dynasties,the literati of the Northem Song Dynasty chose the tradition of Tao Yuanmings poetry for Taosplain poetic style represented the above-mentioned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met their intermal needs,i.e.,the needfor belonging,the need for aesthetics,and the need for
5、self-realization.At the same time,Taos plain poetic styletransformed philosophy into poetic sentiment,which satisfied their individual needs to rationalize feelings and realizeself-satisfaction,relaxation and detachment of personality.Key words: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Tao Yuanming;plain poetic sty
6、le;internal demands在北宋文人看来,唐末五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因此北宋文人将儒家思想作为政治、文化的基础,重建文学的道德基础,同时承担起完成文学的审美重建这一历史使命。相比于晚唐五代诗歌在审美上表现为工巧,北宋文人则在工巧之上推崇更高的审美价值。于是,北宋时就有以苏舜钦为代表的诗人,继承李、杜以来的豪放传统;以梅尧臣为代表的诗人,继承陶渊明一系的平淡传统。收稿日期:2 0 2 3-1 0-2 0作者简介:钱丹丹(2 0 0 0 一),女,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44.苏轼认为唐代艺术风格与魏晋艺术风格具有明显不同,其书唐氏六家书后日云:“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
7、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庵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1 2 但苏轼更倾向于以陶诗为代表的魏晋艺术风格,他曾赞陶诗:“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瘫而实,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1 2 1 5 黄庭坚也对陶渊明推崇有加,因为陶诗做到了“直寄焉耳”2 3 6,“不烦绳削而自合”2 1 7。黄庭坚认为杜甫夔州以后所写的诗歌与陶诗达到了相同的境界:“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古律诗,便得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无斧凿痕,乃为佳作耳。”2 1 2 9 7 所谓“平淡而山高水深”正是一种内敛沉潜之人格美的
8、体现,而这也是陶渊明平淡诗风所蕴含的。北宋文人将诗与诗人的人格境界联系起来,如秦观所说:“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其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3 前人研究北宋时期对陶渊明诗歌的接受程度中,有些注重从客观角度如社会思潮、背景等方面来研究北宋诗风与陶渊明之间的关系,有些是研究宋人对陶渊明思想和人生境界推崇的原因 4-5 ,如列举某个诗人来做具体研究,但没有侧重研究陶渊明的平淡诗风,更缺少北宋文人对平淡诗风的内在需求的研究。笔者以陶渊明的平淡诗风为立足点,探究这一诗风究竟满足了北宋文人哪些内在需求,这有助于读者更加深人地认识陶诗,同时也有助于了解北宋这一时
9、期文人的独特心理。一、归属需求一一超越世俗的心灵栖息地北宋时的人才选拔制度与唐代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唐代科举与军功、门荫等并列为人仕之途,而北宋时科举是官员录用最主要的途径。许多著名文人都是朝中重臣,这样的入仕机会使他们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从政成为其最基本的使命和角色。并且北宋深受外患威胁,文坛也掀起儒学复兴运动,北宋文人也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由于诗人强调“言必中当世之过”1 3,诗歌进一步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诗歌一旦越过封建统治的底线,诗人就会因此受到专制君主的打击而遭受贬,如苏乌台诗案”、蔡确车盖亭诗案”。官场上的明争暗斗不但使其政治抱负难以实现,更使他们的性命受到威胁
