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7创造宣言.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330619 上传时间:2024-07-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创造宣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7创造宣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7创造宣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7创造宣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十七 创造宣言(节选)【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的写法。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通过事例进行论证的写法。3、理解作者“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增强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我国近现代杰出的教育思想家,卓越的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

2、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他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毛泽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他是“万世师表”,郭沫若盛赞他“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其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二、写作背景创造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上个世纪30年代在美国诞生的,其创始人是美国的创造之父奥斯本。创造教育学也是首先创立在美国,大约是40年代末,它是教育学与创造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那么,创造教育学究竟是什么时候在中国产生的呢?有人说,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由国外传入的。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确切的,是对我国教育

3、发展的历史缺乏了解。只要我们翻开陶行知全集,不难发现他关于创造教育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实际上,陶行知先生不仅是著名的大众教育家,而且他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倡导和实践创造教育,所以他又是中国第一位创造教育家。早在1933年,陶行知先生在上海大夏大学以“创造的教育”为题的演讲中,就明确地提出“要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要提倡创造的教育”。什么是创造的教育?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为了解决口渴喝水的困难,从泥土经火烤变硬的现象得到灵感,于是用泥土做成了三个瓶子,解决了喝水的问题。陶行知先生借此例解释道:“由行动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在演讲中,他还阐述了创造教育的目的,认为“手和脑在一

4、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们主张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60年前,他对创造教育的论述虽然还是初步的,但是在传统教育还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能够提出“打倒传统教育”,这种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是非常有远见和胆识的。时隔11年之后,陶行知先生发表了创造宣言,它被印在重庆育才学校手册上。宣言是一种很正式的文体,是国家或政治团体用以表明自己的政治纲领和重大问题的立场。在教育家中,用宣言的形式表明自己的教育主张,无论在国内或是在国外并不多见。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对创造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对创造教育的追求又是十分执着的。在创造宣言中,他主

5、张:“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他所说的“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就是创造性的人才。他还认为:“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在这里,陶行知先生是把创造性的人才和创造性的成果同时提出来的。因为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创造性的人才,就没有科学发明创造。陶行知先生生活的时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生产力也很低下,所以对发明创造普遍存在迷信思想。于是,他在创造宣言中,批驳了种种迷信思想,如: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年纪太小,不能创造;我是太无能

6、了,不能创造;陷入绝境,不能创造接着,他斩钉截铁地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进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在创造宣言的最后,他大声疾呼:“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陶行知先生关于创造教育还有许多其他论述。例如在一次音乐夜会上,他大声疾呼“把创造之神迎接回来了”,多创作一些适合儿童的歌曲,要“为真理而歌”,“为老百姓而歌”。他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之工作。”早在60年前,他就提出了“解放儿童创造力”的号召,“把小孩子

7、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我们就要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之培养”。为了实现他的创造教育的理想,他在重庆育才学校设立了“育才学校创造奖金”。奖励办法规定:凡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音乐、戏剧、绘画、文学、人格修养和治事等有贡献者,均可获得创造奖金。评选十分严格,办法规定:“奖金之发给,纯以创造意义大小为标准,贡献不足时宁缺毋滥;贡献超过名额,不使向隅。不努力,则全年可以不发奖一次。”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4段):用宗教家、美术家与教育者对比,引出议论的话题,论述教育者创造的重要性。第二部分(5-12段):驳斥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

8、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第一种观点:“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对此,作者引八大山人、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罗等中外著名画家、雕塑家化平凡为不朽的事例予以反驳,信手拈来,典型有力。第二种观点:“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作者以牢狱中产生易经之卦辞和正气歌、雷布塞在沙漠中开凿苏伊士运河、开肉铺包子而闻名的平老静等为例,批驳了生活单调影响创造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作者剖析了这两种观点的实质:“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并倡议“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第三种观点:“年纪太小,不能创造。”作者以莫扎特、爱迪生、帕斯卡这些少年成才的典型事例加以反驳,使谬论不攻自破。第四种观点:“我是

9、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作者以“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两则生动事例来予以反驳,并引用惠能“下下人有上上智”的话,指出“无能也是借口”,又以一反诘之句,提出人不可无创造的观点。第五种观点:“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作者先以“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的事例予以反驳,又以歌德之名言“没有勇气一切都完”作为引证,阐述了勇气与智慧、信念与意志对创造的作用。在一一反驳了上述“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的基础上,作者顺理成章地得出了本文的结论:“处处是创造之地,

10、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第三部分(第13段):激情澎湃地表达对创造的渴望与呼唤。四、写作特点(一)运用例证法,逐一反驳。作者运用大量古今中外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事例,反驳种种错误观点。人是创造活动的主宰,用人物创造成功的经历来证明观点也就最具说服力,最能打动人。本文引例丰富,例证生动、感人,极具教育性。(二)大量运用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论证效果,充分体现了“宣言”的特点。文中的系列排比句,或肯定人物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或赞叹人物经历的非凡,从不同角度反驳错误观点,使论证内容充实、丰富,具有说服力。(三)反驳之后,水到渠成地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观点:人人能创造。五、课文小结1943年10月13日陶行知作创造宣言,并在育才学校的晨会上向全体学生宣读。这是一篇驳论文。陶行知先生针对“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从而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激励教育者时时、处处要去创造。论证全面,观点鲜明,结论真实可信,极具感召力。文章虽然写于1943年,但在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