10、。残酷的政治现实使这些具有儒家使命感的文人陷人深深的无奈与痛苦之中。这种受压抑的心理是盛唐时期的诗歌所难以感受到的。在盛唐诗歌中,即使是怨慰之作,无论是诗中的人物形象还是诗外的作者,都表现出一种强有力的青春意气,比如李、杜的作品。杜虽经历了安史之乱,但是他的大半生都是在盛唐中度过的,他始终是以盛唐人的思想来观察和理解安史之乱以后的社会,这与北宋文人当时的心境是不同的。北宋大多数文人一直处于政治的漩涡当中,相比于唐人,他们更理智、更成熟、更冷静,更多地受道德理性对诗歌内容的严格规范。因此,北宋文人虽推尊杜甫的诗歌,但实际上抹去了杜诗原有的“谏”姿态和“忧愤”精神。韩愈、杜甫诗歌中强烈的诗教观念必
11、然在北宋这一时代背景下遭遇挫折,当诗人经历感伤之后就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白居易式对诗教观念的反叛,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沉醉;一是陶渊明式的处穷而淡然,这是内省后的自我超脱。随着北宋文人情绪的内敛和理性的加强,他们意识到能否真正地走向旷达与超脱,不在于是否遁迹江湖,而在于“胸中之妙”6 2,于是北宋文人把陶诗列人“正”的范畴。陶渊明否定了世俗功名的牵累,破弃了仕与隐的矛盾,进人了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陶渊明不仅能在黑暗的社会中始终坚守个人的志向与追求,还能在淡然中收获悠然自得之趣。陶渊明的平淡诗风让北宋文人的心灵有了一个超越世俗的栖息之地:“渊明之穷,过于子美,抵触者固自不乏,然而未尝有孔雀逢牛
12、之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此渊明所以不可及也软!”7 4 3“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7 3 7 1陶渊明的内心并非一开始就是平静的,他也经历了矛盾与挣扎。他欣赏刑天的顽强“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8 0 3,赞美荆柯的英勇“其人虽已没,千载有徐情”8 3 1,愤慨时代的黑暗“八表同昏,平路伊阻”8 1 。他曾写道:“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8 1 3 2 8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陶渊明是无法去张掖及幽州的,在这里陶渊明表达出的是一种理想,即收回北方的国土,或改善人民的生活。但最后他选择了回归田园,彻底摆脱仿湟困惑,找到了生命的立足点。他说:“因值
13、孤生松,敛翩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干载不相违。”8 1 2 0 诗里这只孤独的失群之鸟最终选择了这棵松树,因为这棵松树是高洁的、青翠的、坚强的,它代表着作者内心的一份坚守。陶渊明和北宋文人都是在向内追求,试图通过45探索精神世界找到一条回归自我的道路。而中唐诗人白居易则将真率、自然的人生态度放人世俗之中,表现出一种世俗情怀,他的诗歌虽常常表示要不为外在事物所困、要顺应自然,但往往给人一种压抑个人欲望而刻意追求自然之感,始终无法做到任其自然、不喜不惧。宋人葛立方评价他是“未能忘情于仕宦者”9 1 3 5,而北宋文人所追求的这份精神自由立足于对理想的坚守之上,他们从没有真正将
14、身上担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放下,正因如此,他们能够超越小我,超越白居易的吏隐思想。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他们始终相信“苦雨终风也解晴”1 0 1 2 4 7,“天容海色本澄清”1 0 1 2 7。陶渊明的平淡诗风帮助大部分北宋文人坚守了这份理想。于是,当他们参与政治时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主张,毫无趋炎附势之态;当遭受政治打击时,他们能够处变不惊,做到磊落高洁,笑对人生挫折。在北宋文人眼里,已不仅仅是观赏的对象,而是走进文人的心里,成为他们面对生活的态度,他们也在自然中寄托着自己已超拔高远的生活之志。因此,“平淡”包含着人生境况和人生态度转变的深刻内涵,是诗人认清人生真谛后的选择。熙宁后期
15、,王安石退居江宁,将自己的视线移至大自然。如书湖阴先生壁其一:“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哇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阀送青来。”1 1 5 8 3 王安石在自然中找到了一份宁静,他的扫苔之意自是超脱世俗的。又如径暖:“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1 3 1可见,王安石十分向往陶渊明所描绘的“武陵源”,“武陵源”寄托着诗人的美好理想。苏轼东坡题跋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中说:“每体中不佳,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1 2 0 1 相似的经历让二人跨越时空实现心灵的对话,对话的过程也是苏轼自我开导、自我排遣的过程。二、审美需求一一平淡而非激情的创作风格北宋文人具有
16、忧患意识,文坛掀起儒学复兴运动,文人论诗主张恢复风雅传统。白居易主张诗歌要“补察时政”2 1 9 9“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1 2 1 9 2,在诗歌的功能上是符合北宋文人的儒学精神和政治需求的,理应受到青。但白居易在宋代诗学中的地位总体来说不高。一方面,频发的“诗祸”让北宋文人认识到诗歌可以用来讽谏,但要有度,在诗歌表达方式上,要讲究平和,不能激烈尖锐。另一方面,北宋文人对诗歌本质有了新的认识,重视诗歌的“韵”。.46.在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伦理道德的影响下,北宋文人普遍对人生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努力用人生智慧化解对现实的不满与怨愤。比起创作时作家情感的“不平”,苏轼认为:“颓然寄淡泊
17、,谁与发豪猛?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1 0 1 5 诗人在空静的精神状态下进行创作,诗风才能自然。北宋诗人陈襄认为:“诗之言,志也,持也。志之所至,言以持之。诗者,君子之所以持其志也。”2 1 3 诗歌在表达上要讲究理性化,不能一味地发泄个人情感。因此,晚唐五代的感伤之风被一贬再贬。如寇准作为“晚唐体”的代表,湘山野录评价道:“寇莱公诗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之句,深入唐人风格。然富贵之时所作诗皆凄楚愁怨。”1 3 1 其弱点就在于感伤的模式化和情绪表达的直白。因此,梅尧臣在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1 4 1 3 4 5 平淡之难
18、在于诗人不仅要克制个人情感欲望,还要疏化消解悲喜之情,超越爱恶利欲。平淡的心境表现在诗歌中就是有“韵”。如苏轼所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1 4 2 1 1,或如黄庭坚所说:“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智,每观此篇,如渴饮水,如欲得茗,如饥啖汤饼。”1 5 在苏、黄看来,陶诗有华美蕴藏于质朴,有韵味包含于平淡。这一韵味不同于李白的激情豪放,“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1 6 3 7。不同于白居易的工巧精美,“白乐天长恨歌云: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人皆喜工,而不知其气韵之近俗也”1 。诗歌之“韵”是诗人之“意”的美感展现,看似
19、古拙、平易与疏淡的艺术形式中包含着不平淡的人格内涵。陶渊明借诗传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他的诗歌展现出豪华落尽后的淳朴自然之美,而淳朴自然的背后是诗人的超然与洒脱:面对仕隐的变化,他认为“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8 1 7,面对亲人的离去他虽然悲痛,但也明白“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8 1“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8 2 4 。他时常感叹“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8 1 9,但依旧可以做到纵心任性。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也已然呈现出来:任其自然,不喜不惧。黄庭坚评价杜甫自夔州后的诗歌境界是“平淡而山高水深”2 1 2 9 7,即剥落了浮华,摆脱了对外境的依赖,直抵主体的精神境界,所谓“豪华落尽见真淳”
20、1 8 。“真淳”意味着最彻底的人格自由,它灭了一切差异对待。苏轼认为:“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1 6 1 5 黄庭坚说:“若以法眼观之,无俗不真;若以世眼观之,无真不俗。”1 2 陶渊明完全氓灭了雅俗分别,是真正人格高雅、心灵透脱之人。在这样的人格境界下,诗人创作的诗也就自然可以超越雅俗之别,甚至以俗为雅。范温在潜溪诗眼中说:“必也备众善而自韬嗨,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观于世俗若出寻常,至于识者遇之,则暗然心服,油然神会。”1 9 1 3 2 所谓“韵”,即包含内在德行与外在言行、内在学问与外
21、在表现,而陶渊明的平淡诗风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其艺术活动已经消融在悠然自得的生命中,因此,范温说“古今诗人,惟渊明最高”1 9 1 3 7 4。陶渊明的诗歌在单个的字句上并未给人以特别之感,但是每当这些词句组合起来,就会让人感到既亲切,又余韵十足,原因在于诗人陶渊明的平淡心境,如苏所说:“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1 6 1 6 陶诗写人,纯用白描手法,如“白发批两翼,肌肤不复实”8 1 2 8;陶诗的叙事和抒情常常是平平道出,如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中,作者由长眠的死者感悟到人生的短促,语言平淡质朴;陶诗中的景物也带有诗人自已的个性,如“云无心以出,鸟倦飞而知还”8 1 4
22、3 2。陶诗造语平淡而寓意深远,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朱熹答巩仲至第四书中提到古今诗承变关系:“因知古今之诗凡有三变:盖自书传所记,虞、夏以来,下及魏、晋,自为一等;自晋、宋间颜、谢以后,下及唐初,自为一等;自沈、宋以后,定著律诗,下及今日,又为一等。”6 1 4 他认为魏晋以前是一期,西晋与东晋又有一个分界线,他把陶渊明划在第一期,把谢灵运、颜延之划在第二期,而他这样划分的依据就建立在理学观念基础上的言志说。在朱熹看来,言志与技巧是对立的,因此汉魏六朝诗歌高于唐诗,而汉魏六朝诗歌又尤以陶渊明诗歌最具典范意义。三、自我实现需求一一“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自觉品格相比于魏晋时期,唐宋时期社会的政治
23、经济结构有明显的变化,士大夫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也变得不同。北宋文人欧阳修、王安石以及理学家们在学术、政治观点上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但是他们的大方向都是一致的,都希望将整个社会建设成一个道德社会,无论是政治或是文学艺术都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由于重视诗歌的政治和道德功能,北宋文人时常在诗中做伦理和政治问题的思辨;在理学思潮的影响下,北宋诗学带上了鲜明的反求于内、证悟心性的倾向。在社会层面上,北宋文人追求“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眼光不再留意于小我的得失,而是关注整个社会与人民。在个体层面上,北宋文人认为士大夫要有不囿于物、自得闲适的个性品质。张载在理学名篇西铭中云
24、:“乾称父,坤成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2 0 1 他认为天地间的万物同出于一源,是具有平等地位的。自然景物在理学家的眼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如周敦颐不除窗前草,只因周敦颐在自然物中见到仁,感受到自然物之仁与自己之仁相契合。理学家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就是“天人合一”,这种精神境界表现在美学范围内就是主、客冥契合一的审美境界,表现在诗歌中正是情景交融后形成的意境,表现在实践中就是善待万物,心怀天下,同时形成一种洒脱自得、悠然安乐的个体人格。程颢秋日偶成:“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2 1 4 2 通过静观万物而获得自得之乐,审美对象与审
25、美主体合而为一,也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可见北宋理学家心胸之广大,也就理解北宋许多政治家不以事功为止境,不以禅寂为指归的原因了。这种心怀天下万物、超越小我得失的胸怀,使北宋文人发现了白居易吏隐思想的缺陷。白居易看似做到了仕隐无碍,实则是选择明哲保身,具有庸俗苟且的弊病,因此遭到了北宋文人的否定。蔡宽夫说:“乐天既退闲,放荡物外,若真能脱履轩冕者,然宠辱得失之际,铢铢较量而自其达,每诗未尝不着此意。是真能忘之者哉,亦力胜之耳。”6 2 5 2 欧阳修曾以孔门弟子为例,诸位弟子在政事、言语、德行方面各有所长,而“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
26、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2 1 4 7。可见在立德、立功、立言面前,欧阳修将立德作为立功、立言的基础,当三者不能得兼时,欧阳修认为立德是最重要的。江西派诗人韩驹认为:“诗言志,当先正其心志,心志正,则道德仁义之语、高雅醇厚之义自具。”6 2 9 将文学作品与作家的品德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对作家品德的重视。在社会层面上,陶渊明平淡诗风中所蕴含的体恤万物的诗学精神,满足了北宋文人对自我实现具有博大胸怀的追求。这种体恤万物的诗学精神,是对待自然、人世的态度,更是一种仁爱的品德。陶渊47.明停云诗四章表达出浓厚的思念亲友之情,“良朋悠渺,摇首延仁”8 1,“愿言怀人,舟车靡从”8 1 ,
27、“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朋亲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8 1 。陶渊明并没有彻底地避世,而是很在乎俗世的情感,因无法忘却这份与亲友相交的深情,他没有选择与刘遗民同隐山泽。即使生活不富裕,也不妨碍他享受生活乐趣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8 2 3 陶渊明不仅关爱自己的孩子,还能推已及人,善待他人。陶渊明曾派一位仆人回家帮忙,他在信中向儿子交代要善待这位仆人,因为这位仆人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同样有父母挂念。周敦颐在通书志学中说:“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伊尹、颜渊,大贤也。”2 3 周敦颐认为颜渊能够做到推已及人就是大贤,那么陶渊明自然
28、也是大贤。程颢和程颐认为侍坐章中“子路、颜渊、孔子皆一意,但有大小之差,皆与物共者也”,“孔子之志,在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 4 ,使万物莫不遂其性”2 1 3 9。可见,能使万物“遂其性”,并与自然万物共生共感的人更加值得仰慕。陶渊明就能够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将自我融人大自然中,如时运迈迈时运这首诗歌咏了春天美好的大自然,最后一句写随着南风的吹拂,春苗也张开了翅膀,颇具生意。他在与子俨等疏中说:“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8 1 5 1 9 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写道:“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3 1 9 6这些诗
29、歌都表现出诗人与自然同乐的心情。在个体层面上,北宋诗人注重“心”对“物”的超越,强调“心”的主体作用。邵雍在思山吟诗中云:“只恐身闲心未闲,心闲何必住云山。”2 5 这种理性态度让北宋文人对物色有了清醒的认识,如梅尧臣:“寒廖风叶动,讽雨随瓦。耳听心自静,谁是忘怀者。“1 4 1 欧阳修:“无情草木不改色,多难人生自摧拉。”2 1 1-可悲不取决于物色而在于人自身,因此人自身应该反思:“念谁为之我贼,亦何恨乎秋声!”2 6 2 5 6“情以物迁”的传统心态在北宋文人看来正是囿于物的表现,如宋庠评友人之诗说:“凡人之情,必假物以充其欲。是以欢心出于金,厚味发于盐梅,目得朱蓝之采则留,神遇椒兰之馨
30、则悦。“2 1 4 0既囿于物,则无法实现自我内在的超脱。由于强调“心”的自主性,北宋文人注重探寻自己内心的情感经验,写出了大量的悟理诗,如:“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48.西。”1 0 3“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巢缀露珠。”2 7 1 2 5 通过个体发挥“心”的能动作用来把握事物的本性,顺应事物之理,从而缓和个人心中的不平之气,并且转化为诗人自足的心态,实现“心”对“物”的超越,如梅尧臣所说:“春雪损萌芽,未必摧杞菊。我心无爱憎,随分乐自足。”1 4 1 1 3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阐明了对 变与不变”这一哲理的认识,努力从
31、贬谪失意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乐观旷达的态度面对人生。黄庭坚也云:“百从中来,悟罢本谁病。西风将小雨,?人居士径。苦竹绕莲塘,自悦鱼鸟性。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静。”2 7 4 6 2 他以禅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苦痛,在诗歌中表达禅理,既解脱了自己,又增加了诗的理趣。而陶诗能将哲理化为诗情,使玄理与自然景物之间的对峙和隔离得以打破,融于“理趣”之中,也就满足了北宋文人以理遣情,实现自我超脱旷达的需求。苏轼评价陶渊明谈理之诗:“一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日笑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三日客养千金驱,临死消其宝”,皆以为知道之言。”9 4 3 陶渊明在饮酒其三中说:“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
32、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候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1 8 1 3 8如果人活在世,仅是为了功名,那么功名终是空的,既然如此,又何必执着于外在的功名利禄,只需让自已的内心世界得到充实,保持智慧与安乐,使心得到真正的自由,所以苏认为陶渊明诗中所说为“知道之言”。陶渊明和苏都深深体会到,人生的自由境界不在于仕隐的生活方式,而在于心灵的通达与超脱。四、结语陶渊明的平淡诗风帮助北宋文人找到精神世界的立足点,实现精神自由,超越世俗。同时北宋文人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不断向陶渊明处穷淡然的心灵世界贴合,阅读陶诗的过程,仿佛在和自已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开导与自我排遣,最终形成了超越意识。因此,
33、陶渊明的平淡诗风满足了北宋文人的归属需求。由于频发的“诗祸”,北宋文人认识到诗歌可以用来讽谏,但在表达方式上要讲究平和;北宋文人对人生多有理性的认识,讲究诗歌要“持”,努力用人生智慧化解心中的不满情绪。因此北宋文人追求一种平淡而非激情的创作风格,这种“平淡”以隽永的韵味为审美取向,而平淡中韵味深远的独特风格正是陶诗的精华所在,因此,陶渊明的平淡诗风满足了北宋文人的审美需求。在北宋文人眼中士大夫要积极参加经世济民的政治活动,要有“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同时要有不囿于物、自得闲适的个体人格。这分别是社会与个人两个层面的追求,也是人的一种高级需求一一自我实现的需求。社会层面上,陶渊明平淡诗风中包含着
34、体恤万物的诗学精神,它代表着热爱生活的态度、也体现着仁爱的品德,这种品德促使陶渊明走进大自然,与自然万物同乐,不再拘泥于外在的形式技巧,诗歌成为陶渊明真诚地抒发自由心灵的结果。个体层面上,陶渊明平淡诗风具有得意忘言的特点,能将哲理化为诗情,而不像玄言诗人只见“理语”,不见“理趣”。北宋文人所写的诗歌和其他朝代相比具有更多的理性思考与哲学底蕴,陶渊明在创作时能够做到情与理的交融,这满足了北宋文人以理遣情,实现自得闲适、超脱旷达的个体需求。参考文献1苏轼.苏轼文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 9 8 6.2曾枣庄,刘琳.全宋文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3 秦观.淮海集笺注 M.
35、徐培均,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0.4朱文霞.北宋时期对陶渊明的接受 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 0 1 0.5 李阳.陶渊明与北宋平谈诗学D.深圳:深圳大学,2 0 1 7.6 魏庆之.诗人玉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7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 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8袁行需.陶渊明集笔注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8.9葛立方.韵语阳秋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 0 苏轼.苏轼选集M.王水照,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 4.11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第5 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1 6.12白居易.白居易集 M
36、.顾学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 9 7 9.13】文莹.湘山野录M.郑世刚,杨立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 9 8 4.14梅尧臣.梅尧臣集编年校注 M.朱东润,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6.1 5 黄庭坚.黄庭坚全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1 6 胡仔.茗溪渔隐丛话M.廖德明,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2.17何文焕.历代诗话 M.北京:中华书局,1 9 8 1.【1 8 郭绍虞.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7 8.【1 9 郭绍虞.宋诗话辑佚M.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20张载.张载集M.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21程颢,程颐.二程集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 0 0 4.22曾枣庄.宋代序跋全编 M.济南:齐鲁书社,2 0 1 5.2 3 周敦颐.周敦颐集M.陈克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24朱熹.程氏遗书 M/朱人.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2 2.25邵雍.邵雍集 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0.2 6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李逸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 0 0 1.27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 M.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刘尚荣,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 0 0 3.(责任编辑:洲颖)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